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319页

中 第319页

  • 漫谈“中医”及其“中”

    漫谈“中医”及其“中”

      “中医”一词早在东汉时代就出现了,如《汉书·艺文志·经方》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后,又陆续有所述及,如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云:“夫上医疗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者。”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云:“‘不服药,胜中医。’此语虽不可通行,然疾无甚苦...

  • 安徽省为培养中医人才再发力

    安徽省为培养中医人才再发力

    近日来,笔者所在的镇医务人员接到了宿松县卫计委转发的《关于开展2016年安徽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的通知》文件。 这是多年来笔者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可见近期来安徽省出台的各种发展中医的措施并非纸上谈兵,从前期的发展中医规划,到后来的规范中医师承教育和规范基层国医馆的各项文件出台,到这次培养中医人才的通知,足见安徽省把培养中医人才放在了重要地位。 宿松县卫生计生委转发此文件后,孚玉镇卫生院更是落在了实处。对凡是能够提供中医服务但是没有中医师资质的人员,一个个电话通知,不漏过任何一位人员...

  •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大家都有过服用中药的经历.但有没有仔细研究过,应该什么时候服用呢?何时服用.应根据中药的药性及功效而定的. 空腹服多用于积滞、瘀血、水湿等实证疾病。从部位上看.它适宜于治疗人体心腹以下的疾病(如胃、肝、肾等)。另外.补益方剂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驱虫剂也宜空腹服用。 饭后服适用于人体胸膈以上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对肠胃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以减轻胃肠部的不适。 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通常指病情较急者.如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应采用顿服法。 睡时服服...

  • 煎煮中药五问

    煎煮中药五问

    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汤剂最能适应中医辨证的需要,并且迅速发挥药效。但是在煎煮过程中,究竟是盖着好还是敞着好?中药到底要不要先泡一会?用自来水好还是用冷开水好?这些问题还很有讲究。 一问:煎煮中药敞着好还是盖着好? 有些中药含有一定的挥发成分,如西洋参、薄荷、紫苏叶、藿香、佩兰,这些药物在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容易挥发,所以必须盖着盖子熬,否则药效会降低;相反,像夏枯草、金钱草、丝瓜络等,由于材料比较轻,占的体积又很大,这时如果盖上盖子煮,药液很容易溢出来,所以最好敞开盖煎煮,但前提是必须...

  • 中医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和推论方法

    中医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和推论方法

    •中医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和推论方法。不能仅仅因为自己不懂另一套范式,就说它毫无价值,把近代西方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看作绝对的标准本身。 前几年在国内发生过一场有关中医的争论,中心问题是中医是不是科学。有人认为中医不符合科学的标准,要予以否定。有人认为中医应当科学化,这才是拯救中医的唯一出路。还有人认为中医应当加以保护,但没必要非得给它戴上“科学”的桂冠。由于近现代科学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出的令人信服的力量,“科学”这个词已经常常被用作为“正确&r...

  • 黑中医一附院有个中医师英文俱乐部

    黑中医一附院有个中医师英文俱乐部

    建立中医师英文期刊俱乐部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英语写作水平和口语能力。 英语已成为医学通用语,大多数国际医学会议交流语言是英语,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大多也使用英语。 但许多权威的国际研究机构鼓励专业人员和代表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但没有为其提供一种持续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有限的英语能力,致使一些人受到英语“门槛”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参加国际会议和稿件录用,最终挡住了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者、学子获得奖学金、交流、交换学习的机会。在中医药领域,这一状况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

  • 中医药也在走出国门 向世界传播

    中医药也在走出国门 向世界传播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医药也在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但是,笔者认为,中医药走出国门,还面临三大阻力。 首先,文化、人种、民族差异,例如欧美白人基因不同,有人吃花生都会过敏休克死亡。有些国内行之有效的方药,国外就不一定有效。另外,有的国家法律禁用动物药。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适应当地的人文环境,掌握当地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中医药人出国行医,应有责任、敢担当、胆大心细。 其次,阻力来自日、韩、印、巴等国。中国虽是中医药大国,但日韩在中医药方面的实力不可小...

  • 中药方药临床用量变化历史概况

    中药方药临床用量变化历史概况

    □ 傅延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中药用量流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药用量实际情况,客观如实地加以反映,探讨中药用量流域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此才能完整勾绘中药临床用量的历史全貌。 认真研究这方面的历史,以史为鉴,对于中药临床的应用、中药临床用量规定的制定和中医药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药学本身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流域”这个词,在地理学上是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笔者认为,中药的临床用量,如果用历史的眼光,从上...

  • 中医风寒湿病机

    中医风寒湿病机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指突然发作的筋脉强直、角弓反张等诸证,大都为风邪所致。暴,猝然;强直,指四肢伸而不屈,身躯仰而不俯。风性为阳,主动,善行数变,正如《素问·风论》所云:“风者,善行而数变。”故猝然而作之病,大多与风有关。风为木,内通于肝。风邪内袭,伤肝及筋,则见颈项、躯干、四肢关节等拘急、强直不柔。实乃足厥阴肝经之病。其风,亦非一般所见六淫之风,而指较其更加乖戾之毒风,故能直入肝经而发诸症,临床所见外伤之破伤风症则是其典型代表。   病案举例   天津董...

  • 让群众更爱看中医“移动互联网医院”

    让群众更爱看中医“移动互联网医院”

    中医院如何发展,各中医院绞尽了脑汁。有的开足马力投身基建、有的挖掘医院文化,有的建设重点专科、申请经费补助……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在做足内功的基础上,选择信息化“武装”医院促进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让中医院诊疗环境大变身,贴心便捷的诊疗体验,让患者愿意到这里就诊,这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西安市医药界引起广泛关注。 便捷——中医院如此现代 “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在中医院,今后如果生病肯定首选这里。&rdquo...

  • 动漫让中医经典通俗易懂

    动漫让中医经典通俗易懂

    《图说伤寒论》中漫画。 初衷:让中医经典不再枯燥 “葫芦兄弟”团队的发起人林勇凯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的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伤寒论》经典研究。在本科学习期间,林勇凯发现,中医学子对中医经典的学习过程难免有些枯燥、乏味,...

  • 中医秋季食疗 宜食麻以润其燥

    中医秋季食疗 宜食麻以润其燥

    一阵秋雨过后,天气急剧转凉,昼夜温差大,使身边体质稍弱的同事频频感冒、咳嗽。大人们季节交替的时候都难免中招,更何况是抵抗力微弱的宝宝们。 3岁的萱萱头一回流鼻血。早上起床的时候,妈妈发现萱萱鼻子下面红红的,仔细一看,竟然是两滴干了的血,枕头上也有一滴血。妈妈觉得很吃惊,萱萱平时身体很好,出生到现在没生过病。萱萱晚上睡觉时一切正常,怎么就不知不觉地流鼻血了呢?妈妈带萱萱去医院检查。 陕西省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朱生全介绍,每年过了白露后,秋燥引起的流鼻血宝宝就会增加。最近一周,几乎每天有10多个宝宝来急诊。...

  • 中医血的概念 血的作用

    中医血的概念 血的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大红枣是可以补血的。然而近日有专家出来说,红枣中的铁含量少得可怜,还不容易被吸收,所谓红枣补血只是个传说罢了。到底红枣能不能补血呢?这主要得看如何定义“血”了。      血的概念   西医认为血是由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及其他蛋白质、电解质所组成的。血之所以是红色,是由于红血球中含有血红蛋白,而铁元素是血红蛋白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因此补血就要补铁。经过科学测定,每100克干红枣的含铁量平均只有2毫克,因此从西医角度来看,红枣没有多少补血价值。   ...

  • 警惕农村伪中医“浑水摸鱼”

    警惕农村伪中医“浑水摸鱼”

    近年来,笔者了解到一些基层中医“不和谐”的发展情况,对农村中医药事业的未来有些不安。 一位在乡镇卫生院干了几十年的老中医,被招聘到一家民营医院在中医科工作。好多村民患病到该院住院治疗后都接受了老中医的中药调养和治疗,该院所在地医保(新农合)制度规定住院病人接受中医诊疗全免费。 根据村民带回来的处方笔者发现,这位名老中医与过去在卫生院开药方式大相径庭。现在所开处方中,几乎每剂中药价格保持在百元以上,所用中药药味几乎都有“逢贵必用”的嫌疑。...

  • 用胶考虑其在膏方中的药效

    用胶考虑其在膏方中的药效

      膏方中会用到胶类药,胶性黏稠,是收膏的上好基质。但是,用胶更多的是考虑其在膏方中的药效,所以不同的胶要根据其功用来选用,要掌握好使用的量。   阿胶是“补血圣药”,补血膏方首选。它善治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并能通过补血起到滋养补益的效果。服用后,会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也可用于调经保胎,增强体质,改善睡眠,健脑益智,延缓衰老。   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功能补肾,益精,补血,温阳益精膏方首选。常用于治疗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 中药不一定要“趁热”喝

    中药不一定要“趁热”喝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对病人说。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可以灵活掌握。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

  • 中医学里人体之“气”有区别

    中医学里人体之“气”有区别

    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所生成,并充沛于全身。人体的气,又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在中医学里,气的名称还有很多。例如:把致病的物质,称作“邪气”;把体内不正常的水液,称作“水...

  • 辨证使用中药止痛

    辨证使用中药止痛

    骨伤、风湿、外感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较为常见。许多中药外用如煎水冼浴、外敷等有镇痛、镇静和麻醉功效。临床观察发现,外用中药止痛时,须辨证选药。定位,方能事半功倍。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如用于活血止痛可选用丹参、泽兰、三七、乳香、没药、三棱.、元胡、红花、桃仁、灵芝、郁金;行气止痛可选用青皮、佛手、木香、乌药、柴胡、陈皮;通络止痛可选用全蝎、蜈蚣、甲珠、地龙、路路通;祛风止痛可选用防风、白芷、荆芥、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细辛、天麻;胜湿止痛可选用苍术、木瓜、羌活、五加皮、苍耳、防已、木通;温经止通可选用川乌、草乌、...

  • 中医的三大特色适用于护理

    中医的三大特色适用于护理

    笔者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当前医疗背景下,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南丁格尔给现代护理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要举办中医特色护理培训班?作为护理人员在职的继续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教学? 南丁格尔与中医护理 曾有人问我:“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有共性的规律,但素质、知识、能力应该有所差异,作为教育专家,您怎么看?” 我认识一家医院,聘用医生的考察程序为理论考试-操作考核-面试,而聘用护士的考察程序为面试-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对护士的考察,第...

  • 基层中医师诊病技巧

    基层中医师诊病技巧

    来看中医的患者,多数不是自己先说出症状,而是先让医生把脉,让医生把这些不适症状一一说出来,说对了,患者连连点头;说错了,患者就皱眉头,于是便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感,面对这样的患者,医生难免有一些尴尬。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颖悟出一套中医师的诊病方法,那就是:“一背、二看、三切、四思、五练”之法,此法效果奇特,这既能迎合了患者的心理,又不失科学的依据。运用此法诊治患者,无论是对年轻的医生来说,还是对年资长的医生来说都很管用,其内容如下。 牢记基本证型——&ld...

  • 中医哲学

    中医哲学

      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曾说,中国哲学史一直以来就认为中医哲学是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是中国哲学的第一章。中医伴随着华夏民族不止五千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投入过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形成了这样一个医学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包括了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的平衡与统一。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相一致的,充分说明了中医不是孤立看病而是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连续性;并...

  • 评毛以林《步入中医之门》

    评毛以林《步入中医之门》

      不久前,我在长沙参加“第六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与很多新老朋友相聚,探索中医学术问题,颇受启发,获益良多。   会议期间,我与《我是铁杆中医》的作者彭坚教授,《中医以时为本》著作者郑陶先生,退休中医陈勇先生,民间中医传承者晓航先生一起座谈。大家一致推崇毛以林《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的系列著作,认为其第四部《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能针砭时弊,是一部有真知灼见的好书,希望我阅读之后写一篇书评,以便让更多的同道共享。   接过毛先生赠送的四部系列著作...

  • 中医坐堂医视角

    中医坐堂医视角

      笔者是一名坐堂医生,想从这一角度谈谈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发展问题。   首先,中医坐堂医诊所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一般医院,又不同于一般药店,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卫生与药监部门通力合作,扶持发展。   其次,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的企业自身应有明确的方向,绝不能单把它看作赢利增长点。它以提供更专业的用药指导为基点,将带动医药行业加强居民基本用药服务。它类似药师的作用,做好了,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又远高于药师。如何发挥好其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是经营者考虑的首要任务,而不是在短期内为药店创造多大经济效益...

    养生秘方 2024-03-06 18 0 中医
  • 健脾胃补中气 秋喝粥

    健脾胃补中气 秋喝粥

      古人云:“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粥具有适口、易消化、易吸收、生津益气的特点和功效。秋季,肠胃经历了夏天“肥吃肥喝”的“洗礼”,正到了休养生息的好时机。趁着瑟瑟秋风喝些粥,不仅健脾胃、补中气,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养生保健。   芝麻大米粥   将捣碎的芝麻与大米一同煮粥,或将芝麻炒熟研末,拌粥而食,可以润肝肺、去秋燥,对秋季中老年人易发的咳嗽、便秘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山芋粳米粥   山芋与粳米同煮成粥,秋季常喝,...

  • 排除“反常” 迎接中医理论变革

    排除“反常” 迎接中医理论变革

      “无形却隐藏着重大疾病”的科学事实,造成了中医理论“无形无患”背景知识范围内不可解决的科学问题,揭示出与中医不相容的反常事实。   “辨病论治”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确立,将引进西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疾病的方法,弥补中医微观认识的缺失。   任何科学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反常”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所谓“反常”,法国化学家库恩说:&ldquo...

  • 家中煎煮中药 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

    家中煎煮中药 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

    夏日来袭,很多人喜欢喝喝凉茶祛祛火,煲煲中药来调补下身体,更多名贵中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中药要用好煲好,还是需要很多小技巧的,绝不是一窝熟就可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唐榕中药师介绍,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药效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其密不可分,在家中煎煮中药,更需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   王卫平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   唐 榕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中药师...

  • 中药过敏反应不可小觑

    中药过敏反应不可小觑

    不少人以为中药是天然的、无副作用,多用一点无妨,以致有些过敏性体质的人都爱服用中药调理。殊不知,中药与西药一样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有的还相当严重。 一般来说,中药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虫类药物最易引起过敏。据统计资料表明,可致敏的中草药有100多种,其中植物类中药中鱼腥草、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龙胆草、番泻叶、丹参、苍耳子、红花、大黄、 山豆根、三七、乳香、人参、紫草、葛根、辛夷、熟地、柴胡、益母草、川贝母、胖大海、鸦胆子等易引起过敏;动物类中药如 白僵蚕、地龙干、蜂乳、乌贼骨、水蛭、蟾蜍等较易引起过...

  • 摸脉“切脉”防养生 学中医

    摸脉“切脉”防养生 学中医

    摸脉,又称“切脉”“号脉”“把脉”等。摸脉诊断疾病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先圣医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诊察疾病的方法。目前一般以寸口诊法最为常用。 祖国医学认为,脉象的形成与人体的脏腑气血关系密切。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水谷精微通过经脉而输入全身。从脏腑来看,人体各脏器组织与血脉也息息相关,其中以心最为密切。根据脉管搏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跳动的快慢,形态的粗细长短,应指的强度有力无力,每次搏动是否有规律或者间歇时间的...

  • 人体邪气的中医解释

    人体邪气的中医解释

    人人都受过发热的困 扰,它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 象,人体从体表到内脏都有 可能发热,不同部位的发热 从病机到治疗都不相同,需 要区别对待。 体表的发热最为常见, 就是指体表的温度升高。体 表的发热一般是受到了外 邪的侵袭,气机被束缚住, 不能正常流通,造成郁滞而 发热。由于所受外邪有寒热 的不同,发热的伴随症状也 不同,简单来说就是感受寒 邪的人怕冷、感受热邪的人 怕热。受寒的人需要辛温解 表,常用的生姜红糖水就属 于这一种,通过发汗把寒邪 散出去,体温自然恢复正 常;受热的人需要辛凉解 表,如口服银翘解毒片。辛...

  • 中医病症的诊断与辨证施治

    中医病症的诊断与辨证施治

      病症的诊断与辨证施治,是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是中医各临床学科的核心内容。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病症的诊断,是依据所获得的与诊断相关的各种资料,并排除其他疑似病症而得出的最后结果,它是辨证施治的前提。辨证施治,是在病症的诊断确定后进行的。病症的诊断-辨证分型-据证立法-依法选方用药这一完整过程,叫分病辨证论治,即病症的诊断与辨证施治。   各临床学科中的每一种病症,均包括几个主要证型,而在每一个主要证型中,有时又可分若干个不同的具体证型。所以,只有病症的诊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