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第47页
-
清晨注意身体的疾病信号
人们在起床后常常会出现头晕、四肢僵硬、身体浮肿、心悸、饥饿等生理现象,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这些生理现象常常是身体内部患有疾病的外部表现。专家提醒,一定要留意清早发出的健康警报,及时治疗。 清早头晕预示颈椎骨质增生、血黏度增高。因颈椎骨质增生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脑供血;而血黏度增高时,血流减慢,血氧含量下降,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加之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现,所以有头晕、头昏症状。 清早僵硬 早晨起来感到手指僵硬,不能握紧拳头,活动不便,有时手指关节发生绞锁的现象,必须活动相当长时间后才会渐渐缓解。早晨僵硬是类风...
-
碗柜半月彻底清一次
碗柜是厨房里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但在将洗净的碗筷放入柜子时,你是否知道,碗柜里隐藏着许多细菌。碗柜多是密闭的,通风性差,当人们把洗好的碗筷放入柜子时,湿气很难散去,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易滋生细菌。细菌粘在碗筷上,容易导致病从口人,还会让碗筷有异味。 怎样才能让碗柜保持清洁呢?专家提示,最好半个月彻底清洁一次。清洁时,将里面的物品全部取出,用清洁布蘸取少量肥皂水或稀释的洗洁精擦拭,重点擦边角处和隔断处。然后用干布擦净水痕,打开柜门通风晾干。 需要提醒的是,不能用洁厕粉、去油漆剂、金属清洗剂、炉灶清洗剂...
-
老人清晨要防脑梗
虽然脑梗塞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血管硬化,但据临床资料显示,脑梗塞患者中50%以上的人并没有高血压,有心脏病的人也很少,这说明发生脑梗塞的病人不一定患高血压或心脏病。可见,没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也要预防脑梗塞。 一般说来,老年人的血管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硬化现象,这是由年龄因素决定的生理现象,而血管硬化是导致脑梗塞发生的主要因素。尤其经过一夜的睡眠后,体内的水分有所消耗,而又没能及时补充,造成血液浓度增高,这种现象老年人尤为明显。近几年来,我国医学专家曾先后通过两干多例脑梗塞病人进行了发病时间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凌晨...
-
刘清泉 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对公立医院托管县级中医院模式以及中医医联体、医院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进了北京中医医院品牌提升和顺义医院整体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为中医医院在医改中发挥作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刘清泉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中药研究所所长,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副院长等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及ICU学术带头人,中医感染性疾病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传染病、脓毒症、耐药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
-
郎清平:医疗行业新媒体应用
医患关系中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矛盾,因此大量医患舆情、数据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可以看到这些医患关系的事件通过新媒体的爆发和网络的传播,具体有哪些医院,是什么样的医院,地域分布,以及舆情事件的原因。对医患关系的舆情应对,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新媒体,用好微信微博。 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内功,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人文关怀,同时应用新媒体的平台和渠道完善一些突发事件的预案,包括舆论的引导、构建舆情的研判体系,以及舆情的发现机制。我们要主动应对舆情,及时发布、及时跟进事件发展进程,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安定人心。再比如华西附二院,聚...
-
夏季吃的不要太清淡
许多人对夏季饮食的清补原则理解片面,甚至认为清补就等于只吃蔬菜、瓜果,追求饮食绝对清和素。专家表示,事实上,夏季饮食并不宜过于清淡。 专家表示,清补还是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应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以对抗酷热。这一点对于老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人到老年,舌头上味蕾减少,嗅觉迟钝,加之炎热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理改变,就会使食欲进一步减退。如果饮食再过于清素,就更不会有胃口。况且一味进食疏菜、瓜果,人体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会不足,势必会削弱机体抵抗力,从而达不到补养的目的。 那么,夏季哪些荤食和补品具有清补作用? 鸭肉性...
-
吴登清:用双拐撑起乡间行医路
拄着双拐的吴登清在给病人检查病情 吴登清,男,1962年生,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第五次残代会代表。江苏省盐城市第六届、七届人大代表。 吴登清扎根乡村行医20余载,1985年至1989年,去江苏省盐城市卫校学习光明中医函授大学课程。2012年,入围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2014年,在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6年3月16日,拜国医大师唐祖宣为师。 2010年11月底,来自江西省的...
-
枕头清洁对健康很重要
我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枕头是睡眠离不开的伙伴,如果口鼻近距离接触藏有大量真菌的枕头,疾病也就离我们不远了。在枕头滋生的病菌中,曲霉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常常会导致哮喘的发生。曲霉菌还能引起有过敏倾向病人的过敏性鼻炎。另外,这些真菌可进入肺结核造成的空洞中,让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肺出血。曲霉菌还是导致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病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可见保持枕头的清洁是必不可少的。人们有经常换洗枕巾、枕套的习惯,但往往不注意枕芯的清洁,其实,枕芯更容易因受潮而滋生病菌,必须定期采取措施才可减少不洁的枕头带来的...
-
吴塘字鞠通 清代医学家
吴塘(1758~ 1836年),字鞠通,江 苏淮阴县人,清代医 学家。他19岁时, 因父亲和侄子相继 病故,心中悲愤,于 是立志学医,发奋 读书。他曾在京师 检核《四库全书》, 得见吴又可的《温 疫论》,深感其论 述宏阔有力,极有 创见,又合于实情, 受到了很大的启 发。他对叶天士更 是推崇,在继承了 叶天土理论的基础 上参古博今,结合 临证经验,撰写了 《温病条辨》,对温 热病学说做了进 一步的发挥。吴 鞠通精究医术, 终成温病大家, 是温病学派的最高 成就。 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京师暴发 温疫,当时...
-
清除人体『炸弹』保心脑健康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昨天还好端端出来遛弯晨炼,今天就心梗、脑梗住进医院,甚至有人上午还精神奕奕,下午就已经瘫痪在床。为什么一向身体不错,突然就患了心肌梗死或是脑梗塞呢?专家指出直接凶手就是附着在心脑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说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它的表面是一层包膜,包膜很薄,包膜内含有脂质、凝集的血小板等,像薄皮大馅的饺子,非常容易破裂。粥样硬化斑块在不破裂的情况下,主要是使血管堵塞,造成血流不顺畅,致使心脑缺血缺氧。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情况...
-
宋清 买入“善药”卖出“善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传, 传主宋清是一位药商, 但也会看病, 算是我的先辈同行。传文可分为三段。 1 第一段, 说宋清是长安药市的一位药商,家中所积储的全是上好的药材——“善药”。宋清待药农优厚, 药农也乐意将“ 善药”卖给他; 他供给医师的药也全是“善药”。买入“善药”,卖出&...
-
刘清泉指出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兼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卫生计生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急诊质控中心组长。长期从事中医急诊一线临床工作,多次参与SARS、甲流、登革热、禽流感等救治与指导工作。 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 中医在急诊中的作用不大,救急主要靠西医,中医的优势在慢性病。西医界这么认为,中医界抱有此想法的也大有人在。对此观点,中医急诊出身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l...
-
吃猪血可以清肺除尘吗?
民间相传吃动物血可以润肺除尘,特别是常常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们,更需要经常吃动物血来清除肺里的粉笔灰。那么,吃动物血真有这样的作用吗?医生有何说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血液科主任张新华解释说,人体吸入的粉尘直接进入肺部,但是我们吃进去的动物血处在大肠里,消化道和肺部是互不相通的,因此无法清除肺内的粉尘。但猪血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清肠胃,却不可以除尘。 而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肺和心脏是密切相关的,心主血脉,吃动物血可以达到补血的功效,而且补血就是补心,因此也可以对肺起作用,达到清肺除尘的功效。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