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 第51页

清 第51页

  • 心灵四“毒”须常清除

    心灵四“毒”须常清除

    “安不下心”、“太无聊了”、“过不下去了”……生活中,烦闷、消沉等不良情绪,是不是经常不期而至?这时,你需要给心灵空间来次清理,排出这些不良的 “心理毒素”,为身心注入新的能量。 一、“不安毒”。很多人时常觉得紧张不安、老觉得心里不踏实,越想越担心,甚至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支招:用肌肤的温度温暖自己。不安是因为缺乏肯定,导致安全感缺失。此时,“肌肤温度...

  • 清朝有个“绰班处”

    清朝有个“绰班处”

    正骨,在清朝满族语称“绰班”。清朝入关后,连年征战,士兵经常发生关节脱臼、跌打损伤等情况。清政府开设了阿敦衙门,清康熙十六年更名为上驷院,雍正六年,定卿为三品,到乾隆初年,清朝对医疗机构进行整顿,对上驷院管辖内负责正骨、按摩的医生给予更高的重视,对医生的选拔、教学、官职、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绰班处”从此诞生。通过多代宫廷御医及现代医师不断的继承和发展,骨伤科独成一脉治疗体系。《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将正骨的手法分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 “雾”和“雾霾”澄清概念是中医科普宣传的第一步

    “雾”和“雾霾”澄清概念是中医科普宣传的第一步

    从早年流传的“北京咳”到去年的柴静“穹顶之下”无不时刻刺激着我们的脆弱的神经:短期之内雾霾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困局与窘境。 每到北方供暖季,雾霾频现,人们想方设法防范侵害。不仅空气净化器和口罩空前热销,一些“防霾偏方”也不胫而走,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 种种被热捧的“秘方”“偏方”,果真能起到“除霾清肺”作用?这其中不乏一些偏见与误解,笔者试着用网络...

  • 清明时节话“龙井”

    清明时节话“龙井”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雨滋润了大地,同样给了茶水分的营养。“清明茶”指的是清明前后春茶采摘加工时间段的新茶。以清明节为界,清明前采摘的茶叶属于开春第一茶,即明前茶。据了解,明前龙井茶无论是茶新嫩程度抑或营养都属最佳。   龙井茶之上品皆多出于明前茶。4月2日,在杭州市举行的2011年西湖龙井茶拍卖会上,标的物为4号和6号的明前西湖龙井新茶500克就被拍出了3.2万元和3.1万元的高价。   龙井茶在许多地方甚至广西均有种植,但只有西湖产出的龙井茶声誉最高。如何甄别选购上品西湖龙井?让我们听听...

  • 要长生 小便清

    要长生 小便清

    古代的养生十分重视小便的清利。苏东坡的《养身杂记》中就说到“要长生,小便清”。小便通利洁净,说明人体水液代谢正常,废物能排除干净。怎样保持小便清利呢? 多喝水:每天饮水6杯(每杯250毫升)。运动、高温及环境干燥的情况下,喝水量还要有所增加。多饮水可使尿液稀释,减少尿中有毒物质对膀胱的刺激,有“冲洗”膀胱的作用。 不憋尿:憋尿不仅会增加毒物的停留时间,而且还会引起膀胱内压力增高,若尿液返流肾脏还可诱发畏寒发热、腰部酸痛、尿频及尿急症状。《千金方》认为:“忍...

  • 张清华:心存大爱 自乐其中

    张清华:心存大爱 自乐其中

      都说无欲无求是养生第一要务,而77岁的张清华有欲也有求,但他同样精神矍铄,健康长寿。不过他的欲望不是吃穿,不是享受,而是尽力为消化系统患者解除痛苦;他的追求不是烟酒,不是玩乐,而是一门心思热衷于中药研究。   厚德存于心,善行为大众。他在研究中寻找乐趣,在发明中不忘百姓。即使在饮食起居中探寻一些适宜自己养生的小妙招、小方法、小药方,他都无私地告知前来求医的患者。   付出血与汗快乐一辈子   让众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张清华最大的快乐。原本是外科医生的张清华,在临床中发现术后患者经常出现肠粘连...

  • 频繁清嗓易伤声带

    频繁清嗓易伤声带

    不少老人觉得咽喉痛痒时,喜欢咳一声来清一清嗓子。然而,当你清嗓子时,气流会猛烈地振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这会让你的声音嘶哑。耳鼻喉科专家建议,当老人感觉咽喉受刺激或不舒服时,可以喝一点水,然后慢慢地把水咽下去,这样就能达到清嗓子的目的,而且不伤声带。此外,每天要让声带休息一会儿,尤其是长时间用嗓后,切记不要多说话。如果一个老人总是不自觉地想咳一声来清嗓子,须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频繁地清嗓子往往是咽喉出毛病的先兆。...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频繁
  • 清晨聊天带来好心情

    清晨聊天带来好心情

    福州市鼓楼区安民巷有一位老寿星,她就是现年92岁的刘秀珍老人。刘老太1918年3月出生在福州,24岁那年出嫁,婚后夫妻恩爱,并育.有三个孩子。2000年老伴因病去世了,儿女的孝顺加上刘老太淡然的性情,老人很快走出了痛苦的阴影。如今,刘老太与小女儿同住,家中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刘秀珍老人享受着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俗话说:儿女孝顺母寿长。 据刘老太回忆说,旧社会家境贫寒,经济能力有限,要把儿女养育成人,很是艰难。其丈夫在鼓楼区房管所工资很低,她自己勤俭节约,并在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替丈夫分担。那时候每天三点半就起床,帮人...

  • 当心清洁剂致老年斑

    当心清洁剂致老年斑

    一些中老年人手背上长了很多老年斑,这除了和衰老、饮食等因素有关系外,与长期接触清洁剂也有关系。清洁剂致斑的原因主要是其中含脂肪酸和碱等化学成分。脂肪酸等能让油污溶解,也能破坏皮肤保护层,使皮肤组织蛋白变性,引起老年斑。因此,我们洗碗洗衣服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清洁剂。...

  • 清明登山 摔伤骨折烫伤怎么办

    清明登山 摔伤骨折烫伤怎么办

      清明时节,不管是出门游玩还是上山扫墓,发生意外的情况都比平时要多,桂林市专家提醒,提前学习一些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意外带来的伤害。      肘关节、腕关节骨折   可用矿泉水瓶临时固定   桂林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曾雄谈到,清明期间,一旦出现摔伤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南溪山医院骨科主任方冠毅告诉记者,一旦出现骨折,应立即呼叫120,同时,家人也可做正确的初步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因摔伤部位不同,不同类的骨折处理方法也不一样。方冠毅谈到,肘关节、腕关节骨折一...

  • 吉尼斯世界纪录 高寿117岁的付素清

    吉尼斯世界纪录 高寿117岁的付素清

      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到一百岁似乎已经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四川省太平镇上有一位付素清老人,就是远近闻名的百岁老人,到今年7月就满117岁了,去年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还为老人颁发了“恭贺付素清老人116岁大寿,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的匾牌。   付素清1897年出生在四川简阳某大山深处,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见证了中国百余年来的风云变幻,生活也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沟壑纵横般的深深印痕。老人共生育了6个子女,现在只有二女儿徐淑华和三女儿徐桂花健在...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世界
  • 想长寿 清理肠胃

    想长寿 清理肠胃

    有句谚语叫“若要长生,肠胃常清。”很明显,要想长寿,肠胃需要经常清理,使之保持正常的通畅状态。 食物经过食道到胃,在胃中经初步消化后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在胆汁和胰酶的作用下,其所含营养物质被分解成为可吸收的简单分子,连同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由小肠绒毛吸收;而胃肠内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则通过大肠变成大便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而若胃肠积滞,会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甚至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并间接地加速人体衰老。 要做到&ld...

  •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作者:俞晓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晚清的雷丰,是名医也是文人:感悟他的隐逸人生 雷丰(公元1839-1888年)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在时令病上颇有建树,且擅长针灸,行医于浙闽赣苏广大地域,兼擅诗、书、画、丝竹,是一位有蕴藉情怀的文人。雷丰所著的《灸法秘传》《时病论》流传至今。 雷丰的父亲雷焕然,字逸夫,清道光时期的人。时人谓“逸仙本闽浦布衣”,闽浦即福建浦城县,雷焕然本是福建省建宁府浦城县的一介平民。有一年,雷焕然来到繁华的衢州城谋生。按照雷丰的说法,雷焕然在衢州是先读...

  • 乡医王鑑清的三绝

    乡医王鑑清的三绝

    浙江一带物阜地灵、俊杰辈出,明代医家张景岳便是其中代表。岁月悠悠,浙江中医有像张景岳那样的名医,声名显赫,更多的则如点点繁星,为护佑一方百姓的健康默默奉献。 王鑑清(1903-1985年),生于绍兴一耕读人家,性慈厚,幼受庭训,少时与诗书为伴,兄弟中排行老三。曾在菱湖、苏州当过学徒,又赴沪上教书,因患风湿致半身不遂,辍业回家。经皇甫庄秀林医治而愈,因有感于范文正良相良医之言,遂拜其为师,竟以医为业,终其一生。 王鑑清遵师训从古医籍中追寻医学真谛,上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大...

  • 天清地明 眼亮有方

    天清地明 眼亮有方

    《历书》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三侯为:一侯桐始华,二候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此时白桐花满山盛放,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躲回洞穴,而喜爱阳气的鹌鸟出来活动了。清明多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彩虹。春意正浓,花事正盛。宜寻三五知交好友,一起郊游踏青。 不过像以前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早就out了,现在很多时候“雾茫茫”。出门踏青扫墓,不免对时而呈现出的沙尘天气而&ld...

  • 清末民初成都名医沈绍九

    清末民初成都名医沈绍九

    清末民初成都名医沈绍九(1865-1936),名汀,浙江绍兴县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贫穷患者义诊送药,传为佳话。 沈绍九于1896年在成都正式开业行医。当时成都一些中医对“伤寒”与“温病”的治疗,往往混同起来,用治伤寒法治温病,治温病法治伤寒,致使许多病人,轻病转重,重病转危。沈绍九能条分缕析,辨证施治,经他诊治的病人转危为安,致声誉日隆,前来寓所求医者不绝。沈绍九体质素弱,乃略提高诊费加以限制,门诊费一元大洋,出诊费最高时达到8元。但他对于患者,不论...

  • 刘清泉 构建完善中医急诊学理论体系

    刘清泉 构建完善中医急诊学理论体系

    简介:刘清泉,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曾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等荣誉。牵头“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1项,主持“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岐黄学者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1项、215人才项目1项、首发重点项目1...

  • 『上火』不要乱吃清火药

    『上火』不要乱吃清火药

    很多人“上火”后,认为吃点三黄片就好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确切的,是不科学的,很多时候更是有害的。 “上火”首先要分清是实火还是虚火。 “上实火”的人,面色发红,口中异味很浓,喜欢喝凉水,吃凉的东西,平常穿很少的衣服还感觉很热,大便干,小便黄。而上虚火的人,面色是一块一块的红,口中基本上没有异味,不太喜欢喝水,即使喝水也喜欢喝热的,怕冷,脚常容易凉,小便清长,胃口不好,舌苔厚腻。 如果是实火,可以吃三黄片、黄连上清片等清火药。而临床上,常常见的是...

  • 清明养生补光

    清明养生补光

      补光是摄影名词,可在我们小镇苏老中医的口中,它是一种养生法。记得小时候,村上有个老病号,每当病恹恹地去找他看病,他就会说一句:“多补补光哟,莫整天炕头、灶头(烤火炉)!”   苏老中医现在90多岁了,人很和善。每次给人看病,不光是开个药方就了事,总是顺便拿些健康、养生等知识给你普及一番。   我最近感冒咳嗽老不好,吃止咳药也没用,便去请教苏老中医。望闻问切后,老人家一边开药,一边不紧不慢地跟我聊了起来。   他告诉我,清明是一个重要节气,清明前后一定要重视养生。首先,肺是...

  • 贾治中:清代药性剧是以表现中药药性为主题

    贾治中:清代药性剧是以表现中药药性为主题

    1990年前后,山西中医学院(现山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贾治中教授从太原旧货市场上淘回一本《群英会》钞本,内容是以中药药名为人物打开剧情演绎。那时教育使命繁忙,他并未细审这本书。1992年冬,贾治中将《群英会》与几种古代本草书本逐条对勘,发现此书具有较大的科普价值,又是寓教于乐的戏曲方式,非常可贵。所以他便开端校注此钞本,一起又打开了其他版别的搜集、收拾与研讨,至今已20余载。2013年7月,贾治中与杨燕飞所著《清代药性剧》一书出书。 偶得一书,启一段保藏之旅 贾治中搜集到的第一本《群英...

  • 刘完素 张元素 李杲 王清任 张锡纯:一代名医

    刘完素 张元素 李杲 王清任 张锡纯:一代名医

    自古以来,燕赵大地名医辈出。历史上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河北医家包括刘完素、张元素、李杲、王清任、张锡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医,一定有其共性的文化背景和特点。现将这五大医家的共同特点加以梳理、总结,探寻他们成才的规律,以期给中医后继者以启迪与勉励。 坎坷立志 刘完素出身贫苦,生于肃宁洋边村(今河北省肃宁县师素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刘完素因水灾随母逃难,定居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河北省河间市刘守村),后人因此称其为刘河间。刘完素15岁时其母得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

  • 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考略

    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考略

    “汪必昌, 字燕亭。 清代安徽新安人。 御前太医。 对医学造诣颇深, 尤潜心于仲景学术。 著有 《医阶辨 证》一卷, 《聊复集》 五卷” [1] 。 上世纪90年代编著的 《伤寒论研究大辞典》 中对汪必昌之记载转引如上, 可见甚为简略。 其他著述如《新安名医考》和《新安 名医及学术源流考》等所含相关条目之记载亦大抵如 是, 对其生卒年也未有明确结论。 2017年, 汪必昌晚年 遗著《聊复集 ·怪症汇纂》等4种未刊稿本现世 (见封 三彩图1-彩图2) , 将这位几乎已被遗忘的传奇...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御医
  • 访国家非遗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玉凤

    访国家非遗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玉凤

    “我们每一位制药老师傅在炮制过程中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能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治业祖训,将昔日供奉皇家所保持的高品质和高标准保持至今,按照御药的要求精制细作,以供百姓大众之需。”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玉凤,在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达仁堂国药文化展览馆内道出了清宫寿桃丸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发展和保护的“秘诀”。 达济天下 仁者博爱 “达则兼善世多寿,仁者...

  • 雾是一种不清洁的东西

    雾是一种不清洁的东西

      夏锻三伏,冬练三九。严寒的冬天经常可见锻炼的人群,而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就是跑步,既不需要器材,也不需要室内场地,城市的马路便是现成的跑道,因白天要忙于上班,故锻炼时间通常以清晨为主。不过,人们在锻炼之时,却往往会忽视冬天大雾对人体带来的危害。科学家还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雾是人类无形的“杀手”。这并非危言耸听,有例为证,20世纪,世界上发生了八大公害事件,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和发病,其中有5大公害是大气污染所致,而且部分公害事件与雾有关。   雾是一种不清洁的东西,雾中溶解一些如酸、碱、...

  • 清明踏青 陶冶性情健体强身

    清明踏青 陶冶性情健体强身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清明节正当早春三月,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也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踏青习俗,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一书中关于这一习俗的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

  • 调节身心 清淡饮食让肠胃放松

    调节身心 清淡饮食让肠胃放松

    翻看日历,不知不觉悠哉的假期生活已画上句号。假期过后,上班族或学生是否有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身心疲惫,甚至吃不香、睡不着,正常生活被打乱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对此,专家建议,对待“节后综合征”要正确调节身心,保持平常心,合理应对。 调整作息适当运动 清淡饮食让肠胃放松 假期里,人们习惯将生活调整到特殊频道——把工作琐事都抛到脑后,尽情吃喝,尽情玩乐。然而,度过了愉快的假期,身心还处在放松的阶段,&ldq...

  • 佛陀用咀嚼杨柳枝开示佛门弟子清洁口腔

    佛陀用咀嚼杨柳枝开示佛门弟子清洁口腔

    中国古代佛家修行讲究修得清净心,并把修行贯穿于日常起居中,特别讲究洁身、洁口。平时,佛门弟子非常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注重口腔卫生。 佛教创立之初,教徒们没有刷牙用具,常常口气难闻,饮食难以消化,还易生病。佛陀就用咀嚼杨柳枝开示佛门弟子清洁口腔,这可以说是现代刷牙的前身。这种刷牙的用具是佛家重要的法器,被称为齿木。古代僧侣外出化缘、游方参学,必须携带。齿木多用25厘米左右的杨柳枝制成手指般粗细(如没有杨柳枝,可用楮、桃、槐、柞条、葛藤等,苦涩辛辣的树木替代均可)。咀嚼齿木的方法是从一端嚼起,咽...

  • 清淡饮食 缓慢运动

    清淡饮食 缓慢运动

    入冬以来连续启动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让北京的居民经历着与霾的抗争。入冬以来雾霾连连造访,使得冬季享受阳光这么简单的事情变得“遥不可及”。选择性的增加抗雾霾饮食,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应对雾霾天气的重要举措。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白萝卜和大枣等都是冬至的养生好食材。从中医角度来说,白萝卜味辛甘,适合痰多、消化不良、大小便不通畅的人群食用。大枣既补气又养血,对贫血或手脚冰凉的女性非常适合。 在雾霾天气条件下,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 清明各地习俗大全,看看有你的家乡没?

    清明各地习俗大全,看看有你的家乡没?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 清明冷食、郊游是基本主题。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1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

  • 心灵修炼方法 将愤怒怨气等清理出去

    心灵修炼方法 将愤怒怨气等清理出去

    生活中免不了遇到各种烦恼, 此时大可不必立即做出反应,不妨 通过一些心灵修炼方法,将愤怒、怨 气等“毒素”沉淀下来,并趁机将其 清理出去。 首先,别一味追求结局而忽视正 在热播的剧情。举个例子,约会时与 其纠结喜欢的女孩愿不愿意嫁给你, 倒不如享受初吻的美好和求婚带来 的幸福感。还要懂得理想与现实的差 距。很多人觉得生活要按照自己的意 愿进行,但生活中可能处处不如意, 愿望也不是百分之百能实现的。面对 不同结果,要有宽容的心,尽力就好, 结果让老天去决定。 其次,冲出“心理适...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