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食 第2页

药食 第2页

  •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山药食方三款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山药食方三款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山药小麦粥 山药、小麦各50克,粳米30克,加 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小麦烂 即可。功效:养心阴,止烦渴。用于糖尿 病心阴虚者,可见有心烦口渴、多饮多 食、小便频数量多等表现。小麦为高纤维食物,能明显降低血糖。 陆安洁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山药黄芪茶 山药、黄芪各20克,煎水代茶。功 效:黄芪性味甘,微温。能使白细胞的吞 噬能力增强,故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有补气止汗、利水消肿作用,并能抑制 糖元,与山药同用,益气生津、健脾补 肾、涩精止遗、降糖,对糖尿病脾胃虚弱者较为适宜。 伍建义 糖尿病人...

  • 喝中药食疗粥护眼

    喝中药食疗粥护眼

    淮杞玉竹牛肉汤 枸杞南瓜杂米粥菠菜护眼汤 原料:淮山30克,杞子10克,玉竹30克,牛肉150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将淮山、杞子和玉竹分别洗净;牛肉洗净,切片;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水滚,放入材料。用中火煲约3小时,加入调味料即可。 功效:补虚养神,明目补肝。 枸杞南瓜杂米粥 原料:枸杞1把,南瓜150克,小米50克,大黄米50克,水4碗。 做法:枸杞洗净,南瓜去硬皮部分,切小丁。小米和大黄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到砂锅中,小火熬制40分钟即可食用,或用压力锅烹熟。 功效:原料中叶黄素、...

  • 春天鼻炎高发中药食疗有效

    春天鼻炎高发中药食疗有效

    慢性鼻炎:慢性鼻炎 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 慢性炎症。表现为鼻黏膜 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 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 黏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 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食 疗方如下: 1.桃仁12克,水发,去 杂质,加红枣20枚,煮至 桃仁透明酥烂后,加人冰 糖适量.食用。此方具有补 血活血的功效。适用于鼻 炎伴舌质红,舌边瘀紫者。 2.百合250克,加水 煮至熟烂,加入冰糖适量, .食用。本方具有补肺益气 的功效。适用于鼻炎伴气 短乏力、胸闷者。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愈或 反复发作而形成。慢性化...

  • 高血压药食良方 饮食调养

    高血压药食良方 饮食调养

    高血压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因素从现代医学上讲,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精神、饮食等因素的长期影响。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所在。(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目前对高血压的定义是: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时即为高血压。有高血压史者,在应用抗高血压药期间,即使血压在规定的正常值内,仍应诊断为高血压。临床上多数病人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头痛、头晕、...

  •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令人欣慰。据临床观察,核酸检测已经转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刚治愈后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在愈后调养方面为患者解决了很大问题。与此同时,出院患者还需要做好个人调护。 心理调节须重视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忧郁,出院的患者也因长时间的隔离治疗和隔离康复而产生一定的烦躁、逆反情绪;又因新冠肺炎有聚集性发病的特点,有时往往一个...

  • 茶既是饮料 防病健身药食一体

    茶既是饮料 防病健身药食一体

      中医向有“药食同源”之说,茶既是饮料,防病、健身,药食一体,两种功效兼备。   我国古籍有许多关于茶与中医药的记载,说明古人对茶的保健功能早有认识,如唐代陆羽《茶经》曾引用《神农食经》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华佗《食论》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说。晋代张华《博物志》称:“饮真茶,令人少眠。”唐代,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药学家陈藏器称“茶为万病之药”。此说虽嫌夸张,...

  • 立冬节气养生之药食冬补起居避寒

    立冬节气养生之药食冬补起居避寒

    11月7日就要立冬了。秋去冬来,立冬是进入冬天的标志。 《黄帝内经》云: “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自然万物阴气盛,寒气重,阳气潜伏,处于“闭藏”的阶段。人与自然相应,冬日人体阳气容易遭到损伤,特别需要养藏,重视阳气的维护。起居劳作,精神调摄,运动健身,饮食调理,都宜顺应自然,让精气收敛于内,不使外泄。 起居当避寒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冬天日短夜长,早睡顺应天早黑阳气闭藏之早,晚起应对天迟亮阳气升发之晚。由于工作的需要...

  • 药食同源 解读“四性”“五味”

    药食同源 解读“四性”“五味”

    【原文】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这便是“药食同源”思想的起源。其实,早在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且同样有“四性”、“五味”之分。 “四性...

  •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艾很早就作为治病的药物应用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艾在《本经》列为上品,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女子经带胎产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疾患,常常要用到艾: 泡服 取艾叶15克,当归30克,红糖6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对女子寒性痛经,尤其是原发性痛经有效。 泡脚 艾草3~5根,煎开15~20分钟后,开始泡脚。先取一小部分,水以能浸没到脚背为度,等水凉到脚不能忍受,再加滚热的艾水,反复热水泡,整个过程中,毋加冷水。...

  • 药食同源话莴笋

    药食同源话莴笋

      提到莴笋,大家都很熟悉,凉拌莴笋丝、清炒莴笋片都是餐桌上的家常菜。莴笋不仅营养,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现代医学认为,莴笋含丰富的糖类、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成分。每500克莴笋含有铁约12毫克,与菠菜含量基本相同。莴笋叶的维生素C含量比茎高15倍,因此不要轻易丢弃莴笋叶。值得一提的是,莴笋汁也大有用途。莴笋嫩茎折断后出的白色浆液有安神催眠作用,莴笋的汁液还可增加胃液、胆汁和消化酶的分泌,并刺激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和通大便。莴笋含糖量低,但含烟酸较高,烟酸被视为胰岛素的激活剂,因此,莴笋很...

  • 芝麻油的药食及外用疗法

    芝麻油的药食及外用疗法

      专家介绍,中医认为,燥邪易伤肺,导致肺阴不足,肺津亏损,肺与大肠皮肤相表里,它依赖肺布散的卫气和津液的濡养和温煦,成为机体抵抗外邪侵袭的第一道屏障。因此,要防燥邪入侵,需注意养肺护肺,更要注意养肤护肤。   芝麻油内服可润燥,是体内脏器的“润滑剂”,外用可防燥,成为外表皮肤的“防燥墙”,将水分和空气隔离开,让皮肤保持湿润。中医认为,芝麻油性凉味甘,有润燥、补液、息风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芝麻油中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为主要成分,含蛋白质、氨基酸、...

  • 金秋保健讲求药食

    金秋保健讲求药食

    访营养健康教育专家赵霖 中秋佳节,秋风送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合理的进补,科学的饮食,是秋季养生保健的关键。日前,记者采访。了营养健康教育专家赵霖教授,请他谈谈秋季进补与饮食方面的一些知识。 秋季养生保健须防“秋燥” 赵教授提示,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由于气候干燥,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变化,中医称为 “秋燥”,表现为口渴咽干、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 一般来说,秋季体弱多病的人容易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因此,中老年人除了要积极进行户外活动,还...

  • 药食两用的神奇红曲

    药食两用的神奇红曲

    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杭州双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康恩贝集团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第二届红曲文化节于6月16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此次红曲文化节旨在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红曲文化,交流功能性红曲的研究、发展与开发,探讨红曲保健产业的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 红曲是药食两用的传统中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焦糖)之前,红曲是红烧肉和制作其他红色食品着色的主要食品原料。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也很喜欢红曲。 红曲味甘性温,入肝、脾、...

  • 蜗牛菜肴 药食兼优

    蜗牛菜肴 药食兼优

      在动物世界里,蜗牛的家族可谓庞大,据统计全世界约有三万五千多个品种,我国仅有五百多种,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等省。   自古以来,人类就已经认识和发现蜗牛不仅可作为美食菜肴,还可药用。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八世纪法国人就开始吃蜗牛,如今吃蜗牛已成了法国人的一种特殊嗜好。每年圣诞节前,仅巴黎市蜗牛的消费量即达二百一十多吨。   经过烹调加工的蜗牛,肉肥味美,爽口耐嚼,它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等。其营养价值超过牛羊肉、鸡蛋,难怪在法国、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

  • 豇豆:药食两用的天然良药

    豇豆:药食两用的天然良药

      在豆类家族中,豇豆并不起眼,却是夏秋季的家常菜,营养保健价值也很高。明代医家李时珍称:“此豆可菜、可果、可谷,乃豆中上品。”豇豆蛋白质含量较高,又被称为“素中肉品”。   豇豆是最适合老人多吃的蔬菜,有健脾肾、生津液的功效,适合老年体弱者食用。老人或长期吃素者,宜多以豇豆佐餐,易于消化,促进胃肠蠕动,常吃能防治便秘。   豇豆中的锰对于更年期女性来说必不可少,可防止更年期前后钙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症。   豇豆中含铁量也很高,是一种补充铁质较好的食...

  • 药食同源 食物性味

    药食同源 食物性味

      在中医看来,我们日常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一般食物,本身也都有各自的性能。因此,一旦食用它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医在治疗时往往会强调“忌口”的问题,要求病人根据食物和药物性味的不同区别对待,注意食物的禁忌。   中医依性味、功效的不同,将食物分为辛辣、生冷、黏腻、鱼腥发物、肥甘厚味五类。   辛辣食物:味属辛辣的食物,具有发散、祛寒、温阳、助热的作用,如花椒、川椒、葱、姜、蒜等。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凉...

  • 春季药食同源 豌豆苗 菠菜

    春季药食同源 豌豆苗 菠菜

    豌豆苗又叫龙须菜、豌豆尖等。春季是豌豆苗大量上市的季节,许多菜市场都有它的身影。这种看起来鲜嫩的蔬菜。不仅吃起来味道清香、质地柔嫩、滑润适口,而且还含有非常全面的营养素,具有多种食疗功效。 我国古代一直将豌豆苗视为是珍稀之蔬,寻常人只有在酒席上才能偶尔吃到。喜食豌豆苗的文学家苏轼曾写过一首名为《元修菜》的诗,云:“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这里的元修菜就是豌豆苗。在现代社会,豌豆苗一般都是无土培植,从播种到成苗一般只需要几天,所以豌豆苗早...

  • 荞麦药食两用

    荞麦药食两用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这是宋代王禹偁《村行》描写秋日荞麦花开时的景色。荞麦,又名花荞、荞子、乌麦、甜荞,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药食两用。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归脾、胃、大肠经,有健脾除湿,消积下气之功,适用于湿热泻痢,女子白带,肠胃积滞,腹痛胀满等。《本草纲目》言其“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本草求真》言其“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饮食别录》言其“实肠胃,益气力,续...

  • 冬瓜 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

    冬瓜 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

      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其、子、皮、叶等,皆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   冬瓜实又名白冬瓜、白瓜、枕瓜,为冬瓜的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子、皮、肉、瓤均可入药。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淡凉,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有利湿消肿,清热解毒,下气消痰之功。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烦渴,消渴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养胃,生津,涤秽,除烦,消痈,行水”。《神农本草经》言其“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小...

  • 芡实成食品 中医药食同源

    芡实成食品 中医药食同源

      芡实又名鸡头莲,为芡的成熟种仁。剥开后里面白色的软肉裹着一粒粒棕红色的白米,这就是芡实了。七八月的新鲜芡实放入锅中蒸煮后去壳即可食用,芡实米洁白如玉,口味较淡,灵巧的水乡人想着法子将其做成可口的美食,如芡实粥、芡实糕等。其中以芡实糕最为有名,即把鲜芡实蒸煮后晾干研粉,同糯米粉和白糖一起加水搅拌揉成面团,讲究的人家还会放上桂花或者核桃粉,变成更加可口的桂花芡实糕和核桃芡实糕。   其实芡实成为食品还一个小故事。相传当时正遇上饥荒,村里有个叫倩倩的寡妇,上有婆婆,下有孩子,每天靠挖野菜水草充饥。一天她挖野菜...

  • 药食两用食物绿豆 夏日解暑佳品

    药食两用食物绿豆 夏日解暑佳品

      绿豆,为豆科植物,其花、实等皆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夏日解暑佳品。   绿豆花为豆科植物绿豆的花。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脾、肺经,有醒酒解毒之功,适用于酒醉烦渴等。《本草纲目》言其“解酒毒”。   绿豆粉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日用本草》言其“味甘,凉平,无毒”。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脾、肺经,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痈疽疮肿初起、烫伤、跌扑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日用本草》言其“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

  • 药食两用话橄榄

    药食两用话橄榄

    鲜橄榄皮肉细嫩,清香适口,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据食品专家分析,果肉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橄榄除供人们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各种蜜饯果品,如拷扁橄榄、和顺甜榄、香草橄榄等。 橄榄味甘、酸涩,性凉,入肺、胃经。具有清脾凉肝、生津止渴、消肿利咽、润肺祛痰、止咳止血、利湿解毒、除烦醒酒和化刺除鲠等功效。能防治风寒感冒、烦热干渴、头痛头晕、咽喉肿痛、咳嗽吐血、百日咳、痰多、牙痛、腹泻、肠风便血、风湿、手足皲裂、鱼刺卡喉或过敏等症。研究发现,橄榄还对咽喉炎、扁桃...

  • 药食同源话竹荪

    药食同源话竹荪

      竹荪有“菌中皇后”的美名,这不仅是因为它漂亮的外型,更是由于它有其他菌类所不能及的丰富的营养及鲜美的滋味。   竹荪富含氨基酸,还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竹荪是食疗佳品,可以镇痛、补气、降血压;长期食用还能调整中老年人血脂,可治痢疾、牙痛、支气管炎、白血病、风湿病、妇科病,而且抗癌治癌的作用也不错。现介绍几则竹荪食疗方:   粳米锅巴炒竹荪   原料:鲜竹荪600克,粳米锅巴200克,熟火腿、熟鸡脯肉、豌豆苗、水发冬菇各60克,精盐、鲜汤、胡椒粉、猪油、味精各适量...

  • 香蒲为药食两用食物

    香蒲为药食两用食物

      香蒲,为香蒲科多年生植物,多生于沼泽河湖及浅水中,以南方水乡最多。其根茎可入药,其花粉可入药,为药食两用食物。   蒲菜,又名蒲芽、蒲儿根、蒲儿菜、蒲縇,为香蒲的假茎。本品性味甘、凉,入脾、肺、肝经,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孕妇劳热,胎动下血,消渴,口疮,热痢,淋病,白带,水肿,瘰疠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养血,消痈,利咽喉,通二便”。《神农本草经》言其“主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饮膳正要》言其“补中益气,...

  • 养生保健蔬菜 牛蒡 药食两用

    养生保健蔬菜 牛蒡 药食两用

    牛蒡,别名东洋参,在我国以前多为药用,而在日本,则是千家万户的日常蔬菜之一。专家表示,牛蒡是一种养生保健蔬菜,药食两用,对慢性病和肿瘤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本草纲目》中对牛蒡有着详细记载:“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有祛湿、解毒、健脾、开胃、通便、滋阴、补肾、益气、降压、防中风之功效。” 而在《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则对牛蒡的营养价值进行了阐述。牛蒡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达胡萝卜的110倍,在蔬菜中排第二;在根类植物中,牛蒡的蛋白质、钙及植...

  • 药食俱佳话山楂

    药食俱佳话山楂

      山楂其味酸带甘,性微温,入脾胃二经。笔者根据文献记载及个人体会,山楂有如下功效:   1.醒胃理脾,助消化而除食积。山楂含有山楂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维生素C等成分,食之皆能增加胃中酶类分泌,促进消化功能,山楂还含有一种解脂酶,故可助脂类食物消化。其善治食油腻食物之积滞、小儿乳食停滞,临床常用山楂加蜂蜜共熬成膏,为山楂膏,其有健脾醒胃、消胀除积之效,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脾虚泄泻。对胃酸分泌减少而食后腹胀者更有奇效,如中成药保和丸、大山楂丸均有消食导滞之功,而用于消化不良之症。   2.破瘀滞、通血脉,治...

  • 桂圆药食两相宜

    桂圆药食两相宜

    桂圆又叫龙眼,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具有补心健脾、养血安神、补精益智、壮阳强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贫血、自汗盗汗、脾虚泄泻及妇女产后浮肿等病症。 产后浮肿 取龙眼干12克,大枣10枚,白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贫血及身体虚弱者 取龙眼干12克,红枣12克,花生米15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熬粥,早晚各1次。 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取龙眼于20克,水煎服。 脾虚泄泻者 取龙眼干16粒,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2次。 自汗盗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取龙眼干12粒,莲子...

  • 桔梗 药食两用用途广泛

    桔梗 药食两用用途广泛

      桔梗,又名白桔梗、苦桔梗、秋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其味苦、辛、平,归肺经。有宣肺祛痰、排脓消痈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或咯痰不爽、胸膈满闷、咽痛嘶哑及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等。桔梗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牛黄解毒片、复方川贝精片、祛痰灵、痰咳净、健民咽喉片、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神奇枇杷露等中成药,药物组成中均含有桔梗,并且是其中的主要药物。桔梗以作用于肺经为主,...

  • 药食兼优 饮食搭配 饮食疗法

    药食兼优 饮食搭配 饮食疗法

      白菜药食兼优,但食用时仍须注意以下事项。   1、隔夜的熟白菜不宜食。新鲜白菜含大量无毒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放置较久,会使硝酸盐还原成毒性很强的亚硝酸盐。   2、焯烫时间不宜长。大白菜在沸水中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就不好吃了。   3、不宜烫后挤汁作菜馅用。有人喜欢将大白菜烫后挤汁,这样会使营养素大量损失。   冬春交替,心血管意外进入高峰期。专家指出,血管内的“垃圾”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只有将“垃...

  • 桂圆药食 民间药膳方

    桂圆药食 民间药膳方

      龙眼又叫桂圆,主产于我国南方。龙眼肉质鲜嫩、色泽晶莹、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是优于荔枝的佳果。祖国医学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具有补心健脾、养血安神、补精益智、壮阳强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贫血、自汗盗汗、脾虚泄泻及妇人产后浮肿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龙眼肉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腺嘌呤、胆碱等成分。某些成分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降低血脂,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因而可防治老年人常见的癌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并具有抗衰老作用。我国民间流传有不少龙眼入药膳的妙方,制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