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第54页
-
中西医并重方针 中医药工作卓有成效
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中医药立法工作,共同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共同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和工程,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面继续取得新的进展。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党组会议,听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工作汇报。会议提出,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中医药新的更大发展。 会议认为,2015年及“十二五”期间,全国中医药系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的带领下,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入...
-
互联网重构医疗“互联网+中医药”特殊规律
互联网将会如何改变我们医疗行业?第一,去中心化。医疗行业的去中心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医院和诊室,有很多还是不能被替代,还需要做线下的支撑,总之,不管怎样,医疗形态和之前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第二,大数据。我一直觉得中医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的产物,所以中医人一定要重视大数据。 第三,人工智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够代替人的判断或者能辅助人的判断。对判断和治疗将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管对医生来说还是对患者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 第四,全生命周期。《黄帝内经》讲要对人进行整体关注,...
-
中医药法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中医药法》(草案)已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5年版《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版)与之前几次版本相比在内容、篇幅上均有大幅度调整,涉及传统中医药知识法律保护条款也不例外。与《中医药法》(草案,2014年版)相关规定相比,《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版)第二十九条删除了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知识产权局起草传统中医药知识获取和惠益分享具体法律的委任性规定,本文拟就这一变化略谈看法。 《中医药法》作为我国中医药领域首部法律,它能够意识到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作用、地位并专门设置条款...
-
重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疾病的形成包含了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过程。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到了结局即产生后果了才引起重视。因此,疾病治疗很多已经是后期过程,而健康管理更应该理念前移,注重预防。其中,未病先治强调的就是预防。中医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思想内涵丰富,临床效果明显。因此,强化中医养生,扶正固本,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不仅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起点,也是健康管理的终点。从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来说,尽管一些方面基础研究不够扎实,但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验证,确有其哲学思想。中医的辨证施治,就是要找准问题、抓住关键进行精准治疗、同时又强调整体,进行...
-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让中医药成为医改主力军
谈起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很多人认为主角是当地的综合医院,而不是建院时间短、发展较为缓慢、综合实力弱的中医医院。 但在重庆垫江县,中医药却撑起了“半边天”,中医院也步入了与人民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轨道。目前,该院中医药参与率达91.1%,中医治疗率达82.5%,中医医疗服务占到了当地医疗市场的45%左右。 政府重视 创新求变谋突破 在医院院长刘明怀眼里,医院之所以能在2011年成功创建西南地区首家县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靠的是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关怀,全院...
-
体验中医药文化 重点专科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指出,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周期已满,将于2016年5~6月组织开展验收工作,以全面掌握2012年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和成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验促建,进一步推动传承工作室建设。 本次验收主要包括五项,分别为条件建设,包括示教诊室、示教观摩室、资料室建设情况,声像采集、实时记录等设备的采购及使用情况;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整理、论文论著的出版、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的收集等;人才培养情况。主要包括传承队...
-
促中西医并重 推中医健康养生 中医药发展短板
社会资本助推中医健康养生发展 5月8日,由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主办的“中医健康养生发展论坛暨固生堂中山国医馆启动会、固生堂中山国医馆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广东中山市举行。中医专家、产业发展推动者深入研讨中医健康养生发展及社会资本的作用。 论坛上,中山市提出医疗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健康城市。该市西区把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依据制定的中医养生基地的发展规划,并与固生堂连锁集团合作,推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连锁化、品牌化,依靠品牌机构吸引名老中医进驻中山,将优秀医师资源...
-
重视中医药医疗质量 深圳养生大讲堂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近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省健康扶贫大会,要求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要求,加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力度,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预防保健的服务潜力和活力,让贫困人口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到2020年,全省58个贫困县的50%乡镇卫生院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区,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开展不少于10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会议还提出,要将58个贫困县包括县中医院在内的所有县级医院纳入医疗联合体建设范围,由三甲医院进行&ldqu...
-
老人体味重与啥有关
体味是指身体散发出具有个体性的特异气味,这些气味主要是由皮肤腺体的分泌物散发产生的。年龄增长会明显影响体味的产生,生活中时常感到很多老年人身上散发的体味,这是因为天冷老年人行动不便,体弱怕冷,洗澡次数减少,衣服也穿得较多较厚所致。 人体通过尿液、大便以及汗液排泄废物,各种排泄物和分泌物都有各种各样的气味,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人老后容易产生异常的体味,这是很正常的。加上老年人消化功能退化也会出现口臭。岁数大了通常大、小便都不太正常,而身体中聚集的毒素就会从皮肤中排出,产生异味。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糖尿病、肾衰和肝衰的...
-
老花眼突变好防白内障加重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就象照相机的镜头被污染变得不透明一样,阻碍了光线进入眼内,使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老年性白内障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多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即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初发期晶状体混浊发展较慢,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有的长期停留在此阶段而不发展。但如果继续发展就是膨胀期,此期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使晶体的厚度增加,中央部分变凸使眼睛屈光力增加,造成暂时性近视。这时老花度数可以被近视度数全部抵消或者部分抵消,老年人会感觉自己视近物比过去清...
-
甲亢“重女轻男”服药期间常查血象
甲亢是一种慢性疾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仍是目前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此类药物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特别是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过少易致全身抵抗力下降,如未及时发现和诊治,就有可能合并严重感染而出现致命危险。所以,在甲亢治疗期间,每周一次检查血象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病人如果出现发热、咽痛、极度虚弱等不适时,应当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女儿今年要参加高考,妈妈张女士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脾气也越来越坏,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与家人争吵。为不影响女儿考试,张女士向心理医生求助,结果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
-
重庆的一群百岁老人 探寻长寿之道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长寿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但遗传基因的影响只占约15%,而85%都和后天环境、家庭、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自我修养占60%。可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节制饮食,没有不良嗜好,家庭和睦等因素更有利于长寿。 本报记者何君林采访了重庆境内的一群百岁老人,去探寻一番他们的长寿之道。 114岁郑会芬:爱吃肉爱喝酒爱喝水 郑会芬老人,出生于1900年5月,眼看就要满114岁了。她不仅是家族里最长寿的人,也是目前重庆市最长寿的人,2011年还被中国老年学会誉为&ldqu...
-
中耳炎加重可导致面瘫
陈老太最近出现听力丧失、口眼歪斜、眩晕等症状。她并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只是在两个月前感冒过一次,感冒后出现过耳朵流脓,接着开始听力下降、头晕、呕吐。她便到了附近一家医院治疗,当时医生主要考虑脑血管病因,经一段时间治疗,上述症状不仅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口眼歪斜等面瘫症状,同时听力不断下降。根据上述情况,医生判断陈老太的面瘫、耳聋是因为中耳炎所致。医生为陈老太安排消炎、中耳肉芽病变组织清除术及面神经减压等治疗。当晚病人的面瘫和眩晕症状就得到了明显好转。 日常生活中由于感冒、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游泳或洗澡时耳内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