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第15页
-
《闲情偶寄》与养生“儒家之理”作为养生的指导思想
《闲情偶寄》与养生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学家李渔最重要的作品。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笠翁,祖籍浙江兰溪下李村,出生在江苏如皋石庄镇。李渔年少聪颖,但青年时屡试不第。30岁左右,时局动荡,清军入关,中原大地改朝换代,李渔于是不再心存功名,而开起书铺,以刻书卖文为生,后来又组织戏班到各地卖艺。因他为了戏曲事业,不惜降志辱身,迎合时势,奔走于公卿之门,以致常为当时文人所诟病。但他集剧作家、导演、戏剧理论家和小说家于一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李渔 李渔...
-
食物归经指导食疗
慢性病患者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当有肺虚咳喘之时,有经验的老中医往往建议病人经常吃一些百合、山药、白果、燕窝、银耳、猪肺、蛤蚧或冬虫夏草等,而不会叫你去吃龙眼、栗子、大枣、胡桃等,这是因为前面所说的食物皆人肺经,能养肺、补肺、润肺,后面所说的食物皆不入肺,食之与肺无补,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食物归经。 食物的归经是指食物主要对人体某些脏腑及其经络有明显选择性的特异作用,而对其他经络或脏腑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食物的归经是根据食物被食用后反应出来的效果,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及其生理病理特点概括得来的,是中医食疗理论中必不可少的&...
-
什么情况下应做肛门指检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患。其中以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直肠良、恶性肿瘤居多。绝大多数的肛肠疾病可通过肛门指检作出初步诊断,而肛门指检又是极为方便的措施。为了能早期诊断肛肠疾病,人们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就诊进行肛门指检: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
-
指尖疼痛暗示健康隐患
中医认为五指尖疼痛暗示的健康信息,判断方法:从小手指开始,将指甲根部捏住,然后用力压并转动,如果指尖感到特别疼痛,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脏器可能有问题。 小指痛:可能心脏或小肠有问题。靠近无名指一侧的小指指尖有少冲穴,另一侧有少泽穴。少冲与心脏有密切关系,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以缓解病情;少泽是关联小肠的经穴,消化不良时,可用力按压此部位。 无名指痛:可能是喉痛或头痛。在无名指上有关冲穴,感冒发烧时揉此部位可缓解症状。 中指疼痛:可能心血管出现不适。中指上有中冲穴,因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
-
手指“倒刺”抹点碘伏
入冬后天气变得干燥,不少人手指上起了“倒刺”。这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医学上称为“逆剥”。出现倒刺主要的原因为皮肤干燥、出现裂隙及习惯性咬指甲。如果贸然拔撕倒刺,会造成皮肤深层的进一步损伤,并易引起出血及感染。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温水浸泡有倒刺的手指,待周围皮肤变得柔软后,用指甲钳将其从根部剪掉。剪之前指甲钳或小剪刀最好先用酒精消毒。如果倒刺周围红肿明显,最好涂点碘伏预防感染,但不要用刺激性强的碘酒,否则会刺激皮肤,或让皮肤更加干燥。剪完倒刺可用含维生素E的营养油按...
-
胃溃疡药膳 十二指肠溃疡药膳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称为胃溃疡。其主要症状是慢性周期性发作,呈节律的典型上腹部疼痛为特点。严重者出现呕吐、下血、吐血等情况。胃溃疡一般在用餐后30分钟开始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在进餐后两小时左右开始疼痛。胃溃疡的痛点是在心窝的中心,左上腹为多。若出现上述症状除请医生诊断吃药外可用药膳调养。胃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田七核桃茶 【配方】田七10克.核桃仁15克,蜂蜜25毫升。 【制作】 1.将田七研成粉;核桃仁研成末。 2.将蜂蜜、核桃仁粉、田七粉同放杯内,加入白开水250毫升搅匀,盖上...
-
舌象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指征
望舌质 舌象,是内脏的一面镜子。舌象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指征。舌象常是反映内脏变化的灵敏指标,可判断正气的盛衰病邪的寒热属性等,以及疾病的消长、预后等。 自己望舌,可面对镜子,最好不在阳光及霓虹灯直射下望舌,还应避免窗帘等周围颜色的干扰。 舌主要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与脏腑关联起来。又有称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而舌苔乃胃气所熏蒸。中医舌诊主要分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治病要两者综合诊疗分析。 一般讲“淡红舌,薄白苔”接近正常舌象。并舌质红活鲜明、润泽,胖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