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 第44页
-
神经性耳聋 中医辨证治疗
神经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以消除病因,改善内耳微循环为治疗原则,采取解毒、脱水、脱敏、血管扩张药物、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体外反博等治疗措施而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辨证治疗本病亦有良效。 瘀阻脉络型:症见持续性、高音调耳鸣、耳聋,多因外伤所致,戎耳聋日久,耳内或有堵塞感,舌暗红或淡红, 边有瘀斑或痰点,苔薄白,脉弦。治宜活血通窍。药用赤芍、石昌蒲各15克,桃仁、当归、红花各12克,川芎、柴胡、 蔓荆子各10克,甘草6克。 肝胆湿热型:症见卒然耳鸣、耳聋,或郁怒之后突然加重,头痛头晕,口...
-
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中药辨证治疗
肱骨外科颈远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2cm以上为肱骨干。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 好发于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保守治疗如手法复位夹板、石膏等外固定,往往因骨折复位不确切,骨折稳定性较差,易发生移位、短缩、骨不连,且长期制动,功能练习受限,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致残率较高。我院骨科自2005年1月~2008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应用中药分期治疗80例,骨折愈合快,一期愈合率高,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发生骨折延...
-
辨治肺系疾病应重视通大便
肺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治疗必须先清楚认识其发病机理,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辨证施治,进而得到较好的疗效。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司呼吸。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谈到: “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反之,气的不足或升降出入运动的异常也会影响肺的呼吸运动,而出现呼吸的异常。肺主宣发和肃降,一方面肺气向上升宣、向外周布散,另一方面肺气向下通降并使呼吸道保持洁...
-
手脚麻木 中医辨识与治疗方
手脚麻木,指的是四肢肌肤感觉减退或消失。麻者,非痛非痒,肌肉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则痛痒不知,真气不能运及,如木厚之感。 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为肉内如虫行,甚者不知痛痒,二者迥然有别。从中医角度来讲,虽有“麻多虚痛多实”的说法,具体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风邪入络:素有手足或半侧颜面麻木不仁,可突然发生口眼歪邪,语言不利,甚则流涎,或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治疗以解表通络为主,方以牵正散加减,药用:全蝎5克(研末冲服),僵蚕5克(研末冲服),白附子...
-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概述 人体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在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体质差异性。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平和体质相对较少,偏颇体质较多。因此,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对65岁及以上居民,在其知情同意下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医体质信息采集;②中医体质辨识;③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服务...
-
救治厥脱证 中医辨证
笔者曾于20世纪80年代随从当代著名伤寒论大家、中医热病学家、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万友生从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亲身历经江西高安、上高、樟树、丰城等地参与抢救病情;诊治危重病462例,其中并发低血压休克者180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者30余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20余例。 导师亲自体察病情、望闻问切,经用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对症治疗,活人众多。现在回想,导师对病情的分析,丝丝入扣,对证型和方药的讲解,如润甘醇,对预后的判断,恰似神示。导师著述的《伤寒知要》、《寒温统...
-
“消暑饮”专为“夏病”而设 可辨证加减
盛夏季节,烈日炎炎,门诊病人增多,辨其病因,多与夏季炎热有关,几乎大多数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肢软乏力、多汗、发热、口干,食欲不振,甚则大便溏泻,腹痛不适,这些症状的产生,与下列原因有关。 一是暑热季节,气温高,超过人所耐受界限。二是夏季到来,农忙紧张,劳动强度增大。三是夜短昼长,睡眠时间少。四是身体虚弱,营血亏损,或有脾虚,炎热饮食不思,机体抵抗力弱。五是风雨寒暑失节,天热人多喜冷避热,嗜食冷饮,因热致寒,暑因寒发,反而为病。 笔者以为,由于以上原因而发生的症状,辨证时症状虽多,但病因单...
-
中医“胞脉”说 辨病与辨证结合
许润三,男,1926年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对中医内科、妇科病有丰富经验,尤其对妇科疾病,如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颇有专长。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许润三从医60余年,医术精湛,精于脉理,详于辨证,尤擅经方,其学术思想一直影响着后学。他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攻关,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这一疑难病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治规范。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症的...
-
六经辨证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
所谓的各种变证、兼证、坏证,恰恰正是因失治、误治后导致了各经合病、并病等病机复杂局面的出现,而合病、并病并未出六经之轨,仍然可以运用六经辨证来指导。 使用合方时,一是必须在病人正发寒热时服药,若在两次发热间隙服用,效果不佳甚或无效。二是对于已误用过寒凉药物,表邪郁闭甚深的病例,非大剂量麻黄解表难以得畅汗。三是应辨清楚有汗还是无汗和兼夹。 在临床上,常有医者机械使用经方治疗发热无效者,但笔者在六经辨证指导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疗效非常好,往往能迅速顿挫热势,使病情向愈。兹分述如下: ...
-
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
四季康美庄园作为四季康美的首家养生型连锁机构,在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养生美容的服务理念,以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五星级标准的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其具有完善的店务管理系统、人才培养和输出方式、严谨的产品研发机构、专业的亚健康测评系统、强大的中医养生专家团队,其旗下数十家五星级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为行业标杆。 四季康美庄园推崇“身心同养,体质先行”的中医养生理念,将中医体质养生作为调理核心进行研发推广,并研发出一套专业、...
-
谈中医不同辨证方法 针灸的运用
纵观中医药学发展史,各个学科共同的理论基础均是经络理论,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针灸学仍停留在以单一经络辨证指导临床的阶段,甚至陷入了重腧穴轻辨证轻手法的不利局面。虽然,经络辨证体系在诊查和治疗本经病与表里经病时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但随着现代人群疾病的日益复杂化,经络辨证体系在疾病的定位及传变顺序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笔者认为,中医内科学所运用的八纲、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都是基于经络理论发展起来的,并达到了非常完善的状态;因此,在针灸临床中借鉴和使用这些辨证论治理论,具...
-
春季干燥上火 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春季多风干燥是个容易上火的时节,上火的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只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灭实火 实火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疾病、各种炎症,如肺炎、阑尾炎等,症状重,来势猛,发热重,恶冷轻、出汗多,咽干,小便黄赤。 牛黄解毒片可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疱。 牛黄清火丸清热,散风,解毒。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
-
分四型辨治内伤发热获得满意疗效
临床观察发现,内伤发热以伤食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和五脏积热为多见,分四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伤食发热症见身肤发热,暮夜热重,不思饮食,嗳腐呕恶,腹胀便秘或泻下腐臭,舌红,苔黄腻。此证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内停,瘀积化热而见发热。治宜消食导滞、清热化积,方用保和丸加减。恶心呕吐者,加藿香、竹茹;脘腹胀痛者,加厚朴、木香;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身热甚者,加石膏、知母。 气虚发热症见发热绵绵,自汗,气短,面色白,舌淡,苔白。此证多因素体虚弱,或大病之后元气亏虚,以致表里俱虚,气不归元,阳气浮于外而发热...
-
针灸三焦辨证的运用 针灸辨治外感温病
三焦辨证的运用 三焦辨证学说源于《难经》,后世多指其狭义内容,即清代吴鞠通所倡之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而广义上的三焦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外感温病的辨治;二是内伤杂病的治疗;三是形体疾病的辨治。 针灸辨治外感温病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倡导的外感温热病的三焦辨证,是根据《内经》中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大体将躯干、脏腑系统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并在《伤寒论》六经分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的传变规律特点总结而来。 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反映了温病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