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祖传秘方 第4978页

祖传秘方 第4978页

  • 医之所病病方少 能不套成方辨证地自制新方

    医之所病病方少 能不套成方辨证地自制新方

    我初学中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掌握中医的全面,决不临床看病。这个想法,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内外妇儿,伤寒杂病,头绪纷繁,千变万化,要掌握全面,谈何容易!而且要学,就得结合临床,如果脱离临床,又想学得全面,岂非纸上谈兵?可是我是没有教师作指导、自学中医的。无师指导搞临床,比无师指导啃书本,难度就更大了。因为啃书本,我还有较为有利的旧文学基础,而搞临床就什么基础也没有,无异盲人夜行。因此,对于行医来说,我走的弯路更多。弯路多,失败的教训自然也就多了。但是这些失败的经验教训,正好可以作为青年中医的借鉴。 &...

  • 杨晓全:“针功夫”铸就“功夫人生”

    杨晓全:“针功夫”铸就“功夫人生”

    “如果无法治愈,我就回家等死”,患者的话深深刺痛了杨晓全的心,为了救治这个病人,杨晓全废寝忘食地钻研……当患者挺直腰板轻松告别时,杨晓全深刻感受到:凭借自己的医术与努力可以拯救一个人、一个家庭,这是多么崇高的事业。 舞刀弄枪见“针功” 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有这样一群 “舞刀弄枪”的 “功夫人”,他们要么用手术刀接骨续筋,要么用针灸针点穴通经,以独特的治疗方式为广大老百姓祛...

  • 朱丹溪口述 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朱丹溪口述 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以下简称《三法》)旧题为朱丹溪口述、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 罗氏名知悌,字子敬,号太无,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生于南宋嘉熙年间(约1238年),卒于元代泰定年间(约1327年),“世称太无先生,宋理宗朝寺人”。 罗知悌 此书以抄本形式传世,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载,有两处馆藏:一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为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为清光绪戊子(1888)卓颖抄本,全书首录孔行素的《至正直记》,述...

  • 章太炎的几大箱中医书

    章太炎的几大箱中医书

    ”侠者无书,不得附九流。然天下有亟事,非侠士无足属。” 章太炎就是这样一个儒侠,兼革命大家与国学大师于一身,一生特立独行,也卓尔不群。一生七次被捕,三次坐牢,革命不忘治学,治学必须革命,可见风骨,他的国学修养和士人精神给辛亥革命带来了巨大影响。 他骂慈禧“每逢万寿祝疆无!”,骂光绪皇帝:“载湉小丑,不辨菽麦”,骂康有为:“老而不死是为贼”。 鲁迅还在一篇文章中说:“民国元年章太炎先生...

  • 王静斋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王静斋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王静斋〔1883-1953〕,名功镇,山东历城人。世代业医,自学成才。青年时代在当地即有医名,后悬壶济南,一九二八年起在天津操业,井巡诊于京、唐、保等地,声誉日隆,成为一时名医。精通医理,擅长湿病,又精儿科,著有《养生医药浅说》等。解放后,被天津市卫生局聘为市中医考试委员会委员。 我家世代业医,曾祖父王允中,祖父王晋封,均为当时名医,事迹载历城县志。先父王静斋幼失怙恃,惧祖业之将坠,乃勤求古训,努力钻研,年甫弱冠而医名已著。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一面设塾课徒,一面在当地行医,一时颇具威望。后移寓济南,设一小药...

  • 国医大师——禤国维

    国医大师——禤国维

    禤国维,男,1937年11月生,广东佛山人,中共党员,六年制本科学历,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顾问等职务,第二、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多种荣誉称号及奖励,如1993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

  • 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

    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

    人们常说“医儒不分”,多半是指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而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强调“先知儒理、方知医理”,这是“医乃仁术”的基础。这种思想在《大医精诚》中得到了系统论述,许多医家便以此为行医宗旨与医德之基,其高超医技与高尚医德为后世留下许多佳话。 唐代孙思邈:以命为贵开棺救人 《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被后世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亦有“人命至重,有贵千...

  • 玩喷泉水诱发皮肤病

    玩喷泉水诱发皮肤病

      “各位爸爸妈妈,不要带孩子去喷泉玩。喷泉口下的通道是老鼠和蟑螂们最喜欢的场所。同时这些害虫会在通道中产卵,喷泉喷射时,虫卵会跟着一起喷射到空中,水喷到孩子身上会出现皮肤病等传染病……”近日,随着天气转热,这样的帖子在广州的一些家长圈中广为流传。记者为此特别采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张敬东主任医师,她指出这种说法过于夸张,小孩子玩玩喷泉水是不会那么容易染传染病的,但由于安全和清洁等问题,小孩应避免饮用喷泉水。   夏天到来,很多中心广场、大公园都会...

  • 药用花卉盆景

    药用花卉盆景

    枸杞盆景这种药用花卉盆景在夏季时盛开出淡紫色的朵朵小花,是花卉盆景中比较少见的色调,待到秋天来临,淡紫色花便会结成一串串鲜红透亮的枸杞子,成熟采摘后把它晒干,便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枸杞子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之功效,可治疗慢性关节炎及腰腿痛。 红花盆景在家里栽培一些红花,则更有观赏和药用价值,红花在花朵开放时,色彩鲜红,夺目异常。在采摘期,将花朵烘烤或自然晾干,便是泡制红花药酒的药材。民间常用红花泡制的药酒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和腰肌扭伤,对各种关节痛和关节损伤也有治疗效果。红花药酒内服外用均可。 金银花盆景金银花是一...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药用
  • 气温骤降 脖子受凉膝关节疼痛

    气温骤降 脖子受凉膝关节疼痛

    气温骤降,不少保暖措施没有跟上的人都出现脖子和膝关节疼痛,主要还是和受凉、运动过度有关。除了到正规医院治疗外,还必须注意关节部位的保健。 好枕头要高度、硬度、药度: 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过于柔软的枕头无法支撑颈椎,可以用毛巾卷成一个弧度,直径以颈部舒适为度。此外,对于颈椎病伴有的头昏脑涨症状者可以选择药枕。选用川芎、桃树叶、葛根、归尾、草乌、威灵仙、冰片等药物研成粗末,制成薄形药枕,置于普通枕芯内,但需更换方便、药物易于挥发。 “...

  • 朱南孙:传承家学创新法 润物无声育桃李

    朱南孙:传承家学创新法 润物无声育桃李

    朱南孙,女,1921年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朱氏妇科疗法)的负责人及代表性传承人。 “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一位身着白大褂,满头银发的老人抬起头来,微笑着跟就诊的姑娘说“这个药吃起来酸酸甜甜,不苦的。”老人柔声细语、反复叮嘱,“吃药时不要急着怀孕啊。”如同慈爱的长辈嘱咐自己疼爱的晚辈。...

  • 钱塘医派者

    钱塘医派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卓文   钱塘医派者,乃明末清初医学人才之总称,其以钱塘医家卢复、卢之颐、张卿子为开山祖,以张志聪、张锡驹为中坚人物,并有高士宗、仲学辂为衣钵传人,其后,陈修园等受钱塘医学思想影响尤甚,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地区医学流派。其有书院侣山堂,构建于浙江钱塘胥山(今杭州吴山)脚下,乃当时钱塘医家主要医学活动之场所。   侣山堂者,又名侣山堂书院,为钱塘医派核心人物张志聪创立。钱塘医派医家们在侣山堂研经讲学、著书立说、辩道论医、诊疗疾病。张志聪除召集医学友人及门弟子在侣山堂著述、讲...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 黄连素不断有新用途

    黄连素不断有新用途

    黄连素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据报道,160 名高血小板聚集患者用黄连素每天1.2 克,分4 次口服。141 人在1~2 周内、11 人在3~4 周内血小板聚集下降到正常水平,有效率达95%。与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有相同相似疗效.而且副作用少。对患有哮喘和其他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血液黏度高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黄连素。 抗心律失常作用 近几年来研究发现本品有阻断仅受体抗心律失常作用。黄连素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功能不应期,使期前冲动不易引起折返激动和中止折返的持续进行,从而纠正心律失常。近几年用它治疗顽固性...

  • 护膝 防先心病

    护膝 防先心病

    70开外、身体健康的张伯喜欢游山玩水,但上周从川西到三峡游了一圈回来后出现膝关节酸痛,笔者接诊了他。检查后,我告诉张伯这种情况是他登山远足后,出现了膝关节退化现象,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些,并建议他以后要戴护膝,以防损伤膝关节。 张伯马上来到附近的体育运动用品商店买护膝,可店员从30多元一对普通型的到300多元一副保健型的,向他介绍了十几种。这可使张伯一下没了主张,于是他又返回来问我买哪种好。 我只好详细地与张伯说开了。护膝在现代运动医学中主要是指用于保护人们膝关节的一种辅助工具,由于运动时膝关节承受的负荷...

  • 人老先护膝 防治骨关节炎

    人老先护膝 防治骨关节炎

    天气渐冷,很多患有骨关节炎的中老年人又开始犯病了。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几乎困扰着每一位老年人,不夸张地说,有多少老年人几乎就有多少骨关节炎患者,老年性骨关节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 除此,由于现代人吃的太好、动的太少,有些爱美女性冬天穿太少,都使得骨关节炎有年轻化的趋势。 很多人认为骨关节炎是老年常见病,没有引起重视,殊不知如不引起重视其危害极大,骨关节炎并发肢体关节活动障碍,严重时会产生肢体内翻及屈曲挛缩畸形,最后出现关节病残。 人老先护膝 防治骨关节炎...

  • 范文虎妙治奇病 苏轼首录墓头回

    范文虎妙治奇病 苏轼首录墓头回

    范文虎(1870~1936年)浙江宁波名医。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处方立案,不拘一格,有“医林怪杰”之称。《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一书中记载着一则生动离奇的病案故事。   有一患者,年40余,经年寒热缠绵,遍服中西药无效,遂延请范老诊治。至病家,见窗户严闭,病人面色无华,盛夏犹着棉衣。家人奉范老以香茗,饮之,觉有异香。诊毕范老问及香茗,病人告之说,此茶乃自家特制,每于荷花开时,以上好茶叶实荷瓣中,晚置晨收,经露十余宿,然后阴干密藏。病人最后还说:“吾非饮此不甘,已历数年...

  • 国医大师金世元 中医中药是我热爱的事业

    国医大师金世元 中医中药是我热爱的事业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我们中医药人的一件大喜事。对于我们中医药发展是有了明确的指示,它怎么说的呢?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为了人民健康,立的这法。大家一定要知道它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啊,继承是继承什么?继承它的文化,继承它的精神,继承它的质量。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发展。过去我制造这药片儿,一个小时我能切二斤,现在我能切二百斤了,我问你质量怎么样?在保证质量上进行创新,我认为是这样。所以说通过这法以后,今后我们中医药更有很大的发展...

  • 药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

    药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

    药酒通常应在饭前服用,一般不宜佐膳饮用,以便药物迅速吸收,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药酒以温饮为佳,以便更好地发挥药酒的温通补益作用。如果饮用药酒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因而需要注意饮用禁忌。 饮用药酒不宜过多,服用药酒要根据人对酒的耐受力,每次可饮10~30毫升,每日早晚饮用,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及浓度而调整。药酒不可多次滥服,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多服了含人参的补酒可造成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多服了含鹿茸的补酒要造成发热、烦躁,甚至鼻出血等。 药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如孕妇、乳母和儿童等...

  •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作者:俞晓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晚清的雷丰,是名医也是文人:感悟他的隐逸人生 雷丰(公元1839-1888年)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在时令病上颇有建树,且擅长针灸,行医于浙闽赣苏广大地域,兼擅诗、书、画、丝竹,是一位有蕴藉情怀的文人。雷丰所著的《灸法秘传》《时病论》流传至今。 雷丰的父亲雷焕然,字逸夫,清道光时期的人。时人谓“逸仙本闽浦布衣”,闽浦即福建浦城县,雷焕然本是福建省建宁府浦城县的一介平民。有一年,雷焕然来到繁华的衢州城谋生。按照雷丰的说法,雷焕然在衢州是先读...

  • 肖定远临床实践治疗老年病

    肖定远临床实践治疗老年病

    •由于每个人的禀赋体质不同,保养耗用有异,所以阴阳的偏盛偏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不能片面强调孰多孰少。   •老年人即使患燥证,也切莫过用寒凉之药,要防其折伤有限之元阳。注意固气健脾养胃,诸凡寒润滑利之品,都要慎用,以防泄泻严重而致中气下陷   肖定远认为,《老子》《庄子》养生思想的产生,以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的史实,说明早在几千年前,古人不仅已从“祛病延年”的养生角度对...

  • 葛琳仪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

    葛琳仪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

    葛琳仪,主任中医师、省级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院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葛琳仪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医院校学生,先后获名医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教诲与真传。毕业后至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工作,初期师从浙江省名医吴士元,后又师从现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杨继荪,作为杨氏内科流派的主要传承人,继承、发扬了杨氏内科“谨严求实、术精德高”的流派特色。葛琳仪学有渊源、博采众...

  • 浙籍温病名家

    浙籍温病名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盛增秀   在浙派中医中,有许多浙籍温病名家,简介如下:   吴贞   吴贞,字坤安,浙江归安人(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后侨居吴中,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名医,其立足伤寒,融合温病,提倡兼收并蓄,为寒温融会医家的代表之一。吴氏有感于南方当时之伤寒多半属于温热,治法与伤寒不侔,故著《伤寒指掌》一书,书中主以六经辨证,统括伤寒、温病,有机结合古法新法。温热推崇叶天士、薛生白学说。全书条分缕析,精详实用,有功于后学。   章楠   章楠,字虚谷,浙江...

  • 防治冬季空气干燥

    防治冬季空气干燥

    冬季天寒地冷,人们大都减少外出,关紧门窗,使用空调、取暖炉、电热灯等各种取暖方法提高室温,但却还是有不少人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 李大爷去年因不注意保暖致发烧住院治疗,“吸取教训”后,他今年想方设法保暖防寒,却还是患上了肺炎,不得不又到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看病。呼吸内科医生仔细了解病情后,又询问了其生活习惯发现,李大爷之所以得了肺炎,与其冬季以来取暖不当有关。而这个罪魁祸首正是因注重提高室温而未注意保持的“空气湿度”。 冬季...

  • 夏季护心做好二级预防

    夏季护心做好二级预防

    不少人认为,夏季人的血压低,相比冬春季而言,不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实际上,夏季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有心脏病隐患的中老年人,夏季更应注意护心。 夏季诱发心血管病的原因很多。首先,夏天气温升高,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也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其次。在夏季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JJJJ冠心病的发作。再有,在高温环境里出汗很多.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影响到血液供应.甚至形成血栓。 那么,有针...

  • 缓解高跟鞋不适症

    缓解高跟鞋不适症

      有一位35岁的女士,自6年前怀孕后就腰痛,产后腰胯痛加重,经做理疗和按摩,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平躺在床,症状减轻,但站起来走路或久坐疼痛加重,变化体位后症状缓解。6年来腰痛从未间断,久治未愈。笔者诊治后,发现她的腰骶角变小,只有115°(正常是130°~135°),双侧第5腰椎椎弓峡部裂、关节腔消失、关节发白,诊断为腰骶小关节病。了解她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她自16岁开始就穿高跟鞋,鞋跟10厘米,至今仍穿。   高跟鞋最早源于14世纪中国明朝出土的尖翘凤头高跟鞋。15世纪法国宫廷服装...

  • 冬季颈部保暖 需防胃出血

    冬季颈部保暖 需防胃出血

    胃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通俗讲法,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死亡率可达10%,该病尤以冬季多发,主要缘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天气寒冷冬季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植物神经的功能出现紊乱,胃肠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使溃疡复发;加上体表皮肤血管收缩,把大量原来分布在体表的血液“赶”到体内,令体内的血容量和血管内的压力骤增,更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伤于饮食为了驱寒,人们在冬季喜欢饮酒,喜欢吃火锅、羊肉之类的温热食物,使得一些胃病患者的胃肠粘膜被灼伤,...

  • 庸医费人 明医费己

    庸医费人 明医费己

    “学医费人”是出自蜀地的谚语。北宋苏轼应张希元之请作《墨宝堂记》,其中提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谚语本就有一定的流传度,再加上大文豪苏轼的传播,影响力就更大了。“学医费人”从字面解释,“费”人就是“害”人,意思就是医生的失治、误治会枉费一些人的性命和健康;从引申义来讲,“费”即“耗”,是说学医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施今墨小传

    施今墨小传

    【施今墨小传】施今墨(188l~1969),浙江萧山人,原名毓黔,字奖生。十三岁从其舅父李可亭先生学医。成年追随黄兴先生,参与辛亥革命。民国初专业医,素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毕生致力于中医之革新.解放后曾受毛主席接见,参加过最高国务会议并任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儿童医院、首都医院、北京医院顾问。 先生十三岁即从其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先生学医,后来进入京师法政学堂,接受革命理论。先生见到清廷之腐败无能,认识到欲使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非青年有志之士奋力革命不可,于是追随黄兴先生奔走革命。...

    养生秘方 2024-03-06 18 0 施今墨
  • 明朝名医 胡元溪

    明朝名医 胡元溪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田一笑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家住湖北罗田县的名医叫万全,他十分擅长儿科疾病,在当地也非常出名,十里八村的小孩有了病,大人们都来请万全诊治。在罗田县城里有一富绅名叫胡元溪,家里的孩子生病了好几个月,却怎么也不愿请万全来诊治。他的独子4岁时患了咳嗽,病得不严重,因为胡元溪前些年与万全在药材生意上有些宿怨,于是他便故意不请万全,而是另请了几个医生。   胡元溪没想到的是,这些医生全是庸医。孩子农历二月间患的咳嗽,到了九月还没治好,而且病情更加严重,有时还会咳出血来。看着唯一...

  • 学者风范周岱翰教授 构建学科创立流派

    学者风范周岱翰教授 构建学科创立流派

    【编者按】周岱翰,当代中医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长,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导师,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201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获全国百名“郭春园式好医师”称号。 周岱翰教授是中医肿瘤学科构建者 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防治癌症的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