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 第71页

大 第71页

  • 大枣的吃法

    大枣的吃法

      大枣属枣树植物成熟的果实,又名红枣,干枣,山红枣等。为(桃、李、梅、杏、枣)五果之一。有“百果王”之称,生熟均可食用。《战国策》:“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它虽能充饥但不能多食,多食则腹胀。红枣是药食两用的水果。核中之仁和枣树皮等均可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枣味甘,性温,无毒能补气血,生津液,调和营卫,安神醒脑,通达九窍,长期食用能轻身延年益寿。有谚语:“天天食枣,长生不老”。治疗脾胃虚弱,胃气不和,消瘦...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大枣
  • 大暑期间饮食“三薯”

    大暑期间饮食“三薯”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时期,大暑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俗话说:“大暑小暑,淹死老鼠。”这个时候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南京食疗专家提醒,大暑期间饮食不妨适量增加一些薯类食品。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紫金馆治未病中心食疗专家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薯类脂肪含量少,热量远低于主食,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蠕动。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我国居民应增加薯类摄入,建议每周5次,每次50~100克。   吃马铃薯——预防情绪中暑   徐大成提醒广大...

  • 拜访国医大师刘尚义札记

    拜访国医大师刘尚义札记

    在“第二届国医大师”中,有一位大师刚过古稀之年,但他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已有50余年,至今他还在为病人把脉看病,他就是贵州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刘尚义先生。 近日,我们在毛德西教授的带领下,专程赴贵阳拜访了刘尚义教授。刘教授精神饱满,热情豪放,但在谈到自己治学经历及临证经验时,却又含蓄少言。他说:“张仲景才是真正的国医大师,至于我,还是叫郎中。”在一个多小时的漫谈中,刘教授谈到了自己的读书、临证以及独创思路,使我们颇受启发,获益良多。...

  • 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 分三大分支流派

    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 分三大分支流派

      燕京医学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中医学术流派。它独占燕山山脉的地理优势;拥有多学派的医家群体,创建教育基地,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事业人才;独有宫廷医学流派的传承和再传弟子。综合而论,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可分为三大分支流派:师承家传派、名医学院派、宫廷医学派。   师承家传派   师承与家传的传承模式基本相同。所谓师承,即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中医药师们,公开或经介绍志愿拜师学艺。   除跟师抄方,有的兼管师傅的生活起居,故有“一日为师,百年为父&rdqu...

  • 大医精诚 国医楷模 纪念萧龙友先生诞辰

    大医精诚 国医楷模 纪念萧龙友先生诞辰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国医名师萧龙友先生诞辰145周年,值得纪念和追思。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萧龙友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技,以慰藉前辈,并促进我辈之进取。 一代儒医 自学成才 我国历代医家由从政、从官、从军而后转而从医者众多,如医圣张仲景原为长沙太守,后因热爱医学,中年时弃官为医,首创《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对后世影响极大;明代张景岳也曾从军从政,经历过战争,后因酷爱医学而“解甲归医”。 萧龙友先生为清时拔贡,早年从政,四十余岁弃官从医,“不为良相,而为良医&r...

  • 小槟榔引发大思考

    小槟榔引发大思考

      4月底以来,一些媒体引述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关于咀嚼槟榔与人类口腔癌等具相关性的结论,矛头指向含槟榔的传统中药“四磨汤”口服液,对“槟榔入药”安全性问题提出质疑,随后网络媒体广泛转载,引发了社会话题。   5月初,中国中药协会举办“槟榔入药”临床安全性研讨会,中医药临床、科研、管理和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讨论后认为,槟榔和含槟榔复方制剂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性与长期&ldquo...

  •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特刊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特刊

    编者按:美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例超过15%,而我国只有5.1%,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因此发展潜力巨大,不论行业内外都已对健康产业高度关注。 作为在医疗战线中发挥重要、独特作用的中医医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和投入健康产业的发展浪潮中,成为不少中医医院院长持续思考的问题。在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中医医院院长们围绕“中医院与健康服务”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本版撷取部分院长观点,以期交流经验、启发思路。 在谈到健...

  • 原版中医大讲堂 弘医书苑奉岐黄

    原版中医大讲堂 弘医书苑奉岐黄

    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前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医院,历经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中医医疗机构。弘医堂旗下拥有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北京弘医堂中医(国际)诊所、北京医圣堂中医医院、呼和浩特弘医堂中医医院、北海国医堂中医医院、宁波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北京国医堂中医药研究院、北京弘医书苑、中华中医药文化(怀柔)示范园。 弘医堂致力于坚持为患者提供传统、纯正的中医药服务。因显著的疗效,良好的医德医风,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优质的中药饮片,获得广大患者口碑相传的信任和赞誉。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其中包括全...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朱良春教授经常能从患者的个例情况中总结经验,逐渐寻找规律,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创新中医诊法   朱良春认为,中医学有许多理论、方法是前人摸索出来的。如何进一步探索新规律,更好地提高辨证察病的水平,是当代中医的职责。他躬身实践,善于继承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加以提高升华,颇多创见。   朱良春以“肝开窍于目”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受到《本草纲目》秦艽条下引崔元亮《海上方》用秦艽治黄疸,述其症状“目有赤脉&r...

  • 我国历代名医大都是坐堂医

    我国历代名医大都是坐堂医

      在我国古代,根据医生的应诊方式不同,人们将医生分为坐堂医和游方医。坐堂医就是坐在固定诊点给患者看病的医生;游方医就是云游四方,走街串巷给患者看病的医生。   先说坐堂医吧。这个“堂”字开始时就是衙门里的大堂,它源于名医张仲景。张仲景年轻时候学过医,官至长沙太守后,有一年长沙一带伤寒等疫疾流行,张仲景就坐在大堂上为老百姓看病,自称“坐堂医生”。现在很多药店或诊所都名“堂”,就是源于此。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

  • 继承创新 中医学术大发展

    继承创新 中医学术大发展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健康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研究的优势不断彰显,研究特色不断发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创新,学术交流不断活跃,学术传承日趋规范系统,学术成果丰硕厚重,中医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正进一步凸显。 现代西医学高速发展带来的弊病越来越引起人们反思,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得到进一步凸显,诸如中医注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重视养生保健的理念,强调治未病,长于全身心综合调理的辨证治疗方法等日益显示出独特的优...

  • 分级诊疗需“强筋健骨”是中医医院重大利好

    分级诊疗需“强筋健骨”是中医医院重大利好

    编者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对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此文一出,激起千层浪花,分级诊疗制度将直接、深刻地改变各级医院的定位、功能、发展方向等。对于中医医院而言,分级诊疗制度将传递未来发展的哪些信号,将给医院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都是医院管理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多处提及中医在推进分级诊疗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中医医院参与推进分级诊疗不仅...

  • 品《大国医》之美

    品《大国医》之美

    掩卷《大国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罗大伦博士为我们依次呈现了王孟英、朱丹溪、李东垣、缪希雍、钱乙5位大医家的精彩人生,简洁而不失内涵,通俗而不失典雅,诙谐而不失庄重,读完很受裨益。我从这些大国医身上发现了他们各自的美,现归纳如下。 王孟英——半痴之美 王孟英,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著有《温热经纬》。14岁,其父因病故,遗言“必期有用于世”,遂始学医。众人皆云其呆傻,似半个痴儿,孟英不怒反笑,取号“半痴山人”。霍乱、疟疾来临时,...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国医
  • 基层需要大批坚守临床的中医师

    基层需要大批坚守临床的中医师

    身为长江边上的安徽省宿松县的一名基层中医,笔者认为,古往今来,每一位著名的中医师莫不是勤于临证,只有勤于临证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也只有临证才能发挥中医的特长。因为疗效才是衡量中医的最佳标准。中医不是在实验室里靠小白鼠的实验发展起来的,而是经过古往今来无数代中医人的临床心血得来的宝贵财富。 在基层真正的中医人才匮乏,而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又有所欠缺,目前基层中医人才确实是凤毛麟角。不少患者初次来我处就诊时,看到我的中药柜陈列和为患者开中药方,都很惊奇地说,现在像你这么年轻的医生能开中药的真的很少了。在...

  • 大数据透视屠呦呦获诺奖事件

    大数据透视屠呦呦获诺奖事件

    一、事件概述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乃至科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

  • 偏见中医又用中医治病的“文化大咖”
  • 人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

    人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

      所谓人体代偿功能,亦称“代偿作用”,即通过加强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以适应或补偿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需要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现象。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如在生理方面,双目失明者往往手指的触觉功能及听觉功能异于常人,体力劳动者因适应劳动的需要,四肢肌肉往往变的肥大、结实,收缩力加强。在病理方面,轻度酸中毒的患者往往通过代偿性的呼吸加深、加快来实现体内的酸碱平衡;动脉主干阻塞的患者往往通过扩大的侧支循环来进行供血代偿……可以这样认为,人体的代偿...

  • 国医大师朱良春 见证沧桑巨变 铸就大医风范

    国医大师朱良春 见证沧桑巨变 铸就大医风范

    •朱良春“逆潮流而动”选择学习中医,既不是家学祖荫,也不是父母之命,而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 •朱良春尊师重道,既有很好的继承经验,也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到处讲座都是“干货”。 •坚持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传统,是朱良春一贯的主张,也是他取得医学成就必不可少的条件。 国医大师朱良春 年且百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见证了中医的历史辉煌、近代坎坷、现实作用,看到了中医未来的巨大价值,他以自...

  • 中医之大汗微汗

    中医之大汗微汗

      桂枝汤方后的注可谓影响深远,“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几乎成为汗法的教条,让中医同道对于微汗印象深刻,同时对于大汗格外顾忌。   同是汗法代表的《伤寒论》麻黄汤取汗,也遵循了桂枝汤方后注的要求,“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但在麻黄汤的另一版本有不同的说法——《辅行诀》小青龙汤(即《伤寒论》中的麻黄汤)方后赫然写着“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前者强调了...

  • 麻黄的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很大

    麻黄的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很大

      经常有实习学生问我,为什么临床上我用麻黄并不太多呢?   我回答:该用的时候才能用。知药善任,需要在最需要的时机使用它,不能滥用。药,无所谓好坏,用对了就是好药。不能因为喜欢一味药而“用错了药”。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汗和麻黄有着直接的联系,我提出用广汗法治疗银屑病,就应该“方方不离麻黄,用量越大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前一段有山东的患者求治,讲当地的一个医生学习了广汗法,认为很好,熟读《银屑病经方治疗心法》一书,每方都用麻黄20克到30克,结果治疗...

  • 父亲贺普仁的学养根基与大医之路

    父亲贺普仁的学养根基与大医之路

    我的父亲,针灸学家贺普仁于2015年8月22日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辞世前的几个月,他一直在思考着针灸向癌症全面开战的问题,直到8月20日还在交代着针灸治疗癌症的治则与要穴。 父亲一生以“以医治人,以义正己”为座右铭。父亲多次盛赞仲景大医的医德医道。张仲景是医学史上,开有道、有用,道用合法之先河的大医。汉以前的医学界,有“医经家”和“经方家”之分。所谓医经家,多有论无方。所谓经方家,多有方无论。二者各有长短,仲景则取两家之长,熔为一...

  • 四十余载谱成三部大型类书
  • 医之大者傅青主

    医之大者傅青主

    第一次接触到傅青主这个名字,是在一部名叫《七剑下天山》的电视剧里,当时只知道他是一位快意恩仇仗剑天涯的侠客。后来进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读了《传奇傅青主》,才了解到,他不只是一位反清复明的侠客,还是一位医学家、文学家、画家,我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傅青主是位侠客,金庸老先生对侠客的最高定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傅青主是配得上“侠之大者”这个称号的,伏阙鸣冤,带领山西学子历尽艰苦为自己的恩师平反昭雪,大明王朝倾覆之后,作为朱衣道人的他,为反清复明...

  • 冷绍甫:小医院里叫响大名声

    冷绍甫:小医院里叫响大名声

    冷绍甫,男,1966年生,山东人。1986年来吉林省生活。1991年,到山东中西医结合学院学习中医,1993年,在吉林省抚松县粮库卫生所工作。1998年调入池西区人民医院。20多年中,他始终没有离开中医岗位。 最近,一位来吉林省长白山旅游的上海人,下山时崴了脚,有位游客告诉他,下山到池西区人民医院,有个老中医叫冷绍甫,找到他会手到病除。 医院不大中医名气大 在巍巍长白山主峰西北麓、松花江源头,池西区人民医院是一个不起眼的乡镇医院。医院的副院长冷绍甫,不仅当地人都知道,就连来长白山旅游的...

  • 中医外科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医外科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医外科学手术源流   中医外科学手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隋唐时期,宋代以后则更加成熟。但至宋以后,中医外科手术一直停留在切开疗法、烙法、砭镰、挂线、结扎等浅表手术的层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医外科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中医外科手术水平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中医学某种程度上可谓起源于中医外科。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易遭受动物咬伤、冻伤等不测,且当时战事纷争,创伤、流血现象普遍,人们在自救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外科疗法,如伤口包扎、压迫止血...

  • 金针大师王乐亭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

    金针大师王乐亭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

    在北京近现代中医界,有一位声名显赫的针灸大师,他行医50余载,以极高的理论造诣和精湛的诊疗技术在北京的针灸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人称金针大师的王乐亭先生。 王乐亭,名金徽,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运河西岸的王指挥庄,卒于1984年2月25日,享年89岁。 六寸银针治疗瘰疬 王乐亭早年习文,机缘巧遇,掌握了六寸银针治疗瘰疬的民间绝技,并以此为患者疗疾。1916年他21岁时考入中国大学,学习法律专业。两年后,弃学从医,拜四川籍的北京针灸名医陈肃卿为师。陈肃卿...

  • 大古扁鹊学派的失传经典

    大古扁鹊学派的失传经典

      编者按:2013年12月23日,本版《老官山医简价值超过马王堆医书》一文提到: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员武家璧认为“此次出土的《敝昔医论》《五色脉诊》等医书,应该就是扁鹊学派的经典。”同期还刊登有持不同观点文章《将这些医书归为“扁鹊学派”为时尚早》。2014年1月15日,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曹东义在本版发表《扁鹊建立了中医学术体系》认为:生活在春秋末期的扁鹊建立了中医的学术体系;其医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不是某个流派的作用,而是开宗立派的源头活水;扁鹊是中医学集大成的先师...

  • 中医药发展大会“一带一路”与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发展大会“一带一路”与中医药国际化

    近年来中医药在加快国际化进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更为中医药走出去创造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在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医院、高校、药企的专家们交流了中医药国际化的实践经验,并就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布局中医药国际化事业,让中医药服务世界人民健康建言献策。本版摘取部分专家观点,与读者分享。 刘敏如:为中医药争取国际话语权 国医大师 当前中医药在国际医药领域处于竞争弱势,甚至得不到主流医药卫生领域的认可。中医药要走出国门,...

  • 做大做强中医 差异发展 和合共生

    做大做强中医 差异发展 和合共生

    专科兴,医院兴;专科强,医院强。近些年来我院通过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了祖研品牌的对外影响力,医疗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院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医院通过制定和落实专科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时调整、补充建设内容,使专科建设既有宏观指导,又不脱离我院发展实际,有的放矢。并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等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强化专科领军人才、梯队建设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对专科建设进行人才和资金政策倾斜,为专科发展积攒了后劲。目前我院各重点专科均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 承古纳今 做好中医外治大文章

    承古纳今 做好中医外治大文章

    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康复科成立于2004年,是松原地区最早成立的以中枢神经损伤、软伤康复为主的科室。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患者量逐年上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目标明确,执着坚持 康复科成立之初经历了长时间的惨淡,患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把科室主要使用的Bobath手法认为是按摩,后经过一部分患者的治疗,其实际效果博得患者的认可。在执着的坚持下,这个不吃药不打针的科室逐渐壮大起来。以“外治法”为主要发展方向是该科成立之初即确立的目标,“是药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