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进 第6页

进 第6页

  • 牙痛分为以下五型进行辨治

    牙痛分为以下五型进行辨治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多因牙齿或牙周局部组织疾患引起。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经经脉络于龈中,故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及不重视自我保健等因素有关。根据具体情况,笔者常将牙痛分为以下五型进行辨治。   风火牙痛   牙痛剧烈,呈阵发性发作,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红肿,常出现恶寒、发热、口渴、脉数等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

  • 大动脉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大动脉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大动脉炎是周围血管科最常见疾病之一,为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头臂 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广泛型和肺动脉型, 临床多以局部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为主要表 现,发病多见于年轻女性,男女患病率约 1∶ 4 [1 ] 。 1 西医治疗 1. 1 药物治疗 约 20%的大动脉炎呈自限性,疾病早期、活 动期以及配合手术治疗时,药物治疗为首选,包 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抗血小板药以 及降压药等药物治疗。激素是大动脉炎活动期的 治疗药物,及时用药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一般口服泼尼松 1 mg...

  •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2002 年全球 10 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 示 45.5% 的中国人在过去 1 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 度的失眠 [1] 。失眠又称 “不寐” “不得眠” “目不瞑” 等,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 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 学习和 生活 [2] 。 导致失眠产生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一 定关系 [3] , 赵志付教授指出失眠的病位在肝, 旁及心、 脾两脏 [4] , 临床失眠人群...

  • 抗失眠药研究开发进展

    抗失眠药研究开发进展

      失眠虽非严重疾病,但对于失眠者来说却是一种折磨人的苦恼。虽然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均体验过失眠,但真正失眠者仅占总人口的10%左右。其他人只不过属于暂时性失眠,这些人无需借助药物入睡,而对于经常性失眠者来说就必须靠安眠药来帮助睡眠。   开发史——传统药物难全其美   安眠药物的大规模开发工作始于廿世纪。在整个十九世纪国外开发上市的安眠药仅有水合氯醛、三聚乙醛、乌拉坦和索佛那(双乙磺丙烷)等少数几种。进入廿世纪后,安眠药的开发开始加速。苯巴比妥于1912年上市。1961年甲氨二氮卓(利眠...

  • 艾灸进行灸疗治胃痛腰痛

    艾灸进行灸疗治胃痛腰痛

    艾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通过温热和艾草作用,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起到调节机体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的作用。 在使用艾灸进行灸疗时,艾草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相关穴位,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成分渗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等作用。笔者用艾灸治疗各种内科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试举验案两例如后: 胃痛 鲍某某,女,34岁,3日前骤发胃脘部疼痛,是夜坐立不安,无眠,次日到医院做胃镜查视,无特殊发现,处西药(处方不详)疗效不显,遂来本诊所看中医,诊...

  • 治疗老人腹泻注意事项 腹泻时坚持进食

    治疗老人腹泻注意事项 腹泻时坚持进食

    张大爷今年72岁,平日里身体还算硬朗。而上个星期因家人不在,张大爷为了省事就吃了一些未加热的剩菜剩饭,没想到下午2点多钟开始张大爷就陆续出现腹泻症状,他自行服了点止泻药,也没到医院看。等第二天家人回来时发现张大爷脸上惨白、汗水直冒,急忙将其送到医院。经检查发现,张大爷为急性心肌梗塞。 老年人腹泻明显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夏末秋初老年人抵抗力差,在多种原因下,就极易发生腹泻疾病。 低血糖腹泻 换季时食欲通常会下降引起摄入食物不足,此时就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而老年人没有足够...

  • 进食有时作噎咽下困难 治则处方

    进食有时作噎咽下困难 治则处方

    贾某某,男,79岁。平素嗜酒,数月来情怀抑郁,食减便燥,渐至进食有时作噎,咽下困难。现只能进半流质食物,硬食已有2个月不能进矣。胸际闷胀微痛,饭后尤甚,有时吐白黏沫,口干,不思饮,大便干燥,4~5日一行,夜寐多梦,精神委顿,体重减轻,经北大医院检查,谓食管狭窄,未发现癌变。舌苔白而燥,脉沉涩。 辨证:平素嗜酒,加之情志怫逆,气郁积聚,致使阴阳不和,三焦闭塞,咽噎不利,拒格饮食,渐至津液干枯,口燥便难。 治则:顺气开郁,养阴润燥。 处方:薤白10克,全瓜蒌18克,天冬、麦冬各5克,炒枳实...

  • 入秋后把养胃护胃进行到底

    入秋后把养胃护胃进行到底

    入秋后,到医院看胃病的人多了起来。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叶珊介绍,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比夏天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增的食量会使胃部不适应,产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加剧胰腺、肝脏等分泌胰液和胆汁,产生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和肝脏负担加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所以秋季要把养胃护胃进行到底。...

  • 艾灸治疗腹泻研究进展

    艾灸治疗腹泻研究进展

    腹泻是由多病原、 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 其主要症 状有肠黏膜的分泌旺盛与吸收障碍, 肠蠕动过快, 正常肠习惯 的改变, 粪质稀薄, 含有异常成分等 [1] 。 据保守估计, 全球每年 有170-250万人死于腹泻病, 居感染性疾病死因顺位第三位, 是 全球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2] 。 在中医古籍中记载着 大量艾灸的疗法和医案, 历代中医名家对艾灸均有其独到的见 解, 且有着大量使用艾灸治疗腹泻的相关医案 [3] 。 艾灸是以艾 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 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 通过激发经气...

  • 肺系疫病理论演进及辨治原则

    肺系疫病理论演进及辨治原则

    中医肺系疫病理论经历了在伤寒理论范畴内孕育、晋唐时期从伤寒理论体系逐渐分化出来、病机治法理论在宋金元时期进一步发展、伴随明清温病理论体系发展以及西学东渐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5个阶段。其辨治一般遵循首明阴阳、审证求因、辨别表里、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等原则。 一般认为,肺系疫病是以肺系为主要感染部位与传染途径的疫病,是疫病中发病率、传染性及流行性较高的一类疾病。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疫咳、烂喉痧、时行感冒、麻疹,近些年出现的非典、新冠肺炎等,都属于这一疾病概念的范畴。 肺系疫病概念包括两个要素:其一,明确地...

  • 慢性咽炎分虚实进行自我调护

    慢性咽炎分虚实进行自我调护

    慢性咽炎的症状是咽部常有不适感,总觉得干痒,甚至有一些轻微疼痛,咽部时有分泌物,甚至会咳痰。可分虚实进行自我调护。 慢性咽炎之虚证 慢性咽炎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较难彻底治愈。临床辨证中大部分属于虚证范畴,以肺阴虚或肺肾阴虚最为常见。 肺阴虚 比如老师、主持人、播音员等职业,需要长时间连续不断说话,造成了肺阴受损。肺阴不足者可以用百合、银耳、麦冬、炙杷叶,每天泡在一起煮水喝,可滋阴润喉。 肺肾阴虚 慢性咽炎的肺阴虚证往往迁延不愈,时间长了即发展为肺肾阴虚。咽痒的感觉由咽喉逐渐...

  • 由单方而进入复方

    由单方而进入复方

      余涉足医林40余年,初执方治病,按图索骥,未敢擅越雷池。后临证渐多,读经读案亦多,渐有所悟。窃思神农之初,必以单味药物治病;自伊尹以后,复方始盛行。则初识药味性能,是先民之发明;后组药成方以疗病,是医疗之发展。如香附子,汉唐时不用,到明代以后盛行,且先是单味独用,后渐入复方中用之。又如金钱草,清以前用者少,晚清以后至今则又为常用药。其由单方而进入复方,成为药物应用发展之规律。   且复方疗效往往高于单方用药,故应认为复方用药是医疗的一大进步。然而俗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之说,应...

  • 甲状腺功能亢进失眠易怒 化痰软坚的处方

    甲状腺功能亢进失眠易怒 化痰软坚的处方

    病例.苏××,男,35岁。 7~8个月以来,心悸心烦,失眠易怒,口燥多食,日渐消瘦。某院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始以抗甲状腺药非但不效,亦且发生肝功明显异常,为此不得不改用中药治之,但效果不够明显。朱老细审其证,除心悸心烦,失眠易怒,口干,消食易饥,日渐消瘦外,并见舌苔黄白,脉弦数,甲状腺弥漫肿大。朱老考虑到前曾用益气养阴,疏肝泻火,化痰软坚的方法取效,何不再采用之。 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青皮...

  • 益气化瘀 裴正学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

    益气化瘀 裴正学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血液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各种疑难杂症。 组成:生龟板15克,生鳖甲15克,生地12克,白芍10克,山药10克...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案验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案验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黄某,女,56岁,2017年4月27日就诊。缘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体重下降,半年来下降10余斤,易出汗,口渴稍多饮,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现症见:神志清,精神疲,轻微胸闷心悸,运动后稍气促,消瘦,易出汗,口渴稍多饮,无多食易饥,无头晕头痛,纳可眠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处方:百合3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南沙参15克,炙甘草15克,大枣20克,浮小麦30克,瓜蒌仁15克,西洋参15克(另炖)。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10剂。...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医“内风”理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医“内风”理论

    风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应用 风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疏散外风或平熄 内风,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等属中医学 “风证”的一类药物,其性温、味辛、质轻薄,具 有升、散、行、动、窜、透的特点 [1 ] 。中医学认 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简称甲亢) 其病位在颈, 与肝最为密切,涉及五脏,病变证机本质为本虚标 实,初期以实证为主,中期虚实并见,后期以虚证 为主。临证之际,以中医学 “内风”理论为切入 点,配伍运用风药治疗甲亢常有佳效,现就风药在 本病治疗中的...

  • 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验方:4)

    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验方:4)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结颈部,痰火内扰。   【治法】清热化痰。   【方名】二陈汤加味。   【组成】清半夏15克,云茯苓12克,广陈皮10克,胆草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白芥子3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露祥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气结,阴虚火旺。   【治法】养阴解郁,软坚散结。   【方名】育阴汤加减。   【组成】沙参15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花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五倍子10克,大贝10克。...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秘方数:1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秘方数:1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病。临床上有代谢率增高和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见症状为多食、消瘦、怕热、多汗、心悸、激动,甲状腺常以肿大为特征,不少弥漫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传有不同程度突眼症。病理上甲状腺呈弥漫性、结节性或混合性肿大,同时有多种脏器和组织病变及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作用对全身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病,甚至出现甲亢危象,造成死亡。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明,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急性感染...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秘方数:2)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秘方数:2)

    本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以一定随意肌变性逐渐进行,终至萎缩而不能运动为特征的疾病。由于发病年龄的早晚、变性肌肉的部位等差异,本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若干类型,而其中以假性肥大型为最多。本病在婴儿期起病者甚少,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发病。患儿通常先觉得下肢无力,步行摇摆如“鸭步”,容易跌跤。上楼梯困难是本病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大腿的伸肌衰弱,无力抬举躯干上升,患儿必须一手抓住楼梯的栏杆,另一手撑在大腿上面,以帮助膝股关节伸直。这种病儿从仰卧爬起到直立,有一连串典型的动作,即先翻身成俯卧位,屈起膝关节和股关节,并用上肢支撑...

  •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秘方数:2)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秘方数:2)

    本病也称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氏综合征”),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过多所致,多发于20-40岁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多毛,月经减少或停经,性欲减退,皮肤紫纹(好发于下腹部、大腿内外侧、臀部),痤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抗病能力降低容易遭受各种感染,血液改变容易出血,“多血质”。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情绪改变,如抑郁、烦躁、易怒、失眠,少数见视力模糊,发现眼球疼痛等。重者可迅速恶化,不能行动乃至死亡。现代医学认...

  • 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养气郁体质

    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养气郁体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过大,起居饮食不规律,人们经常处于繁忙的劳务之中,致使人体长期气机运行失调,加之突发应激事件,愤怒伤肝,久而久之,则形成气郁体质。笔者经过长期对气郁体质的临床观察,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调养气郁体质:   一避避致病因素   宋代陈无择认为疾病的形成,可以分为外因六淫侵袭,内因七情所伤,不内不外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所以,应该学会避开或者降低“三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遇大雨、大风、大雾等不良天气,则尽量...

  • 中药泡脚 促进睡眠 延缓衰老

    中药泡脚 促进睡眠 延缓衰老

    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年纪大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泡脚至微微出汗,对促进睡眠,延缓衰老均有益处。 艾叶温肺 艾叶性温,具有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用来泡脚能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老人很有好处。 老人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一次取30~50克干艾叶或是取5~10克艾绒泡脚均可。需要注意的是,艾叶泡脚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低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 红花活血 红花可以活血通络,祛瘀止痛。老人如果冬天容易出现冻疮和皮肤皴...

  • 秋冬季中成药调养进补

    秋冬季中成药调养进补

    秋冬季,很多人开始进补,但由于个人先天察赋、后天调养不同,体质有异,因而在进补时应根据个人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选择不同的中成药进补。 气虚体质 气虚,常见的为肺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且易感冒;脾气虚则食欲不振、满腹胀满、大便溏泄、浮肿、脱肛或脏器下垂。 凡气虚者,无论何种疾病,均可选用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补中益气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参苓白术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血虚体质 中医认为&ldqu...

  • 2013立冬养生进补好时机

    2013立冬养生进补好时机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医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所以,立冬之日要进补山珍野味。   十一月是冬天正式来临的时候,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进入这一时节,天地万物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冬季的到来,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人体阳气容易爱到损伤,所以,注意保护阳气。而小雪时期特点是天气逐渐变冷,虽然北方地区开始下雪,...

  • 冬主藏宜多睡 进补勿忘冬灸

    冬主藏宜多睡 进补勿忘冬灸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冬至过后就是最寒冷的数九寒天。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节气,因此,冬至过后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中医专家认为,针对数九天的天气特点,市民保健宜遵循“保暖御寒、适当进补、保证充足睡眠”的三大养生法则,以达到温暖越冬,蓄积能量,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能益寿延年的目的。   保暖御寒最重要   进入“一九”,天气变得非常寒冷。“百病从寒生&rd...

  • 寒露时节进补养生

    寒露时节进补养生

    10月8日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 时令:秋高气爽养肺阴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正是冷热交替的时节,预示着气候由热转寒。天气转冷时,阴阳之气也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个阶段:“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鸿雁南飞,菊花遍地都是这一时节常见的景象。 秋天对人体而言,是收敛阳气,养护阴精之时。&ld...

  • 度过酷寒的冬天 适时用膏方进补

    度过酷寒的冬天 适时用膏方进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而传统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应的,“顺时养生”就是天人相应的具体体现。立冬至来年立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的时候,此时如果能够适时用膏方进补,就可以增强体质,度过酷寒的冬天,为来年打下良好基础。 膏方,又叫膏剂,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防病强身作用的成药,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由中医专家根据中医理、法、方、药原则,按人的不同体质...

  • 秋冬进补 提倡用膏方 阿胶进补

    秋冬进补 提倡用膏方 阿胶进补

      秋冬进补季节到来,权威专家都提倡用膏方、阿胶来进补。但市面上的阿胶不少,价格也高低有别。有人问,300多元和1000多元的阿胶功效是否差不多?   我们来看一组价格对比。宁夏枸杞的市场价通常为其他非道地枸杞的2至3倍;四川产花椒的收购价也是其他产区的2倍;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鲜条每公斤售价高达2500至3000元,而市场上均价仅在1000元/公斤左右。而这种价格上的差距,在东北人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有几十万的野山参,也有几百块人工种植的人参。   为什么同一种...

  • 冬季进补 煲汤60分钟

    冬季进补 煲汤60分钟

      广东人有着浓厚的老火靓汤情结,“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不仅饭前喝汤,而且汤常用专用器皿较长时间煲。据称,煲汤之所以好喝,是搭配得当,特别是对于养生保健更是没得说。于是,这一食法渐渐为许多人效仿,特别是寒冬腊月,不少人常以此法进补。固然,对于饭前喝汤,无可厚非,但能否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尚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冬季进补,食材的选择和搭配十分重要,但烹调的方法和时间也很有讲究,尤其是加入一些进补中药时。许多人认为煲汤一般要2~3小时,甚至4小时,实际上其中的营养成分会大大丢失,...

  • 颜德馨养生识进补

    颜德馨养生识进补

      冠心病患者慎服补品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阳虚阴凝”。这里的“阳”指的是功能,“阴”指的是瘀血和痰浊等一些应排泄出体外的废物。尽管冠心病人也有“虚”的一面,如心慌、面白、肢冷、气短、乏力等不同表现,但其总的病理变化是缘于因“实”致虚。也就是因为体内先有了痰与瘀的病理产物,才造成气血流通受阻,从而促使正气虚衰。正确的处理方法要化痰祛瘀,清除这些致病因子,而后可达到气通血活,恢复脏腑正常...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