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胃 第149页

胃 第149页

  • 周学文教授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周学文教授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崔鹏 1 , 赵夜雨 2 , 周学文 2 , 景玺润 3 ( 1. 中国中医科学院;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 辽宁中医药大学) 摘 要:“以痈论治” 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学文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理念。通过对周学文教授长年治 疗糜烂性胃炎的总结, 认为 “以痈论治” 理念同样适用于治疗糜烂性胃炎。目的: 观察 “以痈论治” 方法治疗糜烂 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10 例糜烂性胃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5 例...

  • 惊恐头昏方药:四逆汤合平胃散

    惊恐头昏方药:四逆汤合平胃散

    宋某,男,26岁。主因惊恐、头昏3月余,于2012年10月31日首诊。患者3个月前因惊吓不敢睡觉,后想睡也睡不着,于是出现白天头昏、纳食减少、大便干燥、排出困难等。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无效。查见患者较瘦、神清、脉濡、指凉、舌淡、苔白厚腻、舌尖稍红等。诊为惊恐,属阳虚阴盛、痰蒙清窍、胆气虚弱等引起。 诊断:惊恐(阳虚阴盛,痰湿蕴结)。 治则:益火消阴、理气化痰。 方药:四逆汤合平胃散加减:制附子(先煎)30g,干姜15g,甘草8g,制半夏12g,茯苓12g,厚朴12g,丁香10g,砂仁10g...

  • 甘蔗治疗慢性胃炎、反胃呕吐

    甘蔗治疗慢性胃炎、反胃呕吐

     甘蔗不仅是冬令佳果,而且还是防病健身的良药。祖国医学认为,甘蔗味甘性寒,甘可滋补养血,寒可清热生津,故有滋养润燥之功,适用于低血糖症、心脏衰弱、津液不足、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虚热咳嗽等病症。  民间常用蔗汁、葡萄酒各50克混合服,早晚各一次,对治疗慢性胃炎、反胃呕吐有很好的疗效。...

  • 过度饮食消食开胃 就用这些药对

    过度饮食消食开胃 就用这些药对

    过度饮食不仅对孩子有影响,对于成年人来说同样不健康。《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宋代的张杲在《医说》中更是反复强调“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即现代科学主张的“少食多餐制”,这都说明饮食不可过饱。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一次食量过大,胃肠负担骤然加重,可以引起胃痛、呕吐、腹胀、嗳气等,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如果不想吃,无论是孩子、自己还是其他家人,都不要勉强进食。 梁代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就说,“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总之还是伤脾胃。当然,如果走向反面,长期厌食,...

  • 藿香马齿苋煲瘦肉 清热又理气适合秋季胃肠不适

    藿香马齿苋煲瘦肉 清热又理气适合秋季胃肠不适

    藿香马齿苋煲瘦肉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丘振文主任中药师 材 料 藿香20g,马齿苋250g,瘦肉250g。 做 法 瘦肉洗净后切成小块,加水1500ml后煮1小时即可饮用。 功 效 清热除湿,理气止泻。 适宜人群 小儿秋季腹泻证属肠道湿热者比较适合。...

  • 基于调理脾胃法针刺治疗失眠的理论浅析

    基于调理脾胃法针刺治疗失眠的理论浅析

    失眠是一种身体不适的症状,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经历,失眠症更是一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可以表现为早醒、难以入睡、睡眠时间过短和因睡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日间精神或行为异常的多组症状。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显示,失眠症的患病率在10%~48%之间不等[1],并且有高达50%的患者有长达10年的病程[2],失眠症正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困扰着大众的身心健康。 在目前失眠症的治疗方案中,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心理疗法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睡眠教育和放松训练等方式,纠正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睡眠态度,此方法没有不良反应...

  • 胃脘痛 经典方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胃脘痛 经典方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相反相成配伍,灵活运用经典 周铭认为临证中常有寒热互现,虚实夹杂,燥湿 相混,内闭外脱之种种诸证。若用药单一,则首尾不 顾。此时应法遵张仲景、吴鞠通先贤,结合病证各施 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敛散结合、升降相因、润燥 互配、刚柔既济、动静相伍,使之相反相成。运用经 方时可用其法其意,未必全用其方,用其方,未必全 用其药,用其药,未必全用其量。依据寒热之多寡, 体质之强弱,虚实之轻重,表里之缓急,方可制定药 性之偏重,药量之大小,做到病变法变,法变药变, 药变量变。 如治疗胃脘痛,常用经典方半夏泻心汤为...

  • 冬季养生打好“保胃战”

    冬季养生打好“保胃战”

    刚入冬,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冷空气开始一个接一个袭来,以往患过胃病的人,这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舒服的感觉,如胃脘不适、胀闷或隐痛、泛酸、嗳气、食欲不振或进食后不易消化等,有的人还会出现腹胀和腹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医学认为:寒属阴邪,易伤阳气,内客于胃,伤及中气,气伤失运,气机凝滞,胃气不和,不通则痛。西医学则认为:寒冷可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性增高,使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使得胃部的血管痉挛、收缩,胃内血流下降,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胃粘膜保护力下降,导致炎症、溃疡等,从而出现胃胀、胃...

  • 胃病冬季容易发病 砂仁黄芪炖猪肚

    胃病冬季容易发病 砂仁黄芪炖猪肚

    很多胃病患者冬季特别容易发病,胃痛、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比平时显著增多。除了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外,俗话所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在冬令时节尤其重要。    砂仁黄芪炖猪肚 材料 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做法 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用 益气健脾,消食开胃。 适合 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

  • 脾胃寒热错杂证与抑郁症的关联

    脾胃寒热错杂证与抑郁症的关联

    抑郁症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之一,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抑郁症属于中医神志性病变范畴,中医从“神志”与人体五脏、阴阳的关系出发辨治抑郁症,疗效颇佳。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所致的阴阳失衡与脏腑功能失调是抑郁症重要的发病因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情志疾病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上脾胃疾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证,多诱发精神类疾患,故脾胃寒热错杂证与抑郁症的联系密切,现笔者将二者的联系浅述如下。 1 寒热错杂现象在抑郁症中的表现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与快感...

  • 猪肚白果治胃下垂

    猪肚白果治胃下垂

    【疾病】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 【组成】猪肚1个洗净,白果 100个 【制法】去壳去皮,白胡椒 1.5克,一起煮烂 【用法】分3次食用,连吃1—3个猪肚为 1个疗程。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猪肚白果治胃下垂 ·两则治疗胃下垂验方 ·胃下垂、消化不良 吃大蒜 ·胃下垂(秘方数:17) ·胃下垂 ·胃下垂 秘方网 ·治胃下垂便方 ·胃下...

  • 慢性胃炎天气一转冷就胃痛胃胀

    慢性胃炎天气一转冷就胃痛胃胀

    最近天气转凉,不少胃病患者的老毛病又犯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说,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是胃病复发的原因之一,而饮食不当、焦虑、紧张等情绪也容易导致胃病患者旧病“重演”。 有的患者是胃局部炎症、浅表糜烂性胃炎出现溃疡,有的是胃动力的问题,吃了食物后,胃蠕动得慢。而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慢性胃炎患者,天气一转冷就胃痛、胃胀。 为什么天气一转凉,遇到冷空气刺激,胃就“罢工”呢? 刘凤斌解释,天气冷,身体的自然反应就是血...

  • 治疗慢性胃炎 老中医蓝青强教授经验专方专药

    治疗慢性胃炎 老中医蓝青强教授经验专方专药

    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教授,曾任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西首批“桂派中医大师”,从医40多年,擅长治疗脾胃病、肝胆病、消渴、肿瘤、咳喘、头痛、失眠、眩晕等内科疑难杂病,学验俱丰。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蓝青强名医传承工作室” 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深受教诲,获益匪浅,现就其治疗慢性胃炎...

  • 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隐痛、脘痛连胁、反复发作、身倦乏力、嗳气嘈杂、大便不调等。长期脾胃功能失调,中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血虚,若生活在高原缺氧的特殊地理环境,会使人体胃黏膜也相应地缺血缺氧,久之血运无力滞于胃络而致瘀滞,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于瘀”。故高原慢性萎缩性胃炎从中医角度分析主要病机是气虚阴亏血瘀。   笔者经常采用益气养阴活...

  • 饭后三鞠躬解除胃胀痛

    饭后三鞠躬解除胃胀痛

      71岁的王大爷连续半个多月总感觉胃部发胀,不想吃饭,担心胃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王大爷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做无痛胃镜检查,除了有点胃下垂外没发现什么异常。消化科主任侯鹏博士教给王大爷一个方法:每天饭后弯三次腰,达到90度,配合散步10到30分钟,天气暖和时可以到户外,天气冷时可以在屋里。一个星期后,王大爷又到医院找到侯主任,高兴地说:“你这个法儿还真管用,胃胀的毛病好多了,吃饭也好了。”   侯主任说,像王大爷这样的情况主要是饭后不活动,食物积存在胃底部位,加上老年人一般消化功能不...

  • 偏方: 炒枣治慢性胃炎

    偏方: 炒枣治慢性胃炎

     将大枣放炒勺里炒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度,把炒好的枣掰开口子,放杯子里用开水冲泡,1次放3-4个,可适量加糖,待水颜色变黄后,每日当茶饮用,可治疗慢性胃炎。 (摘自《家庭保健报》12.25)...

  • 厌食症 主治方解 开胃进食汤

    厌食症 主治方解 开胃进食汤

    王烈,1930年生,辽宁省盖州市人。现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一、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荣获吉林省英才奖章,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著有《婴童肺论》《婴童哮论》等专著14部,评审科研成果15项,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院内制剂数十种。临证多年,致力于小儿肺系疾病的研究,尤以哮喘防治为专。 组成:佛手10克,...

  • 健脾理气加活血化瘀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脾理气加活血化瘀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赵某,男,45岁。因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10月入院,胃镜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刻下:患者上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症状加重,口干,无嗳气呃逆,无口苦,无恶心呕吐,无胃灼热反酸,无心慌胸闷,无潮热盗汗,纳食不香,夜寐欠安,小便尚调,大便2日一行,质软色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近段时间体重减轻约10千克。患者初入院后考虑为脾虚气滞,给予健脾理气之品,但患者上腹部胀痛不适一直未有明显缓解。后给予红花注射液活血化瘀,并在健脾理气之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处方:党参、陈皮、姜半夏、苏梗、炒枳壳、...

  • 健胃药粥类2

    健胃药粥类2

    粥方组成山楂30—40克,或鲜山楂60克,粳米2两,砂糖10克。 功效主治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食积停滞,肉积不消,腹痛,便泻,妇女产后淤血痛,恶露不尽,月经过期不通,痛经,小儿乳食不消,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高血脂症状。 煮制方法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注意事项山楂粥酸甜,可作上下午点心服用,不宜空腹食用,以7—10天为一疗程,慢性脾胃虚弱的病人不宜选用。...

  • 莲肉茯苓糕 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莲肉茯苓糕 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莲肉茯苓糕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冯时茵中药师 材 料 莲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g,茯苓100g,白糖适量。 做 法 将莲子肉、糯米(或大米)炒香,茯苓去皮,共研为细末,白糖适量,一同搅匀,加水使之成泥状,蒸熟,待冷后压平切块即成。 功 效 茯苓为补脾利湿药,与莲子肉、糯米同蒸糕食,则补脾益胃之功尤著。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 从“百病生于气”论柴平汤治疗胃脘痛

    从“百病生于气”论柴平汤治疗胃脘痛

    《素问·举痛论》 云“百病生于气也” , 明确指出了 气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由于气 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的特性, 外感六淫、 七情内伤、 饮食 劳倦等多种致病因素都可导致气机失调, 引发疾病, 因 此 《内经》 认为气机失调是诸病产生的根源, 如《素 问·六微旨大论》 所说 :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 气立孤危。 ” 张景岳也在《类经·摄生类》 中也论述道: “人之有生, 全赖此气。 &r...

  • 胃窦炎、胃痛、胀气吐酸

    胃窦炎、胃痛、胀气吐酸

    大蒜头(最好是独头蒜)1两,萝卜籽2钱,干桔皮五钱,煎1碗汤加上红糖一次服下, 一日三次,饭前空服,用5天可愈。 忌酒、辣、冷食。...

  • 急性胃炎缓解止痛针法是治疗关键

    急性胃炎缓解止痛针法是治疗关键

    李某,女,37岁,2008年9月26日初诊。 5小时前,因吃鲜枣过量,引起胃脘胀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无呕吐,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症为鲜枣过量,停滞胃脘,不通则痛。治宜通降胃腑,行气止痛,取承浆穴针刺。 令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承浆穴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三寸不锈钢毫针,平刺承浆穴,酸胀麻感得气后,用泻法强刺激捻转约2分钟,疼痛减轻2/3,后改为平补平泻法捻转,约1分钟后疼痛即刻缓解。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左右,针1次后随访,一直未反复。 按:急性胃炎缓解止痛...

  • 治胃溃疡出血效方

    治胃溃疡出血效方

    【方名】治胃溃疡出血效方 【组成】田三七 【制法】用适量田三七切片,用鸡油炸干黄,研为细末 【用法】每次取6-9克,以适量米酒冲服,每日2次,直至病愈。 【出处】忌食酸、腥、辣、生冷食物和咸萝卜。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归纳为“和胃安眠”大法

    归纳为“和胃安眠”大法

    “胃不好则卧不安”,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所引《下经》原文,本为表述足阳明胃经“气逆”致喘而不能安卧之意。此句经文,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弥补和发挥,对其知道逐渐一致,提出胃肠疾病与抑郁、焦虑等睡觉障碍相关疾病亲近相关。本文将此归纳为“和胃安眠”大法,实证探讨如下。 益气通降法 适于脾胃不好,气机升降异常引起的“卧不安”。《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脾宜升则健&r...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沈舒文胃痛方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沈舒文胃痛方

    沈舒文,男,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曾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2015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他带领的工作室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编著有《内科难治病辨证思路》《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等,擅长治疗脾胃病、肿瘤等。   组成: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刺猬皮15克,蒲黄15克,五灵脂10克,没药10克...

  • 胃食管反流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的治疗

    胃食管反流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的治疗

    [背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数年前以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在国内一直被误诊为哮喘,经常咳得死去活来,几乎无法呼吸和入睡,先后5次入院抢救,医生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后终于自己悟出其致病元凶就是胃食管反流病,在国外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汪忠镐院士被治愈后,本着要拯救和他一样长期被误诊为哮喘的患者,于2006年4月在火箭军总医院创建了我国首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心,10年来经过他多次现身说法,使胃食管反流病逐渐被国人所重视。 10年来,该中心接诊的千余名患者...

  • 胃石症预防有四点饮食是关键

    胃石症预防有四点饮食是关键

    胃石症属中医学积聚、癥瘕的范畴,乃因过食柿子等水果,损伤脾胃、脾运失司、积湿成痰、痰滞交阻、瘀阻中焦、日久渐成积块。胃酸多的人吃柿子、山楂、葡萄、菠萝等水果后易长出“胃石”,这些水果一起吃更容易生成“胃石”。在人们一饱口福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胃石症的高发和多发。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诊疗科主任医师武桂娟介绍,近一个月来该院胃镜下碎石的病人明显增多,她提醒大家饮食要注意。 胃石症症状似胃炎后果很严重 武桂娟介绍,胃石是一种胃内异物,最常见...

  • “百花之长”桂花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

    “百花之长”桂花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

    桂花又称木犀花,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百花之长”。每年农历八月开花,香飘十里,除供人们观赏,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含有挥发油、蜡质及木犀苷等成分,具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饮喘咳、肠风血痢、胃腹寒痛、牙痛、口臭等症。可煎汤内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外用可煎水含漱或蒸热外敷。 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可取桂花、玫瑰花各3克,开水冲泡后饮用,每日2-3次;治胃热口臭,可取桂花、菊花各3克,水煎后漱口,...

  • 幽门螺杆菌胃病论治根除 谢晶日从“湿热”经验拾萃

    幽门螺杆菌胃病论治根除 谢晶日从“湿热”经验拾萃

    谢晶日, 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名老中医 师带徒继承指导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 科带头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 主任。谢师业医 40 余载, 医术精湛, 屡起沉疴, 深谙经 典, 每以脏腑辨证为核心, 辨证准确, 遣方精妙, 提倡从 肝脾论治, 注重整体调护,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 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是一种可定 植于人体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 具有抵抗胃 清除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