胃 第148页
- 
	
	
消化不良了怎么办?消食开胃用这些中药配对
转眼间,就到进补时节啦,天气渐冷,面对众多的补品,很多人不知如何选择,尤其在饮食上,但很多人一不留神又会吃太多,消化不良了,怎么办?消食开胃,就用这些药对! 上一期我们谈了不少药对,大家反响很不错,这次把这些药对补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啦! 11.山楂、麦芽 用量:山楂6~10g,麦芽6~10g。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健脾。 主治:饮食不节所致食积不消,腹痛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 按语:山楂与麦芽均味甘,入脾、胃经。山楂酸甘,微温不热,善于消食化积,能治各...
 - 
	
	
胃痛并伴有气胀“老胃病”食疗法来辅助治疗
近段时间,凉意越来越浓。记者从广州各大医院的消化科了解到,近日患胃病或老胃病复发的病人明显增多。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从中医的角度解释说,在胃病发病的病因中,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其中对胃影响最大的是“寒”。换句话说,胃最怕受寒,小儿出世穿肚兜,人们大热天睡觉要盖肚子,都是怕胃着了凉。她建议患者在配合药物治疗、日常起居注意防风寒的同时,在饮食上可以要多吃些性味温和的食物,忌吃性味过于寒凉或是辛辣刺激的食物。 食疗 猪肚炖胡椒驱...
 - 
	
	
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疼痛 中药治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 蒲公英30克,川芎15克,党参15克,黄连10克,吴茱萸6克,厚朴15克,紫苏梗15克,川楝子6克,玄胡索30克。 组方依据 该方所治胃炎,包括各类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诊断以胃脘疼痛、吐酸、嗳气三大症状为要点。该病因长期寒湿侵胃,郁久化热,湿热阻络,气血瘀滞,气虚津亏所致。治宜清热散瘀,理气和胃,制酸止疼。药用蒲公英清热解毒,化瘀解痉,蒲公英素有“疔疮圣药”之誉,有抑菌和杀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且能生肌活血,故对溃疡的修复、炎症的消退及清除幽门螺杆菌等起重要作用。川芎素...
 - 
	
	
慢性胃炎食道炎 腐竹白果炖猪肚
腐竹白果炖猪肚是一道男女老少皆宜的暖胃靓汤,很受广东人欢迎。这个汤有温胃散寒、健脾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或虚寒的慢性胃炎、食道炎等消化系统不适患者具有较好的食疗养生作用。 制作方法 准备猪肚一个,约900克,瘦肉200克,腐竹100克浸软,白果约10粒去衣,胡椒粒1汤匙,生姜3片,盐适量,用食用油和盐各一汤匙,再用生粉和盐各一汤匙,分两次把猪肚里外面反复抓洗,每次抓洗后都用水把猪肚反复冲洗干净,直至无异味。再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最后把猪肚、瘦肉、腐竹、白果、生姜放入炖盅,加...
 - 
	
	
疏肝和胃针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验案1则
胃肠神经官能症 [1] 是一种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 主要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的原因造成植物神经 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精神因素 [2] 是本病发病的 主要诱因, 如焦虑、 情绪紧张、 生活工作的压力、 意外 不幸等, 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 进而引起胃 肠道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常采用疏肝和胃针法治疗 此类疾病, 疗效甚佳, 现报道典型个案 1 例。 典型案例 孙某, 66 岁。就诊时间: 2015 年 11 月 12 日。主 诉: 胃痛 3 个月, 加重伴不能进食 1 月余。病史: 患者 于 8 月中旬无...
 - 
	
	
香砂养胃丸缓解胃肠不适
香砂养胃丸是一种常见的中成 药,主要用于因寒湿阻滞、脾胃运化 无力,消化功能减弱所致的消化不 良,如食后腹胀、不思饮食、嘈杂不 适、呕吐酸水、肠鸣便溏、四肢倦怠 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症。 香砂养胃丸在很多医书上均有 记载,主要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 等中药组成,“香砂”指的是木香和 砂仁,木香理气调中止痛,砂仁化湿 行气温中,合用具有化湿调中、理气 止痛的作用。该药色黑,味辛、微苦, 每次9克,每日2次,用温开水送 服,亦可用姜汤送服,能增强降逆止 呕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服药...
 - 
	
	
艾灸进行灸疗治胃痛腰痛
艾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通过温热和艾草作用,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起到调节机体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的作用。 在使用艾灸进行灸疗时,艾草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相关穴位,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成分渗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等作用。笔者用艾灸治疗各种内科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试举验案两例如后: 胃痛 鲍某某,女,34岁,3日前骤发胃脘部疼痛,是夜坐立不安,无眠,次日到医院做胃镜查视,无特殊发现,处西药(处方不详)疗效不显,遂来本诊所看中医,诊...
 - 
	
	
辛开苦降寒热平调治浅表性胃炎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马骏是第2~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国医名师;“理清温润通补”理论是马骏在长期从事脾胃病证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疗效显著。现将马骏的学术经验及相关临证验案介绍给广大读者,以期对指导治疗脾胃病临床有所裨益。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主升,胃主降,脾气不升,不仅不能助胃进一步消化,而且其吸收转输水谷精微和水液的功能亦发生障碍,同时其统摄、升提内脏的功能也不能正常完成。胃气不降,则传化无度,壅滞成病,不仅饮食不能顺利下行,而且经初步消化...
 - 
	
	
肠胃舒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25例疗效观察
脓毒症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重症, 其 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脓毒症患者体内出现的 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易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而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又预示着患者病情将进一步 的恶化。近年来, 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 中医药能够 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我们对 25 例脓 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 肠胃舒进行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收集 2013 年 10 月至 2015 年 6 月期间河北省 中医院急诊 ICU...
 - 
	
	
治胃痉挛疼痛
胃痉挛就是胃运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由胃壁平滑肌收缩引起。胃壁平滑肌由控制它的神经激素控制。简单地讲,神经激素作用,可以造成胃痉挛。 快速治疗:饴糖2汤匙,温开水冲服。 治疗胃痉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刺激在腿上的梁丘穴,胃痉挛的剧痛也好,普通的胃痛也好,都可立刻缓和疼痛。 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 
	
	
李佃贵化浊解毒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西医均感棘手。李佃贵创浊毒理论,以化浊解毒调肝为基本大法,对逆转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截断癌前病变发展过程,疗效确切。特此推荐。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难治病之一,属于胃癌前病变,病情多受情志变化影响。 李佃贵首创“浊毒理论”,认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犯脾胃,或肝郁化火、肝胆湿热、肝血不足等均可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浊毒内蕴而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故临床治疗以化浊解毒调肝为基本大法,具体根据患者病因病机之不同,以化浊解毒为主,或兼以疏肝理...
 - 
	
	
萎缩性胃炎伴抑郁症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
李某,女,45岁。诉连续胃脘肿痛五年,加剧半年。患者五年前开端呈现胃脘肿痛,曾作胃镜示缓慢萎缩性胃炎,半年前症状加剧,胃镜示缓慢萎缩性胃炎,病理:肠上皮化生(中度)。 刻症:胃脘肿痛,气愤后加剧,嗳气,反酸,口干口臭,纳差,烦躁,寐差,大便日1次,艰涩难出,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细滑。 症属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予化浊解毒方加减: 藿香12g,佩兰9g,生薏仁15g,茵陈15g,白花蛇舌草15g,黄连15g,蒲公英12g,云苓15g,白术9g,五加皮15g,合欢皮15g,龙胆草9...
 - 
	
	
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保胃”工作
刚入冬,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冷空气开始一个接一个袭来,以往患过胃病的人,这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舒服的感觉,如胃脘不适、胀闷或隐痛、泛酸、嗳气、食欲不振或进食后不易消化等,有的人还会出现腹胀和腹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当气温降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人的交感神经兴奋,使得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分泌增多,一方面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又促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此帮助人体御寒。然而,这些对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患者来说,则并非有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胃液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