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疗 第3003页

治疗 第3003页

  •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叶某,女,49岁,200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少寐半年,自述近半年来不明原因入睡异常困难,经常凌晨2点也不能入睡,每晚必口服安定片,方可入睡5个小时,否则彻夜不眠。曾服用天王补心丹,不效。诊时,每日入睡仍极难,下午及晚上双下肢沉重无力,饮食正常。时有腰背酸痛,月经推迟10~20天,量少,经前双乳房胀痛,平时白带、黄带多,外阴部痒,二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沉。 病机:湿热下注,清阳不升,心神失养。 治则:清化湿热,回升清阳,安神镇静。 处方:山药20g,莲子肉20g,苍术12g,黄柏12g...

  • 治疗痢疾七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缪希雍

    治疗痢疾七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缪希雍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 便下赤白脓血, 腹痛, 里急后重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黄帝内经》称此病 为 “肠澼” “赤沃” , 指出其主要病因是感受外邪和 饮食不节。 痢疾属现代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明朝末 年著名医家缪希雍(以下称 “缪氏” )代表著作之一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以下简称《广笔记》 )记载 了缪氏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心得体会及所用效方并 附有相关医案。 该书自问世以来, 在医林产生很大影 响, 其中医案被多部医书所引用 [1]...

  • 胃痛并伴有气胀“老胃病”食疗法来辅助治疗

    胃痛并伴有气胀“老胃病”食疗法来辅助治疗

    近段时间,凉意越来越浓。记者从广州各大医院的消化科了解到,近日患胃病或老胃病复发的病人明显增多。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从中医的角度解释说,在胃病发病的病因中,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其中对胃影响最大的是“寒”。换句话说,胃最怕受寒,小儿出世穿肚兜,人们大热天睡觉要盖肚子,都是怕胃着了凉。她建议患者在配合药物治疗、日常起居注意防风寒的同时,在饮食上可以要多吃些性味温和的食物,忌吃性味过于寒凉或是辛辣刺激的食物。 食疗 猪肚炖胡椒驱...

  • 中医专家还介绍两种治疗消化不良的养生方

    中医专家还介绍两种治疗消化不良的养生方

    节后饮食,健脾消食 春节长假过后,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饮食不振的患者,较前明显增多。这都是假日丰盛饮食惹的祸,中医称为“伤食”。专家介绍几种消食除胀、健脾养胃的饮食妙招。 外治法: 饮食停滞、胸膈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大便泄泻,属年老体虚、不耐攻积者,用60克紫苏煎沸水,将毛巾在汤内浸泡,拧干趁热敷在腹部,用手顺时针推磨,冷则随换。 内治法 1.鱼肉伤食,生姜10克,紫苏10克,加适量水煎浓汁服。 2.狗肉伤食,山楂肉、杏仁去皮尖,各24粒,加水煎浓汤饮。...

  • 黄帝内针治疗偏头痛

    黄帝内针治疗偏头痛

    “黄帝内针”简称“内针”,由杨真海、刘力红将此法编撰整理为《黄帝内针》,公诸之于世。内针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取穴安全等优点,长于治疗各种痛症。笔者将此法运用于偏头痛的治疗,总结如下。 内针理法 内针之理法以阴阳为核心,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四大准则: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

  • 路志正治疗眩晕,耳鸣和下肢慢性溃疡医案三则

    路志正治疗眩晕,耳鸣和下肢慢性溃疡医案三则

    路志正学术以经典为宗,学兼各家,既不泥古,亦不废今,宗《伤寒论》而不囿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泥于四时温病,治伤寒、温病于一炉,而对清代叶、薛、吴、王等诸家的温病学说尤为服膺,并颇有心得。对汉以下的学术流派也勤求博采,撷英咀华,毫无偏见。尤其受李东垣、叶天士影响最深,最重脾胃,结合当今社会和人们的饮食起居情况,提出了湿邪常在,不独南方多见,北方亦多湿邪的观点。反对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主张对历代名家医著和临证经验,要融会贯通,验之临床,并加以发展,反对脱离实际,奢谈理论。临床诊病细致入微,常常灵活运用各家学说经验治疗...

  • 加通草加减治疗腹胀

    加通草加减治疗腹胀

    患者吕某,男,68岁,因腹部胀满2个月就诊。自述2个月前不明原因地出现腹部胀满,痞闷不适,经中西医诊治未能获效。胃镜检查提示有慢性胃炎;腹部彩超探查提示胃肠胀气。现症:腹部胀满不适(腹部外形未见突涨),朝轻暮重,纳呆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虚缓;辨证为脾胃气虚,湿阻气滞;方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前后用本方治疗近半个月,病情未曾见有寸效。经反复审查,觉得辨证和施方未有不妥,而药后却无疗效,这是什么原因呢? 冷静思考后,忽然想到《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关于“哕而腹满...

  • 头部疼痛分证论治 头痛针灸治疗

    头部疼痛分证论治 头痛针灸治疗

    头痛是指头部经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卢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二、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 2、内伤不足 三、鉴别诊断 真头痛 四、分证论治 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主症: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 兼次症;恶风寒,口淡不渴。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 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如裂。 兼次症: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舌象:舌边尖红,...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失眠属于中医学 “不寐” “目不瞑” “不得 眠”等情志病范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 特征,临床以难以入睡、易醒为主要症状,并伴 有头晕、头痛、多梦、健忘、心悸等,中医治疗 失眠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 。柴胡桂枝干 姜汤由柴胡、黄芩、干姜、桂枝、栝楼根、牡蛎、 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利胆、温中健脾、生津敛 阴、平调阴阳寒热 [2 ] 的功效。现就柴胡桂枝干姜 汤在治疗失眠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理论 失眠多由情志失常...

  • 艾滋病泄泻(腹泻)临床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泄泻(腹泻)临床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泄泻(腹泻)在艾滋病中晚期常见, 以慢 性腹泻为主, 表现为腹泻或便溏、 脘闷食少、 泄下清 稀, 甚则如水或间歇发作, 迁延不愈; 如暴泻可加重 病情导致死亡。 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 验, 近5年来有关艾滋病相关腹泻的临床研究又取得 了一定进展。 现就本病的临床研究状况, 谈谈我们的 看法。 病名认识 田明等认为, 本病属于中医学 “泄泻” 范畴 [1] 。 刘昌华认为本病属中医 “久泄” “久痢” “休息痢&...

  • 小儿癫痫 应用虫类药治疗理论依据

    小儿癫痫 应用虫类药治疗理论依据

    马融应用虫类药治疗小儿癫痫经验总结 马融教授从事小儿脑系疾病医疗、 科研、 教学工 作30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 在运用虫类药物治疗癫痫 方面有着独到见解,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受益匪浅, 遂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虫类药物简述 虫类药 [1] 是指药用动物的干燥全体、 除去内脏的 动物体或部分、 动物的分泌物、 排泄物、 生理或病理 产物以及虫类加工品。 其主要包括一些昆虫、 软体动 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及小型爬行动物等, 是祖国 传统医药学中动物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入 药最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顽固性呃逆病史1呃逆频繁 治疗以行气降逆止呕为主

    顽固性呃逆病史1呃逆频繁 治疗以行气降逆止呕为主

    张某,女,60岁。于2004年2月28日就诊。有顽固性呃逆病史10年,呃逆频繁,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常伴胃痛,其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夜间尤甚,大便秘结,四肢沉重乏力,常因频繁呃逆而影响入食,舌边有瘀斑、苔略黄腻,脉沉弦。经西医、中医治疗无效。张教授诊断其为痰瘀互结所至之顽固性呃逆,其病机为痰瘀互结,内阻于胃,胃气上逆而挟痰浊上泛,发为呃逆。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方药:紫丹参30 g,檀香12 g,砂仁12 g,灵脂10 g,生蒲黄(布包)10 g,延胡索10 g,枳壳12 g,大黄10 g,代...

  • 眩晕保守中医针灸治疗方法

    眩晕保守中医针灸治疗方法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30例 颈源性眩晕, 是指椎动脉外段受到各种颈源性病变(颈部 软组织异常解剖结构改变及继发性骨质增生等)因素的影响导 致其供血障碍从而引起的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 征, 同时可见头痛、 颈部僵硬疼痛、 上肢乏力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 致昏厥、 猝倒等发生 [1 ] 。目前, 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数认为, 颈源 性眩晕可能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神经、 体液以及血管本 身的病变具有密切关系, 其具体发病原因仍然没有完全清楚。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按摩推拿、 针刺治疗、 神经阻滞...

  • 颤证中医药治疗 调养防变随症加减

    颤证中医药治疗 调养防变随症加减

    颤证是因内伤或外邪引起筋脉失养,出现头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颤证病位在脑、筋脉以及肝、脾、肾,病初源于肝,日久累及脾、肾。其病理因素多源于风、火、痰、瘀、虚。病因病机以肝阳上亢、阴血亏虚多见,并治以平肝潜阳、滋阴养血息风法。颤证常见于西医学中的帕金森病。据流行病学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帕金森病的患病数高达300万人,其中65岁以上发病率为1.7%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西医常以左旋多巴、雷沙吉兰类神经细胞保护剂、吡贝地尔类多巴胺受体兴奋剂单独或综合治疗,但长期服用均会...

  • 国医大师王绵之脑病用药治疗用药特色

    国医大师王绵之脑病用药治疗用药特色

    国医大师王绵之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是方剂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王绵之精研经旨,注重实践,在70年的临床生涯中,始终在“悟”字上下功夫。本文所述的脑病不是一般的功能性脑病,如头痛、头晕,而是指西医诊断明确、目前尚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的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脑肿瘤、帕金森病、癫痫、运动神经元病、橄榄桥小脑萎缩、脑外伤后遗症、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等等,王绵之对这些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独到之处,笔者侍诊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对脑结构、生理、病理的认识...

  • 疏肝和胃针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验案1则

    疏肝和胃针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验案1则

    胃肠神经官能症 [1] 是一种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 主要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的原因造成植物神经 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精神因素 [2] 是本病发病的 主要诱因, 如焦虑、 情绪紧张、 生活工作的压力、 意外 不幸等, 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 进而引起胃 肠道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常采用疏肝和胃针法治疗 此类疾病, 疗效甚佳, 现报道典型个案 1 例。 典型案例 孙某, 66 岁。就诊时间: 2015 年 11 月 12 日。主 诉: 胃痛 3 个月, 加重伴不能进食 1 月余。病史: 患者 于 8 月中旬无...

  • 自拟安胃散治疗急慢性胃炎

    自拟安胃散治疗急慢性胃炎

    近几年来用自拟安胃散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安胃散处方、制备、服法 处方 桂皮3克,砂仁2克,良姜3克,党参4克,沉香2克,法半夏3克,煅牡蛎5克,田七3克,郁金4克,白芍4克,甘草2克,黄连2克,大黄3克。本方为1日量。 制备 按此方药物比例,将药晒干(或60℃烘干)研末,过100目筛即得。 服法 每餐饭前半小时,用温开水或饭汤冲服上方药散1/3量。病情稳定后,药量可以减半。 病案举例 十二指肠溃疡...

  • 卢秉久治疗鼓胀经验

    卢秉久治疗鼓胀经验

    王文彦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 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 首创治疗鼓胀分三期辨治 [1] , 疗效显著。卢秉 久教授是其关门弟子, 为辽宁省名医, 肝胆病专家, 尽 得王老真传, 并且在王老的鼓胀分期论治上加以创新 和发展, 笔者有幸能成为卢老师的弟子, 现将卢老师 治疗鼓胀的临床经验加以介绍, 希望有益同道, 造福? 苍生。 病因病机 《灵枢 ·水胀》篇所云: “鼓胀如何 ?? 岐伯曰: 腹 胀��色苍黄, 腹筋起, 此其候也” [2]196 。这...

  • 抑郁症病因为五脏不安针方治疗 毫针治五脏病之法

    抑郁症病因为五脏不安针方治疗 毫针治五脏病之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陆寿康教授于2007年至2010年在德国一所针灸诊所工作,应用《灵枢》针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辑数例验案分析,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Bamadani Hyzer,男,1974年9月25日出生。 2009年10月7日初诊:患者主诉10年来,一直有恐惧、抑郁感,不能集中精力,走路时有心理障碍,两眼发直,在家正常。在外跑步时,有时能吐半瓶白色的唾液,回家吃些东西就好了。洗澡时头发上常有白色沫状物流出来。平时很怕别人笑话自己。睡眠不好,梦多,睡久更难受。曾于精神科求治,服用...

  • 头痛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对头痛的治疗

    头痛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对头痛的治疗

    头痛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因为发病频率高,患头痛病的人范围广,很多人都有患头痛经历,上医院检查,大多无占位性病变。笔者年轻时就经常头痛,经常服药无效,母亲有时买维磷补汁给我吃。后来考上学后,没吃药头痛就自然消失了,大概是“焦虑性头痛”吧。 对头痛的治疗,西医大多采用对症治疗,给病人服用止痛药,而止痛药大多有伤胃的副作用。中医治头痛有独特优势,不但辨证治疗,还有不少有效单方验方可用。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类。常采用辨证疗法治疗头痛,副作用小,效果好。中医也有一些单方验方,方...

  • 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

    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中医学称“不寐” 、 “不得卧” , 是以经常不 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 眠时间、 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 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人 们的正常工作、 生活、 学习和健康 [1 ] 。顽固性失眠 属于失眠的一种, 往往由于心理因素引起, 临床主要 表现为入睡困难及维持睡眠困难, 日间疲倦感, 夜晚 越想尽快入睡越难以入睡, 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产生 紧张焦虑、 情绪不稳、 过度担心, 自觉痛...

  • 肖相如应用地黄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经验

    肖相如应用地黄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经验

    肖相如教授主要从事肾病和中医基础的临床、科研和教学, 善于应用地黄汤加减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肖教授应用地黄汤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病案举例 案1患者某, 男, 46岁, 2016年5月11日初诊。患者20年前从单杠上坠落, 自诉背部着地, 具体过程不清, 无法描述出是否摔到头部, 意识丧失数分钟后自行清醒, 当时无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其后开始间断发作头痛头晕, 具体头痛位置不固定, 发作频率为2~3日发作一次, 每伴恶心呕吐, 呕吐后可自行缓解, 半年后发作频率程度...

  • 大蒜治疗痢疾的2验方

    大蒜治疗痢疾的2验方

    【治法】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肠胃有毒物质,刺激胃肠粘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 【1】 【组成】紫皮大蒜50克 【制法】将蒜捣碎后浸于100毫升温开水中两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加入少许糖即可。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4~6小时1次,直至症状减轻。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2】 【制法】将大蒜30克去皮,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洗净切碎,煮汁去渣,再加入粳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温热服用 【适用】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滋肾补髓治疗脑胶质瘤

    滋肾补髓治疗脑胶质瘤

    隋某,男,45岁。自2000年3月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步态不稳,逐日加重,遂来就诊。经头部MRI检查,显示左脑胶质瘤,遂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减轻,2000年6月15日来我院中药治疗。诉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健忘耳鸣,步行不利,神情呆滞,舌红苔黄腻,脉细滑。 诊断:左脑胶质瘤(肾虚髓亏,风痰阻络)。 治则:滋肾补髓,开窍醒神。 方药:左归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生地10g,熟地10g,山药15g,枸杞子15g,茯苓15g,远志10g,菖蒲10g,郁金10g,天花粉10g,牛膝10g,何首乌1...

  •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 泽泻汤治耳石症 甘汤证治梅尼埃病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 泽泻汤治耳石症 甘汤证治梅尼埃病

    崔书克运用经方治疗眩晕案3则 经方指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金匮心典·徐序》云:“唯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唯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经方组成药味简洁,用药精准,效宏力专,疗效显著,为世代医家称赞。 崔书克教授从医2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临床采用“六经辨病,方证对应”的辨证方法,以六经为纲、方证为要,先辨六经,继而方证对应,方随证立,方证一体,往往一剂知,二剂显,效如桴鼓。现将其应用经...

  • 焦虑障碍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焦虑障碍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焦虑障碍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 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及 运动性不安的病症。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与惊恐 障碍两种主要形式,广泛性焦虑症属于中医学的 “惊悸 ”“怔忡” “不寐” “健忘” “百合病” “卑 惵 ” “灯笼病”等范畴,惊恐发作则属于 “奔豚 气”等范畴。 本标准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 中成药治疗头晕头痛的优势

    中成药治疗头晕头痛的优势

    很多人都出现过头痛头晕,但每个人头痛、头晕的病因病机不一样。工作压力大、熬夜、情绪焦虑紧张等都会引发头痛头晕。还有一种经常性头痛头晕是由于高血压、慢性脑缺血、血脂过高或者血液黏稠度大引起的。目前我国有3亿多高血压患者,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或血压波动较大,导致经常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眩晕(高血压病)目前主要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部分患者在服用西医降压药后仍然会头晕头痛,而中医药在减轻头晕头痛症状,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睡眠等综合调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中成药治疗头晕头痛的优势 中医...

  • 治疗患者多年肠易激综合征案

    治疗患者多年肠易激综合征案

    在中医临床中,年轻医生面对久病患者是常有的事。患者往往对老中医更为宽容,对年轻医生相对苛刻。今举笔者在临床上以大方易小方,治疗患者多年肠易激综合征案如下。 患者冯某,女,40岁,于2016年11月8日初诊。患者多年腹痛病史,既往在西医院经多家医院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并经多方治疗无效遂放弃治疗。任由病情纠缠发展,只用西药止痛药,抗焦虑抑郁药维持。经由别人介绍来院就诊。患者自诉:腹痛腹胀10余年,尤其是左下腹和脐周隐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下肢冰冷,烦躁易怒,并伴有严重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舌胖大,苔白,脉沉弦...

  • 治疗失眠小生六汤

    治疗失眠小生六汤

    罗仁,1952年出生,广东梅州人,医学硕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五、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参与主编《亚健康评估与干预》等专著3部,临证擅长经方合方应用,疗效显著。 组成: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熟地黄20g,麦冬15g,山药30g,丹皮15g,五味子10g,山萸肉20g,炙甘草5g。 用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两次药液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

  • 讲讲呃逆的一些简单治疗方法

    讲讲呃逆的一些简单治疗方法

    在剧中,喜来乐被召见进宫,于太后面前,为宫里人治病。这时候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见到太后便长跪不起,不敢言语,被太后赐予平身旨意后得知,原来这大臣不知因何原因,打嗝不止,连话都说不连贯。太后宣喜来乐来看病本来就是图一个乐呵,也想看看这民间中医手上有何本事。 喜来乐跟太后说,这个病,我写个方子,得您来读才有效。太后有些许迟疑,但还是照做了。居高临下宣读了这“喜来乐之旨”:某某某,你可知罪? 这位某某某大臣一听便吓得扑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大声喊道,臣有罪,还请太后原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