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第56页
-
重视艾灸技术研究 提升艾灸防病治病技术水平
艾灸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具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和抗衰老的功效。有资料显示,可防治各种急慢性病、常见病、疑难杂症等400多种疾病,是我国宝贵的传统国粹。这种疗法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具有易学易用、安全经济、治病广泛的特点,历朝历代在民间广为应用,为人们解除病痛做出过巨大贡献。日本人把艾灸看作一件大事,民间流行有“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旅行”“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在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下,充斥各种污...
-
养生重在于调和阴阳
作者简介: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等。出版专著《中国孔学史》《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等,主编《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13册)。近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阅读。 •《周易》哲学从根本上来讲可以称为生命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所以,《周易》的生命哲学是中国养生学的基础,而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具体体现。...
-
三九灸是天灸疗法 重在防治冬病
三九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其选在每年的三九天进行治疗,所以称为三九灸。三九天是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九天称为一九,往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称二九、三九……九九共八十一天。天灸为灸法名,是不用艾、火,将某种药物涂在施灸部位,以收到灸疗效果的方法,此法又叫药物外敷法。一般是涂覆较强刺激性的药物,涂后往往皮肤起泡,与烧灼灸法的作用非常相似,现称发泡疗法。代温灸膏含有辛香温热的辣椒、生姜、肉桂等成分,贴敷穴位能产生刺激穴位的作用,通过以膏代灸的方式起到灸疗等作用。随着近年来代温灸膏冬病夏治三伏灸良好...
-
夏日膏方 膏方是调补的一个重要手段
膏方是调补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冬季多用,但俗话说“夏天无病三分虚”,膏方并非冬天的专利。中医认为夏季暑湿当令,暑为阳邪,夹有火热之气,性炎热、升散,易伤津耗气,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黄量少。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热之邪扰动心神导致心烦、失眠。 暑天热蒸湿动,湿热互滞,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伴现四肢困倦、胸闷食少、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炎热的夏季,人体较平时更显得虚弱,天气越热越是如此。要悠然度过炎炎夏日,必须适应时节,避暑防湿护正气。 夏天...
-
中医防疫,任重道远
经历SARS之痛后17年,谁也没有料想到,2020年,全球再次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重挑战。截至4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88万例,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过80万例。当前,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正在全力巩固防控成果,有序恢复经济生产,而中国境外的疫情蔓延正处在爆发阶段,全球抗疫形势十分严峻。不可否认的是,中医药在此次防治新冠肺炎过程中,再次发挥了独特的疗效优势。据统计,全国确诊病例中,91.5%的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然而,中医药...
-
立夏饮食调养补肺宁心 情志养生重视静养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天的到来。在春夏变换之际,人的身体由于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气候和温度的变化,易引起感冒或者引发其他宿疾。山东省名中医、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王祥生介绍,立夏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期,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气通于夏季,所以立夏后注意保养心脏,方可平和过渡到夏季。 饮食调养,补肺宁心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升高,很容易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此时饮食宜清淡,少吃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