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226页
-
黑药皂 哈萨克族民间治疗疾病
在哈萨克族民间至今一直使用着一种黑药皂,这种药皂除了可以清洗污物外,还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黑药皂采用天然植物通过民间传统工艺制成,含有土荆芥、荨麻、大叶藜、葵花茎 4种药物。土荆芥具有祛风、杀虫、通经、健胃、止痛的功效,对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荨麻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平肝定惊、消积通便、解毒等功效,能防治多种疾病;大叶藜具有通经、活血、止血的功效;葵花茎为向日葵的茎,可治疗尿路结石、小便不利等。 制作方法是将上述4种药物混合烧成灰,把灰放人铁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然后过滤,保留沉淀物。将沉淀物用大火烧制并不...
-
蜂胶更适合老人、病人服用
蜂胶是工蜂从植物幼芽或树干破伤部位采集树脂后,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合成的胶状固体物,是蜂房的建筑材料和修补材料,其组成成分相当复杂。经研究发现,蜂胶具有抗菌、抗霉变和抗病毒等功效,而且蜂胶及其提取物确实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在降低血压、防止胃溃疡、抗辐射、抗肿瘤等许多方面,辅助疗效较为明显。 虽然蜂胶也是蜜蜂生产的东西,但蜂胶是与其他蜂制品完全不同的物质。蜂胶的主要成分是药物成分如黄酮类、萜烯化合物等;而其他蜂产品的主要成分是营养物质,如鲜王浆含有70%水分,其余为蛋白质、糖、脂肪等;蜂花粉和蜂蜜含有丰富的...
-
苗族预防疾病的习俗
早在秦汉时,苗族对疾病的预防就非常重视和讲究,还特别重视对环境卫生的保护,防止病从口人,而且注意传染病的隔离,把预防分为未病先防和已病预防传染等两个方面。 川、黔、滇、湘等地的苗族大多有以下古老的预防疾病的习俗。 一、惊蛰到来,各家用石灰在门上画弓箭,撒石灰于阶石上,以驱杀毒虫。 二、端午悬挂菖蒲、陈艾于门上以达到辟邪往来;节日中午饮少许雄黄菖蒲酒,并与朱砂粉喷洒房间内外,屋前屋后,以防虫兽袭人。近河者龙舟竞渡,强身健身。并煎百草汤液沐浴。 三、清明时节苗家喜在门前插柳枝、簪柳于头首上,以驱毒辟疫。熬大锅...
-
壮医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治病
从开始学习壮医,这是我第一次用壮医药的方法帮人治病的经历。 有一位好友患鹅掌风多年,以前我曾用中草药帮其治疗过,疗效不佳,他自己也四处求治,经多种治疗,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达5年之久,起先在一侧手背部指关节发病,以后再传染到对侧手背部指关节,而且左右对称,并漫延到双手的虎口及指间都出现皲裂,夏季也发生皲裂疼痛,到冬季则裂口更深,疼痛难忍。 何谓鹅掌风,因手掌粗糙开裂如鹅掌而得名,多由外感湿热之毒瘀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病久湿热化燥伤血,则气血运行不畅,皮肤失去营养而成。现代医学认为,鹅掌风亦可由自身脚湿气...
-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护理方法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锥体外系统疾病。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是十分清楚。该病发展缓慢,目前只有靠药物、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尚无法根治,因此做好对帕金森病的日常康复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尤为重要。 增强活动能力 根据患者的震颤、肌强直、肢体运动减少、体位不稳的程度,尽量鼓励患者自行进食穿衣,掌握并提高平衡协调能力的技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依赖性。增强主动运动。随着病情发展,还要针对每个病人情况进行训练,这些训练不要拘于次数,只要患者努力做,训练后不感到过于疲乏即可。 1.步态:肌肉持续紧张常导致...
-
季节交替绷紧防病弦
研究表明,在季节交替时最易发生如冠心病、脑溢血、支气管哮喘、慢性肾炎、溃疡病等。据观察,58%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及80%的关节炎患者,可在三天前预感天气的变化,尤其对寒潮的入侵更为敏感。为何季节交替时容易旧病复发呢,这当然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影响有关。 就以秋天为例,由于天气阴晴无常,忽冷忽热,湿度变化也较大,常常是热几天冷几天,晴朗几天阴雨几天。即使是晴日,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6点左右,气温接近最低值,比中午时分要低10度以上。温度、湿度变化幅度过大,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常常...
-
血型和疾病间的关联
大部分人都以为血型只有在需要输血时才能派上用场.其实血型能决定一个人的疾病抵抗力。根据医学统计证实.血型和疾病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O型血: 有着强劲的生命力.新陈代谢旺盛.但是也容易因为过度疲劳而损耗健康,、因此O 型血的人必须掌握劳逸适度的原则.做事情要有张有弛。O 型血的人锻炼身体时也容易采取过于激烈的锻炼方式.需要记住的是.虽然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过度的运动也会损害健康.同时适度的休息和睡眠一样不可缺少。 A 型血: 较易患中风、癌症等多种致命性疾病。A型血的人血液黏稠度较升高.而血液黏稠度升高则是脑...
-
患糖尿病少喝杂粮粥
患糖尿病多年的陈大伯听说五谷杂粮粥(用黑、绿豆、黄豆等杂粮搭配而成)不仅制作方法简单,而且对糖尿病的食疗效果显著。于是陈大伯每餐只吃五谷杂粮粥。他不但自己吃,还要求家人按书中介绍的食谱安排饮食。半个月后,陈大伯在家测血糖后发现,血糖非但没降低,反而增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提醒,五谷杂粮粥并不适合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长期吃。因为粥里有的杂粮属于碳水化合物,一天三餐大量吃,难免会导致血糖值不降反升。而且粥里的豆子嘌呤类物质含量高,长期大量吃,易使尿酸增高引发痛风病。 医生建议陈大伯这样的糖尿病患者,一周喝一次五谷杂粮...
-
身体有恙择睡相减轻病痛利康复(二)
哮喘病患者 宜采取半躺半坐的姿势,以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减少肺部淤血,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有利于症状缓解与休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时,病人只能坐着睡,这样可使横膈下降,肺活量增加,有利减轻呼吸困难。 高血压病人 应平卧或侧卧(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要选择一个合适高度的长方形宽大枕头,使头和肩部都枕上,枕高一般15厘米左右。晚期病人可适当加高,但应避免将头后顶部垫高出现的“点头状”,否则会感到不适。 脑血栓患者 据调查,95%以上的脑血栓患者习惯于侧卧。这样,在本身已有动脉硬化的情况下,加重了...
-
中青年女性胸闷胸痛未必是“冠心病”
病案举例:36岁的李女士最近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她想,自己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冠心病呀!去医院检查却一切正常,原来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作怪。 专家点评:临床上不少有此类症状的20—49岁女性,经检查后并非冠心病,而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由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冠心病症状类似,因而易被误诊。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症。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器质性心脏病,而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冠心病以45岁以上男性多发,患者多有吸烟、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
-
糖尿病患者为何会发生下肢浮肿
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下肢浮肿,由于其中发生原因有别于其它疾患所致的水肿,且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故被称为“糖尿病性水肿”。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发生下肢浮肿,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糖尿病心脏病 糖尿病与心脏病是“难兄难弟”,常互为因果关系,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当心脏病发展至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衰竭的阶段时,由于回心血量减少,体循环静脉淤血,静脉压增高,血浆渗出血管壁而进入组织间隙,从而造成下肢浮肿,严重者可全身浮肿。 二、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大量的血...
-
餐后血脂高易致冠心病
血脂的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而血糖又可影响血脂的代谢,故很多血糖不好的老年人都非常重视血脂的检查。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检测空腹血脂,但大多数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空腹血脂未必异常,而血糖增高患者的餐后血脂会增高,特别是甘油三酯(TG)可明显增高及清除延缓,是导致冠状动脉硬化潜在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正常人餐后血脂的变化虽然主要也是TG增高,其特点是餐后2小时出现高峰,大约4小时开始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反应异常却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餐后4小时及晚期水平(餐后6小时)血脂升高,就算患...
-
黎族妇女 产后调补防病
黎族产妇母乳率很高,也十分重视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母婴同室,婴儿出生半小时就喂养,婴儿想吃就喂,不限时不限次。研究证明,早期哺乳能促进产妇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后恢复,早哺乳对儿童生长发育也十分有益。 产后营养调补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黎族产妇普遍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这与她们的产后饮食有关。产后常用食疗调补方有: ●木瓜汁煮饭分娩后48小时就吃木瓜饭,木瓜是木瓜树上结的果实,可作菜类食用,它含有丰富的乳浆,产妇食用能促进乳汁分泌。食用方法:将木瓜洗净,用刀对半切取半个,去掉瓜仁,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