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代 第11页

代 第11页

  • 浅析中药煎法之煎汤代水

    浅析中药煎法之煎汤代水

    煎汤代水是指将处方中的某些药物先行煎煮, 去渣取汁,再以此药汁作为溶媒煎煮其他药物的中 药煎法。煎汤代水在历代医籍中多有提及,张仲 景、叶天士、王旭高、费伯雄、张简斋等医家对此 法的运用深有妙义,试论如下。 1 张仲景用法探析 《伤寒论》原文 138 条曰: 小陷胸汤 “上三 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 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 ] 。即先煮栝蒌 ( 瓜蒌) 去渣取汁,再加入黄连、半夏共煮,共同 发挥清热除痰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小结胸病。瓜 蒌性味甘寒,先煮去...

  • 引火归元的治疗层次及代表方药

    引火归元的治疗层次及代表方药

    “引火归元”是从 《黄帝内经》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治疗思想延伸而来的一种治疗原则, 主要针对内伤疾病中属元气虚损、无根之火上浮 者。引火归元的基本病理过程在于元气 ( 原气) 和君相之火两大方面的消长生克矛盾,其治疗目的 在于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即元气运行不失常 度。而体现引火归元治则的方药以六味丸、八味丸 类方为主体,分别对应脾肾亏虚元气不固、阴阳虚 损兼有实邪、阴阳极虚格拒明显等三个层次的病机。 1 命门、元气及相火概念阐释...

  • 古代五运六气临床研究述要

    古代五运六气临床研究述要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古人用来研究天时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人体疾病发 生的关联性的一门学说。它作为《黄帝内经》 中独具 特色但又相对晦涩难懂的一部分内容, 其深奥至要被 称为 “医门之玄机” [1 ] 。后世医家对运气学说颇为重 视, 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将通过梳理、 总 结古代医家对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的认识, 探讨五运六 气临床应用的特点, 以期为运气学说的现代临床应用 提供参考。 1 《黄帝内经》 奠定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的基础 “七篇大论&rdq...

  • 当代经方精髓在于研究方证

    当代经方精髓在于研究方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范天田   当代经方应用与研究是一个宏观的话题。查阅文献,得出当代针对经方的研究方法和临床应用,大致包括文献研究(原文原方)、实验研究(药理实验)和当代临床应用三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皆有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许多矛盾。   经方是挖掘中医药药物学体系宝库的根源   “医之学,方也”。方是中医的根本,而经方是众方之祖,所谓经方,一般是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方剂。黄煌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根,经方是临床的本”...

  •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中医中药的疗效与处方组成、 剂量、 中药的质量 (包括品种与炮制)、 煎药方法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前, 我国的防病治病完全依赖于中医 中药, 当时及现在所用的处方大部分都是经方, 如《方 剂学》 [1 ] 收载的 308 个汤剂处方中东汉时期的占 26. 3% , 为历代之首, 其中 26. 0% 为仲景《伤寒论》 之 方。笔者试图探求古、 现代中药剂量的联系与区别时, 发现相关文献说法不一, 无法依从, 于是笔者对我国历 代中医药度量衡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考证与研究。 1 依据 对我国古...

  • 浅论近代学者的古医籍语词训诂

    浅论近代学者的古医籍语词训诂

    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国人 的思想与理念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医界在西方医学 的影响下,一方面坚守传统医学理念,与西医学抗 衡; 另一方面将中医学与西医学进行融合,尝试用 西方医学理论来解释中医深奥的医理。此时期在外 界学术环境影响下,利用中国传统的训诂学、版本 学、校勘学对中医文献进行整理,实属难得。虽然 其中掺杂有不妥之处,但学者在整理中医文献方面 的建树与创新影响着后世相关的研究,并有启发与 借鉴之功。 1 运用传统训诂学方法训释词义 运用形、音、义相结合的传统训诂学方法训释 词义,即从形、音、...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学者
  • 中药代煎还是自煎好

    中药代煎还是自煎好

    代煎目前基本使用煎药机,能将一周的中药剂量装在无纺布袋里一次性煎煮完成,然后真空抽吸到包装机上包装完成。 传统煎药是每帖煎两次,而煎药机只煎一次,灌装药汁一袋约150—200毫升,每天服二次量约300毫升。这也意味着一次煎药时要多加水,是目前煎药机“干锅一律”操作造成的一大不足之处。由于灌装机无法清洗,在包装机灌装药液时必须要丢弃前两袋药液;当包装机分装时又要将多余的药液丢弃;电煎药一般要经过两次过滤,而自煎药最多是用布滤一下,药液没有电煎药过滤得细。 自煎药属于有氧煎药,电煎药...

  • 代煎中药 最好量多点

    代煎中药 最好量多点

      免煎中药价格较高,自煎中药太麻烦,很多医院开展的代煎中药颇受欢迎。但有些患者发现代煎中药与自煎中药相比,似乎颜色淡了许多,难道是掺水太多,可是煎好的药汁并不比平常多啊?   医院代煎的中药都是送到专门煎煮中药的加工点,在那里,先将中药全部倒进一个不锈钢的高压容器内,然后自动控制煮药时间,由于该容器较大,每次煎药时其容量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如果中药少了,水自然就多了,而且由于容器是密封的,自煎中药容易蒸发的情景不会出现,所以会造成煎好的药汁较多、较淡的现象,但每次服用的中药又有一定剂量,就只能将多余的药汤倒掉了。因...

  • 饮食“代替”带走你的健康

    饮食“代替”带走你的健康

    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大家喜欢方便快捷的事物,饮食也是如此。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正因为人们贪图方便快捷而用一些偏好的食物替代一些不感兴趣的食物;还有些人存在一些常识上的误区,用自以为对的饮食模式来为各种食品找“替身”,殊不知,每种食物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营养成分,不是想当然地拉个替身就可以代替的。饮食“替身”会使我们的饮食进入怪圈,让健康离自己越来越远。 水果代替蔬菜 大多数水果含的糖类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类的单糖和双糖,容易造成血液中血糖急剧上升,...

  • 现代男女最需要哪些食物

    现代男女最需要哪些食物

    女人最需要的食物: 番木瓜这种热带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是橙子的两倍。维生.素C可以抵御胆囊疾病。一个中等大小约300克的番木瓜,含有188毫克的维生素C,是人体补充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 亚麻予其富含一种雌激素的化合物,能有效预防乳腺癌。 豆腐 豆腐的蛋白质含量高,能够降低胆固醇,还能将妇女更年期的潮热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能使骨骼健壮。 牛肉 100克生牛肉里至少含有3毫克铁,另外牛肉的脂肪含量低,既增加能量又抑制体重,对女性来说是一种绝佳的能力补充剂。 甘蓝叶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妇女易患的一种疾病。食用甘蓝叶,除了能...

  • 我国古代医疗体育

    我国古代医疗体育

    医疗体育通常泛指利用人体的各种功能运动、体育运动和自然因素(主要有日光、空气、水)预防和治疗疾病、创伤,并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和劳动力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述了应用导引按来防治疾病的机理。我国古代名医之一的扁鹊就利用桥引(体操)和案抗(按摩)来防治疾病。周秦时期风行“导引”与“吐纳术”即(保健体操、呼吸体操)用于治病。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幅帛画为《导引图》和医书竹简一起放在漆盒内,其画面人物单个排列...

  • 芹菜 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芹菜 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春何以“蕲”为名,“蕲”在我国众多的字典里,仅一种解释,即县名,这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并不多见。自周代以后,3000多年来,蕲春政区名称几经变更,如蕲国、蕲州、蕲阳、蕲春等,这中心字“蕲”始终没有变,而且这里的地名风物皆以“蕲”冠之,如蕲州、蕲水、蕲簟、蕲竹、蕲艾、蕲蛇、蕲龟等,究其“蕲”的由来,倒是有趣。   晋代刘伯庄《地名记》载,“蕲春以水隈多蕲菜为名。&rdqu...

  • 老人:缺维生素D易患代谢综合征

    老人:缺维生素D易患代谢综合征

    荷兰科研人员日前在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缺乏维生素D会提高老年人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此项研究共调查了,涉及13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其中约一半人缺乏维生素D,近370/o的人患有代谢综合征。该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老年人要比不缺乏维生素D的老人更易患代谢综合征。 专家介绍,适当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喝牛奶、吃富含脂肪的鱼以及服用膳食补充剂都是摄取维生素D的有效途径。 代谢综合征是指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包括腹部肥胖或超重、高血压、高血糖、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等。患有代谢综合征...

  • 我国近代第一次医史展览会

    我国近代第一次医史展览会

    现代意义上的展览会最早起源于欧洲,1937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医史文献展览会可谓是我国近代第一次医史展览会。 筹备经过 1936年,中华医学会为筹备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商请当时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组织主办“中国医史文献展览会”,委托医史委员会主席王吉民负责主持,并拨款300元,“作购置大会时医史展览物品之用”(《中华医史学会五年来之回顾》)。“此区区之款,固不能广事征求,但审慎选择,购得象牙雕刻之伏羲、神农、黄帝像各一尊...

  • 粘贴式免疫有望取代注射式免疫

    粘贴式免疫有望取代注射式免疫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一种粘贴式免疫法,这种方法有望取代注射式免疫,使免疫预防更加安全和便捷。 研究人员解释说,粘贴式免疫法是指在皮肤上贴上一块膏药,膏药里有直径不到1毫米的“超微针”,这些含有免疫药物的“超微针”会缓慢溶解渗入皮肤。整个“注射”过程需要5—15分钟,不会导致流血和疼痛。 专家指出,一旦粘贴式免疫法人体试验成功,传统的注射式免疫法或将被取代。届时,如要预防流感,人们只需到药店买一块膏药,自己往身上一贴即可。...

  • 中医药局巡查 中医药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中医药局巡查 中医药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组织心病科、脑病科、消化科、呼吸科、妇科、外科、儿科等12位专家教授,在院长贺丰杰教授的带领下,远赴延安为老红军义诊。 上午专家在兰家坪景御广场进行了大型义诊活动,各位专家教授针对老区人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等方面进行解答,并给予治疗。 下午,专家们来到延安八一敬老院,认真听取老红军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同时仔细为老红军检查身体健康情况,并为老红军送上真挚的祝福, 叮嘱要关心老红军的身体健康,解决照顾好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 从延安八路军制药厂到现代明星企业

    从延安八路军制药厂到现代明星企业

    2009年11月1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延安常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视察,他对常学军董事长说:“中药疗效好、价格低、新农合需要量大,”还指着常泰药业对面的山说:“你们的山上都是宝,药材多,要大量生产中药。”从1938年的八路军制药厂到连续多年被延安市政府命名的“明星企业”,常泰药业在延安精神指导下,在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开拓创新,成为革命圣地延安乃至陕北革命老区一颗耀眼的制药明星。 延安常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八路军制...

  • 现代成像技术助力医患沟通

    现代成像技术助力医患沟通

    56岁的杨某因患脊髓型颈椎病,双下肢已麻木无力2年有余,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日前,他慕名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全面检查后,主治专家周英杰为他制定了“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案。为什么要手术,手术如何实施、有何风险,术后恢复情况可能如何?杨某满腹疑虑,各种陌生的专业词汇让他不知从何问起。 周英杰很快消除了杨某的疑虑。他打开了电脑上的3D骨科医患沟通应用系统,一幅展示颈椎结构的3D图像出现在杨某面前。“你的第5、6节颈椎发生了...

  • 他山之石 中医现代研究掀浪潮

    他山之石 中医现代研究掀浪潮

    1980年,卫生部在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对新时期国家振兴中医药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出“中医中药要逐步实现现代化”。1996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增进人民的身体健康。” 中医药现代化战略从提出到实施,都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密切相关。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较大幅度地资助中医药研究。此后,科技部在重大...

  • 九方制药:打造现代中药的领导品牌

    九方制药:打造现代中药的领导品牌

    编者按: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即将在“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召开。会议将围绕《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以“中医之道·绿色药都·健康中国·世界共享”为主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本版展示的3家中药企业,都是亳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亳州建设“绿色药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素有“中华药都&...

  • 划时代进步——医学战胜巫术

    划时代进步——医学战胜巫术

    李经纬,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中医史学泰斗。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在50年的医史研究与教学中,素以发掘古代中国医学史上的创造与发明等研究以及主持和主编中医大、中、小型工具书而著称。 中医发展相对于西方医学发展,在历史上有个很显明的特点,就是远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已公然与巫医决裂,而西方医学在公元十一二世纪,仍严重处于宗教桎梏下的黑暗时期。这或许由于神权的制约造成了医学家反叛而明显生成的创新精神,促成了西方医学发展史更多的革新。中医学远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已与巫分道,在其发展...

  • 中医人应善用现代诊疗设备

    中医人应善用现代诊疗设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故步自封。不借鉴现代诊疗技术的中医不一定就是好中医,恰恰相反,很可能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被淘汰。为什么如此说呢? 首先,从历史来看中医一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屡有创新的,并不是就停留在几千年前的基础上,这说明中医是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的。 其次,把当今一些声光电技术当成西医的使用专利是不正确的,说到底现代的B超、X光线、CT、MRI乃至PET-CT技术其实都是物理技术,并非只是西医使用的专利,只不过西医善于借鉴和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而一些...

  • 清代名医叶天士扶贫

    清代名医叶天士扶贫

    清代叶天士因为医术精湛,门前求诊的病人是络绎不绝,众人都说凡是什么疑难杂症到了他那里都会手到病除。 有一天,叶天士坐轿出诊,没走多远便看见一个农民守候在路边,一见他便将轿子拦住,请求他给自己看病。叶天士下轿一看,只见这农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于是便让他伸出手来给他把脉,可等把完脉后却觉得他六脉均调和,似乎不像有什么病,于是便问此人道:“你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农民说道:“我听说您是名医,不论什么病只要您一看没有看不出来的。实话告诉您,小人所患之病颇为奇怪,是贫穷病,此病不...

  • 葛洪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晋代著名的医学家

    葛洪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晋代著名的医学家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代著名的医学家。有《肘后备急方》和《抱朴子内外篇》等著作传世。在《抱朴子内篇·道意》里,无情地揭露马氏诈称“神医”行骗的劣迹。此类事例很能发人深省,至今仍能给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兴古郡(今贵州普安西)有个姓马的太守,他不但是一个到处搜刮民财的贪官,而且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大骗子。马氏有个亲友前来求他救济和帮助,马氏故意不让亲友留宿太守府,却将他安排在府外一个处所,并且不让他与任何人接触。几天以后,马氏诈称他那位亲友是“神医道...

  • 清代名医喻嘉言一针救二命

    清代名医喻嘉言一针救二命

    清代高士奇《牧斋遗事》记载:清初名医喻嘉言一针救二命的故事。一天,喻嘉言路过城北的一些破旧房子时,这里往往是居民临时停放棺材的地方。他突然看到一口好像是新停放的棺材底缝流出了鲜血。他吃惊地问邻居,邻人说:“刚才一家人的妻子死了,才把棺材放到这里。” 喻嘉言便急忙找到死者的丈夫,告诉他说:“你的妻子没有死。凡是人死了血色是黑暗的,活人的血色是鲜红的。我看见你妻子的棺材底流出的血是鲜红色的,快快开棺救治吧!”原来这位妇人因难产失血过多,昏迷了一天一夜,她的丈夫认...

  • 朱媛媛:互联网时代创业新秀

    朱媛媛:互联网时代创业新秀

    面对眼前这个如花似玉的90后女孩,记者很难将她与金牌合伙人联系起来。她叫朱媛媛,精致妆容搭配纤细身材,明艳得仿佛平面模特一般。作为同龄人,笔者就这样和她交谈起来。 “今年我迎来了自己的猴宝宝,不会像创业初期那么拼命了,会适当注意休息。”怀孕六个月的朱媛媛告诉记者。“现在我的主要工作是带团队,做培训,帮助大家从宏观层面认识贴针灸,把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传播开来。‘双创浪潮’调动了互联网上的个体力量,激发出整个社会层面的创新力,每一个互联网创业者都能够辐...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黄元御“一代宗师”清代著名的医学家

    黄元御“一代宗师”清代著名的医学家

    黄元御(1705~1758年),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名玉路,字元御,昌邑市黄家新郭村人。黄元御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为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他淋雨透疹为医界一趣闻。 黄元御由京返乡,名噪一时。其女远嫁,生一子,出痘,势甚危,抱归求治,黄一见即怒责道:“此症险恶,不过日晡,速行。”其女长跪乞怜,黄不顾,呼人急驾骡车送之返。这时烈日炎炎,驾车的人又因故而迟迟未能上路,在中途又遇到倾盆大雨,周身淋得透...

  • 吴塘字鞠通 清代医学家

    吴塘字鞠通 清代医学家

    吴塘(1758~ 1836年),字鞠通,江 苏淮阴县人,清代医 学家。他19岁时, 因父亲和侄子相继 病故,心中悲愤,于 是立志学医,发奋 读书。他曾在京师 检核《四库全书》, 得见吴又可的《温 疫论》,深感其论 述宏阔有力,极有 创见,又合于实情, 受到了很大的启 发。他对叶天士更 是推崇,在继承了 叶天土理论的基础 上参古博今,结合 临证经验,撰写了 《温病条辨》,对温 热病学说做了进 一步的发挥。吴 鞠通精究医术, 终成温病大家, 是温病学派的最高 成就。 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京师暴发 温疫,当时...

  • 继往开来 一代大师——悼念石仰山教授

    继往开来 一代大师——悼念石仰山教授

    2015年12月27日下午2时33分,素为敬重的国医大师石仰山先生突然与世长辞,驾鹤西去!噩耗传来迅即遍转申城内外,大江南北,无不为之震惊和悲痛。适时我正从南京返回上海途中,高铁窗外正处在寒冬阴森和一片沉重雾霾中。列车飞驶前行,我亦若有所思,突然我的学生王拥军博士和莫文博士紧接着来电报丧,真是当空霹雳,令我神魂失散,呆若木鸡。当我如梦初醒时顿觉无尽悲伤痛结胸膺,虽已是不争事实,但依然难以置信。6天前我曾去医院探望,见他稍为消瘦,但眼神明炯,谈笑风生,思绪清晰。何知此次相见竟成永别,死神又何其残酷也! 我与...

  • 黄元御 清室太医被誉为“一代医宗”

    黄元御 清室太医被誉为“一代医宗”

    黄元御(1705年~1758年)名玉璐,字元御,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县黄家辛戈村人,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曾任清室太医,被誉为“一代医宗”。 书香世家 立志青云 黄元御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他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小聪颖,超乎常人。少年时代,其父为之延请名儒于子遽先生为师,遍览经史著作,希望他登科入仕,光耀门庭。黄元御也“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渴望于仕途中成就一番大事业。他15岁即为诸生,18岁就中秀才,前途一片光明。 庸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