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第4页
-
《黄帝内经》解剖认知浅溯 中古代解剖的理论推演
从《黄帝内经》解剖管窥早期中医理论推演 《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传承至今已二千多年, 其文古义奥, 且非一时一人而成[1], 最早为西周或春秋战国时遗文, 历经春秋、战国、秦汉, 于西汉成型, 成书后又经过六朝、唐、宋时期医家、学者的整理、修订和增补, 才汇集成现行版本[2], 其中蕴含的早期中医理论雏形与脉络渐难把握。解剖是人类认识人体最古老和最基本的方式, 古代解剖在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后便逐步停滞[3]。因此, 通过剖析《内经》中古代解剖认识或可管窥早期中医理论的推演过程。 《内...
-
中医五脏为中心的理论框架 “心主神明”古代哲学的影响
“心主神明”发生学思考 发生学方法是反应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1]。而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是反映和揭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及演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的方法[2]。通过发生学的研究, 可以重现中医理论产生形成及演变的规律过程, 还原其内涵本质, 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并对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提供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发生学研究还可以发现中医理论的逻辑问题和结构缺陷, 为进一步修正完善中医理论提供基础[3]。...
-
《中国古代外科学文明》自序
1955年,我于西安医科大学外科专业毕业时,被分配至卫生部阜外医院,一说分配于亚洲学生疗养院,由于两院尚在建设,且为胸外科、肺科,故被暂留学校胸外科教研室代培。未料,卫生部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中医工作指示“关键在于西医学习中医”,要求调集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之西医,举办全国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与即将成立之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同时建立、开班,临时将我们这些卫生部之备用医师急调入京。 入班后,有为时约一个月的党的中医政策学习,学习目的就是树立对待中医的正确态度,以轻装投...
-
古代五菜之薤 这种小蒜实为野蒜
被家乡人称为小蒜的,其实是古代五菜之薤。这种小蒜,实为野蒜,在家乡已经很难看到了,这可能与30年前的整改土地有关,不少的旱地变成了水田。 记得这种小蒜,椭圆的茎杆,内空,看上去像葱,所以有的地方又叫小葱。它的土下鳞茎却形若蒜瓣,或大或小,跟土地的贫富有关。我见过最大的小蒜瓣儿跟大拇指差不多。如果不是荒年或者菜蔬紧张,家乡人是很少食用野蒜的。即便食用,也少有人连鳞茎一起拔起的,这样便于萌发新苗,有如割韭菜。我们家的自留地少,人口多,祖母常常在旱地的拐角铲一些小蒜的茎杆儿,经开水漤过,再用热锅烹调,时间...
-
助房事瑜伽 古代房中术
男人也能练瑜伽吗?北京体育大学的窦文浩教授认为,瑜伽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运动,男女都适宜练习,并不是女性专属。如果被瑜伽动作表面的柔性所迷惑,对很多男性而言不去练习无疑是一种损失。 由于瑜伽动作比较舒缓,节奏较慢,对柔韧性要求相对较高。同时,瑜伽更强调的是呼吸的方法和让身体进入平静状态。一般来说,男性的柔韧度没有女性好,所以在开始入门时不是很快,可是随着练习的深入就会发现,由于身体韧性增加,男性从瑜伽中获得的好处可能更多,他们的体力会变得更好,心态会更平和。 女性练瑜伽多半是为了寻求更完美的身材,在做动作时...
-
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精华 实施中医药服务网络
为加强中医(民族医)理论传承创新,更好地指导中医药临床和产业实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出台《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0年,通过实施相关专项工程与计划,系统深入发掘一批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理论精华,基本阐明一批中医核心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全面提升一批中医药防治有优势疾病的理论认识,建设一批中医理论重点研究室,培养一批中医理论学术带头人,形成传承、创新、丰富、发展中医理论新格局,全面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 《意见》明确了六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制定完善中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规范,...
-
古代名医成名背后的辛酸故事
□ 崔晓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说到古代名医,往往被广为传颂的多是他们年少时博闻强识、刻苦学习,学成后救治众人、妙手回春的故事。其实很多古代名医光鲜亮丽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也许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让他们走上了医学之路。 提到医圣张仲景,很多人会想到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这是一部中医临床经典之作。翻开这本书的序言,我们就能看到这位名医当年经历的辛酸故事:仲景出生于一个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可谓人丁兴旺。然而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疫病流行,他的家族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家族中去世的人就有三分...
-
名留青史的中国古代女医家
人间三月,是春的光阴,更是女性的时令。一个伟大的节日,让女性与三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古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除了王公贵族和节妇义女外很少有在正史上记载的,但是中医界中就有那么几位璀璨明珠,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西汉义妁 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看大夫们怎样望、闻、问、切,听大夫讲解医理。日积月累,义妁学到了许...
-
医者要对古代医学圣贤怀有虔诚的敬意
我生长在一个中医世家。在我的记忆中,中医的启蒙都是从医德教育开始。每位学医人首先要把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倒背如流,把明代医学家裴一中关于从医者的至高标准作为奋斗目标。因此,每当医生面对患者时,都会想到要“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每当鄙薄技术,见异思迁时,都会想起“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每当有所进步而沾沾自喜时,都会想起“医乃神圣之业,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几千年来,医学先贤的神圣...
-
古代医术精湛的女名医
我国古代医术适当兴旺,历代呈现不少医术精深的女名医。她们医德高尚、医技精深、救死扶伤为民除病,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义妁 我国历史上出名的女医师,西汉河东(今山西夏县)人。她从小就喜欢医药,经常向医师们请教,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她看病时汤药和针灸并用。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鼓胀的患者,发胀的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妈妈还大,脐眼凸出,四肢和面部却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针,在其腿部和腹部扎了几针,又用一包药粉敷在她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她灌服汤药。几天之后,患者肿胀全消...
-
太极拳 集中了古代健身体操的精华
太极拳是目前流传很广的一种健身运动,它集中了古代健身体操的精华。初学太极拳,有的人会觉得膝关节疼痛,这是常见的现象。但这种疼痛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 所谓正常的疼痛是因为运动量增大,热量消耗大,乳酸堆积增多,引起肌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疼痛则是练习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久痛不止,产生浮肿、积水、积脓等现象。要避免伤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莫弓过 屈膝程度不要太过。膝关节本来是做屈伸运动的关节,但在太极拳这种特殊运动形式中,若屈得太过,膝关节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做弓步时,前弓步的膝尖应落在脚面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