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80页
- 
	
	各地中医院“时令养生”三伏贴好火爆今年入伏的第一天,一大早,笔者来到甘肃省中医院省委门诊部采访时,这里已经有百余名慕名而来的患者在排队接受敷贴治疗。 笔者看到,在省委门诊部坐诊的甘肃省中医院针灸推拿二科主任医师王立群及工作人员用创可贴将一种黑色的小药丸敷贴在病人的前胸、后背及颈部的穴位上,每个人少则几贴,多则十余贴,简单易行。 家住兰州市雁滩路的严大妈告诉笔者,贴穴位敷贴已经3年了,她有哮喘、咳嗽的病症,之前每到四五月份就会复发,自从敷了穴位敷贴之后,这些病症就没有复发过了。来自城关区的史先生说他从年轻时就患有支气管炎,贴了6年穴位敷贴,从... 
- 
	
	养生诀窍 宠爱粗粮叶菜 三餐有规则《江苏省2017年迈年人口信息和老龄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显现,2017年末,江苏省已有6026位百岁白叟,比2016年添加535位。此外,江苏省居民人均寿数高于全国均匀水平,位居全国第5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其间家住徐州沛县、出生于1901年6月的程蒋氏成为江苏省新科最长命者,据介绍,程蒋氏有自己共同而简略的摄生诀窍值得我们学习。 宠爱粗粮叶菜 三餐很有规则 程蒋氏的身份证显现,她的出生日为1901年6月10日。据她的三儿子程启玉说,白叟平常饮食宠爱粗粮叶菜,三顿饭很有规则,... 
- 
	
	三焦膜系的形态与分布 三焦膜系与三焦的生理功能再论三焦膜系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是中医六腑之一。温病学中三焦辨证便是在三焦的基础上由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确立, 涵盖了三焦的生理功能及病机运用等, 对于温病学, 乃至中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由于三焦的历代认识存在诸多差异, 其中对三焦的实质存在的争议最大。孔光一教授在6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逐渐总结并提出“少阳三焦膜系”[1]的概念, 有助于形象、具体认识三焦的生理、病机等。但是缺乏膜系参与三焦生理、病理过程的有关论述, 本文将进一步从膜系与三焦之形态、功能、... 
- 
	
	三法养阴生津解渴要从根本上治疗口干,光喝水是不够的,必须要养阴生津。 蜂蜜醋水 用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温开水,每天早、晚各饮一次,连续饮用几个月后可缓解口干。 莲子蕊水 莲子蕊一个用开水冲泡后当茶饮或每日用其漱口数次。 嚼吃枸杞 每晚吃枸杞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另外,对于因糖尿病或津液分泌功能减退而感到口干者,可将枸杞洗净备川,在夜间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从而解除口干、口渴。 另外,饭食要干、稀结合,要尽量多喝一些汤水,饮食不宜过咸。吃饭要细嚼慢咽。食物经牙齿在口腔较长时间(约30... 
- 
	
	中医 真气正气元气 三者含义考辨真气、正气与元气(原气)考辨 真气、正气、元气 (原气) 是中医学常用的名词术语, 各有不同意义, 但是许多文献中, 真气、正气、元气 (原气) 等词常常混称, 如:真气[异名]正气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素问》) ;元气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脾胃论》) [1]。原气, 出《难经·三十六难》。又名元气、真气[2]。那么各词之间到底能否混称呢?为规范其名词术语及意义, 笔者考证了大量文献, 分析了各个词语的含义、来源、作用、运行通路, 试述如下。 真气、正气、元气 (原气... 
- 
	
	痰多可灸足三里目前正是中医所说的长夏,湿气较盛。许多平时没痰的老人发现,最近老是感觉有痰,咯痰时又觉得不容易咯出来,而吐出来的痰又白又黏。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不妨用艾条灸灸足三里,这样就可以除痰。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一横指处。由于脾、胃二经互为表里,灸足三里可以使胃中阳气充足,使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趋于正常,从而使体内的痰得以消除。 取艾条一根(中药店有售)点燃,在距足三里穴表面皮肤约2厘米的地方上下调整,以不觉得烫为度。来回晃动艾条,或做圆周运动,画圆圈。每日早、中、晚各1次,连续1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