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第11页
-
手指紫黑麻木 补阳还五汤合虫藤饮
陈某,女,61岁,2007年1月10日初诊。 患者左手手指皮肤紫黑,数月不愈,近来紫黑色逐渐加深,并且明显麻木、畏冷,左肩肘部略感胀痛。既往左手并无外伤史,曾去医院做过多次检查,均未发现病因。查其右手手指皮色正常、无麻木冰冷感。舌苔薄白,右脉细,左脉细而涩。 辨证:臂痹,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合虫藤饮。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4克,地龙10克,全蝎6克,蜈蚣1支(去头足),僵蚕10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10克,桂枝5克,防风10...
-
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 防范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很多患者对其症状不是很熟悉,以致误诊或延误诊断。一般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以下表现: 1、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博快。 3、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4、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
-
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肠炎症
单兆伟,男,1940年10月生,江苏南通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单兆伟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苦学三载,兼收并蓄。擅长脾胃系疾病诊疗,长期从事脾胃病疑难病的证治研究,创制了理气和胃口服液、清幽养胃胶囊、和胃胶囊、仁术健胃颗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药特色制剂。 单兆伟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获得部省级奖项12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
海螵蛸(乌贼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以具有收敛制酸、理气止痛之功的中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经 158例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158例,其中男性95例,女性63例;年龄23~65岁。全部病例均经胃肠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54例,十二指肠溃疡104 例。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长期慢性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烧心,反酸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处方:海螵蛸(乌贼骨)100克,浙贝母、枯矾、木香各50克,元胡 3O克,砂仁2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分...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医验方民间疗法
支气管哮喘 【病因与症状】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绷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主要激发因素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吸人物、感染、食物、气候改变、精神因素、运动及药物因素等。临床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 2岁以前开始发病者居多,以秋冬季节发病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是国内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
防治冻疮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
防治冻疮方二则 方一 当归、肉桂各6克,红花、花椒、细辛、干姜各3克,白酒或75%酒精 100毫升,共密封浸泡1周,每天摇动数次。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易生冻疮处,可有效预防冻疮;对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取温水浸泡患处5-10分钟后,拭干,再外搽本品,每日3次,并揉搓至局部发热,连续1周,冻疮可愈。 方二 细辛、麻黄、桂枝、花椒各15克,水煎取汁,浸泡患处,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天。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 陈皮、甘草各100克,蜂...
-
糖尿病患者健康出游指南
端午小长假过后是暑假,很多地区进入夏季旅游高峰。一些平时工作紧张的人会趁放假出去旅游,放松身心。不少为人儿女的也想带着父母旅行,他们想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能出去旅游吗?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外出旅游进行户外活动,能增强体能,尤其是心肺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对防治并发症大有益处。但糖尿病患者毕竟有慢性病,病情又易变化,因此旅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出发之前检查身体 糖尿病患者远行前应到医院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体检,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时检查心脏、肾脏和眼底的状况,以便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及有无...
-
糖尿病饮食指南 糖尿病自然中医疗法指南
糖尿病 【病因与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病因大多未明,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病情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点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三型:即胰岛素依赖型,亦称 I型(脆性或青幼年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亦称Ⅱ型,(稳定性或老年型糖尿病);还有其余型糖尿病,包括胰源性糖尿病,内分泌性糖尿病,药源性及化学性糖尿病等。临床上前两型占绝大多数,属原发性糖尿病,有明显遗传倾向。其余型则大部分属...
-
五运六气理论指导I型糖尿病治疗
I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西医认为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笔者对中医是否能治疗此病进行探索。笔者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治疗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获得满意疗效,兹将案例分享,以期说明在现代疾病疑难问题上回归中医思维将有所突破。 患者金某,女,2015年4月11日生人。2019年5月4日初诊。因“糖尿病血糖波动,胰岛素控制不好二周”来门诊求治。 病情描述:患者来诊前三...
-
上睑下垂是指上胞垂下 治以健脾益气法
上睑下垂是指上胞垂下,不能自行提起,遮掩部分或全部瞳神,从而影响视瞻的病变。本病在《诸病源候论》中称睢目,又名侵风。《圣济总录》称眼睑垂缓,《目经大成》称睑废。现称上胞下垂。本病有先天与后天之分不同,可单眼发病,亦可双眼发病。 其病因为:脾气虚弱,阳气不升,胞睑约束无力,或脾失健运,聚湿成痰,外挟风邪、风痰阻塞经络,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肾阳虚,温胞无力,肌肉失主所致。 病例:王某某,男,51岁,本镇中河村人,就诊日期:2016年2月4日。左侧眼睑下垂3周,平素面色无华,精神倦怠,气短声低,四肢乏力...
-
古人护牙 中草药粉 手指当牙刷
用手指当牙刷 南北朝时,古人常用 右于中指,伸进嘴里,来回 磨擦牙齿及牙龈。到了明 代,古人们用左右手中指 刷牙。敦煌壁画中有一幅 “劳度叉斗圣图”,图上,一 个和尚正蹲在地上,左手 拿着一个漱口水瓶,用右 手中指揩前门牙。这就是 古人以手揩齿洁牙的最好 记录。 中草药粉是最早的牙膏 古人们会用一些中草 药研成的粉末,用手指醮 中草药牙粉在口腔中来回 磨擦,达到洁牙的目的。一 些清热解毒、清凉泻火的 中草药,比如野菊花、蒲公 英、藿香、薄荷叶等都是研 磨牙粉的好材料。 古代就有漱口水...
-
眩晕病的治疗《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中共有16则医案,按照其主要治疗法则可分为化痰定眩法6则、平肝熄风法5则、滋水涵木法3则、养血息风法1则、温肾凉肝法1则。然每则医案患者多有兼症,故或有化痰定眩兼以息风,或平肝息风兼以生津,或滋水肝木兼以潜阳等等。案后其弟子华岫云按语:“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中风、肝风、头风门合而参之。”今且以眩晕16则医案为本,兼以论之,以期为目前眩晕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之见。 化痰定眩 在叶天士眩晕医案中,痰浊为病的共有6则。痰浊的产生主要与脾胃相关,如《素问&midd...
-
血液病的理论和实践离不开中医药经典的指导
血液病大多属于临床疑难病,证情多变,涉及范围广,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其中许多疾病曾被人们称为“不治之症”。中医研究血液病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独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精于医理,勤于临床,茹古涵今,论治血液病,以丰富的理论、良好的疗效体现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特色优势,展示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学术思想。 熟读经典 指导临床 中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根基,是对中医药学创立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医各家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临床实践、...
-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贾振华,男,1975年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以岭医院院长,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作为副主编编写络病理论专著3部、创新教材1部;发表文章70余篇,SCI收录9篇。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持续上升,死亡率高居首位,占居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