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 第54页

重 第54页

  • 中西医并重方针 中医药工作卓有成效

    中西医并重方针 中医药工作卓有成效

    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中医药立法工作,共同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共同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和工程,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面继续取得新的进展。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党组会议,听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工作汇报。会议提出,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中医药新的更大发展。 会议认为,2015年及“十二五”期间,全国中医药系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的带领下,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入...

  • 互联网重构医疗“互联网+中医药”特殊规律

    互联网重构医疗“互联网+中医药”特殊规律

    互联网将会如何改变我们医疗行业?第一,去中心化。医疗行业的去中心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医院和诊室,有很多还是不能被替代,还需要做线下的支撑,总之,不管怎样,医疗形态和之前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第二,大数据。我一直觉得中医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的产物,所以中医人一定要重视大数据。 第三,人工智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够代替人的判断或者能辅助人的判断。对判断和治疗将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管对医生来说还是对患者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 第四,全生命周期。《黄帝内经》讲要对人进行整体关注,...

  • 标准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础

    标准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中医药标准化引领中医药科技创新,以中医药科技创新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以标准为载体对中医药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依托标准“走出去”,使得中医药进入主流社会,从而逐步改变中医药弱势学科的现状。 •我们应成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者,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术语、信息、诊疗技术、设备等国际标准的制定。 当前,中医药标准化事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笔者就中医药标准化事业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标准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

  • 一带一路 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国元素

    一带一路 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国元素

    一带一路,论坛开幕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应习近平主席的邀请,29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论坛。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及高级别全体会议,并在“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发言,介绍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为服务“一带一路&...

  • 尊重传播规律 讲好中医故事

    尊重传播规律 讲好中医故事

    “2015年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可圈可点,2016年我们也将继续努力。”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2016年新闻媒体座谈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要积极构建中医药话语体系,尊重和研究传播规律,提高宣传效果,讲好中医药故事。 “2015年中医药好事多多、喜事连连。”王国强表示,2015年是中医药事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在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聚力量、外树形象&...

  • 中医药法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法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中医药法》(草案)已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5年版《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版)与之前几次版本相比在内容、篇幅上均有大幅度调整,涉及传统中医药知识法律保护条款也不例外。与《中医药法》(草案,2014年版)相关规定相比,《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版)第二十九条删除了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知识产权局起草传统中医药知识获取和惠益分享具体法律的委任性规定,本文拟就这一变化略谈看法。 《中医药法》作为我国中医药领域首部法律,它能够意识到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作用、地位并专门设置条款...

  •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作为中国创立的一个高层次、非官方国际文化盛会,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已连续四届关注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传播,在本届论坛“合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主题下,构建世界传统医学发展共同体成为最强呼声之一。 多位嘉宾对中医药表达了高度热情,他们认为,中医药不仅在传统医学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外传播形成“正反馈”,也因其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更易于向世界舞台发展。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中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得以传承的宝贵...

  • “以药补医”医疗服务价格严重偏离价值

    “以药补医”医疗服务价格严重偏离价值

    “新药价实施后,对于我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来说,的确能省不少钱。”前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中医院就诊的林老伯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定期服降糖药、长期中药调理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医改新政取消药品加成,药品价格下降,这大大减轻了他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 福建省在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中提出,将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阮诗玮介绍,福建省医改的重点就是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这对药物依赖性较强的慢性病患者来说,他们医药...

  • 重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重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疾病的形成包含了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过程。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到了结局即产生后果了才引起重视。因此,疾病治疗很多已经是后期过程,而健康管理更应该理念前移,注重预防。其中,未病先治强调的就是预防。中医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思想内涵丰富,临床效果明显。因此,强化中医养生,扶正固本,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不仅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起点,也是健康管理的终点。从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来说,尽管一些方面基础研究不够扎实,但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验证,确有其哲学思想。中医的辨证施治,就是要找准问题、抓住关键进行精准治疗、同时又强调整体,进行...

  •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让中医药成为医改主力军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让中医药成为医改主力军

    谈起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很多人认为主角是当地的综合医院,而不是建院时间短、发展较为缓慢、综合实力弱的中医医院。 但在重庆垫江县,中医药却撑起了“半边天”,中医院也步入了与人民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轨道。目前,该院中医药参与率达91.1%,中医治疗率达82.5%,中医医疗服务占到了当地医疗市场的45%左右。 政府重视 创新求变谋突破 在医院院长刘明怀眼里,医院之所以能在2011年成功创建西南地区首家县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靠的是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关怀,全院...

  • 体验中医药文化 重点专科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体验中医药文化 重点专科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指出,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周期已满,将于2016年5~6月组织开展验收工作,以全面掌握2012年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和成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验促建,进一步推动传承工作室建设。 本次验收主要包括五项,分别为条件建设,包括示教诊室、示教观摩室、资料室建设情况,声像采集、实时记录等设备的采购及使用情况;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整理、论文论著的出版、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的收集等;人才培养情况。主要包括传承队...

  • 促中西医并重 推中医健康养生 中医药发展短板

    促中西医并重 推中医健康养生 中医药发展短板

    社会资本助推中医健康养生发展 5月8日,由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主办的“中医健康养生发展论坛暨固生堂中山国医馆启动会、固生堂中山国医馆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广东中山市举行。中医专家、产业发展推动者深入研讨中医健康养生发展及社会资本的作用。 论坛上,中山市提出医疗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健康城市。该市西区把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依据制定的中医养生基地的发展规划,并与固生堂连锁集团合作,推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连锁化、品牌化,依靠品牌机构吸引名老中医进驻中山,将优秀医师资源...

  • 重视中医药医疗质量 深圳养生大讲堂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重视中医药医疗质量 深圳养生大讲堂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近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省健康扶贫大会,要求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要求,加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力度,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预防保健的服务潜力和活力,让贫困人口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到2020年,全省58个贫困县的50%乡镇卫生院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区,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开展不少于10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会议还提出,要将58个贫困县包括县中医院在内的所有县级医院纳入医疗联合体建设范围,由三甲医院进行&ldqu...

  •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3月17日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提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及生育服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8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将“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单...

  • 重点条文予以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重点条文予以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 第三章 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四章 中医药人才培养 第五章 中医药科学研究 第六章 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 传承创新并举 中西医并重

    传承创新并举 中西医并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着重要推动中医药展开,在党的十九大陈述中更清晰提出“坚持中西医偏重,传承展开中医药作业”。近来孙春兰在调研中医药作业时着重“加速推动中医药传承展开,为建造健康我国作出更大贡献”。国家中医药办理局党组会议上余艳红书记指出“要以传承为根基,以立异为动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效果、在严重疾病医治中的协同效果、在疾病恢复中的中心效果,激起和释放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潜力和生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世界...

  • 养生重饮食快乐享天年

    养生重饮食快乐享天年

    年过九旬的曾淑惠老太太,目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记忆良好,步履轻盈,声音洪亮,思维敏捷。她每天坚持散步、聊天、打麻将活动。邻居们啧啧称赞:“曾老太长寿有福啊!”大伙儿请她介绍长寿养生经验时,曾老太总是笑着说:“顺其自然,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 曾淑惠出生于1918年,现年92岁,住在福州市怡园社区上海西新村。我慕名来到她的府上,她热情地介绍自己的情况。曾老太的父母很重视文化学习,所以她曾上过私塾学堂。她一直在福州仓山食杂店当营业员,会算术、记账,最拿手的就是打算盘。曾...

  • 诱发颈椎病加重关节磨损

    诱发颈椎病加重关节磨损

    为了给女儿的新家增添一些漂亮的装饰品,吕阿姨从国庆节后就开始每天花四五个小时绣十字绣,她想赶在过年的时候,可以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挂在女儿家。现在眼看离过年还有十天了,为了赶工期,吕阿姨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开始坐在窗前,一绣就是一天。谁知道,越着急越绣不好,她的颈椎出了问题。 痴迷十字绣,颈肩伤不起 现在很多女性都非常喜欢十字绣,尤其是退了休在家的中老年女性,不受上班时间的限制,一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来埋着头绣个不停,有的人甚至还练就了一边看电视一边刺绣的&ldquo...

  • 老人体味重与啥有关

    老人体味重与啥有关

    体味是指身体散发出具有个体性的特异气味,这些气味主要是由皮肤腺体的分泌物散发产生的。年龄增长会明显影响体味的产生,生活中时常感到很多老年人身上散发的体味,这是因为天冷老年人行动不便,体弱怕冷,洗澡次数减少,衣服也穿得较多较厚所致。 人体通过尿液、大便以及汗液排泄废物,各种排泄物和分泌物都有各种各样的气味,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人老后容易产生异常的体味,这是很正常的。加上老年人消化功能退化也会出现口臭。岁数大了通常大、小便都不太正常,而身体中聚集的毒素就会从皮肤中排出,产生异味。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糖尿病、肾衰和肝衰的...

  • 重阳节养生保健攻略

    重阳节养生保健攻略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时令也逐渐进入了深秋。中医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 当心秋燥引发旧疾 由于“秋燥”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可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润燥,比如用石斛煲汤。 老年人大多有旧疾,有些病虽然本身与季节关系不大,比如胃病、血压或血糖比较高等,平时病情控制得还不错,但却很可能在夏秋转换的时候因为秋燥、感冒等小问题而引起旧病发...

  • 老花眼突变好防白内障加重

    老花眼突变好防白内障加重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就象照相机的镜头被污染变得不透明一样,阻碍了光线进入眼内,使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老年性白内障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多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即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初发期晶状体混浊发展较慢,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有的长期停留在此阶段而不发展。但如果继续发展就是膨胀期,此期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使晶体的厚度增加,中央部分变凸使眼睛屈光力增加,造成暂时性近视。这时老花度数可以被近视度数全部抵消或者部分抵消,老年人会感觉自己视近物比过去清...

  • 入秋老人需重衣着

    入秋老人需重衣着

    进入秋季以后,人们衣物会越穿越多。老年人大多有各种疾病在身,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穿衣戴帽不当,很有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1.入秋以后天气渐凉,老年人穿衣服既要注意保暖,又要衣着宽松,最好选用既轻又暖的衣服。若衣着过紧过硬,会妨碍血液循环,还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2.老年人怕受寒,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头部受到寒冷刺激,会因血管收缩而导致血压上升。因此秋凉以后,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出门宜戴柔软、轻便、暖和的帽子。帽子的大小要合适,若帽子过小,紧箍头部,会影响头部血液循环,也会引起血压波动。 3.颈...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老人
  • 老人口重补点锌

    老人口重补点锌

    人是靠舌头分辨食物味道的,60岁后味觉衰退加速,其中又以对咸味的感受退化最严重(约是年轻人的11倍),因此老人在做菜时常会多放盐而变得口重,影响血压,加重肾脏负担。医学专家建议,可补点儿锌来缓解味觉减退。 锌是人的唾液中味觉素的主要成分,每个味觉素分子中都含有两个锌原子,锌不足会使味觉素合成减少,味觉敏感性降低;锌还可为味蕾和口腔黏膜提供营养,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分布在舌头表面,体内缺锌时,口腔黏膜会增生且角化不全,脱落的上皮细胞阻塞味蕾小孔,使得味蕾不能正常感受味觉,出现口重。成人每日锌的需要量是15毫克,而我...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老人
  • 甲亢“重女轻男”服药期间常查血象

    甲亢“重女轻男”服药期间常查血象

    甲亢是一种慢性疾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仍是目前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此类药物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特别是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过少易致全身抵抗力下降,如未及时发现和诊治,就有可能合并严重感染而出现致命危险。所以,在甲亢治疗期间,每周一次检查血象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病人如果出现发热、咽痛、极度虚弱等不适时,应当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女儿今年要参加高考,妈妈张女士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脾气也越来越坏,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与家人争吵。为不影响女儿考试,张女士向心理医生求助,结果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

  • 春季 重点防控三类病

    春季 重点防控三类病

    春光乍泄,气温变化无常,在这“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细菌、病毒也纷纷活跃,各种疾病开始抬头。记者从长沙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期患感冒、胃炎及发生皮肤过敏的人群有所增加。为此,医学专家提醒,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三类疾病。 皮肤疾病 接触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日光性皮肤病等。 主要症状皮肤发干、瘙痒、脱皮、起红斑等。 易感人群爱化妆的女士、老人、过敏体质的人以及精神压力较大者。 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谢红付教授提醒 【防晒防虫防花...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春季
  • 重庆的一群百岁老人 探寻长寿之道

    重庆的一群百岁老人 探寻长寿之道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长寿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但遗传基因的影响只占约15%,而85%都和后天环境、家庭、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自我修养占60%。可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节制饮食,没有不良嗜好,家庭和睦等因素更有利于长寿。   本报记者何君林采访了重庆境内的一群百岁老人,去探寻一番他们的长寿之道。   114岁郑会芬:爱吃肉爱喝酒爱喝水   郑会芬老人,出生于1900年5月,眼看就要满114岁了。她不仅是家族里最长寿的人,也是目前重庆市最长寿的人,2011年还被中国老年学会誉为&ldqu...

  • 中耳炎加重可导致面瘫

    中耳炎加重可导致面瘫

    陈老太最近出现听力丧失、口眼歪斜、眩晕等症状。她并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只是在两个月前感冒过一次,感冒后出现过耳朵流脓,接着开始听力下降、头晕、呕吐。她便到了附近一家医院治疗,当时医生主要考虑脑血管病因,经一段时间治疗,上述症状不仅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口眼歪斜等面瘫症状,同时听力不断下降。根据上述情况,医生判断陈老太的面瘫、耳聋是因为中耳炎所致。医生为陈老太安排消炎、中耳肉芽病变组织清除术及面神经减压等治疗。当晚病人的面瘫和眩晕症状就得到了明显好转。 日常生活中由于感冒、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游泳或洗澡时耳内进水...

  • 傅青主当归的剂量亦有大小轻重之分

    傅青主当归的剂量亦有大小轻重之分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氏擅长妇科,其著作《傅青主女科》自成书以来就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当归首载于《本经》,功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经、带、胎、产各种妇科疾病。那么,在傅氏看来,当归有哪些妙用呢? 《傅青主女科卷》所载80首方,其中用当归的方54首,占67.5﹪,这也体现了当归为“妇科圣药”的特点。纵观全书,傅氏在运用当归时配伍构思精微,注重炮制、用量,对我们临证有重要的启发。本文就傅氏当归的用药配伍规律做粗浅的探讨。 一、傅青主先生当归的配伍应用...

  • 国医大师邓铁涛“养生重于治病”

    国医大师邓铁涛“养生重于治病”

    国医大师 邓铁涛 101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至今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耳聪目明,语言流利,步履坚稳,如此高品质的康寿,源自其坚持“养生重于治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是邓铁涛中医养生学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她专门总结归纳了邓铁涛的长寿健康之道。 力 1 彑 -❶- 邓铁涛的一日作息表 夂 小 百岁高龄,积自日日时光,很多人好奇,邓铁涛每天作息如何?真能坚持天天保健不懈? 早晨...

  • 高荣林教授熟谙医学经典 注重脏腑辨证

    高荣林教授熟谙医学经典 注重脏腑辨证

    高荣林,国医大师路志正首届研究生,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高荣林教授熟谙医学经典,注重脏腑辨证,长于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特访谈如下。 成长与治学 问: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哪些? 答:对我影响较大的经典著作有《内经》《伤寒论》,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还有尤在泾的《金匮翼》等。 问: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老师有哪些? 答:路志正、董德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