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3010页
-
王常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
全国名中医王常绮临床善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王常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飨。 因机证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与胃黏膜接触产生的病变,又因内容物呈碱性,故常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烧心、嘈杂、口苦、恶心、呕吐、甚或呕吐苦水。王常绮认为该病病机关键为肝胆失于疏泄,故治疗必疏肝利胆;邪在胆,而逆在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甚或呕吐苦水,故治疗当降逆和胃;肝胆失于疏泄,郁久化热,肝胆郁热,则...
-
慢性胃炎病位在胃“毒邪”贯穿全程 中医治疗思路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以下简称 “张师” )是我 国首批国医大师之一,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后导师。 张师从医六十余 载, 德艺双馨, 治疗各种疑难病、 难治病疗效颇佳, 笔者有幸侍诊左右, 颇受启发, 获益良多, 现将其辨 治慢性胃炎的思路及经验介绍如下 , 以飨同道。 病位在胃,“毒邪”贯穿疾病全程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 症, 多数患者尚无显著症状, 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 不良症状, 如上腹隐痛、 食欲不良、...
-
周乐年治疗脾胃病经验
周乐年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中国中医科学 院西苑医院消化科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早年从师于脾胃病专家 步玉如先生,从医 50 余载,推崇仲景学说,兼通 临床各科,尤其对脾胃病的辨证论治颇具特色。 1 善辨主证,四诊合参 1. 1 症状与主证 对患者的症状,如疼痛、泄泻、胀满等,临 证时要详细询问其发病和加重的诱因,从诱因中 可分析其主证。如在进食寒凉或外受寒邪时发作 或加重,此必属寒证。卒发者属实寒证,反复发 作者属虚寒证。如主证是在劳累后引发必属虚证, 见燥者属阴虚,不见燥者属气虚...
-
舌脉作为中医临证诊病的法宝 治治疗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因比较复杂。我国一般将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腺体萎缩还常常伴随肠化生甚至上皮内瘤变,如不早期干预,存在癌变风险。多年来,有医家认为萎缩性胃炎多为虚证,治疗多以补气或养阴之品,或因其“萎缩”二字。不过“见萎即补”的临床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劳绍贤根据多年的经验,制定了凭舌定证型、循证做加减、审方调寒热的步骤,加以处方, 既保证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又保证了整个治疗过...
-
治疗老年胃肠病举案 胃溃疡慢性腹泻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多年来用自拟安中汤(药物组成为黄芪、党参、桂皮、白术、生姜、大枣、怀山药、田七、木香、砂仁、黄连)治疗老年胃肠病,有显著疗效,举案于下。 胃溃疡 许某,男,71岁。2016年5月16日诊,患者近一个月来上腹部常饱胀疼痛,今日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现面色白光白,胃部胀痛,有明显压痛感,呃逆、泛酸,食欲不振,大便溏,日2次,头晕,全身乏力,四肢不温,麻痹,舌淡,舌边有瘀斑,苔白,脉细缓。给药黄芪30克,党参15克,桂皮10克,白术12克,生姜20克,大枣...
-
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泻心汤及类方治疗
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 胸膈胀满, 触之无形, 按之 柔软, 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病名首见于 《 伤寒论》 , 第 1 4 9 条云: “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此为结胸 也, 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 也, 半夏泻心汤主之。 ” 既明确了痞满的诊断, 又与结胸 证做了鉴别, 并创诸泻心汤及类方治疗, 并一直为后世 医家所效法, 现分述如下。 ( 1 ) 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该法适用于寒热错杂、 脾 胃升降失常、 气机痞塞之脾胃病。症见心下痞硬、 干呕、...
-
抗药性肺结核的中医药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抗药性肺结核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调查表明:在每年记录的600—800万新病例中,有10%的患者至少抗一种结核药,有2%的患者抗两种以上的结核药。在被调查的35个国家里,均发现有抗多种药的肺结核。最严重的是印度、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多米尼加、阿根廷等国。这些惊人的新数字证实,抗药性肺结核正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悄悄发生。如果不引起重视,抗药性肺结核将会很快蔓延,这是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的警告。 据专家提示,抗药性肺结核近年在我国也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老年结核复发患者群中居多。有时采...
-
秋梨膏治疗什么样咳嗽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白梨(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汗、贝母、蜂蜜等中药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秋梨味酸甜、性寒凉,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对热病伤津所致的烦渴、胸中热闷、肺燥干咯、大便秘燥等症有较好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秋梨与其它具有生津降火止咳、润肺的药物配伍,用以治疗因燥热伤津所引起的诸症。 秋梨膏是由秋梨与其它药物共同熬制而成的,具有生津、降火、养阴、润肺、止咳血等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
-
贾六金运用三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经验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其基本病机可概括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其病位在胃,同时与肝、脾密切相关。《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胃痛分为肝胃不和、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脾胃湿热、寒热错杂、胃阴亏虚、瘀血阻胃、脾胃虚寒8个证型[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受社会压力、情志不畅等多方面影响,胃痛发病率也不断上升[2]。贾六金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临床工作5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诊贾老左右...
-
胃痛的诊断与治疗 观察疼痛的位置时间
现在很多人饮食作息无规律,常常出现胃痛。 胃痛的原因和伴随症状繁多,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病,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胃痛,先明确疼痛的位置,并将疼痛的时间,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以便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腺等脏器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持续的时间、...
-
木防己汤治疗胃痛一例
患者李某某,女,47岁。2017年7月31日来诊。诉胃脘痛1天。胃痛不喜按,伴气短乏力、纳差、口干喜饮、烦热不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沉弦,诊断为支饮。 方药:防己12克,桂枝10克,生石膏45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3剂。服后症已。 胃脘痛,首当分寒热虚实,然后辨清兼挟病邪,方可药到病除。此案患者胃脘痛而不喜按,但又伴气短乏力、纳差,为虚实夹杂之症,口干、烦热属阳明,舌苔白腻并气短为内有停饮,纳差为胃虚表现,胃痛却不喜按当属水停心下伴气上冲所致。辨六经当属少阳阳明太阴合病。《金匮要略》痰饮咳...
-
寒温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 是指胃黏膜的固 有腺体受到损伤之后引起的萎缩或消失的病变, 伴肠 化或增生者存在着癌变的可能。需要指出的是, 胃黏 膜需要良好的血供, 为其提供营养支持, 胃黏膜的血流 量较非萎缩性胃炎明显降低, 其与胃黏膜血液供应减 少, 胃黏膜受损等有关 [1 -2 ] 。而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甚至癌变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免疫因素、 年龄因素、 遗传因素等有关 [3 -4 ]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 “胃痞” 等范畴 [5 ] 。中医认为...
-
单兆伟运用经方治疗胃下垂
单兆伟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从医50余载,擅长中医脾胃病诊治。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颇丰,现将其运用经方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一例总结如下。 范某,女,38岁,纺织工人。患者素体瘦弱,婚后育1女,小产2次。近两年来由于工厂经常加班,站立太久,常觉脘部痞胀疼痛,食后尤甚,胃中时漉漉作响,泛恶清涎,卧后稍舒。然工种限制,不得休息,症情日渐加重,形体羸瘦,脘痛日甚,终至休工。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中重度胃下垂,肝功...
-
痛泻要方治疗肝脾不和型经行泄泻的组方分析
经行泄泻是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以经前大便溏 薄, 甚至清稀如水, 日行数次, 经停自止为特点的疾病, 属 “经前期综合征” ( premenstrualsyndrome,PMS) 范畴。 与西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所表现的腹痛、 腹胀、 排便习惯改变以及大便性状 异常的症状较为一致。经行泄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 较复杂, 西医多认为与肠道菌群失调、 胃肠动力异常、 神经递质异常等因素有关 [1 ] , 常见治疗方案为止痛、 止 泻类药...
-
理气化湿治疗胃凉
胃凉可见于胃痛、痞满等多种脾胃系统病证之中。大多数医家都认为胃怕凉、不喜冷食即是胃寒,因而关于寒邪犯胃、脾胃虚寒的论述较多。许多患者在就诊时会讲述自己胃部怕冷,遇寒加重,得热则舒,喜食热饮,而许多医家都会认为此是胃寒,因而使用温热之品温胃散寒。在临床上,胃凉不一定都是胃寒,可能有多种原因。由于病因病机的变化,肝胃气滞、湿阻中焦、胃热炽盛等导致阳气郁阻,胃脘失于温煦所致也可出现胃凉,但临床以肝胃气滞和湿阻中焦最为常见。 气滞 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人的气机是不通畅的,肝气...
-
肺气肿的各种治疗方法
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肺脏克气过度,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或破裂,以致肺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一种阻塞性肺疾患,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纤维化。 肺气肿发病缓慢,常以咳、嗉,咯痰开始,逐渐出现气急,呼长吸短,且进行性加重,甚至丧失劳动力。常用的有效的临床经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不拘时酌量食用。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健脾,适用于痰浊阻...
-
肖照岑运用熄风止痉药治疗咳嗽经验
咳嗽是由于外感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和脏腑功能失调 伤及于肺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而出现以咳嗽咯 痰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中医将咳嗽病证分为外感和内伤 两个方面。外感咳嗽多因感受风邪致病, 外风为六淫之 首, 百病之始, 其易于侵袭阳位, 如头面、 咽喉、 皮肤、 腰背 等, 经口鼻而入, 首先犯肺; 经肌腠侵入人体者, 多伤于经 络; 若邪盛正虚者, 邪气可传至脏腑, 使脏腑功能失调, 发 为咳嗽 。《素问·咳论》 云 : “五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 也。 ” 内伤咳嗽,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