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
-
紫归散对久治不愈便秘有效
主治:肠燥便秘。 配方及用法:紫菀60克,当归30克。将上药共为细末,每日早、晚各服6克,温开水送下。 按语:北宋年间,蔡京还未成为大奸臣之前,有一次患了大便秘结的病症。有医要大黄攻下,蔡京惧药性猛烈而拒之。医只好改用他法,但总不见效验。痛苦异常,无可奈何,求之于皇上,皇上命国医替他治疗,但仍不见效。正巧四川有一医名叫史载之的在汴京听到此事,他凭着自己的医术,有把握治好蔡京的病,他想到蔡府去看看。遂来到了蔡府门口,门官见他衣着平平,貌不惊人,不让进去,等了很大一会儿,蔡京知道了,才得进去。史载之诊过脉后...
-
我久治不愈的咽炎服此秘方1剂痊愈
我于1990年患咽炎,久治不愈,后得一方,服用1剂即愈,至今未复发。 配方及用法:白砂糖、蜂蜜、芝麻油各500克;八角茴香7个,碾碎;鹅蛋1个,去壳与上药混在一起拌匀,如蒸馍一样蒸熟备服。每日3次,每次三小勺,开水冲服,服完为止。轻者1剂治愈,重者连服2剂即愈。 百姓验证:新疆奎屯市127团孙占武,男,56岁,干部。他来信说:“酒厂退休工人马梅患咽喉病多年,复发时,吃饭饮水特别困难,疼痛难忍。经团医院诊断为咽炎,服消炎药阿莫西林和注射青霉素等无效,花费百余元。后按本条秘方治疗,只服1剂药就治好了她多年的...
-
用猪胆明矾治好了久治不愈的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黏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病毒增强时就产生炎症,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 本人左耳曾患慢性中耳炎多年,并经常复发,久治不愈,时常发生耳鸣、头昏、耳道流脓等症状,听力也随之逐渐下降,十分痛苦和烦恼。 有一同学向我介绍此方,我就照着试治,用药仅4天,耳道内流脓即被止住;用药7天后,耳内完全干燥,因而就停药;半个月后耳鸣、头昏等症状也随之消失,后来听力也逐渐恢复。我患的慢性中耳炎已治愈3年,至今不曾复发过。...
-
我服灵芝2年治好了久治不愈的眩晕病
我于1981年退休,在退休前后几年间患多种疾病(高血压、肺气肿、脑动脉硬化、手脚麻痹、颈椎肥大、颈动脉有一条严重阻塞、失眠等),因此有3年时间基本只能躺着,坐、立超过5分钟,便感到天旋地转、满目金星、晕眩呕吐,久治不愈。1983年我试服灵芝,至1985年血压恢复正常,而且稳定至今已达10年了,基本上不用看病。 血压正常,能活动这要归功于服用灵芝。灵芝真是人间“仙草”,据专家实验证明,灵芝能使老年小白鼠已衰退的免疫功能提高到少年小白鼠的状态;能使动物细胞溶氧量增加10倍,有明显强心作用,可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它...
-
慢性咽炎久治不愈原因多
慢性咽炎是干部、教师、演员等的职业病 ,不仅发病率高 ,而且病程较长 ,其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疼痛、瘙痒、干燥灼热 ,或有异物粘液感 ,因咽部有分泌物滞留 ,常可引起刺激性咳嗽 ,久而久之可导致声音嘶哑。患者咽部有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 ,咽后壁可有白色滤泡突出。虽经抗生素、激素以及中药治疗 ,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 ? 慢性咽炎难以治愈的原因 :一是因其是由某些疾病发展而来。如感冒引起的急性咽炎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咽炎 ;再有咽部邻近组织的炎症蔓延而致 ,如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龋齿等。二...
-
疥癣久治不愈细寻因
有个小孩,浑身上下长疥癣,夜 卧不安,哭闹不止。家里人给他用各 种皮肤膏药涂抹,时好时坏,也用了 清热解毒的中药外洗,如黄连、黄柏 等,用后同样复发,甚至买来各种抗 茵杀虫消炎的药水,还是没什么用。 正好爷爷带着小徒弟到外面采药, 这家人看到马上迎上去,请中医爷 孙俩到他们家中去看看。 小徒弟一踏进门,就觉得这个 家阴暗潮湿,空气很沉闷。小孩躺在 床上脸色暗淡,皮肤疮疡厉害之处 还流脓水。他们跟爷爷仔细说了孩 子前后治疗的情况。爷爷寻思了一 下,便问小徒弟说:“你觉得这个皮 肤病为何如此难缠?”小徒弟边想边 说:“...
-
银屑病久治不愈 用桂枝茯苓丸
成某某,男,13岁。银屑病病史5年,现皮损以头顶、四肢为主,呈斑块状。初发于春季,久经治疗,效果不显。2010年夏季停所有口服药,以“广汗法”锻炼。2010年12月26日始,先后服用越婢汤、四物汤、温经汤、防风通圣丸、升降散等方,除过年期间停药30余日外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辅以中药外洗。全身状况改善,皮肤变润,出汗变匀、变易,素有鼻塞基本已通,口干唇干大为减轻,但四肢斑块状皮损变化不显。2011年3月6日诊,以舌质淡,舌下暗略青,皮损为斑块状,小腿为重。 处方以桂枝茯苓丸方为主:桂枝1...
-
阴囊湿疹久治不愈 老中医推荐一验方
笔者曾患阴囊湿疹多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后经一位老中医推荐一则验方,只用药几天就收到明显疗效,在此推荐给大家。 具体方法是:取干紫苏叶共150克,其中100克水煎取液,浸洗患处;剩余50 克在铁锅上炒干,研为细末,涂擦患处,每日1~2次。一般用药3~5天症状消失,巩固治疗1周后可获痊愈。 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属中医“肾囊风”范畴,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皮肤病。此病瘙痒严重,渗出流‘ 滋,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饮酒吃...
-
性病为何久治不愈
特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董正邦 编 辑同志: 我朋友患有尖锐湿疣等多种性病,治疗已两年都未能治愈。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湖南邵阳 周 泳 周 泳读者: 部分性病患者久治不愈,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治疗不及时、不正规。部分患者发病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去各级性病防治机构和医院进行积极治疗,而是寻找游医或不正规医疗机构治疗,或自行购买抗生素使用,甚至消极等待,治疗期间胡乱用药,随意停药,其结果常常导致病情延误和复杂化。梅毒不治疗症状也可暂时消失,但病情已转为潜伏或隐匿状态,进入更严重的...
-
风湿性关节炎久治不愈 中药小偏方
河北杨先生咨询:我今年67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久治不愈,非常痛苦。请问有什么中药小偏方可以缓解该病? 专家开方: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脏腑功能受损,外感风寒热邪,使筋脉痹阻所致。这里介绍一款行之有效的食疗验方,即伸筋草猪蹄汤,苦于风湿性关节炎困扰的患者不妨一试。具体方法是:取伸筋草、木瓜、千年健、薏仁各20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另取新鲜猪蹄1只,洗净去毛,同药袋一同入锅,加足清水以大火烧开,转文火炖煮至猪蹄酥烂如豆腐状,汤熬成一碗浓汁,除去药袋,食蹄...
-
顽固性尿频中西医久治未愈 妙用验方
《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误用桂枝汤解表之后,出现咽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伤寒用治伤寒误治伤阳,引起四肢厥逆,烦躁吐逆等证;《金匮》则以此方治疗虚寒型“肺痿”。本方以炙甘草12克,干姜6克组成。笔者临证遇一例顽固性尿频,而获显效,现举病案说明之。 案例: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无尿痛,颇为痛苦,四处求医。详询就诊治疗经过,曾在二甲、三甲医院就诊。每次查尿常规正常,B超未...
-
治中耳炎 流水化脓久治不愈
[方一] 桑蚕蛹一只(焙干),银珠、冰片、生石膏(烧熟)各5克,共研为粉末,密封备用。用时取少许不油调入药内,再点入耳内,一般一次即愈。 提供人:佚名 [方二] 高度三花酒一瓶,用吸管吸三花酒滴入耳中,一两分钟后,侧头倒出,再次滴入,倒出,反复几次。每天数次,数日可痊愈,之后再滴数日。开始时会有点痛,如果不痛了,就表示好转了。 提供人:唐民焕 [方三] 指甲灰、枯矾、冰片各等分共研细末,将患耳用温水洗净,将药末吹入耳内。 [方四] 大黄10克,枯矾3 克,研细末用植物油调匀,清洗耳道将药滴入耳内。...
-
偏头痛 苦不堪言久治不效 中药立方
黄某,女,38岁,常年偏头痛,苦不堪言,久治不效。初诊时由家族挾腋而入。观其面色灰黄,神萎项强,口渴欲饮,头痛难看重,体弱声微。诊寸脉带弦,两尺虚小,舌质红降,苔干白。医者以为,病属肾阴亏涸,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发头痛。同时有兼肾阳不振,水气蒸发乏力,津液难以化生,故有口渴。此病实乃肾中阴阳两虚所造成的。治当以调和阴阳,随症用药。 立方:生地18g,金石斛10g,天冬9g,麦冬9g,肉桂5g,菊花12g,枸杞子12g,山萸肉15g,北沙参10g,黄柏9g,甘草5g。3剂。水煎服。数日后复诊,口渴显着减轻,头...
-
久治不愈的各种慢性腹泻 固肠止泻中药组成方解
王仁强,男,1953年生,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委,重庆市中医院原消化内科主任,重庆市卫生计生委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重庆市干部保健顾问组顾问。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3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炒枳壳15克,补骨脂15克,巴戟天15克,诃子10克,肉豆蔻10克,玫瑰花15克,金樱子15克,木香10克,合欢皮10克,白豆蔻10克(后下)。...
-
顽咳久治无效 方用“混沌汤”
郑某,男,69岁,2015年4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半年余。病史:半年前受凉感冒后咳嗽,咯黄痰量多,白天重,夜间无咳,伴咽干痒,偶尔喉中可闻及痰鸣音,无胸闷气短,无口苦,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曾至某医院查肺功能未见异常,CT示轻度机化性肺炎(外院门诊病历表述,未见报告及影像片)。发病以来曾住院抗感染、激素雾化治疗10天,效果不显著,出院后曾口服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斯美胶囊、沐舒坦片及清肺止咳化痰中成药数种均无明显效果。既往史冠心病支架术后。素体瘦,易腰酸困。畏寒肢冷,虽已四月天气,衣着...
-
畏风恶寒久治不效 温肾助阳祛风散寒
笔者于2006年夏天曾遇到一例病人,时值盛夏,但患者却穿秋衣裤,吃饭时不敢吹风扇空调,怕风怕冷,诉冬天穿棉衣裤仍感寒风刺骨。患者张某某,女,25岁,自述畏风恶寒近一年余。于一年前夏季小产后洗浴受凉,当天即出现发热,在当地村卫生所经输液等治疗后发热治愈,第四天出现畏风恶寒,经服中药十余剂无效,后在当地县医院西医检查无异常嘱其看中医,然多方求治,病情不减,月经也停了。笔者阅前医诸药,多是温肾助阳,祛风散寒,养血祛风,乌附肉桂桂枝等温燥之药方皆用之,尤其乌附用量非小。察舌诊脉,舌体稍胖大,质淡苔白略燥,脉沉迟无力,面...
-
骨折久治不愈有四大原因
张女士干活时不小心伤到了右手腕。去工厂附近的一家医院诊疗时,经过x片检查诊断为骨折。骨伤科医生帮张女士做了手法复位,然后打上石膏固定。医生说,骨折不是很严重,固定后让它慢慢长就好了。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过去了150天,张女士的骨伤部位依旧疼痛,遂去大医院就诊。 接诊专家解释,造成这样的后果,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有些医生在为伤者进行治疗时施冶手法比较重,而且施治手法的次数比较多,骨折处就会失去稳定性,而且还会让局部的血运受到影响。而一些已经形成的纤维组织或者骨痂也会重新损伤和断裂。...
-
骨伤为何久治不愈
在平时门诊中,像张女士这样的通过手法复位后骨伤难愈的患者不在少数,有的患者虽然在创伤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但是愈合过程并不理想。造成这样的后果原因有三: 1.有些医生在为伤者进行治疗时施治手法比较重,且施治手法的次数比较多,骨折处就会失去了稳定性,而且还会让局部的血运受到影响。而一些已经形成的纤维组织或者骨痂也会重新损伤和断裂。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骨折愈合的时间。 2.有可能是在整复过程中过度牵拉时所造成的损伤。骨折在牵引治疗中若发生过度牵引,可因其牵引张力使机化血肿内的毛细血管受到破坏,影响血液的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