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158页

医 第158页

  • 李平书承担经费及中医教术

    李平书承担经费及中医教术

    20世纪初,一些仁人志士将兴办女学看作是救亡图存、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于是乎创办女学便成为最崇高的事业。1905年,生于医业世家、光绪年间曾任湖北武备学堂总稽查、提调的李平书(1854年~1927年)和民国女权运动者,辛亥革命先驱,中国第一位女西医的张竹君(1876年~1964年)创建了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中西合璧的女子医科学校。 为培养女医生筹建学院 1904年10月下旬,李平书得知在上海公共租界胜业里由广东人张竹君开设的育贤手工女学校,“成绩颇佳,惜乏经费,行将散学&rdq...

  • 黄璐琦 立志从事中医药事业

    黄璐琦 立志从事中医药事业

    人物简介: 黄璐琦,1968年3月生,江西婺源人。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曾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在位于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的一间办公室,记者见到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黄璐琦。 不大的办公室内,书架上、书桌上,堆满...

  • 手脚冰冷怎么办 中医治疗手脚冰冷

    手脚冰冷怎么办 中医治疗手脚冰冷

      中医认为,进入秋冬季,气温转凉,大自然阳气潜藏,人体阳气也随之转入收敛状态。因此,冬季养生就是要好好收藏身体的阳气,这样来年才能有生发的基础。对于气血虚,有手脚冰冷症的人,更要注意调补。手脚容易冰冷,多是属于气血虚,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肾气不足,所以要及时调理。这里推荐几个简单、实用的治手脚冰冷症的办法。      方法一:食疗调理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是很好的温补食品,加入当归、生姜等温阳、活络气血的滋补药材,对付手脚冰冷症有不错的效果。   附子、肉桂、丹参片泡茶:在临床上,中...

  • 对联有中医

    对联有中医

    览灵素阅伤寒 个中有国医高手 读千金通景岳 举世无痼疾沉疴 病症虽千万 辨证自方寸不乱 胸中法万千 伏魔存定海神针 任凭精神颠倒 肢残语蹇 定能安宁恚除 履泰言清 邪去正安 身体当无大碍 心平气和 暇年自可康宁 一团和气 共谋发展大业 众志成城 再谱辉煌篇章 中西汇通 融古今智慧 岐黄仁术 济天下苍生 巧手配方 方含君臣佐使 细心辨药 药具寒热温凉 ——中药房 针含阴阳变化藏妙理 灸蕴温热补...

  • 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一名退休老教师为了健康,自费订阅一些中医药类报刊杂志学习养生防病知识。久而久之,他见识了很多中医处方,偶尔自己照书抄方试试,竟屡屡见效。最近,这位老教师不幸患了不典型性阑尾炎,他自以为是慢性肠胃炎,“照书抄方”到药店抓药治疗2周,导致病情加重,引发腹膜炎,险些丢了性命。 无独有偶,自从新农合实施以来,村民在卫生院看中医能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有的卫生院没有合格的中医师,一些连中医基本理论都不知的临床医生,甚至药房人员等一夜之间“蜕变”...

  • 刘敏如:中医是一门医学科学

    刘敏如:中医是一门医学科学

    刘敏如,1933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首批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委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学术顾问,澳门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首席专家。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巾帼建功英模,1995年被评为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曼谷国际中医药论坛

    曼谷国际中医药论坛

    设立一个论坛——“曼谷国际中医药论坛”,开办一个工业园——“泰中中医药工业园”,建设一个基地——“泰国中草药生产基地”,打造一个平台——“泰国曼谷国际化中医药港交易平台”。泰国泰中友好协会日前在北京举办的泰中中医药合作说明会上,发布了泰国曼谷国际化中医药港计划,并以此纪念泰国中医药合法化15周年。 一部泰国华人移民史,就是...

  • 中医齿痕舌 肚脐看健康

    中医齿痕舌 肚脐看健康

    中医诊断中齿痕舌是比较常见的,通常表现为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md...

  •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 中医文化发展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 中医文化发展

    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治疗疗效较好,副作用小,但治法纷繁杂乱,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因此探索本病的辨证规律,建立中医治疗的规范,是亟待完成的工作。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院长王莒生领衔的“银屑病(白疕)‘从血论治’辨证体系的系统确证研究”获2014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为建立中医治疗银屑病规范作出了贡献。 该项研究基于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的理论进行了创新。赵炳南提出,银屑病(白疕)发病的病位在“血&rdqu...

  • 中医膏方 讲究辨证论治

    中医膏方 讲究辨证论治

      那年膏方节,我在胡庆余堂名医馆坐诊,来自桐庐县的姚先生拎着两支价格在4000元以上的山参,要求开膏方。他说,一支给自己,一支给母亲,做到膏方里去补补。   姚先生是慢性胃炎患者,我曾用中药治疗半年,病情稳定,数月未再发病。望、闻、问、切后,我给他开了一个膏方,让人参在膏方中发挥补气健脾的主导作用。另一个给老人服用的膏方,我告诉他必须看到人、对全身情况有确切的了解后才能处方,否则难能做到对症下药,大补元气的人参会变成伤害身体的毒草。姚先生点头称是,满意地走了。   膏方可以是补方,但补药的选用有讲究。...

  • 我并不懂中医 但感悟有三

    我并不懂中医 但感悟有三

    近几日身体抱恙,从医院拿回几种西药,服后仍不减轻。后又找到一位较有名气的老中医,望闻问切之后,开出一位方子,拿回五服中药,回来文火煎熬灌服之后,竟很快痊愈。欣喜之余,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翻阅中国医学史,其上光耀千古的名医皆是医术高明又医德高尚。在那根本无法知道西药为何物的年代,他们或轻轻捻动银针,或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良方济之,拯救病人于病痛之中。最早被称为神医的齐国的扁鹊,云游各地,为人治病,可谓妙手回春;生于隋朝,活了100多岁的药王孙思邈在医学实践中,倾其心血著述《千金良方》《千金翼方》两部...

  • 中医教育以“四化”适应需求

    中医教育以“四化”适应需求

    •《意见》对健康服务业内涵的界定,破除了既往认为健康服务业主要指医疗卫生行业的认识,其行业类别还涉及养生养老、药品药械乃至旅游、餐饮等等,是一个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同时还具有极大延伸拓展空间的产业。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需要中医药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数量支持,这就要求中医药教育做到规模的适度扩大化、专业结构的合理化、人才规格层次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在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要为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规格提供政策依据;各级各...

  • 多角度丈量非医攻博 探索中医人才培育

    多角度丈量非医攻博 探索中医人才培育

    编者按:从当年4所高校(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参与非医攻博试点,到如今仅有广州中医药大学一家招生。这条曾被无数非中医学子寄予厚望的学医之路,越来越窄。非医攻博,或许不是最为畅达的中医人才培育之路,但却是中医人才多元化培育模式的探索和创举。本报自今起将连续三期推出“非医攻博”系列报道,多角度丈量非医攻博,探索中医人才培育模式经验与不足。 本世纪初,受到美国医生培养模式启发,一些中医药界老专家提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下,上报教育部得以批准。开设“非医攻博&rd...

  • 药材泡酒 根据中医药方配置

    药材泡酒 根据中医药方配置

    很多人用毒蛇、野黄蜂、蝎子等毒物泡酒,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外用药酒也许可以使用蛇虫鼠蚁等动物性药材,但内服还是建议尽量选用常见的植物性药材,因为动物身上的寄生虫未必就能被酒精杀死,同时这些昆虫和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不太安全。如果要选用多种药材泡酒,一定要根据中医开具的药方配置,不要随意乱泡。 一般来说,泡药酒并非药材越多越好,药材与酒的比例通常为1:10~20:1。质地较松散的药材吸水性强可以多加些酒,如枸杞子可加20倍酒浸泡;质地坚实的药材吸水性差,可以少加些酒,如人参可加10~15倍酒浸泡。当药...

  • 从《感症宝筏》看名医何廉臣

    从《感症宝筏》看名医何廉臣

    最近,笔者购买了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感症宝筏》一书。笔者是在鲁迅作品《父亲的病》中见到“陈连河”(何廉臣名字反过来读的同音字)的,带着对“原配蟋蟀一对”做药引的好奇,笔者购买此书一探究竟。通过细读该书,领悟了晚清名医何廉臣(1861年~1929年)对中医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近年来,时见到何廉臣被鲁迅作品倒过来读的“陈连河”。甚至有人赞同鲁迅认为“原配蟋蟀&...

  • 中医养生 宣发肺气

    中医养生 宣发肺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苑惠清 综合调理,不只是养肺 秋季调理应该是综合性的,因为五脏是相互关联、相生相克的,五脏相安无事,机体才能健康。比如,如果多吃辛辣导致肝火旺盛,不仅伤肝,还会伤害脾胃和肺;再如,湿热会导致脾胃功能弱,身体容易湿重,也会影响伤肺。所以,调理一定是综合的、平衡的。 补“阴”最好用食疗 秋季干燥,容易伤阴,可以适当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但前提是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有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患者,可以吃一些百合、莲藕、蜂蜜等,或者饮一点冰糖菊花茶,用食疗来滋...

  • 中医会被更多人接受 中医理论启发

    中医会被更多人接受 中医理论启发

    “要问中医有没有用,看看李老这精气神,就很有说服力!”3月7日中午,政协委员驻地北京会议中心,作家莫言委员(右)手捧鲜花,专程看望国医大师李辅仁委员(左),一见到这位96岁高龄的老专家,莫言由衷感叹。 “我也受到过中医理论的启发” 当听到李老仍坚持不辍每周出诊,莫言说:“您为广大人民解除病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96岁还能坚持出诊,真是难得!” “您的著作在国内广受欢迎,拍了那么多电影、电视剧,这也是您努力奋...

  • 当今中医骨科界的泰斗:刘柏龄

    当今中医骨科界的泰斗:刘柏龄

    我希望中医教育体制更完善一些,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有其优势和天赋。如果有的人对于学习中医感兴趣,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 我觉得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是学习来的,只要用心就能做好,最怕马虎。我们应该给予年纪大的人、本科非医的人才学习中医的机会。 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学习中医的学生们,要打好基础,有好的基础才能有好的实践。《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必须熟读,明白其理论精髓。不一定要背下来,但是要理解这些原理,才能学得扎实。学习没有捷径,必须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 中医养生 艾草水泡脚

    中医养生 艾草水泡脚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一般取30~50克干艾草煮水泡脚。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用艾草泡脚期间应当注意,同时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慢性支...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人到老年,夜里往往会感到口干舌燥,严重的还会出现口腔黏膜的干涩。有时候嘴唇干裂,咽喉灼痛,口不知味,纳食不香,频频饮水,甚至喝到感觉灌得慌了,还是口渴,肢体倦怠,神疲乏力。 中医学认为,口为脾之窍。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脾胃功能减弱,运化输布职能降低,不能输布精微,津液难以上承口窍。同时,老人往往肝肾阴虚,津液亏少,故老年人易患口干症。 中医治疗,治宜扶脾益胃,滋阴生津。方用益气滋阴汤,可取南沙参、石斛、天冬、玄参、生地、花粉各10克,葛根30克,山药15克,玉竹6克,乌梅、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

  • 西医是对抗疗法 中医是顺势疗法

    西医是对抗疗法 中医是顺势疗法

    近日学兄刘观涛的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深思:“我们常说,西医是对抗疗法,中医是顺势疗法。但是,中医虽然讲顺势疗法、讲求给邪出路,但有时候也讲求直折其热、截断扭转。所以,对于中医而言,虽然讲求先礼后兵、恩威并济,但有时也和西医一样进行直接对抗。正如两国交争,能通过外交、经济手段解决的,先和平解决。迫不得已的时候,也直接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对抗的是病,而顺应的是人对于病做出的努力,中医西医都应该是如此。 促我深思的还有学兄张苍讲的一个病例:小儿出疹,发热咳嗽,夜卧谵语,学兄以伤寒法考虑,以小柴胡...

  • 自制膏药 中医适宜技术

    自制膏药 中医适宜技术

    酒钢医院中医科自2013年5月起自制“祛风逐寒膏”,投入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的病症,不断持续改进以达到最满意的疗效,自开展该资料项目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逐渐增多。截至目前约治疗1200余人次,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症、痛风等一系列骨关节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传统膏药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今中医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于内外各科,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任意调配、副作用小等优点,其...

  • 中医里的“津液”

    中医里的“津液”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写到,紫鹃跟宝玉开玩笑,谎称黛玉要回苏州老家,“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不一会儿便“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这里的“津液”其实是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水,严格说起来,不过是“津液”的一种。      津液的概念   中医里说的“津液”指的是人体内的一切水液,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

  • 名老中医有哪些独特的养生之道

    名老中医有哪些独特的养生之道

    我国名老中医都有哪些独特的养生之道呢,请看五位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的养生经验。 “忆苦思甜” 崔公让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委员会主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谈到养生,面色红润的崔公让风趣地说:“我的养生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每年365天,天天‘忆苦思甜’。我特别喜好豆卷馍、黑窝头和杂面条这类农家饭。其中杂面条是将绿豆、豌豆、黄豆、小豆、扁豆等8种杂粮磨成面后,由我老伴亲手擀制。我还喜欢吃一种在我们老家叫做&l...

  • 老中医个人养生的杂食之道

    老中医个人养生的杂食之道

    著名老中医高益民的杂食之道 个人养生要讲究一些艺术 性,要根据个人的感觉,创立一个 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模式。去看看 国家级著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教 授,部级课题博士生导师,国家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高 益民教授的养生秘诀吧。见到面 泛红光、声如洪钟的高益民教授, 谁都想不到他已经79岁高龄了。 他神采奕奕,回答问题时也是思 路清晰,反应敏捷,爽朗的笑声、 飞扬的神情,让人实在忍不住想 一探他背后的养生秘诀。 杂食让人营养均衡 “合理膳食,运用到我的身上 就是杂食。我从来不会天天吃大 米白面,...

  • 膏方处方医案

    膏方处方医案

      膏方的组方用药,需要根据服用者个人的情况、疾病的性质,以及四时气候等各方面因素。欲进补的,或补阳,或补气,或补阴,或补血,还有气血双补,阴阳兼顾的;祛病的,针对寒、热、痰湿、瘀血之病邪属性,治法上有温散、清热、祛湿化痰、活血祛瘀之侧重,或祛痰湿,或疏气滞,或行血瘀,或消食滞。个体化的膏方处方,能应对治疗各种病证的需要。   以下医案选自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秦伯未膏方医案》。   程门雪膏方治疗内风头痛案:脉右小左弦大,尺弱寸关弦,头晕,俯后更甚,用脑过度,遂见后脑痛,右手振颤,右臂酸软无力,眼...

  • 中医讲“冬至一阳生”进补

    中医讲“冬至一阳生”进补

    12月22日,冬至到来。 “今年冬至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民间养生谚语流传已久。近日不少人开始忙着“冬至进补”,喝老母鸡汤、吃饺子、艾灸……您在准备这些冬至特色进补举措之前确定适合自己吗?您,真的补对了吗? 进补前先看看舌头 冬至按照一些地方的民间习俗,要喝老母鸡汤。专家提醒,老母鸡汤虽然有补益功效,但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否则反而适得其反。 瞿师傅冬至前一个星期就开始喝老母鸡汤进...

  • 黄墙朱氏私立中国医药学校

    黄墙朱氏私立中国医药学校

    中医自古以来师徒相传,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最早始于晚清,函授教育更是闻所未闻。现在通行的说法是:1910年丁福保首先在上海仿照实业函授学校之法,开展新医学函授;1916年汪洋在上海开办中西医药函授学校;1925年恽铁樵开设“中国通函教授学社”(即后来的“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其实,第一所中医函授学校应是1914年8月开学的黄墙朱氏私立中国医药学校。 招生广告 1914年6月30日的《申报》(14866号)第一版,刊有“黄墙朱氏私立中国医学...

  • 河南老中医的养生宣典

    河南老中医的养生宣典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 师、教授郝明光,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 50年,对内科领域内的多发病、常见病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 疾病,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疗效. “79岁”这个标签在郝明光老人身上留 下的更多的是人生财富的积累,一种豁 然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说起自己的 养生经,老人笑着说:“我呀,就是爱玩儿 爱运动,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我都会去试一试。这样的心态让我越活 越年轻!” 酷爱游泳的“老顽童” &ld...

  • 护肝养生中医妙法

    护肝养生中医妙法

    握固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愚昧别的四指,稍稍使劲,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法宝一样平常。握固可以恪守精气神在体内,平常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提踵颠足 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材放松,轻轻咬牙,先徐徐下降一半,尔后轻震地面。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推拿五脏六腑。 用脚后跟健走 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好像踢球;后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