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136页
-
中医专家谈饮食养生
春节的餐桌如何吃得更健康,这足一个幸福的烦恼,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家金国梁是如何过节养生的呢? 家人团圆共餐,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每年过年,金国梁和兄弟姐妹们就会回到绍兴老家一起过年,这个习惯已经坚持10多年了。在他看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享用美食的同时,过问彼此的一年收获,在浓浓的亲情中抚慰过去一年的身心疲惫,这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一般都是我们几个兄弟请几个姐妹吃,全部都是自己烧。七大家子的人要摆上七八桌,两个煤气灶同时开起来,加上两只大煤饼炉,一只小煤饼炉,5口锅同时开烧。老人小孩在一起...
-
《黄帝内经》以生命物质为核心的脏象理论本原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是以生命物质和生命现象研究为主体的中医学核心理论。在这一理论视野中,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变化是有其特定表现的,通过对其表现的研究,是能够发现和掌握其内在规律的。 •只要我们坚持中医藏象理论原有的超越器官、紧扣物质、层层深入、广泛联系的研究路径,中医学就一定能够逐步走出边缘化语言、孤独式生存、自发性成才、控制性疗效和从属性地位的困境,回归原有的与任何学科开放兼容、与时代发展高度同步的方向与路径。...
-
许敬生深入挖掘古代文献 用诗歌表达中医情
年已古稀的许敬生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献学会常委等。许敬生教授认为,研究中医药,如果只注重医疗技术和中药的研究,而忽视文化对其的指引,否则就会像一个人,空有身体而没有灵魂。然而,多年来对中原中医药文化这一领域研究的人还为数甚少。他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加强中原中医药文化研究并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他立了专项研究项目。河南中医学院还为许教授设立了工作室。许教授是个办事认真,工作条理极为分明的人。中医药文化本是一个较为务虚的概念,但在他这里便成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工作,从多个方面开展...
-
中医的生命在疗效 而疗效在中医临床
中医药之所以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到现在依然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因为中医确实能治病救人,能保人民的身心健康。要想很好地发展中医药,就应扩大中医药的服务面,而个体中医诊所就是一个中医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自古以来,真正的中医在民间。发挥好基层中医、个体中医的作用,是实现健康中国,圆梦中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此,我希望国家应放宽开办中医诊所的政策,鼓励更多的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验的中医师开办个体中医诊所。 有相当一部分基层(乡村、社区)没有中医药服务,是因为没有中医服务机构,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中医诊所。基...
-
寿星养生 善忘者寿更长
文坛众“寿星” 养生有特点(上) 我国文坛历来不乏“寿星级”大师,他们的养生之道各有千秋,睿智的人生经验对我们不无裨益。 杨绛:见利不争寿自高 2011年7月17日,杨绛度过了百岁寿辰。在一个世纪的人生风雨中,她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却始终能以平常心面对生活。有人赞扬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
-
院士吴孟超 养生有绝招
90岁的高龄,却耳聪目明、步履轻盈,且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钟爱的手术台上。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他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让许多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位可敬的老人。他就是著名医学家、中国肝脏外科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院士。 人们从电视屏幕里看到:站在领奖台上的他,鹤发童颜,精神抖擞。他到底是怎样保养的?很多人感到好奇。 其实吴老足一个饮食很随意的人。早上:就是牛奶鸡蛋泡饼干,吴老解释说:“牛奶鸡蛋泡饼干就是煮牛奶的时候打一个鸡蛋进...
-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
夏季阳气盛于外,是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季节,我们应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调精神: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 巧运动: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慎起居: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午后可根据个人情况补足睡眠,中午人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昏昏欲睡,通过短暂午睡小歇,可以避开中暑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