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疗 第3005页

治疗 第3005页

  • 邱明义巧妙合用经方苓桂术甘汤和时方归脾汤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

    邱明义巧妙合用经方苓桂术甘汤和时方归脾汤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

    邱明义,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临证50余年,一直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深谙辨证论治之精髓,临床强调以疗效为本,主张经方与时方并重,不局限于一方一药之中,以疗效为准,灵活将经方与时方结合,疗效确切。如治疗过敏性鼻炎之肺脾气虚兼外感风寒证,常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咳喘之痰热蕴肺证,常用小陷胸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泄泻之肝脾不和证,常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等。 苓桂术甘汤出自汉代《金匮要略》,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归脾汤出自宋代《严氏济生方》...

  • 中医不寐失眠治疗现状 中医藏象理论是中医神志理论的基础

    中医不寐失眠治疗现状 中医藏象理论是中医神志理论的基础

    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对中医神志理论研究的价值 中医神志理论范围宽泛, 从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可知, 中医神志理论涵盖五脏藏五神以及情志、人格体质等;而中医五神理论 (即五脏藏五神理论) 又是中医神志理论的主体[1]。 中医藏象理论是中医神志理论的基础 中医神志理论的主体“五脏藏五神”源自《灵枢·本神》中“肝藏血, 血舍魂……脾藏营, 营舍意……心藏脉, 脉舍神…...

  • 从“百病生于气”论柴平汤治疗胃脘痛

    从“百病生于气”论柴平汤治疗胃脘痛

    《素问·举痛论》 云“百病生于气也” , 明确指出了 气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由于气 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的特性, 外感六淫、 七情内伤、 饮食 劳倦等多种致病因素都可导致气机失调, 引发疾病, 因 此 《内经》 认为气机失调是诸病产生的根源, 如《素 问·六微旨大论》 所说 :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 气立孤危。 ” 张景岳也在《类经·摄生类》 中也论述道: “人之有生, 全赖此气。 &r...

  • 风痰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治疗以熄风理气降逆为主

    风痰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治疗以熄风理气降逆为主

    张洪义教授从医近50余年,其医术精湛,尤擅长于临床疑难杂症的诊治,声誉颇佳。笔者于本科就读阶段有幸跟随恩师门诊4年,现择其疑难病案3则报道如下,以飨临床同道。 重用白矾治疗顽固性呃逆 呃逆,古称噎,为临床常见病,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胃肠道疾患、神经官能症等病证,相当于西医的膈肌痉挛、神经性呃逆等。临床上习惯在辨其寒热虚实、审因论治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理气降逆之品,如柿蒂、代赭石等予以治疗,对于病程较长的顽固性呃逆常忽视化痰药的运用,故疗效不显。张洪义教授重用燥湿化痰之品...

  • 急性胃炎缓解止痛针法是治疗关键

    急性胃炎缓解止痛针法是治疗关键

    李某,女,37岁,2008年9月26日初诊。 5小时前,因吃鲜枣过量,引起胃脘胀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无呕吐,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症为鲜枣过量,停滞胃脘,不通则痛。治宜通降胃腑,行气止痛,取承浆穴针刺。 令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承浆穴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三寸不锈钢毫针,平刺承浆穴,酸胀麻感得气后,用泻法强刺激捻转约2分钟,疼痛减轻2/3,后改为平补平泻法捻转,约1分钟后疼痛即刻缓解。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左右,针1次后随访,一直未反复。 按:急性胃炎缓解止痛...

  • 孤独症中医治疗予以启闭安神颗粒和黄芽汤加减

    孤独症中医治疗予以启闭安神颗粒和黄芽汤加减

    李某,男,8岁。家住西安市碑林区互助路14号。2020年07月27日初诊。诉发现语言少,不主动与人交流、情绪不宁4年余。3岁多入园后发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言语简单以单字为主,不合群。就诊于西安某院,予以颅脑MR、脑电图检查(家属代诉无异常)及相关评估,考虑为孤独症谱系障碍。4岁多因患儿自主语言少,在我院间断配合康复训练及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患儿多动症状较前减轻,行为较前规范。刻下症:孤僻独行、眼神游离、目光回避,叫名反应少,对玩具感兴趣时间短暂,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跟随及参与游戏,不能用手指指物,能说...

  •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头风与头痛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头风与头痛

    尉中民头风内外治法经验撷萃 头风与头痛, 一字之差, 症状相似而有别, 中医 临证治疗头风, 或内治或外治, 辨证论治, 效果突 出。 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使用三方论治, 三方 之中, 八法备焉, 八法之中, 百法备焉。 头风与头痛 头风一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中 “白鲜, 味苦, 寒。 主治头风” [1] , 但本条并未指明头风病状。 考《素 问·风论》 言: “新沐中风, 则为首风……首风之状, 头面多汗恶风”...

  • 焦虑障碍 祖国医学的针灸治疗

    焦虑障碍 祖国医学的针灸治疗

    “安神解虑”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观察 广泛性焦虑障碍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 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著的植物 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 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1 ] 。目前临床抗焦 虑药物疗效肯定,但具有耐受性及较多不良反 应 [2 ] ,祖国医学的针灸治疗对该病症具有确切的 治疗作用 [3- 6 ] ,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现将临床资 料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全部资料均来自2015 年10 月—2017...

  • 百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百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简介】消化性溃疡一般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 【方名】肝胃百合汤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血瘀、肝胃郁热者。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百合15克丹参15克乌药10克川楝10克郁金10克 【功能】疏肝理气,清胃活血。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取。 【疾病】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 针刺及手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1例

    针刺及手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1例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中医科 林佳,刘小琼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董氏奇穴;毫刃针;龙氏正骨手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 临床常见疾病,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非器质性消 化不良,是指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疼痛,胀 满,早饱,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烧心等消化不良症 状,经化验,消化内镜和影像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的 临床症候群 [1] 。目前 FD 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缺乏 特异性的治疗手段。笔者从 2010 年 05 月—2013 年 05 月采用毫针...

  • 胃食管反流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的治疗

    胃食管反流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的治疗

    [背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数年前以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在国内一直被误诊为哮喘,经常咳得死去活来,几乎无法呼吸和入睡,先后5次入院抢救,医生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后终于自己悟出其致病元凶就是胃食管反流病,在国外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汪忠镐院士被治愈后,本着要拯救和他一样长期被误诊为哮喘的患者,于2006年4月在火箭军总医院创建了我国首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心,10年来经过他多次现身说法,使胃食管反流病逐渐被国人所重视。 10年来,该中心接诊的千余名患者...

  • 川芎茶调散 用于治疗风寒头痛

    川芎茶调散 用于治疗风寒头痛

    川芎茶调散传统上用于治疗风寒头痛、偏头痛等症,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还有其他许多妙用,现介绍如下: 治疗急性额窦炎:口服川芎茶调散丸,每次6g,每日3次,饭后清茶送服,5天为1个疗程。 治疗荨麻疹:用川芎茶调散冲剂,每次1袋,开水冲服,于早、中、晚各服1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为止。用药时间短者1个疗程,长者4个疗程。 治疗过敏性鼻炎:口服川芎茶调散口服液,每次20ml,每天服3次,7天为1个疗程。用药时间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3个疗程。(韦良渠)...

  • “百花之长”桂花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

    “百花之长”桂花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

    桂花又称木犀花,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百花之长”。每年农历八月开花,香飘十里,除供人们观赏,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含有挥发油、蜡质及木犀苷等成分,具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饮喘咳、肠风血痢、胃腹寒痛、牙痛、口臭等症。可煎汤内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外用可煎水含漱或蒸热外敷。 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良,可取桂花、玫瑰花各3克,开水冲泡后饮用,每日2-3次;治胃热口臭,可取桂花、菊花各3克,水煎后漱口,...

  •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为神经退行性病变, 其发病进展相对缓慢,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动、运动缓慢、步态不稳和肌强直等[1]。PD的病理核心是人体大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了变性和坏死, 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 进而引发的脑部疾病, 其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与遗传、环境、年龄、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2]。中医认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在PD发病过程中极为关键, 其病位在筋脉, 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在治疗上, 西药可以短时间...

  • 克罗恩病 培补中气促进吸收是治疗的关键

    克罗恩病 培补中气促进吸收是治疗的关键

    克罗恩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常长期不愈。但结合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病情,长期维持稳定状态。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多诊为腹痛、泄泻等病,其病机复杂多样,但临床上多见内热,或兼痰湿,或热毒伤阴,或热瘀互结,罕见脾肾阳虚。治疗的关键是无论何种辨证分型,均应立足于培补中气、促进吸收。在预防上,要注意饮食宜忌、起居有常。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常见腹痛、腹泻等,且常伴有发热、营养障碍和关节炎等肠外表现。本病反复...

  • 眩晕 头旋眼花目眩头晕 治疗用药规律

    眩晕 头旋眼花目眩头晕 治疗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鲤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 眩晕,《中医辞海》又称“眩运”,表现为头旋眼花,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是感觉自身或外界事物旋转、站立不定,二者常并见,故统称“眩晕”[1]。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梅尼埃病、椎动脉狭窄、颈椎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贫血和神经衰弱等[2]。研究显示,该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 李鲤,教授,河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第3、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 中医临床心身医学治疗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临床心身医学治疗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临床心身治疗模式的构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 生物医学模式的进步, 许多疾病已被现代医学所攻克,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倍感尴尬的是, 生物医学在进步, 疾病谱却在日渐扩大, 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逐年增高, 特别是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 例如恶性肿瘤、原发性高血压等, 故而在意识到单独的躯体治疗存在很大的缺陷后, 现代医学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是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 李志道运用整体调理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李志道运用整体调理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李志道,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会长、天津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其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50余年,精于理论,善于临床,据病选穴施术。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剧痛,发作具有骤发、阵发及反复性的特点,为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痛。其病因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其病变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及感觉神经根内,与血管、颧骨岩部畸形造成神经压迫、营养代谢障碍相关[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口服药物...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专方治疗与中医认识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专方治疗与中医认识

    胃 食 管 反 流 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或食物反流症状, 最终可导致食管糜烂、溃疡、出血和狭窄,并可伴有临 近组织(咽、喉、气道)的慢性损害。西医采用质子泵 抑制剂(PPI)、H 2 受体拮抗剂、黏膜保护剂及促动剂 等药物治疗,但存在在治疗过程中敏感性下降、疗程 长及易复发等诸多问题 [1] 。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理想, 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大降低复发率 [2] 。我们回顾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治疗的最新进展,以为临床工作 服务。...

  • 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治疗芪附龙葵汤

    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治疗芪附龙葵汤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侵袭、 转移则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们一直在探索最 佳的治疗方式,综合治疗成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 模式 [1 ] 。尽管目前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很 多,但目前世上公认的对结直肠癌有效的药物如奥 沙利铂、希罗达、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靶向药物 爱必妥等仍不能令人满意 [2 ] 。近几年来我们使用 芪附龙葵汤加 Xelox 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取 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 调节脾胃气机治疗老年颤证

    调节脾胃气机治疗老年颤证

    中医学脾胃理论历经长期的实践、发展日臻成熟,尤其是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颤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亦称“振掉”“颤振”,“掉”即为肢体震颤摇动之意。《医学纲目》记载:“颤,摇也;振,动也……此证多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亦有风夹痰湿,治各不同。”西医学中震颤麻痹、肝豆状核变性、小脑病...

  • 酸枣仁入药 治疗所有的失眠

    酸枣仁入药 治疗所有的失眠

    酸枣仁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而成,生用或炒用,入汤剂则应捣碎。 酸枣仁入药,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并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酸枣仁甘酸补敛、性平不偏,入心、肝、胆经,善养心、补肝、益胆,尤善安神,是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兼能敛汗,治体虚多汗。酸枣仁单味煎汤或研末服,对一般失眠都有较佳效果,尤其对血虚所致的心烦不眠、心悸不安等有...

  • 8种中草药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8种中草药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细菌性痢疾是盛夏季节常发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该病中医辨证属于“痢疾”范畴。采用一些中草药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1.黄连 取川黄连40克,水煎服,每次服20毫升。每4小时1次,至症状减轻。   2.仙鹤草 取连根鲜仙鹤草适量,切除整棵仙鹤草的上2/3,留取下段1/3的根部,洗净水煎。每日4次,每次服20毫升。   3.白扁豆花 取白扁豆花100克,制成100毫升煎液。口服每次20毫升,每6小时1次。   4.石榴皮 取石榴皮制成50%的煎剂,...

  • 抖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抖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抖腿综合征也叫作不宁腿综合征。它的症状主要是不可抑制地抖腿,和人们日常的抖腿行为比较相像。日常的抖腿和这种疾病有本质的区别。抖腿综合征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主要与多巴胺代谢异常和铁缺乏等原因有关,并且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平时生活中的抖腿行为,大多数都不属于疾病的范畴,只是一种习惯动作。 分辨抖腿属于疾病性的还是非疾病性的,主要看以下:抖腿综合征的患者无法自己控制抖腿行为。抖腿同时伴有强烈的疼痛、灼烧等不适感,还常有腿部痉挛现象,而且这种状况常在夜间发生。 诊抖腿综合征,患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 治疗心烦 中医独特的医学思想

    治疗心烦 中医独特的医学思想

    唐容川师法仲景,并依据其阴阳水火气血理论,辨证应用经方治疗心烦。对实证火太甚者,用黄连阿胶汤清心火、补阴液;对火郁而不得宣者,用栀子豉汤加味清火宣郁除烦;对虚证火不甚而血太虚者,用酸枣仁汤清虚火、敛肝气、养血虚;对虚中夹实、烦而兼躁者,审视二便情况选用承气汤除烦宁躁。 唐容川(1846—1897),原名宗海,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中西医汇通学派创始人之一,深受《黄帝内经》及仲景思想的影响,坚守中医特色,以西释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思想。其在治疗心烦时,辨证应用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酸枣仁...

  •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失眠(insomni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困难或不能维持睡眠状态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时间下降,无法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一种主观体验[1],通常包括以下1种或几种类型:(1)难以入睡;(2)难以维持睡眠,特别是频繁觉醒或醒后不能再次入睡;(3)早醒后不能恢复入睡[2]。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出现明显的月经失调开始到绝经1年后的一段时间,围绝经期开始的平均年龄为47.5岁[3]。围绝经期失眠即是发生在女性围绝经期的失眠。国外研究表明,有33%~51%的围绝经期女性存在睡眠障碍...

  •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 验方治疗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 验方治疗

    毛德西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毛德西教授临证50余年,擅用经方、验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眩晕属于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但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治疗比较棘手,笔者有幸跟随毛德西教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眩晕的经验简介如下。 风火上扰 证属风火上扰者多因风邪外袭,客于肌表,循经上扰清窍所致。主要症见:眩晕,遇热加重,或伴头部胀痛,面红目赤,发热恶风,鼻流浊涕,口干咽燥,舌苔薄黄,脉浮数。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所谓风气甚...

  • 消化不良病症用中药加米粥对症治疗

    消化不良病症用中药加米粥对症治疗

    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大鱼大肉,难免食积。脾虚胃弱,更容易导致胃动力障碍,所引消化功能疾病,症状表现为胃脘部不适或疼痛、饱胀、嗳气等。米粥容易消化,消化不良病症用中药加米粥对症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几款药粥供参考。 山楂陈皮粥 原料 山楂20克,陈皮6克,神曲1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 做法 将山楂、陈皮、神曲、煎取药汁。将药汁与大米放粥锅内煮粥,粥熟后加入少量砂糖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和胃,消肉食积及诸食积。适用于肉积不消,食积停滞所致的消化不良。 保和粥...

  • 加减益气聪明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头痛

    加减益气聪明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头痛

    头痛, 古典医籍中多有论述, 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 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 有时单独出现, 有时可以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1]。《黄帝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伤寒杂病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之症。益气聪明汤来源于李东垣的《东垣试效方》。主治饮食不节, 劳役形体, 脾胃不足, 耳鸣, 眩晕, 头痛或多年目暗, 视物不能。通窍活血汤来源于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他主张“元气必虚”, 此方主治偏头痛...

  • 治疗痢疾民间的5方

    治疗痢疾民间的5方

    【简介】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 【治法】   (1)马齿苋:100~150g,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或鲜马齿苋捣汁半杯,加蜂蜜两匙,隔水炖,空腹分两次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2)蔓荆叶:取鲜叶250g,加水800ml,煎一个半小时,滤出药液,浓缩至150ml,分3次,一日内服完,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3)凤尾草:30~40g,加水250ml,煎至100ml左右,再加白糖或冰糖5~10g,分3次口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