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指 第13页

指 第13页

  • 手指“走路”安神助眠 左鼻呼吸缓解头痛

    手指“走路”安神助眠 左鼻呼吸缓解头痛

    手指“走路”安神助眠 一些人会有失眠的症状,这时该怎么办呢?可以学着用手指“走路”来缓解失眠症状,新鲜又好玩,不妨来试试。 按照中医理论,手指和经络是相通的,全方位活动手指,不但能够疏通经络,还可有效地开发脑细胞。每天临睡前用手指在桌面上横着走“一”字,也可以走“米”字、“8” 字,还有五角星、S形路线等。每次练习10 分钟左右,有利于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促进睡眠,镇静安神。 张云松 左鼻...

  • 经络通畅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

    经络通畅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保证经络通畅,周身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运行,才能确保脏腑相通、阴阳交互、内外相通,从而供给脏腑充足的营养物质,营养各个身体组织,以确保机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素问·调经论》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由此可知,古时候,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经络通畅的重要性了,而现在人们依然将经络通畅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哪内容? 中医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 《...

  • 头脑保健 屈指体操

    头脑保健 屈指体操

      新春伊始,有个灵活清晰的头脑来计划新的一年很重要,下面这套屈指体操,就有头脑保健的作用,大家一起试一下吧!   屈指体操,具有和弹钢琴一样的效果,一弹起钢琴,大脑中面积最大的运动神经血流增加,变得十分活跃。话虽然可以这么说,但钢琴并不是谁都会弹的。做一做“屈指体操”,其效果可以和演奏钢琴相媲美。这种体操是将手指的第二个关节(从指尖数的第二个关节)直角弯曲。   第一步:从食指到小拇指,逐一地直角弯曲第二个关节。左右手同时做。从食指做到小拇指为一遍,一共做10遍。   第二...

  • 养生指导

    养生指导

    “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养生家蒲处厚所著的《保生要录》中的“论衣服门”。很多人天冷的时候很注意穿衣保健,但是天热的时候却不尽然,这句养生提示对于天热时候“乱”穿衣的读者朋友很有指导意义。 “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原著没有指出具体的季节性,换句话说,一年四季都应该做到“腰腹以下常温”。天冷时节,大家自然会做到,但是天热的时候更要做到。我们的腹部有一个是...

  • 中医有自己的一套健康指标

    中医有自己的一套健康指标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如今,健康已不仅仅是四肢健全、没有病,除了躯体健康外,还需要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良好状态。与西医靠化验检查的量化指标判断健康不同的是,中医有自己的一套健康指标,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评估。中医认为,健康的人应该符合以下10个标准: 1.双目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 2.脸色红润。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古人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

  • 道家捻指经法

    道家捻指经法

    道家 认为,真 气是人体 一身之 气.人体 的经络是 联系内外 上下.沟通五脏六腑,运行真气的通路。手指端是人体阴阳经脉交接的部位,分布着很多人体重要穴位,如少商穴、商阳穴等。捻指通经法可以通过双手十指的自然捻摩,刺激这些经络起止端的穴位,调动气机活动,促进真气在体内的顺畅运行,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取端坐位,两足平行着地,两手自然置于两膝上,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口轻闭,舌抵上腭,以鼻自然呼吸。首先以拇指捻摩食指端螺面前缘.右手顺时针方向进行,左手逆时针方向进行,不快不慢,捻速适中,力求做到自然、从...

    养生秘方 2024-03-07 10 0 道家
  • 指尖养生 踮脚挺胸

    指尖养生 踮脚挺胸

      指尖是我们触觉最灵敏的地方,同时也是很多经络的终端,按摩指尖,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 戒指疏通经络 保健功效

    戒指疏通经络 保健功效

    戒指既是一种美观的修饰,也可作为定情信物。可是,你知道吗?其实,戒指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品呢。 戒指为什么会拥有保健功效,这要从戴戒指的位置——手开始说起。我们的大拇指走的是肺经,肺主一身之气,很少看见有人将戒指戴在大拇指上,因为这样会阻滞人的气机;食指同大肠经息息相关,而大肠经同我们人类的某些本能联系紧密。从一则成语“食指大动”便能看出来,知道又有好吃的东西了,食指就会不老实。中指走的是心包经,我们看大街上的时髦男女,若是中指上带着戒指,十有八九是处于热恋中。...

  • 辨证阴虚和阳虚体质数指甲

    辨证阴虚和阳虚体质数指甲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的人,所用的保健方法也不同,比较常见的两种体质就是阴虚和阳虚。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到底是阴虚体质还是阳虚体质呢?国际营养师张劲翀教了一个小方法——数数指甲上的“小太阳”(即指甲盖上白色的半圆)。   张劲翀介绍,中医所说的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损,体现为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阳虚则是指肌体功能减退,体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脉沉无力等。   作为普通人,很难根据上述定义确定自己到底属于阴虚还是阳虚。除了看...

  • 保护指关节 甘草薄荷饮

    保护指关节 甘草薄荷饮

      大暑过后,气象台的高温预警始终没有停止,空调的使用频率也居高不下,空气干燥导致黏膜防御病毒的能力低下,不少人出现咽干咽痛、咳嗽等感冒症状,对于暑热感冒的人来说,用甘草搭配薄荷煎水服用,能清热解毒,缓解咽干咳嗽等症状。   甘草薄荷饮   做法:薄荷叶5克,甘草1根,冰糖、水适量。准备好原料,将薄荷叶用水洗净,甘草洗净后切片备用;放入1000毫升水,烧开后加入甘草和薄荷叶,大火煮3分钟后加入适量冰糖搅拌直至融化;再转小火煮两分钟后,捞出薄荷叶及甘草,并将剩下的汤汁过纱布滤去残渣,放凉后即可饮用。 (洪...

  • 经常做做“手指养心操”

    经常做做“手指养心操”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志,养心即能安眠。人体全身共有12条经脉,其中有6条是从手指通向全身的,对全身气血的流通运行影响极大。睡眠不好、工作压力大、经常焦虑、总是感觉郁闷、有老年痴呆倾向、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酸痛麻木的人,可以经常做做“手指养心操”。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坐着做,一天2次,每次10分钟就够了。晨起和睡前半小时是最佳时间。 第一式:旋腕——放松十指,十指互叉。以腕带手,顺时针转60下,再逆时针转60下。 第二式:按指——...

  •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内涵,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科学性强、严谨规范、能够为行业内实际应用、能被行业外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诊断及辨证治疗指南,以指导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促进耳鼻咽喉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规范和发展。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包括了耳鼻咽喉各类疾病中的常见病种,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特色和优势。2009年起,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组织领导下,中华...

  • 五行指五季气候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

    五行指五季气候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

    《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为何“始于一,终于九”是针道的“纲纪”?依据《灵枢·九...

  • 养生顺应身体 手指操

    养生顺应身体 手指操

      研究发现,在超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及早进行治疗,可以将病情的发展推迟十年或更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周伯荣表示,大多的老年痴呆患者前来就医时表现的症状都已经非常明显甚至几乎已经是老年痴呆的中后期了,再进行药物及其他辅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指导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周伯荣   记者 朱志安 通讯员 黄贤君   手指操示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 陈严丽   智力评估应每年进行   老年痴呆主要表现为在智能方面出现抽...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江苏省中医院汪受传主任医师,祖籍安徽徽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 多方磨练 奠定基础 1967年夏季,汪受传到南京儿童医院的乙脑病房学习,带教的西医老师让开中药,他就照书上的卫气营血辨证开出了药方。由于乙脑住院患儿多昏迷不醒,插了鼻饲管,故汤药从鼻饲管打进去很方便。牛刀小试,方药见效,始知古人的经验确实有用。 1968年初到泰兴县人民医院,先跟当地名中医余公侠、杨卓斋门诊,后进...

  • 称“扁鹊”者 不一定指秦越人

    称“扁鹊”者 不一定指秦越人

    关于扁鹊的里籍与地望,虽然《史记·扁鹊列传》开篇即有“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之语,但自东晋徐广在《史记音义》中指出“‘郑’当为‘鄚’。鄚,县名,今属河间”以后,就纷争四起,至今尚未得以平息。综观古今学者就这一问题,以“处则充栋宇,出则汉牛马”的鸿篇大论各逞歧见,争鸣不休,皆因将扁鹊与秦越人视为同一个人看待的缘故。 唐人早有所疑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

  • 指导我研究《内经》古韵

    指导我研究《内经》古韵

    今年是任应秋先生诞辰100周年,怀念这样一位满腹经纶、德高望重的中医大师,对于鼓舞青年、培养贤才、步其芳躅、振兴中医,意义十分重大。 任老让我写传略 1983年1月《中国科技史料》编辑部来人请任应秋写一篇《传略》。任老让我写。任老说:“看看我的书,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上写。”他简要地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我先后写了三稿,发表在《中国科技史料》第三期,题目是《任应秋教授的治学方法与学术成就》。 任老对我写的初稿认真修改,有的勾掉,有的补充,我拿着稿子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请许嘉璐先生修改...

  • 山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山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挖掘、整理、研究齐鲁中医药文化内涵、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探讨山东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建立具山东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建立20~30个体现山东中医学术特色的流派传承工作室 •力争用3~5年建成一批中医药文化示范基地 •把中医药文化题材的作品纳入文化艺术创作、舞台艺术表演,电影、电视剧和动漫制作中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11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 祛病健身搓手压揉手指

    祛病健身搓手压揉手指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由于操劳过度,出现肩酸背疼等症状。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平时不妨常做一些手部按摩,也就是 “搓搓手”。 之所以搓手有保健功效,是因为手部和脚部一样,有着大片的病理反射区,是神经的聚集点。只要准确地、不断地刺激按摩手部穴位相关的病理反射点,就能使内脏不断受到良性刺激,从而逐渐强化其功能。 除了双手相互按摩以外,还可以任意找一些类似细长形状的笔等物品放在手中搓。以预防感冒为例,只要每天吃饭后,用筷子多摩擦几次双手大鱼际穴区 (双手拇指的根部),就能起到相应的保健效果。 经络...

  • 中医院综合能力 中医养生类节目指导

    中医院综合能力 中医养生类节目指导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日前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确定清徐县人民医院等20所试点县医院和曲沃县中医医院等15所试点县中医医院,通过四个方面提升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任务。 “四个提升”即:落实依法执业、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动优质医疗服务,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发挥对口支援优势,提升医院综合能力。 方案明确,通过建设、培训、支援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技术、管理、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实现医...

  • 指甲月牙诊病不可靠

    指甲月牙诊病不可靠

      我们手指甲根部有一个发白的半月形,称为半月痕。最近网络有传说:正常月牙双手应有8~10个,每个月牙面积约占同一指甲的五分之一,颜色均为奶白;从月牙可看出人健康程度,如月牙减少或消失,只有大拇指有月牙甚至十指都无表明体虚体寒;除两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都有月牙外,小指也有月牙,且月牙面积都大于同一指甲的五分之一,为里热亢盛;月牙面积小于同一指甲五分之一,则表示精力不足;月牙突然晦暗、缩细、消失,会患有消耗性疾病、肿瘤等;月牙大于五分之一时,多为心肌肥大;月牙色灰易贫血,疲倦乏力;月牙粉红,与甲体颜色分不清...

  • 夏天主长心气内应 手指调整全身气血

    夏天主长心气内应 手指调整全身气血

      进入夏季,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增多,心脏负担加重,如不注意保养,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而夏天主长,心气内应,故在中医养生理论中,提出了夏季宜养心的说法。   中医认为,人体的器官都是相通的,手指与人体的五脏都相互对应。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肿瘤二区主任邓力指出,人体的12条经脉中,就有6条是从手指通向全身的。因此,多活动手指能调整全身气血,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指导专家   邓力   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肿瘤二区主任、主任医师   预备式:宁心抬手   动作要领:闭目养神,垂手直立,保...

  • 拉耳垂 运目 做手指操 脊柱保健操

    拉耳垂 运目 做手指操 脊柱保健操

    梳头微展五指,以中指为中心,从头额部向后梳至枕部,3-9次,可使头发柔软,改善头部血液供应。 摩面揉太阳穴,轻刮眼眶、鼻梁,有美容保健作用。 叩齿稍用力咬合上下牙齿,可起到固齿作用。 拉耳垂耳垂上有许多穴位,常拉耳垂,可刺激该处穴位,有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功能。 运目双目自左向右转14次,再从右向左转14次,然后紧闭目少时,再忽然大睁。常年坚持运目,可使眼睛运转灵活,去内障外翳,兼能预防近视、远视。 伸懒腰伏案1-2小时后,不妨伸个懒腰,这样可使全身大部分肌肉血流加速,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 古琴指法“虚实补泻”中医治疗概念

    古琴指法“虚实补泻”中医治疗概念

    “虚实补泻”本是中医治疗概念,中医学在疾病诊断里把疾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证指正气虚,正气虚常见的外在表现如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身困无力、心慌气短等。治疗宜用补益法。气虚补气,阴虚滋阴。实证指邪气实。实证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如痰饮、水湿、瘀血、食积、虫积等;机能亢盛,如精神亢奋、语高气粗、发热面赤等。治疗实证宜用泻下法或消导法。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中医中的补泻思想渗透到中医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用药、针灸、刮痧等等。补法能鼓舞人体正气,泻法能疏泻病邪。这种补泻的...

  • 指甲上出现斑点是啥?

    指甲上出现斑点是啥?

      李小燕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   很多人都会遇到指甲上出现斑点的情况,指甲上的斑点会有所不同,也大都能反映出我们的身体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无论出现的是哪一种,都有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了,需要引起重视。   当指甲上出现少量白点时,通常是缺钙、缺硅或者寄生虫病的表现;白点数量比较多,可能是神经衰弱的征兆;而指甲上出现黄色细点,则可能患上了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果指甲上出现黑色斑点则要小心,轻者只是操劳过度、营养不良,重者可能是胃下垂、胃癌、子宫癌的先兆。   专家指引...

  • 堵车时用手指梳梳头

    堵车时用手指梳梳头

      堵车令人烦恼。不过,在堵车或等红灯的短暂时间内,不妨用手指梳梳头,既可缓解疲劳,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师宋飞说,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将这段时间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便于清醒头脑,分散等待时的焦灼,保持平和的心情;还能缓解疲劳,提神醒脑。   如果手边没有现成的梳子,也可以充分利用手指的功能。以双手十指,从额上发际处开始由前向后梳拢头发至后发际,动作要缓慢柔和,边梳边揉搓头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几分钟后,驾驶的疲惫感将得到缓解,然后就可以神清气爽地上路啦。(聂锋)...

  • “发于阴”“发于阳”应是指病位而言

    “发于阴”“发于阳”应是指病位而言

    2015年3月20日载梁华龙先生《“发于阴”“发于阳”是指风寒风热》一文,认为《伤寒论》第7条“发于阴”“发于阳”的阴、阳是风寒邪气和风热邪气的代指。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发于阴”“发于阳”应是指病位而言,即病发于阴经、病发于阳经之义,而不是指邪气的性质。 风热不恶寒 目前普遍认为:伤寒、中风为风寒,温病为风热。《伤寒论》第6条指出:&ld...

  • 刘绍武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刘绍武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刘绍武(1907-2004),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学会理事,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真正特立杰出的人,决不屑走人家已走过的旧路。 刘绍武说过:“学术无古今、无中外、无你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不分古今、中外、你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治学就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常新常进,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后...

  • 名中医考核明确带徒硬指标

    名中医考核明确带徒硬指标

    近日,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发布的辽宁省中医药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该省共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0255人,占全省医师总数的10.93%。其中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站)门诊部、诊所、村卫生室等基层中药类别执业医师4900人,占医师总数的16.32%;医疗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5355万人,占医师总数的8.39%。每万人拥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2.34名。 近年来,辽宁省为了统筹推进全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将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辽宁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2014-2020年),明确中医...

  • 中医临床解析经典 用经典指导临床

    中医临床解析经典 用经典指导临床

    从临床解析经典,用经典指导临床 中医学是先人们临床医疗经验的结晶,离开临床实践就无法解析经典的隐奥,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中医学经典的最高境界。张子和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1911年梁启超在《学与术》中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严复在《原富》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古人倡导“知行合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