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第55页
-
忆先父蒲辅周先生的治学经验:蒲志孝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先父于光绪十四年生于四川梓潼县城西北约五里的西溪沟。弟兄姊妹七人,父亲居长。当时全家主要生活来源仅靠祖父行医供给,家境比较贫寒。先父幼时上私塾,就不得不依靠祖母娘家(何家)负担。十五岁时,他开始随祖父学医,三年后而为开业医生。 先父早年在行医的同时,颇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当时的梓瞳地瘠民贫,老百姓一旦有了疾病,更是没奈何。于是他在一九三五年主办了让无钱的病者享受免费医疗的同济施医药社,后来又倡办了平民教养工厂。同济施医药社一直办至解放,平民教养工厂因故中途倒闭。此外,乡里间凡...
-
王焕禄用药经验总结
王焕禄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幼承岐黄,博采众长,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屡起沉疴,对内、妇、儿、皮肤科等各科杂病有独特的见解。王焕禄教授根据脉症结合,有时或舍症从脉,有时或舍脉从症,辨证精准,用药有的放矢,效如桴鼓。在辨证精准的同时,王焕禄教授总结出了很多药对,配合临床辨证论治,往往收到较好的疗效[1,2]。现将王焕禄教授运用药对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炒酸枣仁、珍珠母、紫石英 炒酸枣仁、珍珠母、紫石英常用于心悸、怔忡的治疗[3,...
-
刘景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析
刘景源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著名的温病学专家。其学有渊源, 师从多位中医名家, 曾深入学习经典著作并得到名师的指教。一生致力于中医温病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著述丰富, 博学多通, 系统研读历代温病诸家著作, 尤对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有深入研究, 并在继承创新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独到的临证经验。 天人合一, 辨识系统整体 中医历来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处自然之中, 无时不受天时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黄帝...
-
张从正虽以攻下著称 但其运用补法也具有独到的经验
探讨张从正补法运用特色 张从正, 字子和, 号戴人, 金元四大家之一, 攻下派代表人物, 强调邪留正伤, 邪去正安。攻下派主要以汗、吐、下三法作为攻邪治病的主要手段, 虽然张从正以攻邪著称, 但其运用补法也颇具特色, 本文将就张从正运用补法的特色进行探讨。 《儒门事亲》中有专篇介绍补法, 如《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补论二十九》, 都论述了当时补者人之所喜、攻者人之所恶的社会流弊, 强调滥用温补的危害, 指出虚证应先攻再补, 补亦以食补为主, 正所谓:“先论攻其邪, 邪去而元气自复...
-
朴实的养生经验 培养幽默感
湖南省水利厅退休的高级工程 师彭昌达老人现年95岁,仍腰背挺 直、思维清晰、声音洪亮,医生都说 他中气很足。但他带着20多年的心 血管病,仍能如此快活,让人敬佩。 原来,彭老有他朴实的养生经验: 一是少管闲事 不该自己管的事,不要去瞎掺 和。既不了解情况,年岁也大了,管 也管不好。 二是爱清洁 讲究卫生爱干净,勤洗衣被勤 洗澡。衣着虽不奢华,但要干净;吃 的东西,一定洗干净或煮熟才吃。 三要多活动 退休前长期奔波野外,一年 365天可能有200多天在外。现在 吃完饭,还由女儿陪着散步,走累了 才回家休息...
-
甘肃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经验总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疫情迅速扩展到全国及境外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新冠肺炎的防治面临疫苗滞后、尚无有效药物的难题。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代医籍中记载着大量成功防治疫病的资料,2003年“非典”的防治又一次给世人展现了它在疫病防治方面的疗效和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通知指出,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
-
速愈不眠症临床经验方 白发转黑发养生酒方
速愈不眠症临床经验方: 丹参、炒枣仁各24克、当归、生地、柏子仁、 茯神、夜交藤各15克 、远志、五味子、 龙齿、桔梗、 玉竹、 益智仁各12克、白薇、节菖蒲、琥珀各10克、肉桂6克 。每天一剂水煎汤,加蜂蜜15--20克,分早晚服。一般一个星期之内可完全恢复。 治疗马蜂蛰伤偏方: 被马蜂蛰伤最管用就是马上用自己的尿抹上,立马就好!这是同事在报纸上看到的方子。正好有一次去大山捡蘑菇,被马蜂蛰了,马上抹尿,立马见效,不痛不痒。有一次我换衣服时被马蜂蛰伤了腿,又肿又痛,用这个方子马上就好了...
-
李鲤养生保健经验
李鲤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3、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2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李鲤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药诊治心脑血管病、肝胆病及内科疑难病,在学术上注重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整体观念的运用与研究。根据自身临床实践,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创立寓补于消法。李鲤教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非常重视中医养生,共涉及心理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4个方面。笔者跟随李鲤教授学习多年,现将其养生保健经验总结如下。 1 养...
-
冀来喜从颈论治头面部疾病临床经验
冀来喜教授是山西省首批名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形成了以“新九针”为主的针灸优势技术组合,提倡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治疗手段和“以效为宗”,治疗头面部疾病提出从颈论治的思路。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从颈论治的理论基础 1.1 从颈论治初探 冀来喜教授在多年临床观察和实践中发现,患有头面部疾病(包括耳鸣、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干眼症等)的患者,查体时一般存在颈项部肌肉高张力或...
-
周大勇运用膏方调治亚健康失眠经验
近年来,中国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态势[1]。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2]。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又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3]。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向疾病状态发展。研究表明,亚健康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亚健康的发展具有双向性,如果及时调整,积极干预,则机体向愈,健康如常;反之,可发展为各科临床疾病。研究表明,失眠是亚健康较为常见的症状...
-
张志远临床应用二丁经验 治外感疫疠 肠道淋巴结炎
国医大师张志远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他擅治各种疑难杂症。蒲公英及紫花地丁合称二丁。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与紫花地丁同名异类,二者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蒲公英见于《本草纲目》,其“甘、平、无毒”,主治乳痈红肿、疳疮疔毒。紫花地丁亦载于《本草纲目》,别名为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等,《本草纲目》记载其“苦、辛、寒、无毒”,主治黄疸内热、痈疽恶疮、痈疽发背、疔疮肿毒、喉痹肿痛等症。张志远临床上善于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使用,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摘录如下...
-
李今庸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李今庸长期从事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研究,其著述颇丰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和刊印的学术专著有《读古医书随笔》《金匮要略讲解》《黄帝内经考义》《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等数十部之多。其中,《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新集》《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中医科学理论研究》《黄帝内经考义》系近年来新版的独撰专著,表明李今庸在75岁以后仍然勤奋不已,耕读不辍。现将李今庸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学术思想特点 倡导中医药学应立足特色和优势 李今庸指出:中医药学,民族瑰宝。...
-
黄文政治疗心肾综合征经验
全国名中医黄文政在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治疗中,积累了宝贵经验,CKD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我国成人CKD患病率已达10.8%。CKD是CVD独立高危因素,CVD是CK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心肾综合征(CRS)治疗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现对黄文政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临证经验,撷其英华,总结如下。 早期固本复元、保护肾体 针对CKD早期就已经出现心血管损伤,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是心血管疾病独立高危因素,进行性肾结构及功能损害导致GFR下降的临床...
-
韩明向用升降散治内伤发热经验
升降散最早载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该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而成其方。方中僵蚕、蝉蜕有升浮之力,能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有降泄之功,可降阴中之浊阴。全方升降相成,可调气机升降出入,使清阳之气升发上行,浊阴排出体外,使人五脏调和。全国名中医韩明向在近60载的临床、科研工作中治学严谨,抉微探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在跟随韩明向临诊中发现其运用升降散治疗内伤发热每收佳效。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
-
阿古拉治疗嘎日格病临证经验
全国名中医(蒙医)阿古拉是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在治疗嘎日格病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笔者通过几年的跟随导师学习深有感悟,受益匪浅,深感蒙医治疗嘎日格病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改善近期疗效的同时,远期疗效尤为显著,能够显著降低病残率和复发率。 临证经验 嘎日格病是由于白脉之海(脑)发生病变引起的,脑为全身白脉(水脉)之源,也是总赫依之根基,掌管着全身赫依神经之功能,而且是巴达干的主要的依存部位。脑与白脉因某种原因发生病变时,黑脉、白脉与三根的机能...
-
刘莉诊疗代谢综合征经验
黑龙江省名中医刘莉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颇有建树,尤其在治疗代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刘莉临床诊治代谢综合征(MS)的经验择要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刘莉认为从发病原因而言:先天禀赋不足(内因)、后天失养(外因)为MS发病原因,故疾病早期应当防重于治,尤其要改善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未病先防;从发病机制而言:脾肾亏虚为根本病机,痰湿为病理基础、贯穿疾病始终,三焦为病理变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