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祖传秘方 第4981页

祖传秘方 第4981页

  • 为了外婆学中医

    为了外婆学中医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儿时外婆就是唱着这首歌谣,带着我在暑夜的庭院里乘凉。她用她那温柔的臂膀将我搂在怀里,一边轻轻地哼着歌谣,一边用那把大蒲扇为我扇风和驱赶蚊虫。 每当此时,我就会问外婆:“外婆,你为什么总是给我扇扇子啊?你为什么不给自己扇啊?”外婆笑着说:“因为你是我的乖外孙啊!外婆啊,怕你热着了,怕你被蚊虫咬了啊!外婆不怕热,也不怕被蚊虫咬,那当然只有给我的乖外孙扇了啊!” 那时的我还真以为外婆说的话是真的,却不知道这...

  • 急性肠胃炎 夏天极易发生

    急性肠胃炎 夏天极易发生

    夏季最易吃出麻烦 老人、小孩重点防范 凉菜、冷食、西瓜、雪糕、冷饮、冰啤……炎热的夏季,这些冰爽的食物深受大家青睐。但调查显示,夏季胃肠道疾病中70%因患者贪图“凉食”所致。原有胃肠疾病者,甚至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夏季最易吃出麻烦 每年6~8月,都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在这一时期受到肠胃病的侵扰,带来胃胀、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发热等身体不适。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贵生主任...

  • 早春预防控制疾病

    早春预防控制疾病

    三月份是早春季节,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降雨也会增多。据《西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3月度报告》提示,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处于高发季节。加之新学期开学,学校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依然是关注焦点。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出预警,早春时节尤其要防四种病。 手足口病 据《西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3月度报告》提示,今年3月西安市手足口病已经提前进入发病期,西安疾控中心提醒各幼托机构要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加强教室通风,落实消毒制度、晨检制度和缺课登记制度,及...

  • 运动解忧郁 吃肉易糖尿病

    运动解忧郁 吃肉易糖尿病

      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好处多。一项小规模的研究显示,如果青少年饱受忧郁症的困扰,通过运动也许有助于减轻忧郁症症状。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名男孩和10名女孩进行了研究,这些男孩和女孩都有忧郁症。研究人员让他们每周进行3次运动,持续12周,同时鼓励他们在其他时间尽量做到一天运动30分钟。   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一旦养成运动习惯,就会变得较开朗,忧郁严重程度也减少了63%,有83%的青少年完成运动计划后就不再感到忧郁。年轻人多运动可以提振精神,使心情变得较好。对于忧郁症,运动有很大的改善效果...

  • 李中梓 创医学理论 成一代名医

    李中梓 创医学理论 成一代名医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出身官宦之家,上海浦东惠南镇人。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 年轻时,他曾为徽州太学方鲁儒看病,三剂而病消,展露其头角。 方鲁儒患的病是腰膝疼痛,精神疲倦。其实患这个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开始的时候,找了些...

  • 晋代名医伉俪:葛洪与鲍姑

    晋代名医伉俪:葛洪与鲍姑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知名的中医大家,为我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统计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男医生,医术精湛的女医生则少之又少,但并非没有,晋代的鲍姑就是其中的一位。鲍姑与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和明代的谈允贤被后人尊称为古代四大女医。 鲍姑(公元309-363年),名潜光,今山西长治人。其父鲍靓喜好道家养生,擅长炼丹,亦官亦道,在担任广东南海太守期间结识了来自江苏的葛洪(公元284-364年)。因两人都笃信道家和擅长炼丹,有着共同的志趣,鲍靓便收葛洪为弟子,葛洪借此得以认识了小他25岁的...

  • 王孟英 中医史上最伟大的霍乱专家

    王孟英 中医史上最伟大的霍乱专家

    清朝政府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民间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沿海城市与外界的交流频繁,上海、宁波等港口里每天都停留着许多的外国商船,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 外商带来的有新鲜的玩意儿,还有要命的鸦片,除此之外,这些洋人还从南亚次大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当这个礼物的包装盒被打开以后,所有的人都会闻风丧胆的,这个礼物有个恐怖的名字,叫做“霍乱”。 在若干年以后,这个被叫做“霍乱”的怪物将会与我们的主人公王孟英相遇,他们将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 亲近自然 防病治病法

    亲近自然 防病治病法

      老年痴呆的预防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饮食、药物及日常锻炼。日常锻炼中,又以多用左手为容易实施的方法之一。活动手腕、手指,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特别是左手手指,可以刺激大脑皮层,延缓脑细胞衰老,防止脑退化。因此,惯用右手的老人不妨适当多用用左手,如试着用左手吃饭、刷牙、端杯、梳头、使用鼠标、转动健身球、写字等,使左右脑都能被充分训练和使用,处于灵活状态,预防老年痴呆。   相对来说,用左手转健身球比较简单,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其次就是生活技能,如吃饭、刷牙、梳头、端杯等,虽然对...

  • 甲亢如何度夏?甲亢怎么饮食?

    甲亢如何度夏?甲亢怎么饮食?

      许多人认为夏天大汗淋漓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出汗过多也是病。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多例出汗多的都市女性,部分患者经查是甲亢疾病。患者中有甲亢初发的,也有反复发作的。专家提醒,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而甲亢本身就是个高代谢的疾病,因此在夏季容易发作或复发。为此,有甲亢家族史或病史的人,在夏季要注意避免诱发甲亢的因素,不要“热”出甲亢来。   多汗、心悸也许是甲亢   内分泌科科主任洪郁芝说,最近到该科治疗甲亢的患者明显比平时要增加20%左右。   25岁的颜小...

  • 节假日糖尿病患者易饮食失控

    节假日糖尿病患者易饮食失控

    春节将至,各种聚会纷至沓来,各类美食充满诱惑,面对美食,患有疾病的人群该如何选择,这可真是一个难题。本期特邀请营养专家,为大家排忧解难,让患者也能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各种节假日、聚会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发生饮食失控的时候。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首先,不要忘记自己在任何时候甚至终生都需要控制饮食,在此前提下,要以平常心来面对节日饮食,这样您才有可能抵抗各种美味食物的诱惑。 其次,要做到尽量不喝酒,非喝不可时绝不要过量。 再次,要做到三餐以外不吃零食、水果;一定要吃时,只能作为加餐食物按照有限制、有选...

  • 推拿界泰斗 国医大师李业甫

    推拿界泰斗 国医大师李业甫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余嶂溪   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业甫从事推拿医、教、研50余年,是我国推拿界泰斗之一。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32字:“病证合参,筋骨并举;博采众法,禅冠其宗;柔中寓刚,一拨见应;医禅结合,治养并重”。   病证合参,筋骨并举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理论的主要特色,是前人反复医疗实践中所获取的宝贵财富,辨证是以脏腑、经络、病因等理论为基础。以四诊资料为依据,根据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得出疾病的诊断——证...

  • 古代名医成名背后的辛酸故事

    古代名医成名背后的辛酸故事

    □ 崔晓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说到古代名医,往往被广为传颂的多是他们年少时博闻强识、刻苦学习,学成后救治众人、妙手回春的故事。其实很多古代名医光鲜亮丽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也许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让他们走上了医学之路。 提到医圣张仲景,很多人会想到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这是一部中医临床经典之作。翻开这本书的序言,我们就能看到这位名医当年经历的辛酸故事:仲景出生于一个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可谓人丁兴旺。然而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疫病流行,他的家族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家族中去世的人就有三分...

  • 鲁迅“黑中医”白居易养生诗

    鲁迅“黑中医”白居易养生诗

    □ 崔晓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说起鲁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文章曾出现在很多人的语文课本中。他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又把砖头抛到隔壁家的不羁顽童,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斗士。不过说起鲁迅对中医的态度,现代很多人给他贴上了“中医黑”的标签,这其中有误解,也有时代原因。今天我们就浅析一下其中原委。 鲁迅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重,期间一直是找中医给调治的。先请来城里一位名医,诊金一元四角,隔日看一次病,这在鲁...

  • 谢映庐医案 巧辨新郎病

    谢映庐医案 巧辨新郎病

    《谢映庐医案》中记载,余家的儿子年仅三岁,因患了疮疡之症,敷药治疗,可是疮疡虽然治愈,却出现全身水肿。余家曾多次请医诊治,医家都不知道小儿转患疮蛊,只是按照一般水肿用药,投用的无非是五苓等平胃之药。由于药不对症,病儿病情出现恶化,下半身肿得透亮,连阴囊也肿大如鱼泡一般,命在旦夕。   余家闻得谢映庐善治疑难杂症,医术高明,见多识广,于是请谢映庐为儿诊治。谢映庐察看病儿之后,说:“这的确是稀少的病症,名为疮蛊之症,不仅医书少见,而且在我几十年江湖行医中所见也不过三。如今是邪气内陷,必须用药提邪出...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医案
  • 口味会损伤五脏 引起疾病的发生

    口味会损伤五脏 引起疾病的发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喜好,有的无辣不欢,有的不甜不吃,这样的偏嗜日久,则会损伤五脏,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成、甘(甜)、酸、苦、辛 (辣)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各有其作用。中医讲究五味调和,认为五味调和,不偏不嗜,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如果对其中任何一味过于偏嗜,则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腑,招致疾病。《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 “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反过来,也就是说,脾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点酸的;肺气虚的人,少吃苦味食物;肝血亏虚的人,少吃点...

  • 久坐“电脑族”保身体健康

    久坐“电脑族”保身体健康

      近年来,关于年轻的都市白领,甚至杰出精英猝死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医务人员研究发现,其中多数患者都是因为血栓栓子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动被带至肺动脉,进而引发严重的肺栓塞而猝死的。这就为那些久坐的“电脑族”敲响警钟,因为久坐一族很容易形成深静脉栓塞,而深静脉栓塞在发病前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常常不被人重视。因此,“电脑族”尤应警惕,平时多做些下肢运动,想方设法保持腿部血液循环的顺畅,不给血栓入侵留下可乘之机。   人体中,深静脉的主要作用是将人体腿部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 胡蜂伤人 亦可救人

    胡蜂伤人 亦可救人

    近日有媒体报道,陕西安康地区胡蜂成灾,蜇伤1000多人,致42人死亡。好在通过摘除蜂巢等措施,情况已得到控制。 胡蜂是黄蜂的一种,也叫马蜂,其毒液是碱性的,所以被蜇伤后拿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清洗可缓解中毒症状。倘若被胡蜂袭击,用手驱赶、拍打只会招致更多攻击,最好的办法是用衣物护好头颈,原地趴下或迅速逃离。 不小心被胡蜂蜇到后,先要把残留的蜂刺挑出来,再用冷水浸透的毛巾敷在伤口处以减轻肿痛。一般来说,肿痛是胡蜂轻度蜇伤常见的症状,而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说明中毒较深,需要立即就医。 治胡蜂蜇伤,有个据...

    养生秘方 2024-03-06 18 0 亦可
  • 服安眠药需交替用

    服安眠药需交替用

    老年入睡眠不好、失眠时,常服用安眠药,有的长年连续服用。但是老年人如果经常使用安眠药容易成瘾。如果在中途中断药物的使用还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严重失眠、头痛头晕、步态不稳等。为了预防安眠药造成的危害,经常失眠或睡眠不好的老年人在进行治疗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好生物钟,用非药物疗法纠正失眠,如白天不要睡觉,夜间按时就寝,增加室外活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采用气功疗法或利用食物催眠等。 老年人不能因偶尔失眠或精神焦虑,就服用安眠药。而应该找出失眠的原因,对症下药,祛除病根。确定需要服用安眠药时,不要长期单一用...

  • 评临床跟诊力作《旗山医话》

    评临床跟诊力作《旗山医话》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单宝枝   近日,由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主编的临床跟诊力作《旗山医话》出版。我与李教授合作多年,曾担任他主编的《中医医政史略》《中医状态学》等学术专著的责任编辑,此次《旗山医话》的编辑出版,是再一次的合作。   李灿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高等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考试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医专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ICD-11项目专家组成员。他担任《中医...

  • 食物防晒 防晒守则

    食物防晒 防晒守则

      坚果坚果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很有好处,能够从内而外地软化皮肤,防止皱纹,同时保湿,让肌肤看上去更年轻。坚果中含有的维生素E,不仅能减少和防止皮肤中脂褐质的产生和沉积,还能预防痘痘。   鱼类科学研究发现,一周吃三次鱼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侵害。长期吃鱼,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类似于防晒霜的自然保护,使皮肤增白。   番茄这是很好的防晒食物。番茄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每天摄入16毫克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熟番茄比生吃效果更好。   柠檬含丰富维生素C的柠檬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

  • 医者之道 道德和技术并重

    医者之道 道德和技术并重

    《医学源流论》为清代名医徐大椿( 1693— 1771) 所作。徐大椿,字灵胎,一名大业,江苏 吴江松陵镇人。徐氏天生异禀,聪敏过人,先攻 儒业,博通经史,旁及音律书画、兵法水利。中 年时因家中 “骨肉数人疾病连年,死亡略尽。于 是博览方书,寝食俱废,如是数年,九折臂而成 医” [1] ,久而通大义。晚年,隐居吴山徊溪画眉 泉,自号洞溪老人。徐氏医学著作丰厚,其 《医 学源流论》成书于 1757 年。全书共有九十九篇。 上卷分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分治法、 书论( 并各科)...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 张西俭:理验俱丰耀杏林

    张西俭:理验俱丰耀杏林

    张西俭是首届全国名中医,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张西俭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曾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急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市级、省级、部级中医药专业科研立项、成果鉴定项目查新审核专家。 他坚持辨证以脉诊优先,对一系列疾病脉诊特点有独到的认识,凭脉用药,形成了独特的“析脉气脉质、辨病机结构”临证思辨体系—&md...

  • 潮湿谷雨节气 减轻风湿病复发的机率

    潮湿谷雨节气 减轻风湿病复发的机率

     谷雨节气,气温虽然已经升高,但是此时降雨量及昼夜温差较大,“风邪”及“湿邪”容易侵袭人体,引起一连串疾病。   专家指出,在潮湿的谷雨节气,最容易引起风湿病复发。要减轻风湿病复发的机率,关键还是要从生活起居做起。   指导专家   陈润东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警惕风湿病复发   陈润东指出,谷雨时节降雨较多,且昼夜温差大,风湿病最易复发。风湿病是一种对人体损害极大的疾病,它主要侵犯人体的运动系统,如骨骼、关节、肌肉、...

  • 中医药人亟需三自立身

    中医药人亟需三自立身

    □ 徐建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目前,党和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中医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真正建功立业,为广大民众的康宁造福,应该是中医药人所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责任。中医药人如何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我认为亟需中医文化“三自”立身,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尊。 首先,必须具有中医文化的自觉。就全国范围而言,所有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在思想、心理和情感方面具备中医文化的意识、觉悟和情怀。这三方面就集中体现...

  • 药王邳彤的故事

    药王邳彤的故事

    一说起药王,很多人都知道唐代大名鼎鼎的药王孙思邈,而在中国北方药市安国,还流传着另一位药王的故事。河北安国有规模很大的药材市场,被誉为“北方第一大药市”,中药材交易大厅两侧赫然写着“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当地的百姓几乎家家以中药种植和经营为生。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邳彤是庇佑一方、受人尊敬的药王,他们逢年过节都有祭拜药王邳彤的习俗。 安国有座药王庙,里面供奉的正是药王邳彤。据史料记载,邳彤为东汉开国功臣,为光武帝刘秀属下的云台十二将之一,文武兼备...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故事
  • 汪逢春先生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

    汪逢春先生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

    【汪逢春小传】汪逢春(1884~1949),江苏苏州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毕生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努力提携后学。一九三八年曾任国医职业公会会长,并筹办《北京医药月刊》;一九四二年在北京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为培养中医人材做出了贡献。学术上擅长时令病及胃肠病,对于湿温病亦多有阐发。著作主要有《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等。 汪逢春,生于一八八四年五月二十九日(清·光绪十年甲申五月初五日),故于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农历己丑年七月二十日)。毕生热心公益事业,尤注重培养人才,提倡在职教育。一九三...

  • 中国人要树立对中医瑰宝的自信

    中国人要树立对中医瑰宝的自信

    外国中医人看中国中医事 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后胡碧玲女士 她从遥远的国度专程来中国学中医达二十多年之久;她对中国中医文化深爱不移;她希望中医有更多中国人来传承,发扬广大;她更渴望真正的中医能后继有人,健康发展! 她就是中医界泰斗邓铁涛先生的博士后弟子--广州中医药大学胡碧玲(英文名:Brenda Hood)女士。 在中国社科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的引领下,我们如约见到了胡碧玲女士。 热情直爽的胡碧玲女士快人快语,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中医人对我国中医关注的热情,...

  • 乡医王鑑清的三绝

    乡医王鑑清的三绝

    浙江一带物阜地灵、俊杰辈出,明代医家张景岳便是其中代表。岁月悠悠,浙江中医有像张景岳那样的名医,声名显赫,更多的则如点点繁星,为护佑一方百姓的健康默默奉献。 王鑑清(1903-1985年),生于绍兴一耕读人家,性慈厚,幼受庭训,少时与诗书为伴,兄弟中排行老三。曾在菱湖、苏州当过学徒,又赴沪上教书,因患风湿致半身不遂,辍业回家。经皇甫庄秀林医治而愈,因有感于范文正良相良医之言,遂拜其为师,竟以医为业,终其一生。 王鑑清遵师训从古医籍中追寻医学真谛,上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大...

  • 浙江本草八千年 学术主张与影响

    浙江本草八千年 学术主张与影响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宋捷民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是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及籍贯为浙江学者的传统药物学学术派别。为浙派中医的一大分支。   浙江本草八千年   浙派中医本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千年,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绳纹小陶釜,此陶釜被考古界人士确定是煎药罐,成为浙江中医使用药材及煎药的有力物证。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为桐君,桐君是黄帝时期人,是中国古代早期的药学家。结庐炼丹于桐庐市桐君山,后世尊其为“中药鼻祖”, 桐君山...

  • 慢性病人的“心疗方”

    慢性病人的“心疗方”

    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的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迁延不愈但又没有传染性的疾病。比较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慢性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慢”上.因此.它的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性病及其治疗的过程.会因为生理原因造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比如甲状腺的慢性疾病会产生易怒、急躁、情绪兴奋等负面情绪:尿毒症会导致淡漠、迟钝、呆滞;长期的激素、化疗、放疗等治疗造成慢性病人抑郁、谵妄等心理障碍。多数常见的慢性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会因为病人的心理素质及承受力不同.而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