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第12页
-
慢性胃炎中医结局评价指标展望
慢性胃炎中医医生报告结局量表构建的理论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确切疗效 [1] , 其结局 评价指标包括内镜评价、病理学评价、症状与证 候评价、生活质量评价及血清标志物评价等 [2-3] 。 中医学传统评价以医生判断为主, 目前临床上慢性 胃炎的评价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4] 。 医生 报告结局(clinician-reported outcomes, CROs)作为 一种结局评价指标, 不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 特点, 同时有利于症状量化及标准统一化。 本文试 探讨以中医CROs量表作为慢性胃炎的中...
-
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泻心汤及类方治疗
病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 胸膈胀满, 触之无形, 按之 柔软, 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病名首见于 《 伤寒论》 , 第 1 4 9 条云: “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此为结胸 也, 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 也, 半夏泻心汤主之。 ” 既明确了痞满的诊断, 又与结胸 证做了鉴别, 并创诸泻心汤及类方治疗, 并一直为后世 医家所效法, 现分述如下。 ( 1 ) 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该法适用于寒热错杂、 脾 胃升降失常、 气机痞塞之脾胃病。症见心下痞硬、 干呕、...
-
反复腹部隐痛3年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处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基本资料】 罗某某,女性,45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诉三年前开始出现腹部隐痛,与进食无明显时间相关性,曾多次在外院就诊治疗,效果无明显缓解,本月初因进食较硬的米饭后再次出现腹痛,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正行四联根治HP疗法。近日来患者自觉腹痛发作较前频繁,遂来就诊。 02 【首诊证候】...
-
玄府理论指导哮喘的治则治法 玄府与哮喘的相关性
基于玄府理论辨治哮喘体悟 哮喘,又称哮证,以呼吸困难,喉间哮鸣,发作有时,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证,是内科常见的肺部过敏性疾病,多为迁延数年之旧疾,虽四季均发,但秋冬多而春夏略少。其病因病机的主流认识是:由于宿痰伏肺,遇外邪、饮食、情志、劳欲等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发病[1]。 玄府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后经金元时期刘完素不断发展,至今尚存并不断补充完善。常富业[2]将玄府病变的基本病机概括为玄府气郁、玄府水瘀、玄府血瘀、玄府亏虚。目前,关于哮喘...
-
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指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患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现代医学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多以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后期调理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优势。本文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普通人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 1 古代医家对疫病的认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1]。由于疫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死亡率较高,我国古代对疫病非常重视。自西汉起,我国开始详细记载疫病的...
-
治未病思想指导鲁西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实践
2020年鲁西南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济宁市中医院与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运用扶正祛邪、祛湿通络法对确诊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治,发现此法在改善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药物研发的持续跟进,临床应对疫情的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应以预防感染、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为主。结合临床诊治经验,笔者认为在复杂的疫情形势下,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积极应用中医药诊疗手段扶正调体...
-
十指梳头干洗脸防感冒
1.十指梳头 除拇指外两手指并成一字形,(两小指在中央)至于前额头发边缘,两拇指置于太阳穴。用指尖和指甲向后梳。小拇指经过神庭、上星、百会、后项、脑户、风府到亚门,同时两拇指由太阳穴经耳后风池到脖颈,反复一分钟。 2.拿睛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的指腹紧按鼻翼两侧沿鼻梁向上搓到内眼角凸起部分手不离开,连捏带揉一分钟。 3.洗鼻 两手搓热用两中指腹紧按鼻翼两侧沿鼻梁向上搓到内眼角,再搓回原位,反复搓一分钟。 4.搓迎香 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一分钟。 5.揉太阳 两手拇指腹分别压住左右太阳穴按揉一分钟。...
-
中医五运六气指导治疗流感
2017年6月,我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药报社承办的“顾植山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培训班”,对五运六气基础知识及其临床应用有了一些认识。同年11月,我去合肥跟诊顾植山老师,从实践中体验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应用上的疗效。今年1月,学习了顾植山《从五运六气角度对当前流感疫情的分析》一文,又一次受到启发,现将我近期治疗流感的一则医案分享给同道。 医案:龚某,女,33岁。1月15日,我从朋友圈看到她正在输液的照片,询问得知她患重感冒一周,服抗病毒西药4天、输液1次。主诉:发热恶寒,体...
-
右下两横指压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金某,女,17岁。2009年8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痛经已3年。11岁初潮,从14岁开始即出现行经第一天小腹痛,且伴有剧烈呕吐,月经量少色暗夹有血块,经行期间小腹喜热捂,初潮后曾吃大量凉物,末次月经8月9号。舌淡暗苔薄白,脉沉涩。腹部按诊:脐右下两横指压痛。处方:小茴香10克,炮姜10克,延胡索10克,五灵脂10克,没药6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蒲黄10克,肉桂10克,赤芍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8月20日复诊,右少腹压痛减轻,予原方基础上佐以生黄芪、党参类补气药,加减调治月余而愈。 按:血得温则...
-
脐左下两横指压痛──桂枝茯苓丸加减
闫某,女,48岁。2009年4月26日初诊。患者主诉高血压20年,伴头晕头痛,间断发作,近一年明显。刻下血压140/100mmHg,自诉血压升高在20年前产后出现。颈项后背发皱不舒,月经尚正常,时夹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腹部按诊:脐左下两横指压痛。 处方:桂枝、茯苓、桃仁、白芍、丹皮各10克,益母草30克,茺蔚子10克,赤芍、川芎、川牛膝各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5月3日复诊,头晕头痛大减,后背发皱感亦减,续与原方14剂而愈。 按:此患者因产后调理不当,致瘀血内留阻于少腹,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见颈项后背...
-
治女阴瘙痒 胆结石 灰指甲 小便失禁4方
治妇女外阴瘙痒症 处方与用法:地肽子、防风、荆芥、蛇床子各50克。加水2000克,煎沸10分钟,滤去药渣,坐浴、冲洗或热敷。每剂药可用2次,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5 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治妇女外阴瘙痒症。或兼白带、黄蚀等。 (于东山) 治老人小便失禁 巴戟天、益智仁各60克,加青盐、黄酒煮、菟丝子60克(酒蒸)、桑螵蛸60克,共研细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日服20丸,饭前用淡盐汤送下。 治胆结石 乌梅一个,加少量姜汁,用沸水冲服。严重者在内服的同时,还可再取100克老姜和2升水煎汤擦拭患部...
-
温胆汤加味 运用温胆汤的范围与指征 温胆汤与他方合方
温胆汤出自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组成,功效清热化痰,原方主治“心虚胆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熊继柏教授临证常用温胆汤治疗各种疾病。 运用温胆汤的范围与指征 熊继柏运用温胆汤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内、妇、儿、五官各科,内科涉及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其运用温胆汤的指征如下。 痰...
-
经方脉证指导下运用加味栀子豉汤治验二则
仲景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陈建国《经方脉证图解》提到经方脉证是适用于某一张经方治疗的病机所对应的脉诊表现。笔者在临床中会偶尔遇到某些疾病,即使在辨证正确的情况下却无法取得如期效果,故笔者尝试从仲景阴阳脉法出发,找到对应脉证,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以下两则病案,一则为头痛案,另一则为头晕案,在经方脉证指导下均用加味栀子豉汤治疗,效如桴鼓。 头痛案 屈某,女,16岁,2023年8月15日初诊。主诉:头痛2日。头痛时需用手指按住两侧太阳穴来缓解疼痛,痛如针刺,眼、鼻痒...
-
十二指肠壅滞症(秘方数:1)
十二指肠壅滞症是指因任何原因阻碍食糜顺利通过十二指肠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阻塞常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第二、三段或十二指脑空肠交界处,阻塞部位以上肠段有扩张和食糜滞留,临床主要表现是肠梗阻,可见间歇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闷胀、嗳气、疼痛、呕吐,呕出物中含有胆汁或宿食,常于进食后2-3小时或晚间发作。俯卧、胸膝位、右侧卧位或抬高床脚时,症状得以缓解。发作时上腹部可见蠕动波,偶可扪及扩张的十二指肠,于右侧腹直肌上部、肝与结肠之间可叩及鼓音。若呕吐频繁,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去平衡。十二指肠壅滞症除少数为先天性畸形、肿瘤等原...
-
魏氏伤科(魏指薪)(秘方数:22)
魏指薪(1896-1984),山东曹县人,教授。1918年起在家乡行医,1925年到上海开业,1955年率家人参加上海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工作。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祖国医学教研组主任,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瑞金医院伤科中医教研组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等职。魏氏系数代祖传世医,他的学术得其父魏西山传授,以后又经过60多年的临床实践,并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和总结提高。魏氏在临床上既重外治,又重内治;既重于手法,又重方药。并根据不同实情从实际效果出发,而有所侧重。魏氏对于伤科手法与导引更有独...
-
胃、十二指肠溃疡(秘方数:12)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虽然发生的部位不同,但发生溃疡的原因是一样的,所以疗法也大致相同,现在先说明胃溃疡发生的原因及症状。胃溃疡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是胃粘膜的血液循环不良时,该部位的抵抗力减低。在这些抵抗力较弱的地方,由于受到过多的胃酸刺激,而产生溃疡,所以,胃酸过多是溃疡的主因。它的症候是痛的部位,常在胸骨之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字骨之下的心窝部份;有时因神经的传布,会痛到胸部两面下侧,以至背后和肩部都痛;这个痛,大多是在饭后痛,和饮食有关。胃溃疡痛时,吃了东西,反觉好一点,但又不能多吃,因为吃...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秘方数:3)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穿孔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胃酸、胆汁、食物等流入腹腔,形成急性弥漫性化学性腹膜炎,临床上出现中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难于忍受。早期由于剧烈腹痛,病人呈现面色苍白、出汗、肢冷、心慌气短、脉搏细速、血压降低等轻度休克症状。腹痛稍减轻后,休克症状可好转;当急性弥漫性细菌性腹膜炎形成后,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早期病人体温正常,腹部视诊腹式呼吸消失,呈现舟状腹,触诊全腹均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呈“木板样&rdquo...
-
指端放血治热病
分布于手指端的穴位,一般都为所循经脉的井穴,在井穴点刺放血,可以治疗一些热病。一般点刺前,必须先洗干净手,将三棱针 (也可用缝衣针)消毒备用。先将所选井穴周围用手搓揉至发红发热,然后用另一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使之出血,可用手指挤压出血部位,以助出血,为的是让热随血而泄。最后将血擦拭干净即可。 一般上火引起的咽喉红肿热痛,可以取少商穴 (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 0.1寸)点刺放血。胃火上炎引起牙龈肿痛、出血等,取商阳穴(位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点刺放血。心火旺盛燥扰心神导致的心烦胸闷、心悸等不适.可以选少冲...
-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概述 人体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在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体质差异性。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平和体质相对较少,偏颇体质较多。因此,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对65岁及以上居民,在其知情同意下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医体质信息采集;②中医体质辨识;③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