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 第72页

大 第72页

  • 《大国医》里的医道

    《大国医》里的医道

    《大国医》是我最喜欢的中医药类书籍之一,我读了好多遍,不仅仅是因为我从中学习到了中医理论和方药知识,更因为它够励志、够感人、能让今天在校学习中医的我不迷茫,能够吸取力量坚定对中医的信念和信心。 医道与孝道 虽然每位医家的遭遇各不相同、生活的年岁也都相差甚远;但是他们从医的原因却大抵相同。王孟英在十二岁的时候父亲罹患温病,因为当时的医生当伤寒论治而九死一生。而年轻的浦上林医生用甘蔗汁和苦寒药治瘥了父亲的病,此时成为良医的梦想在他幼小的心里闪过。两年以后,父亲再次患病、却没有遇到浦上林那样的良医。父...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国医
  • 抓住机遇,大力研发民间中医药

    抓住机遇,大力研发民间中医药

    民间中医药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完全拥护30年前老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提出的理念:“中医中药来之民间,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提高,再用之民间,为人类造福。”此语指明了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发展的渊源、宗旨、方向、方法和目标。 30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关心指导,人民群众的喜爱支持,以及同道的坚持努力,我国民间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我们更要看到,在新时期,在越来越国富民强的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的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人...

  • 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虎撑,是旧时行医者手执的一种又叫作“串铃”、“虎衔”和“报君知”的物件,据说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发明的。后来,游医郎中为显示自己也有名医孙思邈那样的医术,手里也都拿着这样的铁环,作为行医的标志。医生们摇动虎撑时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象征医术非常高明。 清代张培仁著的《妙香室丛话》卷十四记载:平湖有一个小孩子,脸庞又黄又瘦,饮食减少,多年来求医治疗总不见效。一天,忽然遇到...

  • 国医大师评选应考量学术影响力

    国医大师评选应考量学术影响力

    评选国医大师是近年来引起中医药领域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通过评选既可以充分地肯定这些名老中医药专家们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的贡献,也可为中医药行业以及中医人才的成长树立榜样,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迄今为止,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两届国医大师,向60位从事中医药工作(包括民族医药)的名老中医药专家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为了使今后国医大师评选工作做得更好,使其能够可持续性地进行下去,我们对评选的情况和有关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评价: 揭秘...

  • 中医文化 传承发扬光大

    中医文化 传承发扬光大

      10月30日,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考察了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对做为全省典范的项城市中医院的工作予以肯定。10月24日,周口市基层中医工作现场会在项城市召开,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项城市中医院,对医院一流的环境、设施、服务和一流的中医外治技术交口称赞,院长李军民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参观者的阵阵掌声。周口市副市长张广东号召全市中医院向项城市中医院学习。   新址启用奠定百年基业   在项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三年的艰辛努力,医院新址建设终于完成。201...

  • 合力奋进 中医事业大繁荣

    合力奋进 中医事业大繁荣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举国上下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之中,中医药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行中医中药统一管理,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管理办法,积极推动中医事业顺利发展。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医药立法提供基本法律依据。1992年国务院颁布《中药品种保护条例》。2003年我国政府颁布第一部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中医药条例》,这在中医药事业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本草纲目 民间对原版发掘 中药图谱大全

    本草纲目 民间对原版发掘 中药图谱大全

    图2 制锦堂本卷一首页 图3 制锦堂本附图卷上首页...

  • 师拜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

    师拜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

      2010年5月,我拜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为师。李老德高望重,能够跟他学中医,真乃三生有幸。然而激动和兴奋之余,我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36岁时才开始走上中医之路,深恐学业不精,不能传承好李老的学术思想,怕有损人民生命健康,有辱于师门,愧对恩师的栽培。   我不是中医院校毕业,在大学学的是中文,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与李老相识缘于2005年秋,河南省保健品协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请作为名誉会长的李老参加。我作为协会成员同李老共进午餐,聊叙数语。李老对中医药保健品事业发展正确而独到的见解,给我留下了...

  • 小小刮痧板 养生作用大

    小小刮痧板 养生作用大

    刮痧通过对体表的良性刺激,能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驱风散寒、排毒解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特色刮痧是不错的养生方法。 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能行气通络。可再用同样的方法刮拭双脚。 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 建议:可用刮...

  • 大学的重心要落实在“学”字上

    大学的重心要落实在“学”字上

      当一门学问或者技术上升到学科的高度时,就必然有它传播与继承的场所和载体,笔者认为大学是学科弘扬专业知识的最佳载体,而学者则是维系学科命脉的主要载体。   大学的重心要落实在“学”字上   大学在古代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四书》中《大学》一书,它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而成书,是讲修德与治国之间关系的篇章。二就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根据文献记载,大学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机构,可以追溯到五帝时...

  • 走近国医大师李振华

    走近国医大师李振华

      2005年,我有缘结识河南中医学院李振华老院长,并成了忘年交。亲眼目睹大量经中西医治疗无效的疑难症病人,经李老治疗一段后,大都好转、康复,使我对中医的科学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010~2011年,我有幸协助整理反映李老医学人生的书籍《走近国医大师李振华》,进一步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老强调,学医要具仁人之心,文理通、哲理通、医理通,才能百病通。因为我不是中医科班出身,大学学的是中文,自感中医学术博大精深,愈学愈感觉不足。李老鼓励我说:“有良好的中文基础,文理通、哲理通,...

  • 过用乃养生之大忌

    过用乃养生之大忌

      小区的老林是个棋手,前几日在参加全市争霸赛时,因体力和精力过度消耗,结果在进行半决赛时,昏厥在棋场上,确诊为中度脑溢血。   元代养生家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说:“春秋夏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过用,即“不适其性而强云为,用之过耗,是以病生。”确实,在生活中,因“过用”而病倒在岗位上的例子俯拾即是,“过劳死”的例子也时有耳闻。时下,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不少人的生存状态更加严峻,于是他们便不顾身体和智...

  • 大多个体中医师连生存都是问题

    大多个体中医师连生存都是问题

      依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个体中医师必须是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以上者。也就是说,必须要有硬性资格和临床经验的医师才能个体行医,开设个体诊所。相对来说,个体医师比大多数乡村医生,甚至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的技术要高。笔者在农村从事中医工作近20年,对农村中医工作深有了解。现在,若单纯靠诊断费或开中药处方,大多个体中医师连生存都是问题。   一是农村个体中医师因是“个体”,不管什么“定点”都不会落在个体中医师头上。过去,农村个体中...

  • 月亮盈亏影响大 养生跟着月亮走

    月亮盈亏影响大 养生跟着月亮走

      月亮盈亏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气血、经络之气的盛衰,而且与女性的月经和生育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养生也应该遵循“跟着月亮走”的原则来进行。   月亮是美丽的东西,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借月而抒发情感的诗作不胜枚举。实际上,月亮不仅出现在文学著作中,在医学著作中,同样不乏月亮的身影。《黄帝内经》中就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的记载,其大概意思是说,月圆时,人体气血比较旺盛,而月缺时,人的气血较虚。所以,月...

  • 记湖南中医药大学留学生余博通

    记湖南中医药大学留学生余博通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毕业典礼上,一位登台发言的毕业生代表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他有一双碧蓝的澄澈眸子,却说着流利的中文。发言中,他对母校的眷眷之意与拳拳之心引起了在场毕业生们的强烈共鸣。他就是余博通,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名法国籍应届博士毕业生。   一提起法国,人们都会想起莱茵河畔,衣香鬓影,时尚之都。但余博通却沉醉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进行潜心研究。自从余博通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来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至今,不少人对他为何对中国文化如此投入而感到好奇。   对此,余博通笑着说:“小时...

  •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这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对我们的告诫。   这里的“劳”包含运动、活动和劳动。也就是说,要想长寿,要掌握好活动的度。不要不活动,也不要过于活动,以至于疲劳不堪。   长寿之人多勤于劳作   古今中外的寿星,大多是勤于劳作的实践者。有人对我国新疆地区部分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发现73%的寿星都是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阿克苏地区的10位百岁老人,其中8人是体力劳动者。而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全是体力劳动者。在...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大处方不一定疗效就好

    大处方不一定疗效就好

    7月17日一版头条报道浙江《中药饮片处方“双限”缓解看病贵》以来,引起了浙江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热议,充分肯定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中药饮片处方限药味、限价格“双限”规定的做法和经验,认为这一控费政策,促使医院中药费用下降,有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新医改中的作用,有利于中医药服务更好地回归公益性。 前一段时期,据浙江某市市区23家医疗机构近3500张中药处方调查,每帖处方用药小于10味的,只占1%;用药二三十味占47%;大于30味为6%;最大的处方用药为40余味。公立...

  • 敦煌文献博大精深

    敦煌文献博大精深

      敦煌文献博大精深,敦煌石窟艺术丰富多彩,20世纪80年代以后,敦煌医学的研究盛世空前,对以敦煌文献和石窟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医学研究者来说,迫切需要一部内容丰富,资料齐全的敦煌医学文献全集,《敦煌中医药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在这时代迫切需求的情况下应用而生了。该书是由时任甘肃中医学院院长的丛春雨教授主编,甘肃中医学院诸老师协同编写的一部敦煌医学的研究专著,是敦煌学和敦煌医学研究者重要的参考资料,书中收录了敦煌卷子和莫高窟壁画中关于中医药学的内容,是一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敦煌医学研究著作。《全书》出版于19...

  • 四大养生法宝 性格有助长寿

    四大养生法宝 性格有助长寿

    九旬豫剧大师的四大养生法宝 “百病生于气,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人要健康长寿就要少生气,不生气,常使 快乐伴随自己。三国时代有‘诸葛亮三气 周瑜’一事,周瑜最后一次生气时叹了口 气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 时才36岁。有专家指出:暴躁易怒的人 心脏病发作或暴毙,与不易生气的人相 比较,发生率高两倍以上。不生气是一种 很好的养生方法。”这是被老舍先生誉为 “洛阳牡丹”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风说 ’的一番话。年逾九旬的马金凤是...

  • 大暑节气热中夹湿 静心养身为主

    大暑节气热中夹湿 静心养身为主

    大暑节气的明显特征是热中夹湿,人体出汗多,消耗大,这个节气养生要注意补充体力,避热解暑。而解暑的关键在于静心,白居易《消暑》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大暑养生应以静心养身为主。精神调摄应注重调“心神”,中医认为心主神,而调摄心神应该远离声色过度的环境,抑目静耳、宁静心神、“精神内守,并安从来”,历代圣贤均强调修德养性对精神调摄的重要意义。在云南昆明的华亭寺...

  • 立秋饮食不宜大补特补

    立秋饮食不宜大补特补

      8月8日是今年的立秋节气,一般每4年会出现一次8月8日立秋,而其他年份的立秋时间多在8月7日。据民俗专家介绍,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立秋昼夜温差大,经过一个炎热夏天的消耗,身体也会有些虚弱,抵抗力难免会下降。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广东省名中医、军委保健局专家陈宝田教授介绍,立秋不宜特补,立秋前后适合吃一些祛湿的食物。   立秋不妨多喝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中...

  • 吃大蒜的好处 食蒜养生

    吃大蒜的好处 食蒜养生

    不仅现代人对大蒜情有独钟,古时人们对大蒜也早有认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记载:“(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癓积肉食,此其功也。”足见它的药用价值。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许多物种中,就有“大蒜”。晋惠帝逃难时,就曾从民间取大蒜佐饭。 食蒜之风在唐代非常流行,好蒜者触处可见。《广五行记》载:“唐咸亨四年,洛州司户唐望之冬集计至五品,进止未出间,有僧来觅,……曰:‘贫道出家...

  • 国医大师颜正华 总结的养生法

    国医大师颜正华 总结的养生法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颜正华的学术继承人张冰教授 近期发表文章,用“数据挖掘法”整 理了颜老10年的处方用药特点, 并就此总结出他的养生法。 精神平和颜老l临证用药以 平和为主,颜老给人的第一感觉也 是气息平正。颜老常用的精神放松 法有练书法、哼汤头歌、练气功等, 认为静坐气功是很好的放松方法。v 饮食清淡“数据挖掘”发现 颜老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陈皮的 使用率高达70%以上,证实了饮食 不清淡、不节制导致的脾胃气机壅 滞是脾胃受伤的重要原因。颜老饮 食清淡,...

  • 养性之道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养性之道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黄帝内经》指出,视、卧、坐、立、行五种动作持久过度的疲劳,均能伤及血、气、肉、筋、骨,同时也会伤及其所应的五脏。其中“久视、久立、久行”是劳作过度,“久卧、久坐”则是安逸过度,“五劳所伤”实为劳逸太过、病起过用。 过劳与过逸都会成为疾病的发生因素,唐代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千金要方》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劳逸结合,使&ld...

  • 中医治病大家都吃啥?

    中医治病大家都吃啥?

    医祖扁鹊 灸疗调肝降血压 扁鹊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认为肝阳上亢型(现在的高血压),强调疏肝药以杜仲为先的观点。 神医华佗 调脾疏肝治心脑 华佗三国时期名医大家,针对厥心痛(心梗/衰)、半边风(脑梗、中风)提出调脾胃,疏肝,常用土茯苓、千斤拔、杜仲同时入药。 仙翁葛洪 五脏恒通百病消 葛洪早在1700前就提出脏器必须同调,并将验方记录在了自己的《肘后方》,此方共有药材28味,包含可同时调节心脏的狮子尾、当归等保证血液流通顺畅;调肝脏的杜仲、四方藤等可清除肝脏垃圾溶解血栓、稳定血压...

  • 大枣秘方养生

    大枣秘方养生

    1.中老年人脾胃虚弱,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倦乏力、大便溏泄等症 秘方:用大枣10枚,山药10克,莲子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气健脾,补虚健身的功效。 用法:将大枣、山药及莲子洗净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2.肝炎及肺结核病后恢复期 秘方:身体虚弱,疲乏无力,用大枣肉500克,白糖适量,有益气补虚的功效。 用法:将大枣洗净去核,用水煮烂成膏状,用容器贮存,早中晚各服用1汤匙。 3.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辅助治疗 秘方:每日服用鲜枣50~100克或大枣20~50枚,有补气健身,抗过敏的功效。 用法:将枣洗...

  • 胃病患者慎食大枣

    胃病患者慎食大枣

    很多胃病患者经常吃大枣,认为大枣可益气健脾,能养胃,然而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大枣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胃病患者应慎吃。中医认为大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主要适宜脾虚腹泻、胃虚食少、气血不足、倦怠乏力的患者食用。 但对胃肠饱胀、泛酸、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小便色黄等湿热重的胃病患者,吃大枣反而有害。因为大枣性味甘温,容易生痰生湿热,食后使胃中胀满、胃酸过多,反而会加重病情。 (中医博士 杨晓娜)...

  • 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自古被誉为食疗佳品。《本草拾遗》说:“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随息居饮食谱》曰:“肥大而软,易熟不膻者良,秋冬尤美。”羊肉的做法大全   中医学认为,羊肉味甘性温。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主治虚劳赢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尿频阳痿等症。下面介绍几款羊肉药膳方剂,以供选用。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奶药羹   羊肉500克,生姜25克,以微火烧8小时。取羊肉汤1碗,加去皮鲜山药片120克,煮烂后加牛奶半碗、食盐少许,煮沸即可食。   ...

  • 食用大枣养生的秘方

    食用大枣养生的秘方

      大枣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或无核、味甜者为佳。民间有“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若要皮肤好,粥里加大枣”等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常食用大枣对健康是有益的。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   常见表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倦乏力等。   具体方法:取大枣10枚,山药、莲子各10克,大米100克,共煮为粥,佐早晚餐食。具有益气健脾、补虚健身的功效。   中老年人肝肾不足   常见表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

  • 老人夏季饮大麦茶

    老人夏季饮大麦茶

    大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粗 粮,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大麦的 性质偏凉,因此还可以清除人体 内的火气,从而起到防治中暑和 热伤风的作用。与同样能够解暑 的绿豆相比,它的养生作用更佳。 《本草纲目》中说,大麦“味甘、性 平,可消积化食、平胃止渴、消暑 除热、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 临床实践证实,大麦粥和大麦茶 等用大麦制作的食物具有很好的 止渴、利尿作用。体质较弱的老年 人在夏季若经常进食大麦粥或大 麦茶能及时地补充水分,加速体 内的新陈代谢,从而能保证体内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大麦茶的制作方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