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第20页
-
大雪该怎么进补 冬天到底应该吃些什么
大雪,是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随着节气大雪的到来,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在门诊接诊的患者中有些是因为吃了火锅或补药而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脸上冒痘、大便不通、咽喉肿痛,话都快说不出来了。很多人不理解,不是说“冬令来进补,来年可打虎”吗?怎么吃个火锅、吃点补药就出了这么多的状况?冬天到底应该吃些什么?该怎么进补? 重在补肾 冬天阳气潜伏,阴气盛极,饮食总原则是:减咸增苦,饮食宜温;欲补先清,重在补肾。冬天寒气内应肾,饮食应敛阳护阴...
-
适逢冬令膏方进补季 要怎么制作呢
【问】 现在适逢冬令膏方进补季,想在家DIY膏方要选择哪些材料呢? 【答】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丘振文: 每逢冬季,都有不少朋友来咨询制作膏方的“秘诀”。要自制膏方,因家庭煎煮器具容积有限,建议药味不宜超过10味,药量不超过两公斤,在家里DIY才有实操性。 自制膏方要适合全家人用。可以选择一些健脾消食功效为主的药材或食材来做膏方,比如说党参、太子参、茯苓、山药、山楂、砂仁等。如果脾胃不好的话(岭南天气湿热,体内有湿邪、脾胃不好的人居多),食材或药材中滋补的成分难...
-
冬季如何正确进补 冬季进补误区
大家都知道,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冬季寒冷,人体能量消耗相对减少,这时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成能量,最大程度地储存于体内,帮助扶正固本,平衡阴阳,增强身体的防御能力,提高免疫力,避免来年春天因阳气不足、阴寒内伏而患病。 但在丰衣足食的今天,大多数人都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所以即便是进补,也不可乱补、大补,否则反而会影响健康。 冬季进补误区 虚实不分 中医认为虚者补之,非虚证病人不宜滥用补药,而且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
-
冬令进补先“调理”
冬令进补是养生保健的一种传统方法。但很多人只是为了进补而进补,盲目性很大,不管效果如何。其实,进补不仅要根椐自己的身体素质、亏虚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品,更重要的是在进补之前调理脾胃,也就中医所说的“底补”。 大凡补益之品,多为甘味,并偏于滋腻,容易雍塞气滞,有碍脾胃功能。加上进补主人很多都是因为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佳。所以冬令进补之前,一定要对脾胃进行调理,加强脾胃功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进补的良好效果。这里介绍两款调理脾胃汤剂,可以一试。 1.素体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方:山药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
-
秋冬进补流行吃膏方 阿胶膏制作较为简单
秋冬进补,时下最流行吃膏方。 药店柜台上,摆满包装精美的固元膏、阿胶膏。想要实惠的,网上还有李大妈黄大姐出售的自制阿胶糕,称“纯手工、料足、无添加”。 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蒋柠不推荐大家买网上小作坊的“自制膏方”,尤其是阿胶膏。 “现在的阿胶价格很贵,普通的都要两三千元一公斤,质量好的一公斤要五六千元。那些自制阿胶膏,没法判断他们究竟用了多少阿胶、也没法判断阿胶的质量好不好。” 治疗类膏方因为用药量多,煎煮火候和收膏技术要求较高,一般不建议家庭...
-
老人寒冬重在养肾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身之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入侵中伤肾阳。而老年人肾之阴精又渐衰退,所以,数九严冬老人养生应特别注意养肾。 坚持运动,补益肾气老人冬天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睡眠充足;宜常参加适合自己的运动。这不仅能增强肾气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因“肾主纳气”,可助肺气呼吸,预防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但冬天运动不可过度、出汗太多,以免造成肾之阴精亏损,阳气耗散。 防寒保暖,护养肾阳祖国医学认为,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老人应注意背...
-
“进补养生”冬虫夏草怎么吃最好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然。 冬虫夏草到底是什么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其实质是一种真菌——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之所以称为“冬虫夏草”,是因为其“成长”过程。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会在土壤中产卵,卵随后变成幼虫。冬虫夏草菌会侵入幼虫体内,吸收其营养,并不断繁殖,致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这便是“冬虫”。次年夏天,冬虫夏草菌在幼虫头部长出一株4~10厘米高的紫红色小草,这便是“夏草”。“...
-
“立冬补冬”是民间数千年的习俗
“立冬补冬”是民间数千年的习俗,一到立冬,广东人就会结伴去打边炉吃羊肉,热热闹闹地开怀大吃;而立冬后,不少人会把珍藏的高丽参、鹿茸找出来准备进补。保健专家指出,养生在于顺其自然,应把脾胃功能调理好为主,立冬“大餐”贵在吃得无“负担”。 误区1 不分身体状况,人人都可进补 专家解析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及特殊疾病发作时皆不宜进补 冬季的自然界阴盛阳衰,“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和健康成长的儿童体内已有潜能去达到阴阳平衡,进补反而会破坏平衡,适得其反。”陈瑞芳教授称,这群人只要多吃高蛋白质...
-
冬季保健“保肾防寒”
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
-
冬至节气进补八珍汤 既有补血之功又有益气之效
冬至节气被认为是进补的最佳时期,民间有“气始于冬至”的说法。此时科学养生可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近日,随着古装剧《锦绣未央》的热播,一个叫做“八珍汤”的补品被观众们关注。据说这种神奇的汤品男女皆宜,女人喝了美容养颜,男人喝了强身健体,此外还能祛除疤痕,治疗失眠。 那么,这种汤真的存在吗?真有那么神奇吗?跟中医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向中医专家了解一下。 出自明代骨伤科专著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膏方门诊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八珍汤出自明代医家薛己所著的《正体类要》,这是...
-
冬日养肾防寒三靓汤
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人的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一年中最冷的时间就是在小寒阶段,在此期间“养肾防寒”就显得犹为重要。以下三靓汤能助你小寒不再寒冷,不妨一试: 海参羊肉汤:海参30克,羊肉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海参浸泡水发后,洗净切片;羊肉洗净,切成均匀薄片。将锅内放水适量,武火烧沸后,下入海参、羊肉片,熟后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饮汤食羊肉、海参。调补阴阳、益气填精...
-
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季 冬季补品分类与注意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令适时进食补品的问题。 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季 民间历来有“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养生谚语。冬令进补的原理与中医学天人合一、自然人体观的观点密切相关。首先,一年有四季,春天自然界阳气初生,万物萌芽复苏;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万物繁荣茂盛;秋天,自然界阳气开始敛藏而阴气初生,万物成熟;冬天自然界阳气闭藏而阴气旺盛,万物凋零。人与万物一样...
-
冬季三穴位按摩可健肾固精
冬天气温较低,肾又喜温,肾虚的人容易呈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怕冷容易感冒,并可影响其它脏腑器官的生理机能。要想肾精充盛、肾气健旺,保健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揉丹田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摩涌泉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是...
-
三九寒冬调补养生 首护好肾
三九寒冬,万物蛰伏、草木凋零、寒气逐渐达到顶峰,人体消耗也随之增多。此时,若根据个人体质调补养生,则能帮助身体积蓄能量,为明年春天做好健康储备。 首先,护好肾。中医理论认为,冬主肾,肾精是五脏之根本,故有“冬不藏精,春比病温”的说法。人们在避免过度疲劳的同时,还要注意节欲、少酒,以免酒色过度导致肾精亏虚,可适当进行食补,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等。第二,睡眠足,少熬夜,以保持旺盛的精力。饮食方面,可吃些桂圆、小米、莲子等养心安神之物。第三,多晒太阳,少出汗,不剧烈运动,避免无谓地耗...
-
冬季补品分类 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季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令适时进食补品的问题。 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季 民间历来有“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养生谚语。冬令进补的原理与中医学天人合一、自然人体观的观点密切相关。首先,一年有四季,春天自然界阳气初生,万物萌芽复苏;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万物繁荣茂盛;秋天,自然界阳气开始敛藏而阴气初生,万物成熟;冬天自然界阳气闭藏而阴气旺盛,万物凋零。人与万物一样...
-
冬天进补独门药膳方:决明枸杞荷揸饮
专家介绍:程志清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承继指导教师,浙江省名中医。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榜首、二届保健与恢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三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擅长于心脑血管、肝胆、脾胃及泌尿系统等内科疾病,特别对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并积累了丰厚的临床经验。 人们喜爱冬天进补,但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千万留意,不管煲汤仍是日常饮食,仍是要掌握“清淡”准则,严...
-
老人寒冬补膏方
过去讲究养生的人,特别是老人,往往会在冬至到立春前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集中进行身体调养,这时膏方就派上了大用场。膏方之所以适合老人进补,是因为它营养脏腑,增强体能,促进健康,抗衰延寿;同时它的滋补作用比较和缓,对于慢性虚弱性病症,可以从本而治,改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服用膏方需要用少量开水化开,早晨空腹服用,1周后改为1天服两次,早晨与晚上睡前1小时空腹服用。根据病症需要也可用温热黄酒冲服。由于膏方较为滋腻,进补时宜忌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以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方的吸收;服膏时不宜饮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