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指 第11页

指 第11页

  • 心慌气短心跳加快“十指抓挠法”

    心慌气短心跳加快“十指抓挠法”

      心慌,气短,心跳加快是很多老人和冠心病患者常遇到的问题。可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方法来预防和缓解,比如早晚一次的“十指抓挠法”。   先深呼吸,两脚分开站立与肩等宽,脚跟提起,脚板与地面成45度角,两臂向前伸直,手心向上,手指并拢,往手心用力慢抓100~150下。每天早上吃饭前做一次,晚上睡觉前做一次,每次约5分钟,长期坚持,有助于调节心肌代谢及心脏功能,缓解心慌症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末梢的血液循环。在运动量过大、精神紧张而感觉心慌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同样有效。   还有一些简单的...

  • 手指紫黑麻木 补阳还五汤合虫藤饮

    手指紫黑麻木 补阳还五汤合虫藤饮

    陈某,女,61岁,2007年1月10日初诊。 患者左手手指皮肤紫黑,数月不愈,近来紫黑色逐渐加深,并且明显麻木、畏冷,左肩肘部略感胀痛。既往左手并无外伤史,曾去医院做过多次检查,均未发现病因。查其右手手指皮色正常、无麻木冰冷感。舌苔薄白,右脉细,左脉细而涩。 辨证:臂痹,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合虫藤饮。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4克,地龙10克,全蝎6克,蜈蚣1支(去头足),僵蚕10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10克,桂枝5克,防风10...

  • 玩手指助睡眠

    玩手指助睡眠

    入睡前仰卧在床上,双手十指尽量伸展,全身放松约1分钟。接着双肘轻轻弯曲,双手十指在腹前搭成一个半球形,进行平稳的自然呼吸约1分钟。然后双膝弯曲轻轻向外侧倒,脚掌相合。脚掌不能相合的,也可以脚掌微微分开,但应尽量靠拢。保持这个姿势,大拇指点击食指尖1次,无名指2次;小指3 次,中指4次,然后接小指 3次,无名指2次,食指1 次,这样算1遍,都是点指尖,一共操作16遍。最后双手放在体侧,双足伸直,就可安静入睡了。 (周依)...

  • 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 防范指南

    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 防范指南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很多患者对其症状不是很熟悉,以致误诊或延误诊断。一般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以下表现: 1、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博快。 3、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4、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

  • 治十二指肠溃疡方

    治十二指肠溃疡方

    处方:厚朴10克,生姜10克,半夏5克,红参 10克(另煎冲服),炙甘草5 克,枳壳5克。水煎服,日1 剂,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消食积,补脾胃,治十二指肠溃疡,虚实夹杂,胃脘疼痛,痛连肋胁,上腹胀满,嗳气泛酸,舌苔薄白,脉弦。 (马江明)...

  • 手指刮治三叉神经痛

    手指刮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骤发骤停,多呈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在40岁以后起病,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这里介绍一种用手指刮拭的治疗方法。 两手五指合拢,以四指包拇指,于眉头刮向眉尾,继续往斜下方刮至耳前,绕过耳下至耳后,再用食指自眼眶正下方,刮至鼻翼两侧。此法重复20回,每天3次,连续5天,可缓解疼痛。 这个方法...

  • 手指啄冶失眠

    手指啄冶失眠

    中医按摩方法中,有一种啄法,即五指自然微屈、分开呈放松状,以腕关节的屈伸为动力,诸指指端为着力点,轻快而有节律地击打治疗部位,如鸡啄米状,所以称为啄法,因为用的是手指,所以也叫手指啄。失眠的患者试试手指啄,可以改善睡眠状况。 具体方法是,让家人或者自己单手或双手手指自然微屈,腕、指均需放松,以腕力为主,在头部由前向后、由头顶部向两侧,全方位地、有节律地轻啄击打头皮。手法要轻快灵活,双手配合自如。手指啄头皮具有安神、疏通气血的功效,可以缓解失眠患者入睡困难、夜梦多、早醒等症状。 手指啄头皮最好在晚上睡觉前进行,这样更...

  • 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肠炎症

    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肠炎症

    单兆伟,男,1940年10月生,江苏南通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单兆伟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苦学三载,兼收并蓄。擅长脾胃系疾病诊疗,长期从事脾胃病疑难病的证治研究,创制了理气和胃口服液、清幽养胃胶囊、和胃胶囊、仁术健胃颗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药特色制剂。 单兆伟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获得部省级奖项12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 海螵蛸(乌贼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海螵蛸(乌贼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以具有收敛制酸、理气止痛之功的中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经 158例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158例,其中男性95例,女性63例;年龄23~65岁。全部病例均经胃肠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54例,十二指肠溃疡104 例。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长期慢性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烧心,反酸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处方:海螵蛸(乌贼骨)100克,浙贝母、枯矾、木香各50克,元胡 3O克,砂仁2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分...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医验方民间疗法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医验方民间疗法

    支气管哮喘 【病因与症状】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绷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主要激发因素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吸人物、感染、食物、气候改变、精神因素、运动及药物因素等。临床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 2岁以前开始发病者居多,以秋冬季节发病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是国内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 止嗝偏方 烧指甲 生八角煎蜂蜜

    止嗝偏方 烧指甲 生八角煎蜂蜜

    偏方一烧指甲 【食材】指甲。 【方法】将指甲剪下来一小块,用火点燃,闻味即可。 偏方二生八角煎蜂蜜 【食材】生八角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生八角100克加两碗水煎到剩下一碗时,再加些蜂蜜煮沸即可。 【外公问诊记】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吃饭都很快,有时一快就会不停地打嗝,每到这时,外公就会过来先让我坐好,然后拿来指甲剪把我的指甲减下来一小块,用个镊子夹住,将它点燃,接着迅速吹灭,趁它尚烟气袅袅时赶紧凑放到我的鼻子下面,并嘱咐我用力吸那股烟气。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每次只要这么吸几下,...

  • 指甲倒刺专家支招

    指甲倒刺专家支招

    有些人每到冷天皮肤就特别干,尤其双手指甲旁边还长倒刺,非常烦人,该怎么办? 专家给出建议:“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可在每晚用温水浸泡有倒刺的手指,待周围皮肤变得柔软后,用指甲钳将其从根部剪掉。如果倒刺周围红肿明显,最好涂点碘伏预防感染。剪完倒刺可抹点护手霜,或用含维生素E的营养油按摩指甲四周及指关节,减少倒刺的产生并软化粗皮。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倒刺周围发红或出现了化脓,很可能是发生了感染,最好涂上消炎药膏,如红霉素或百多邦等,或及时到医院就诊。 陈先河...

  • 山西陈醋治灰指甲方

    山西陈醋治灰指甲方

    取山西陈醋500毫升,放入铁锅内煮沸浓缩至100毫升,再将苦参50克,花椒30克冲洗干净后,放入浓醋内浸泡1周后备用。 使用时,先将病甲用热水泡软,再用刀片刮削(以不出血、无疼痛为度),然后用消毒棉球蘸葯液浸润病甲5-10分钟,每日临睡前搽药1次,每隔3天用刀片削病甲1次,一般搽药3-5天,病甲可逐渐脱落。...

  • 防治冻疮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

    防治冻疮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

    防治冻疮方二则 方一 当归、肉桂各6克,红花、花椒、细辛、干姜各3克,白酒或75%酒精 100毫升,共密封浸泡1周,每天摇动数次。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易生冻疮处,可有效预防冻疮;对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取温水浸泡患处5-10分钟后,拭干,再外搽本品,每日3次,并揉搓至局部发热,连续1周,冻疮可愈。 方二 细辛、麻黄、桂枝、花椒各15克,水煎取汁,浸泡患处,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天。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 陈皮、甘草各100克,蜂...

  • 治脚气、灰指甲方

    治脚气、灰指甲方

    治脚气、灰指甲方 白醋500克,加热浓缩至250克,加去皮大蒜头、花椒各30克,浸泡2天,即可使用。使用时用醋液浸泡患处,每日2次,每次10分钟,连泡7天即可。 治牙痛方 白酒50毫升,加入花椒10粒,浸泡10分钟,含服酒液,不要吞服,每日2次,每次含服10分钟,3-4天即可,对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 治急性乳腺炎方 芒硝60克,大黄30克,研粉,用茶水调敷患处;或用仙人掌100-150克,捣烂成糊泥状,加适量鸡蛋清,和匀后敷于患处。 解酒方 葛根、薄荷、砂仁、甘草各15克,开...

  • 糖尿病患者健康出游指南

    糖尿病患者健康出游指南

    端午小长假过后是暑假,很多地区进入夏季旅游高峰。一些平时工作紧张的人会趁放假出去旅游,放松身心。不少为人儿女的也想带着父母旅行,他们想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能出去旅游吗?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外出旅游进行户外活动,能增强体能,尤其是心肺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对防治并发症大有益处。但糖尿病患者毕竟有慢性病,病情又易变化,因此旅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出发之前检查身体 糖尿病患者远行前应到医院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体检,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时检查心脏、肾脏和眼底的状况,以便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及有无...

  • 缓解糖尿病症 指压刺激穴位

    缓解糖尿病症 指压刺激穴位

      指压刺激穴位,对缓解糖尿病症状和控制血糖稳定有一定的帮助,且简便易行。   方法1   取穴:支正、中脘、足三里、脾俞。   手法:用揉法、叩法。以拇指指腹(或双手拇指)揉压有关穴位。每穴3~5分钟,再用指叩击10~20下,指力适中,不可用力过猛,刚柔相济,灵活施术。每日1次。   方法2   取穴:阳池、脾俞、肾俞、三阴交、照海。   手法:以双拇指指腹先揉压上述穴位,再以手指叩击,指力适中,灵活施术,每次操作20~30分钟。每日治疗1次。(佳愉)...

  • 糖尿病饮食指南 糖尿病自然中医疗法指南

    糖尿病饮食指南 糖尿病自然中医疗法指南

    糖尿病 【病因与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病因大多未明,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病情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点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三型:即胰岛素依赖型,亦称 I型(脆性或青幼年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亦称Ⅱ型,(稳定性或老年型糖尿病);还有其余型糖尿病,包括胰源性糖尿病,内分泌性糖尿病,药源性及化学性糖尿病等。临床上前两型占绝大多数,属原发性糖尿病,有明显遗传倾向。其余型则大部分属...

  • 五运六气理论指导I型糖尿病治疗

    五运六气理论指导I型糖尿病治疗

    I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西医认为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笔者对中医是否能治疗此病进行探索。笔者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治疗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获得满意疗效,兹将案例分享,以期说明在现代疾病疑难问题上回归中医思维将有所突破。 患者金某,女,2015年4月11日生人。2019年5月4日初诊。因“糖尿病血糖波动,胰岛素控制不好二周”来门诊求治。 病情描述:患者来诊前三...

  • 上睑下垂是指上胞垂下 治以健脾益气法

    上睑下垂是指上胞垂下 治以健脾益气法

    上睑下垂是指上胞垂下,不能自行提起,遮掩部分或全部瞳神,从而影响视瞻的病变。本病在《诸病源候论》中称睢目,又名侵风。《圣济总录》称眼睑垂缓,《目经大成》称睑废。现称上胞下垂。本病有先天与后天之分不同,可单眼发病,亦可双眼发病。 其病因为:脾气虚弱,阳气不升,胞睑约束无力,或脾失健运,聚湿成痰,外挟风邪、风痰阻塞经络,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肾阳虚,温胞无力,肌肉失主所致。 病例:王某某,男,51岁,本镇中河村人,就诊日期:2016年2月4日。左侧眼睑下垂3周,平素面色无华,精神倦怠,气短声低,四肢乏力...

  • 指压止鼻血八法

    指压止鼻血八法

    鼻出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鼻出血可能是局部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是全身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之一。局部原因可能与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生长恶性肿瘤有关;也可能是鼻腔内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断裂引起鼻出血。全身原因多为动脉压增高造成鼻腔的小动脉破裂而形成鼻出血。在鼻出血之前,一般都会感觉到头昏、头痛。在清晨或深夜突然从一侧鼻腔内流出血液,来势较猛,这种情况多是动脉破裂所致。此外,中老年人患有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可因剧烈咳嗽,导致静脉压升高,进而造成鼻腔内血管破裂。因此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肺气肿、久咳等病症的中老年病人更要...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 扁桃体炎发点食指放血

    扁桃体炎发点食指放血

    急性扁桃体炎是春季常见病,表现为咽喉肿痛、吞咽时疼痛加重、扁桃体表面红肿或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伴恶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疼等,通常起病较急。中医认为,此病多因肺热炽盛,上蒸咽喉部所致。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部的疾病可以通过大肠来治,所以肺热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可以通过泄大肠热来治疗。 治疗时可选大肠经的商阳穴(掌心向下,食指指甲根拇指侧0.1寸),用三棱针或者缝衣针消毒后点刺放血,多可一次见效;也可在咽喉稍有不适时点刺商阳穴放血,提前预防。 (王鹏飞)...

  • 古人护牙 中草药粉 手指当牙刷

    古人护牙 中草药粉 手指当牙刷

    用手指当牙刷 南北朝时,古人常用 右于中指,伸进嘴里,来回 磨擦牙齿及牙龈。到了明 代,古人们用左右手中指 刷牙。敦煌壁画中有一幅 “劳度叉斗圣图”,图上,一 个和尚正蹲在地上,左手 拿着一个漱口水瓶,用右 手中指揩前门牙。这就是 古人以手揩齿洁牙的最好 记录。 中草药粉是最早的牙膏 古人们会用一些中草 药研成的粉末,用手指醮 中草药牙粉在口腔中来回 磨擦,达到洁牙的目的。一 些清热解毒、清凉泻火的 中草药,比如野菊花、蒲公 英、藿香、薄荷叶等都是研 磨牙粉的好材料。 古代就有漱口水...

  • 心血管健康指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心血管健康指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近年来,心血管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 题,防治刻不容缓 [1 ] 。美国心脏协会 ( AHA) 2010 年提出心血管健康指标 [2 ] ,包括 3 项健康因 素和 4 项健康行为。研究表明,理想心血管健康因 素和行为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3 ] 。中医 “治未 病”思想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而中医体质学是 “治未病”的有力抓手 [4 ]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 与疾病具有相关性,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 “共同的土壤”— &mda...

  • 眩晕病的治疗《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

    眩晕病的治疗《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中共有16则医案,按照其主要治疗法则可分为化痰定眩法6则、平肝熄风法5则、滋水涵木法3则、养血息风法1则、温肾凉肝法1则。然每则医案患者多有兼症,故或有化痰定眩兼以息风,或平肝息风兼以生津,或滋水肝木兼以潜阳等等。案后其弟子华岫云按语:“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中风、肝风、头风门合而参之。”今且以眩晕16则医案为本,兼以论之,以期为目前眩晕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之见。 化痰定眩 在叶天士眩晕医案中,痰浊为病的共有6则。痰浊的产生主要与脾胃相关,如《素问&midd...

  • 血液病的理论和实践离不开中医药经典的指导

    血液病的理论和实践离不开中医药经典的指导

    血液病大多属于临床疑难病,证情多变,涉及范围广,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其中许多疾病曾被人们称为“不治之症”。中医研究血液病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独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精于医理,勤于临床,茹古涵今,论治血液病,以丰富的理论、良好的疗效体现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特色优势,展示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学术思想。 熟读经典 指导临床 中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根基,是对中医药学创立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医各家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临床实践、...

  •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贾振华,男,1975年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以岭医院院长,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作为副主编编写络病理论专著3部、创新教材1部;发表文章70余篇,SCI收录9篇。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持续上升,死亡率高居首位,占居民死...

  • 正常高值血压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正常高值血压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正常高值血压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进展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将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并等同于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2]提出的“高血压前期”的概念。2017年11月,由美国心脏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多个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正式颁布,新版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mmHg,取代了之前...

  • 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 中药减缓方

    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 中药减缓方

    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又睡的病症。病位在心、脾、肾。多属于本虚标实,本虚即心脾肾阳气受到阻碍,标实为湿浊、痰饮、瘀血为患。临床辨证本虚标实的多。病位不同,适度调养治疗。凡本虚为主,须用自拟中药促进血液循环;标实者,用自拟中药减缓外周静脉压力,促进代谢以明君火。 湿盛困脾型多寐 主症:头蒙如裹,昏昏嗜睡,肢体沉重,偶伴浮肿,胸脘痞满,纳少,泛恶,舌苔腻,脉濡。 治法:燥湿健脾,醒神开窍。 方药:平胃散加减。 常用药:太子参、羌活、山药、麦芽、川芎、桂...

  • 偏方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偏方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鸡蛋壳三十个,炒脆后磨成粉末,一次十克,早晚饭前用白糖水冲服, 一般1剂可愈,病重者需要2剂。 忌酸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