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做 第6页

做 第6页

  • 不应忘记那些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不应忘记那些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人事代谢,时代沧桑,60年前我曾与任应秋先生为新中国的中医事业并肩努力,许多往事时时浮现眼前,就像昨天发生的事,着实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入寐。 我与任老有不解之缘 我是1952年进入卫生部医政司医政处中医科工作的。1954年,毛主席发出了“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的指示。为了从行政管理、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来加强中医工作,国务院作出了在卫生部设立中医司,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并在全国建立四所中医...

  • 中医体检快速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中医体检快速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目前的中医体检市场多是挂中医名,行西医事。中医体检行业急需一个通用的、普遍认可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业规范,这对加快中医体检走向市场的脚步,深化中医“治未病”理念,提升中医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中医体检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做到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一定要有一些可量化的指标才能更准确,更能说明问题,才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因此,中医体检只靠传统的四诊是不够的。 •如同西医的快速发展是由于借助了科技的力量一样,...

  • 秋季宜多做些健鼻操

    秋季宜多做些健鼻操

    祖国医学认为,肺应于秋,开窍于鼻。如果鼻的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将影响肺脏的功能,甚至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秋季宜多做些健鼻操。 经常按摩鼻部,即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后,用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15~20次。每天摩鼻3~4次,可大大加强鼻的耐寒能力,亦能治疗伤风、鼻塞不通。若能坚持于每天清早或傍晚时,用冷水浴鼻,效果会更好。具体做法是:将鼻浸在冷水里,闭气不息,少顷,抬头换气后,再浸...

  • 每天做做脚部运动

    每天做做脚部运动

    养生界素有“脚年轻人康寿”的说法,平时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每天做做脚部运动。 晒脚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称之脚心日光浴。可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与孩子最为适宜。 烘脚将中药川乌(或草乌)100克、樟脑10克研为细末,用醋调制成弹丸大小,粘于脚心,再放到微火上烘烤(温度以人能耐受为度),同时用衣被围住身体(冬天适宜),直至出汗。此法对脚部肌肉疲劳与关节风湿疼痛有特效。 动趾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经常活动脚趾可...

  • 栗子的做法 板栗的做法

    栗子的做法 板栗的做法

      秋季健肾补脾应首选栗子。板栗,俗称栗子,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  生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疗腰腿软弱无力、小便频数、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结炎和颈淋巴结核以及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或因肾虚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用风干的栗子壳烧成炭再碾成粉状,加蜂蜜调和后用水冲服可治内痔出血。   以下就介绍几款栗子美食。   焖炒类   板栗烧鸭块   材料:老鸭半只,生板栗适量,粗盐、生抽、水、油适量。   做法:   1、鸭肉洗净,斩成方...

  • 教你做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教你做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严石卿 严蔚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 所长。 著有《达摩易筋经》《达摩洗髓经》《袁了凡静坐要诀》《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图解)》等著作。 严...

  • 老年人改善血液回流不畅 多做逆向按摩

    老年人改善血液回流不畅 多做逆向按摩

      老年人普遍存在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其中,又以静脉血液回流减慢的问题最为突出。尤其在久坐或久站后,老年人会出现下肢酸痛、肿胀等一系列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等疾病。   专家指出,静脉回流的基本力量是由皮肤张力和肌肉收缩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压力差而提供的,但大多数老人的皮肤比较松弛,肌肉体积和力量减退,不能给静脉血液的回流提供足够动力。老年人若要改善血液回流不畅的问题,应该在日常多做逆向按摩。   指导专家   陈磊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正骨理伤室主治医师   逆...

  • 佛手姜糖饮茶 养生堂详解做法

    佛手姜糖饮茶 养生堂详解做法

    佛手姜糖饮的做法,佛手、生姜各10g。加红糖适量,煎水饮;或以沸水浸泡,代茶饮。如有热症患者此方不宜服用。 佛手药性平和,既疏肝理气,又和胃止痛,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 本方以佛手疏肝理气、健胃和中,生姜温胃止呕。用于肝胃气滞,腑气不通,胁肋、脘腹胀痛,呕逆少食。佛手和超市里的佛手瓜是不同的概念,佛手的正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如果是佛手瓜,那就是葫芦科植物,就和中药佛手截然不同了。 三种颜老常用的中药材:绿萼梅、槟榔、佛手 佛手的功能及主治 佛手姜糖饮...

  • 春困酸梅汤的做法

    春困酸梅汤的做法

    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很容易春困,怎么办?其实春困不妨来喝点酸梅汤。 酸梅汤的营养价值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酸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如柠檬酸、苹果酸等。 首先,酸梅中特殊的枸橼酸,它能有效抑制乳酸,并驱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身体内乳酸含量过高,是导致人疲劳的重要原因。因此,当熬夜工作或觉得精神疲惫时,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其次,这么多酸性物质还可以促进唾液腺与胃液腺的...

  • 给宝宝做道清蒸乳香鲈鱼

    给宝宝做道清蒸乳香鲈鱼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春季孩子活动量大,需要营养多,随着消化吸收功能的增强,进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怎样让孩子吃得更科学,成长更健康,相信都是家长关心的话题。   根据我的育儿心得,我今天先介绍一道特别简单而营养丰富的菜——清蒸乳香鲈鱼。   鲈鱼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肉质为蒜瓣肉,无刺,特别肥美,尤其适合孩子和老人食用。而腐乳也具有丰富的乳酸和蛋白质,还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叶酸,和鲈鱼巧妙地结合成一道菜,既清除...

  • 中医传承创新需做到读、撷、践、悟

    中医传承创新需做到读、撷、践、悟

      不久前,笔者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一起到广东省中医院进行考察学习,以了解该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情况。参观归来,感触颇多。结合学习考察情况,笔者认为中医传承创新需做到读、撷、践、悟。   读,即多读书。中医之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必须有理论指导,否则只可能是盲目的临床,是难以取得良好疗效的。中医大家朱良春先生曾告诫后学,学习中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四大经典”是中医理论之根基,必须精读,读熟读透,掌握精髓。而对历代中医名著可有选择地泛读,而且要多读名家医案,从中...

  • 方联海:卖良心药 做善心人

    方联海:卖良心药 做善心人

    一份家族事业,传承两三代已属不易。12代人连续开药铺,更是传奇。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就有这么一个以经营中草药为业的世家“九龄堂”。 作为九龄堂药铺的当代传承人方联海,更是以诚信经营,造福乡邻为己任,常常为周边贫苦群众免费看病拿药,即使有人赊账,他也从不记账。多年来,方联海一直恪守“卖良心药,做善心人”的家族祖训,坚持所售中草药品质好、价格低、斤两足,深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今年10月中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方联海名列其中,被授予“...

  • 坚定文化自信 做好中医药继承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 做好中医药继承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没有文化的民族就没有未来,坚持并坚定文化自信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力。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至今仍然较为全面保留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化。然而,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倍受折腾,其根源就是近现代中国100多年的屈辱抗争史,打击摧残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自然不能幸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 坚持中医思维,做有底气中医人

    坚持中医思维,做有底气中医人

    近日有幸拜读了全国名老中医熊继柏的中医真谛访谈录,感受颇丰,书中熊老指出要当中医上工必须具备中医思维,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证经验和敏捷的思维反应。 中医要搞实实在在的东西,要坚持中医思维,一要勤读中医经典,二要勇于临床实践,我们读中医经典的目的,不在于去搞表面功夫,不在于去夸夸其谈,而在于指导临床、搞好临床。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是中医过去、现在以至将来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毋庸置疑,中医要想摆脱危机,实现复兴,必须坚守特色,自信自强,苦练内功。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告诫...

  • 中药上市后要做好临床研究

    中药上市后要做好临床研究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开展如火如荼,作为上市后的后续事宜应做好临床研究。笔者对中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下: 首先,中药上市后临床研究安全性指标设计“八股”现象严重。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应以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治疗特点和安全性风险为主要设计线索或假设,进一步深度研究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目前中药上市后临床评价安全性指标设计“八股”现象非常严重,例如:所有中药上市后临床评价安全性指标都设计便常规,但本指标设计受饮食等因素干...

  • 做大做强中医 差异发展 和合共生

    做大做强中医 差异发展 和合共生

    专科兴,医院兴;专科强,医院强。近些年来我院通过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了祖研品牌的对外影响力,医疗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院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医院通过制定和落实专科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时调整、补充建设内容,使专科建设既有宏观指导,又不脱离我院发展实际,有的放矢。并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等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强化专科领军人才、梯队建设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对专科建设进行人才和资金政策倾斜,为专科发展积攒了后劲。目前我院各重点专科均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 承古纳今 做好中医外治大文章

    承古纳今 做好中医外治大文章

    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康复科成立于2004年,是松原地区最早成立的以中枢神经损伤、软伤康复为主的科室。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患者量逐年上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目标明确,执着坚持 康复科成立之初经历了长时间的惨淡,患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把科室主要使用的Bobath手法认为是按摩,后经过一部分患者的治疗,其实际效果博得患者的认可。在执着的坚持下,这个不吃药不打针的科室逐渐壮大起来。以“外治法”为主要发展方向是该科成立之初即确立的目标,“是药三...

  • 养生功法做起来 中医药助力健康

    养生功法做起来 中医药助力健康

    “每隔两周我都会带团队来高碑店社区进行带教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中医专家进社区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健康乡村试点建设工作的一部分,目前团队共牵手5个社区,我们一方面在这里出诊,一方面带教社区乡村中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张宁告诉记者。 健康乡村多起来 中医健康乡村活动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实施开展,旨在通过5年努力,实现农村、社区中医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村民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提高村民健康素质。到2020年实现3...

  • 以情养生 养生不妨从头做起 春季伸懒腰

    以情养生 养生不妨从头做起 春季伸懒腰

    中医认为,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头部五官的养生关系到整个身体的健康。所以,建议老年朋友,养生不妨从头做起。 勤梳头助睡眠老年人经常梳发,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营养,对防治白发、脱发、斑秃均有一定效果。梳发还是治疗失眠、眩晕、心悸、中风后遗症的辅助手段。方法:晨起后,先搓手掌至掌心发热,再以手由前额开始向上、往后,经后脑扫回颈部,梳时手指要紧贴头皮,每次5-8分钟不等,当头皮有热、胀、麻的感觉时即可停止。 揉面部皱纹少经常用双手按摩面部,可促进血液循环,还可锻炼面部肌肉,减少面...

  • 中医调理 不做膏人

    中医调理 不做膏人

      生活中,同样是胖,有人胖得适度匀称,笃实。有人胖得过分又不匀称,以致身体畸变,失去协调感,随时有溃坠之忧。   《黄帝内经》把肥胖分成三类。一种为骨骼肌肉壮实,皮肉紧凑,肌理致密,称为肉人;一种躯体和四肢肥瘦比例均匀,脂肪多,肉松软,富有弹性,称为脂人;还有一种腰背腹部明显肥胖,而臀部、四肢却相对瘦小,腰腹围大于臀围,“纵腹垂腴”,称为膏人。   因肥胖而身体畸变、失去协调感的人,就属于膏人。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就是“向心性肥胖”。这是一种非常不妙的体...

  • 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自古被誉为食疗佳品。《本草拾遗》说:“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随息居饮食谱》曰:“肥大而软,易熟不膻者良,秋冬尤美。”羊肉的做法大全   中医学认为,羊肉味甘性温。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主治虚劳赢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尿频阳痿等症。下面介绍几款羊肉药膳方剂,以供选用。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奶药羹   羊肉500克,生姜25克,以微火烧8小时。取羊肉汤1碗,加去皮鲜山药片120克,煮烂后加牛奶半碗、食盐少许,煮沸即可食。   ...

  • 西瓜皮怎么做好吃

    西瓜皮怎么做好吃

      凉拌西瓜皮   原料:西瓜皮,蒜茸,鸡精,白糖,盐,香油。   做法:西瓜皮上留少许红瓤,削去西瓜绿色的硬皮后,切成小块。加入蒜茸,鸡精,白糖,盐和香油,搅拌均匀后就可以了。   西瓜皮怎么做好吃:绿豆西瓜皮汤   原料:绿豆100克,西瓜皮500克。   做法:将绿豆与1500毫升水煮汤,沸后10分钟后去绿豆,再将洗净的西瓜皮放入再煮,煮沸后冷即可饮汤,一日数次。   功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方中绿豆甘凉,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清暑利水;西瓜皮甘寒,清热解暑,除烦止渴。适宜于夏天痤疮患者服用。西瓜皮学名称为...

  • 量身定做“四诊合参”冬病夏治的防与治
  • 春花做药膳 饱口福又治病

    春花做药膳 饱口福又治病

      春回大地,百花竞艳。许多春花不仅赏之怡情,而且还颇具药性。适时采撷做成药膳,既饱口福,又能治病疗疾。   油菜花炒南瓜   油菜花80克,洗净;南瓜300克,洗净切块。置锅加火,先用油及蒜末爆锅,放南瓜,略炒后,加适量水,盖锅焖20分钟,然后放入油菜花,加盐等调味,最后撒些葱段即成。   油菜花味甘性温,有温肺,益肝肾,健脾胃等功效。与南瓜制膳,可扶阳气,散寒邪,可缓解春季伤风感冒及春困症状。   辛夷花炖猪肺   辛夷花10克,洗净,稍浸泡;猪肺400克,冲净,从其喉中灌入清水,反复挤...

  • 茯苓做清香高雅的美味药膳

    茯苓做清香高雅的美味药膳

      《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药材,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有开心益智、安魂养神、暖脾生津、渗湿利水之功。《用药心法》说:“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据现代实验表明,茯苓的有效成分90%以上为茯苓多糖,还含有茯苓酸、蛋白质、脂肪、钾盐、麦角甾醇、组氨酸和卵磷脂等。因此,茯苓有防治胃溃疡病,降血脂、血糖的作用。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糖尿病及预防癌肿都有一定意义。茯苓不仅是上品药材,而且能做清香高雅的美味药膳。   泽泻茯苓鸡   母鸡一...

  • 做堂堂正正的中医人

    做堂堂正正的中医人

      现在,不管是报纸还是网络上经常有人谈论中医西化问题,大家纷纷诉苦去中医院看中医,结果做的是化学检查,开的是西药。对此笔者认为,中医西化是现阶段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20世纪90年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医疗推向市场,由于中医药“简便验廉”,中医师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和体现,为了生存,中医尤其是年轻中医被迫走向西化。随着医改的深入,机制的完善,政府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中医西化现象有望逐渐得到扭转和遏制。   中医西化的直接危害是削弱了本来就...

  • 做最传统的腊八粥

    做最传统的腊八粥

    每年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这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其实,腊八粥的各种配料一年四季都有,且易于被人体吸收,老少皆宜,不必非等到腊月初八才喝,根据不同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可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糖尿病病人: 燕麦、荞麦为首选 营养学上,并不主张糖尿病病人过严地限制碳水化合物,但要选用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碳水化合物。许多研究已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特别是燕麦、大麦和一些...

  • 中西医结合从诊疗方案做起

    中西医结合从诊疗方案做起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笔者认为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不妨从诊疗方案的整合开始。 从政策角度考虑,中医药、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西医有共同面对的敌人,那就是“疾病”,有共同追求的目标,那就是“健康”,没有必要彼此排斥、各自为营。有了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方案,才能打破“门户”隔阂和专业壁垒,促进中西医理论、技术和经验充分共享。 从技术角度出发,多数疾病的诊断、疗效...

  • 借助三个平台 做好中医传承

    借助三个平台 做好中医传承

    自2009年开始相继在院内建立和建设了4个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遴选了2名第四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1名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担任指导老师,近期又在院内完成了5名中医药专家的配徒工作。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在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中,指导老师及师承弟子们充分借助中医医院、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基层卫生院中医科三个平台,加强临证学习,中医药传承工作不断完善和健全。 依托区中医医院建设好中医药传承基地 目前,医院老中医...

  • 中医的“做文”与“做事”

    中医的“做文”与“做事”

      前不久,某市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评选该市的“名中医”,评选条件中有几个“硬件”:市级以上的科研成果至少一项;连续3年至少有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市的中医院在“比到箍箍买鸭蛋”时却出现了尴尬,那些在临床上看病多、颇受病人欢迎的医生却少有人入围。无独有偶,就在这次评选之后不久,该院又开始评定第二季度的奖金,结果那些喜欢做文章的“名中医”候选人,比善于临床、看病人多的医生得到的奖金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