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第4页
-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中医中药的疗效与处方组成、 剂量、 中药的质量 (包括品种与炮制)、 煎药方法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前, 我国的防病治病完全依赖于中医 中药, 当时及现在所用的处方大部分都是经方, 如《方 剂学》 [1 ] 收载的 308 个汤剂处方中东汉时期的占 26. 3% , 为历代之首, 其中 26. 0% 为仲景《伤寒论》 之 方。笔者试图探求古、 现代中药剂量的联系与区别时, 发现相关文献说法不一, 无法依从, 于是笔者对我国历 代中医药度量衡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考证与研究。 1 依据 对我国古...
-
五行观念 五行即五时十月历将一年分五季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登本 五行观念源于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为五季,作为哲学概念则形成于春秋战国至秦汉,在五行理论形成及盛行之际,也正是《内经》医学理论构建并形成时期。 五行概念的形成源于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人类生命活动影响最大而又最为直接的五季观念。随着人们对五行观念认识的延伸,其表时节气候运行变化的意义被方法论的作用取而代之,演化为认识物质世界的理论和思维方法。自五行特性被抽象以后,五行就被用作分析、归纳、标记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特征,以此作为研究各类事物内部联系的依据。此...
-
名中医 病历质量评估 临床大数据处理
记者陈计智8月18日从山东省淄博市中医药管理局获悉,该市开展的首届“名中医、青年名中医、基层名中医”活动评选出80位名中医,其中名中医(药)30名、青年名中医20名、基层名中医30名。 此次评选要求严格,除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需要德才兼备,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实践,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病、危急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技术专长,善于运用中医辨证理论体系治疗本专业多种疑难病或危急重症,服务质量优良,在日均门诊人次、年住院治疗人次、...
-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笔者发现他们早年或职业生涯中都有专门从事中药工作的经历。古代的孙思邈、葛洪、李时珍既是中药大家又是中医大家杰出代表,当代如京城国医大师颜正华、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姜良铎等青年时代都有从事中药工作的经历。先中药后中医,是符合中医传承和发展规律的。 然而,目前一些中、青年中医师对于中药的药性药理以及临床运用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记载上,缺乏对中药实物的真伪优劣分辨能力以及临床剂量运用的深刻体会,对于中药的生、熟、炒、制等炮制区别也难以把握。一些青年中医不能很好地对中药运用自如,从而导致中...
-
中医问诊内容的发展历程 中医问诊客观化研究现状
中医问诊内容及客观化研究探析 中医问诊是指医生采用对话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时间、发展及现状、治疗过程等,是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中医问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方法。由于疾病的某些情况,如患者的自觉症状、过去的情况、用药效果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在某些疾病或发病的早期,患者缺乏明显的客观异常体征而问诊获得诊断病情的资料就显得尤其重要。 中医问诊内容的发展历程 综合中医问诊的发展过程,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其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初期:先秦时期至战国时期;...
-
经方传承的历史现状与前景(上)
编者按:在中医学传承事业中,经方的分量最重。经方是中华民族的原创,传承至今几千年,依然活力四射。经方以其极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在中医人才培养、临床医疗保健、市场开发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经方的传承日益受到国内外中医界乃至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中的一个高地。本版特将我国现阶段经方传承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作了采访,记录如下。因内容较多,故分上、下篇刊登。 问:近几年来,经方成为中医界的一个热词,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经方的定义?...
-
FDA《植物药研发指南》的历史演变
FDA《植物药研发指南》的历史演变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是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力的食品与药品管理机构,影响着各国药品法规的制订与执行。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于2015年8月17日在网上发布了修订版的《植物药研发工业指南》(Botanical Drug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Industry ,以下简称修订稿),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求意见,这是该指南11年后的首次更新。 FDA早在1996年8月16日开始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几经易稿,于2000年8月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