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 第76页

大 第76页

  • 大寒小寒 中医养生护肾防寒

    大寒小寒 中医养生护肾防寒

      一月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   养生关键:“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 国医大师周仲瑛“九字”养生

    国医大师周仲瑛“九字”养生

    国医大师周仲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等传承,江苏省名中医)年过八旬,鹤发童颜,脸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敏锐。“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这九个字折射出周仲瑛淡泊安定的养生态度。 “吃得好”并不是指经常吃山珍海味、保健品。相反,他的一日三餐其实就是老伴亲自做的平常饭菜,但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用俗语来说,“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睡得香”是指周仲瑛不管忙碌还是空闲,...

  • 大寒节气饮食调养

    大寒节气饮食调养

    1月20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廿三 大寒 2017年大寒交节气时间 2017年1月20日 05:23:33 宜: 防风御寒 早喝人参黄芪酒 晚服杞菊地黄丸 大至 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复紖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

  • “气失常”的六大表现

    “气失常”的六大表现

      气失常主要包括气虚、气滞、气逆、气脱、气陷、气闭等,以下中医为大家介绍这六种气失常的表现及形成原因,看看你发生过吗?      气失常一:气虚   概念:指元气耗损,周身之气不足及功能减弱,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气生成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复等所致。   表现:全身性气虚,可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偏于元气虚,则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则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 生姜治关节疼痛 常喝胖大海血压低

    生姜治关节疼痛 常喝胖大海血压低

    生姜在缓解疼痛、辅助治疗关节炎上的效果显著。风湿病专家对250名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过一项实验。在6周的疗程中,一组患者每天两次服用含有生姜成分的药物255毫克,另一组患者则服用不含生姜成分的药物。2/3服用了含有生姜成分药物的患者反映,他们疼痛感减轻,其效果远远高于另一组的患者。 胖大海性凉,长期过量会引起气血两虚,导致出现腹泻、饮食减少、胸闷、身体消瘦、低血压等症状。胖大海一般水煎服或开水泡服,一次可泡3~5枚,服用两三天即可,连续服用以不超过7天为宜。...

  • 嗓子哑别急着喝胖大海

    嗓子哑别急着喝胖大海

    有人嗓子哑了,买来胖大海,天天泡着喝,这种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导致音哑的原因有很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分为风寒、风热、肺肾阴虚、气滞血淤等几种,而胖大海主要适用于风热邪毒引起的音哑。 胖大海性味干寒,功效为开肺气、清肺热、润肠通便、利咽解毒等。常用来治疗发音突然嘶哑,并伴有咳嗽、口渴、咽痛或高声呼叫而致的声音嘶哑等症状。嗓子哑就把胖大海当做特效药,甚至把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可能造成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不适,甚至导致消瘦。...

  • 九大体质 如何调养?

    九大体质 如何调养?

      有人吃火锅就长痘,有人脸上却依然光洁,夏天吹空调,有人说再开高一点,有的人说再开低一点,同样是吃东西,有人吃冰箱里的东西就拉肚子,有人则喜欢吃凉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10月16日,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主任农泽宁在本报举办的讲座上,从中医体质观点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健康为何各有不同,并发放了体质辨识表,让读者不但对自己体质有了了解,还通过体质辨识让读者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饮食、起居、运动,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九种体质你是哪种?   ...

  • 国医大师李济仁 养心宜养神养肝宜疏肝

    国医大师李济仁 养心宜养神养肝宜疏肝

    李济仁,1930年生,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擅长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李济仁,这位86岁高龄的老人如今身体健康、步履轻盈、思维敏捷,每周坚持门诊与带教,还时常外出旅游。有人向他讨教长寿秘诀,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健康长寿,主要得益于对心、肝、肺、脾、肾五脏全方位的保养呵护。 养心宜养神 李济仁介绍,养生著作《黄帝...

  • 暖胃用大麦

    暖胃用大麦

    冬季气温较低,未能及时添加衣物或者没注意防寒保暖,就容易感受寒邪,老年人本身就脾胃虚弱,胃部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可见健脾暖胃是十分重要的。大麦就是健脾养胃的佳品,可以做成药膳食用,既补充了营养,又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大麦味咸、甘,性温,具有益气、暖胃、健脾的功效。冬季可以用大麦做成大麦粥或者大麦茶,这样就可以消除胃寒、胃痛了。 大麦粥:大麦60克,加水按常法煮粥,当早餐食用。本粥具有益气宽中、暖胃消胀的作用。适用于胃部受寒引起的胀满、疼痛、吐泻等症。 大麦茶:...

  • 手脚冷常饮大枣茶

    手脚冷常饮大枣茶

    进入冬季,手脚冰凉是不少年轻女性都会遇到的麻烦,怎么捂都捂不暖。一些瘦小女性,衣物不够保暖或压力过大时,以及低血糖或低血压等情况都易产生手脚冰凉的现象。 除系统性疾病引起的手脚冰凉外,这不能算是疾病, 日常的生活和饮食调节可以改善这种状况。主要做法是补充营养,多吃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鲜鱼类、大蒜、青葱、辣椒、咖哩。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补温热食品,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汤或炖肉时可加入黄芪,既不影响味道,又可...

  • 养肝健胃食蜂蜜浸泡大蒜

    养肝健胃食蜂蜜浸泡大蒜

    平时生活中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出现腹泻。此时,吃点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的大蒜,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吃大蒜也有讲究,如果能配合蜂蜜,保健效果往往比单吃更好。 生食大蒜后,口里会有臭味。但如果把大蒜先在30%左右的盐水中浸泡后,再放到蜂蜜中浸泡,既能去除蒜臭,还能消除大蒜的涩味。大蒜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伤阴,刺激胃粘膜;而蜂蜜具有健脾、和胃、养阴的作用。所以,吃蜂蜜浸泡过的大蒜,不仅能弥补大蒜伤阴的缺点,还能更好地保护胃粘膜。蜂蜜中含有矿物质和糖分,与大蒜的营养成分结合在一起,能增强...

  • 补肾兴阳 大葱虾皮

    补肾兴阳 大葱虾皮

      主料虾皮200克。   配料章丘大葱50克。   调料香油。   制作虾皮水洗一次,葱切细末,加香油调味。   养生功效补肾兴阳,增钙壮骨。...

  • 柑橘类水果食疗大比拼

    柑橘类水果食疗大比拼

    此时各种柑橘类水果如橘、柑、柚、橙、柠檬等竞相上市,让人馋涎欲滴。柑橘类水果独特的香味不仅让人精神振奋,食欲增加,而且一般都有较厚的果皮,果肉酸甜,水分充足,营养丰富,果皮和果肉都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 橘予止咳化痰:中医认为,橘子果肉味甘酸、性凉,人肺、胃经,具有润肺生津、理气和胃、止咳化痰等多种功效。秋冬季节肺燥咳嗽的患者可以适量多食用。橘子皮也是良药,可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橘皮中的有效成分陈皮甙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刮去白色内层的橘皮表皮称为橘红,具有理肺气、祛痰止咳的作...

  • 大葱治肩膀酸痛

    大葱治肩膀酸痛

    很多中老年人受凉或劳累后,容易出现肩膀酸痛,常吃大葱对治疗肩膀酸痛大有帮助。肩膀酸痛多由于受凉或劳累造成肌肉血管的血流不畅,体内废物代谢不良,导致乳酸堆积而引发的。大葱中的丙烯基硫化物可促进维生素B1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乳酸堆积,缓解肌肉疲劳状况。 由于大葱中的丙烯基硫化物具有挥发性,不宜长时间加热,因此生吃效果最佳,每天可食用10克大葱,煮汤在汤快出锅时再撒葱花。...

  • 食用豆腐渣对身体大有好处

    食用豆腐渣对身体大有好处

      打豆浆过滤出的豆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含有一定钙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能降脂,吸附随食物摄入的胆固醇,阻滞胆固醇吸收,对预防血黏度增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非常有利;能阻止和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防便秘,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如果经常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缺少膳食纤维,一不小心就吃出个“三高”来。适当食用豆腐渣对身体大有好处。   豆腐渣口感粗糙、松散。怎样把这粗糙的东西做出美味,化腐朽为神奇?这里还有门道。介绍一...

  • 大暑节气推荐食方

    大暑节气推荐食方

    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三伏天的“中伏”也接踵而至,今年大暑与中伏相交时段达15天,将迎来全年最热时段。俗话说:“大暑小暑,淹死老鼠。”这个时候的热、湿、闷让很多人感觉不舒服。南京食疗专家提醒,大暑期间饮食不妨适量增加一些薯类食品。因为薯类脂肪含量少,热量远低于主食,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蠕动。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我国居民应增加薯类摄入,建议每周5次,每次50-100克。 蓣薯——保湿护肤健脾胃 这个季节,应多吃清热解暑的...

  • 春季食用蜂蜜三大好处

    春季食用蜂蜜三大好处

    春季常食蜂蜜好,祛病养神抗衰老。蜂蜜是蜜蜂采集的植物花蜜或植物细胞渗出的蜜露混以蜜蜂的唾液分泌物,经充分酿造后,贮藏在蜂巢的甜性物质。到目前为止,蜂蜜中检出的物质有180余种,主要成分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75%以上)组成,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另外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能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不含有脂肪,是绝好的滋补品和天然药品。营养专家介绍,春季食用蜂蜜对人体有三大好处。 抗疲劳 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有...

  • 大枣姜汤驱寒凉 小葱姜汤止腹泻

    大枣姜汤驱寒凉 小葱姜汤止腹泻

    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红糖、大枣、绿茶等不同辅料,熬成热气腾腾的姜汤,饮之妙用无穷。但姜汤也需要对症喝,喝错了反而会伤身,得不偿失。 大枣姜汤驱寒凉。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大枣的补中益气和生姜的促进气血流通合二为一,可以改善女性手脚冰凉的症状,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也非常有效。但不适于热性体质的人喝,且以冬天喝较为适宜。大枣糖分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宜服用。大枣姜汤对于经期的女性很有帮助。 小葱姜汤止腹泻。这味姜汤适用于由于病从口入导致的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适...

  • 升麻芝麻炖大肠 用于脱肛子宫脱垂

    升麻芝麻炖大肠 用于脱肛子宫脱垂

    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猪大肠1段(约30厘米)。大肠洗净,装入升麻与黑芝麻,线扎好,放入锅内,加姜、葱、酒,水,先武火后文火炖3小时即成。 功效:升提中气,补益肝肾,适用于脱肛、子宫脱垂、老年人便秘等症。...

  • 用甘麦大枣汤来补益心气 养心安神

    用甘麦大枣汤来补益心气 养心安神

    按照中医理论,夏天本是心肠热烈的季节,容易喜乐、兴奋,不易出现负面情绪。然而有人却会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精神萎靡不振。这时可以用甘麦大枣汤来补益心气,养心安神。 甘麦大枣汤中的“甘麦”指的是甘草和小麦。桂林市中医医院内五科主任邓建华介绍,甘草可泻心火、和脾胃,小麦则能养心液、清肝热,两者与养血安神的红枣共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养心调肝、和中缓急的作用。 做这道汤一般要用到甘草9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也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加减重量和材料。将这三种材料加水后小火煎煮,再将煎液分两次取出...

  • 养生食谱大全:清热止咳平喘消痰

    养生食谱大全:清热止咳平喘消痰

    海米炝竹笋   原料 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竹笋洗净,切成条,焯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锅内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海米烹入料酒,加高汤、味精少许,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 清热消痰、祛风托毒。 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 萝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 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

  • 小雪大雪以骨养骨

    小雪大雪以骨养骨

    今年11月22日是农历节气中的小雪,而大雪节气则在12月7日,表示天气寒冷,有可能下雪。许多老年人本身就骨质疏松,雪天若是一不小心摔跤,特别容易骨折。故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注意养好骨头,而中医食疗历来推崇以骨养骨。 早在明代,名医李时珍就主张“以骨入骨,以髓补髓”,认为通过食用一些动物骨头,可以强健骨骼。“以骨补骨”则是中医“以形补形”食疗观念的体现,但并不是民间所说的吃啥补啥,所以以骨补骨还需要辨证运用。常用于食疗的动物骨头有以下几种。 羊骨:...

  • 三伏天 炮制大黄炭

    三伏天 炮制大黄炭

    那是三伏天的一个早晨,来了一位大叔,腿有点跛,我迎上前去,他拿出一张中药方,我递给收银,就去中药柜铺开大纸,准备抓药。这时收银说:“没有大黄炭这味药怎么办?”我跑过去拿起电话问临近的药店是否有这味药,结果也是没有。 这时大叔拿起药方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大叔,其他药材你可以在我们店买,大黄炭你再去别的地方买不行吗?”大叔摇摇头:“我腿脚不好,还是让孩子一块儿去别的地方给我买吧。”我又叫住大叔,拿了椅子让大叔坐下,倒了一碗酸梅汤,递给大叔让他歇...

  • 泛谈“大气下陷”

    泛谈“大气下陷”

      “大气下陷”理论是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张锡纯的特色理论之一,其对近代一百多年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大气即胸中之气   “大气”知名,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之举也。”这里的“大气“指的是自然界的外气;《灵枢·五味》篇云:“其大气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定义大肠液亏证与大肠燥结证

    定义大肠液亏证与大肠燥结证

      定义   大肠液亏证:大肠津液亏虚,失于濡润,传导不利所引起的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和津伤阴损,浊气上攻的证候。   大肠燥结证:邪热结于肠道,消灼津液,津伤肠燥,壅塞气机,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腹胀痛拒按,便秘,日晡身热等症状。   病因   大肠液亏证:高热病持续不解,损伤津液,或汗、利太过,或产后失血过多,血虚不润,或素体阴液不足,或脾胃虚弱,营血化源不足,不能输津下润大肠,或年老肾虚,津液虚衰,均能导致大肠阴液亏损,正如《医宗必读》所云:“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

  • 中下焦大剂 上中焦小剂

    中下焦大剂 上中焦小剂

      大病应大治,大病小治,如同儿戏;小病应小治,小病大治,正气不安;下(焦)病应重治,下病轻治,隔靴搔痒;上(焦)病应轻治,上病重治,药过病所。   笔者向来认为:医者擅用大剂或者擅用小剂,是由其所擅长治疗的病人群体的特性决定的,有其客观性,并非决定于医者的主观喜好。近来有机会较长时间观摩两位风格迥然不同的山西名中医的临证实况,更验证了笔者的先前观点。   在没有直接观摩赵杰主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工作室主任)的门诊情况之前,笔者已经领略过其开的一张方子:旋覆花20克,代赭石20克,炙...

  • “名”“明”相成诠释大医精诚

    “名”“明”相成诠释大医精诚

    中医药作为实践医学需要继承与创新,能否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疗效,能否赢得更大的疗效取决于人。 因此,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中医人。每一位中医执业人的梦想是成为“名医”。医术至精、医德至诚、方为大医。人们通常认为,大医即为“名医”,却忽略了“明医”。 “名医”一词流传久远。说起“名医”许多人都会如数家珍,从古至今不乏其人。提起“明医”很多人就知之甚少了,这...

  • 《中国本草全书》:集民间力量完成的宏大工程

    《中国本草全书》:集民间力量完成的宏大工程

    历时8年编校,投入6500万元,收集文献2000余种,全书2.5亿字 •我们生当治平之世,恰好又有些许条件,有机会替往圣先贤完成一点夙愿,只有荣幸之感,何来怨悔之意。 本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这个系统和符号担负了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的保障功能。《中国本草全书》通过民间力量,将零散地在历史中尘封的本草文献作为一个完整的数据系统进行搜集整理。为了了解这个文献巨著出版的台前幕后,我们在北京郊区一个古朴的农舍中,采访了《中国本草全书》的主编鲁军先生。 通过民间力量完成的 一次“...

  • 中医学要在大科学观整体框架上定位

    中医学要在大科学观整体框架上定位

    •大科学观,可以这样表述:站在人类文化发展时空观的高度,把古今中外哲学体系下的科学和近代物理、化学体系下的科学,并列纳入科学体系之列的立场和观念,这就是本文所讲的大科学观。 •对于中医来说,近代科学主义思潮与传统哲学贫困,是困扰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与阻力。当人们放下空洞的口号,揭开表面的繁荣之后,人们才会清醒地看到中医学术的真正现实。 •当代中国只有首先确立大科学观,才能真正实现中外文化科学在中国的整合与重构。 •对于中医而言,近代科学主义思...

  • 加大基层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加大基层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常听说一些老年人误信保健品包治百病,白花了很多钱,收效甚微,还耽误了病情,伤害了身体。 这种现象其实普遍存在。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简便廉验的中医药,因其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几千年来形成的健康养生理念,深受百姓欢迎。也是很多老年人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首选。 然而,基层民众很难通过正规、便捷的渠道获取正确科学的中医药知识,据不久前发布的“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显示,每百人仅9人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况且,大部分基层中医医生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