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第14页
- 
	
	名留青史的中国古代女医家人间三月,是春的光阴,更是女性的时令。一个伟大的节日,让女性与三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古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除了王公贵族和节妇义女外很少有在正史上记载的,但是中医界中就有那么几位璀璨明珠,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西汉义妁 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看大夫们怎样望、闻、问、切,听大夫讲解医理。日积月累,义妁学到了许... 
- 
	
	医者要对古代医学圣贤怀有虔诚的敬意我生长在一个中医世家。在我的记忆中,中医的启蒙都是从医德教育开始。每位学医人首先要把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倒背如流,把明代医学家裴一中关于从医者的至高标准作为奋斗目标。因此,每当医生面对患者时,都会想到要“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每当鄙薄技术,见异思迁时,都会想起“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每当有所进步而沾沾自喜时,都会想起“医乃神圣之业,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几千年来,医学先贤的神圣... 
- 
	
	“编外”医生代守奎30多年来脚踏实地、静静贡献,扎根山村医疗卫生事业,为患者传递爱的正能量,他就是贵州省金沙县西洛街道申家街社区桐子湾乡民组村医代守奎。 1974年,代守奎第一个小孩出世,70年代弹尽粮绝,因为自己不懂医,妻子产程过长,导致小孩窒息逝世。惨痛的一幕长时刻显现一家人的脑海里。从那以后,代守奎就决议了走行医这条路。他买了中医药书本自学,那时是人民公社大集体年代,因为文化知识少,代守奎白日劳作,使用晚上在煤油灯下边学医学知识,边悟医学之道。他使用农闲时上山挖采草药,试着给家人、街坊治病,处理村庄的一些常见病。1979年,... 
- 
	
	访天津市级非遗舒筋复骨传统疗法第4代传承人穆瑞光“中医收徒,一看品德,二看悟性,只要具备了这两样,都可以学,也都能学好。只是品行好、悟性高,还特别喜欢这一行的人,真的太少了。” 近日,天津市级非遗项目舒筋复骨传统疗法第4代传承人穆瑞光接受采访时,倾诉了自己的心声。 潜心五十载钻研疑难 穆瑞光,1954年生于天津,自幼学习武术,师从于舒筋复骨传统疗法第3代传承人林鸿斌,出师后一直从事骨科治疗,50余年来运用自己的手艺为许多骨折、骨病患者解除了病患。 穆瑞光在继承前辈技艺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中医传统手法治疗骨科疾病... 
- 
	
	贾治中:清代药性剧是以表现中药药性为主题1990年前后,山西中医学院(现山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贾治中教授从太原旧货市场上淘回一本《群英会》钞本,内容是以中药药名为人物打开剧情演绎。那时教育使命繁忙,他并未细审这本书。1992年冬,贾治中将《群英会》与几种古代本草书本逐条对勘,发现此书具有较大的科普价值,又是寓教于乐的戏曲方式,非常可贵。所以他便开端校注此钞本,一起又打开了其他版别的搜集、收拾与研讨,至今已20余载。2013年7月,贾治中与杨燕飞所著《清代药性剧》一书出书。 偶得一书,启一段保藏之旅 贾治中搜集到的第一本《群英... 
- 
	
	刘完素 张元素 李杲 王清任 张锡纯:一代名医自古以来,燕赵大地名医辈出。历史上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河北医家包括刘完素、张元素、李杲、王清任、张锡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医,一定有其共性的文化背景和特点。现将这五大医家的共同特点加以梳理、总结,探寻他们成才的规律,以期给中医后继者以启迪与勉励。 坎坷立志 刘完素出身贫苦,生于肃宁洋边村(今河北省肃宁县师素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刘完素因水灾随母逃难,定居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河北省河间市刘守村),后人因此称其为刘河间。刘完素15岁时其母得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 
- 
	
	张介宾学术思想 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介宾(1563-1640),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会卿,号景岳。因为他善用熟地,又被称为“张熟地”。张介宾是杰出的医学家,也是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关于张介宾,流传有两则其德艺双馨的故事。 急智解危 山阴柯桥王姓人家有个儿子,刚满一岁。一日,母亲随手拿一枚钉鞋的圆铁钉给儿子玩。小孩不知,误塞入口中,吞到喉间出不来。其母见状大惊,忙倒提小孩两足,欲倒出铁钉,哪知小孩反而鼻孔喷血,情况十分危急。孩子的父母连呼救命。恰好张介宾路过这里,他见状... 
- 
	
	施今墨,祝谌予,薛钜夫三代中医人倾力培养明医之路在20世纪前50年,中医发展之路可谓坎坷,好在道路虽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这离不开老一辈中医人的奋进拼搏与砥砺前行。其中,老一辈中医大家施今墨(1881—1969)力主通过“编书、办医院、开学校”三位一体的途径复兴和发展中医,并毕生为之努力。施今墨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被誉为培养中医大师的摇篮,其影响力绵延至今,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以金方书院的形式再现其光芒。 施今墨创办华北国医学院 20世纪30年代初,施今墨清楚地认识到,要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和发展中医,必须开办... 
- 
	
	古代医术精湛的女名医我国古代医术适当兴旺,历代呈现不少医术精深的女名医。她们医德高尚、医技精深、救死扶伤为民除病,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义妁 我国历史上出名的女医师,西汉河东(今山西夏县)人。她从小就喜欢医药,经常向医师们请教,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她看病时汤药和针灸并用。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鼓胀的患者,发胀的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妈妈还大,脐眼凸出,四肢和面部却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针,在其腿部和腹部扎了几针,又用一包药粉敷在她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她灌服汤药。几天之后,患者肿胀全消... 
- 
	
	现代化技术平台理念助推中医药加速发展2016年,随着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集结号的吹响,中医药事业正赶上天时、地利、人口的最佳时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面对大好的形势与机遇,中医药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中走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化之路,这将是传统中医药大放光彩,造福国人,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而要发展中医药,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笔者认为,需要在立足传统,充分挖掘过程中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要与现代技术手段有机嫁接 在中医药宝库中,蕴藏着许许多多成方验方,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尤其... 
- 
	
	太极拳 集中了古代健身体操的精华太极拳是目前流传很广的一种健身运动,它集中了古代健身体操的精华。初学太极拳,有的人会觉得膝关节疼痛,这是常见的现象。但这种疼痛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 所谓正常的疼痛是因为运动量增大,热量消耗大,乳酸堆积增多,引起肌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疼痛则是练习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久痛不止,产生浮肿、积水、积脓等现象。要避免伤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莫弓过 屈膝程度不要太过。膝关节本来是做屈伸运动的关节,但在太极拳这种特殊运动形式中,若屈得太过,膝关节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做弓步时,前弓步的膝尖应落在脚面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