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第19页
-
冬令进补应该慢慢收功
立冬后,很多人已经着手服用膏方进行调补养生了,但有些人因服用方法不对而引起身体不适。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莫天栩提醒:冬令进补应该慢慢收功,越急越难见效,要掌握节奏做到“慢、停、调”。 “慢”即膏方开始服用时宜少量,并慢慢增加到平常量,其间可以根据身体反应自行做调整。极度虚弱的人或老年人更不能求功心切而一次大量服用,以免“虚不受补”。脾胃不好的人要根据胃口情况调整剂量。值得提醒的是,膏方最好在春节前服完,因为秋冬季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最好,到了春季,春气升发,容易出现上火等症状,但临床上有四季都服...
-
秋冬进补 买阿胶还是道地的好
买阿胶,算便宜账还是算功效账?当然要算功效账,不能图了便宜吃大亏。 秋冬进补季节到来,很多人大量购买阿胶,用阿胶来进补也已成很多人的一种习惯。但市面上的阿胶不少,价格也高低有别。有人说,300多元和1000多元的阿胶功效差不多。这种说法对吗? 先来看一组价格对比。宁夏枸杞的市场价通常为其他非道地枸杞的2~3倍;四川产花椒的收购价也是其他产区的2倍;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鲜条每公斤售价高达2500至3000元,而市场上均价仅在1000元/公斤左右。而这种价格上的差距,在东北人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
中医“秋冬进补”秋冬进补膏方
近年来,随着国人养生热潮,秋冬进补的传统逐渐回归,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秋冬时节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身体正气恢复。 然而,许多消费者在秋冬进补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甚至因错误的进补方式而损害了身体健康。如一些消费者没有了解自身体质,虚实不分,盲目进补,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一些消费者则认为东西越贵越好,进补“多多益善”,反而加重了脾胃、肝脏负担…… 为了避免消费者在秋冬进补时步入误区,让更多人了解科学进补的知识,今...
-
冬季进补吃些芡实 “冬日养肾”“冬主藏精”
芡实是睡莲科水生植物芡的成熟种仁,是一味常用的收涩类中药。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而平,具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效,主要用于治疗肾虚遗精、滑精,脾虚泄泻及脾肾两虚之妇人带下等症。冬季进补吃些芡实,符合“冬日养肾”和“冬主藏精”的传统养生理论。 芡实桂圆枣仁粥 芡实60克,桂圆肉50克,糯米100克,炒酸枣仁20克(纱布包好),蜂蜜20克。前四物共置粥锅中,加水1000毫升,文火煮沸后,改武火煮约20分钟,出锅时调入蜂蜜即成。每日食用,有益脑强肾,健脾安神之效,可辅助治疗体虚畏寒、纳呆乏...
-
秋冬阳气潜伏肾气易耗损 保健养生重养阴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冬季阳气潜伏,万物生机闭藏,肾气最易耗损,保健养生要遵循冬令进补的原则,宜用性温益精之品,以补肾气,而顾护阴精。 饮食有节,切勿贪凉 我国有的地区在每年立冬之日,有吃红烧或清炖羊肉、狗肉的习惯,就是为了达到防御寒气,补养体内阳气的目的。因为羊肉和狗肉,都是辛温大补的热性食物。但是由于人的体质有偏颇,耐受温补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平时素体阴虚而有内热的人,若吃辛温大热的食物,势必使内热加重,进而损伤阴气,迫使体内阳气大动,不能潜藏,阳气内盛,又反过来消耗阴精,久而久之,...
-
男性肾阳虚饮仙茅虾汤 冬瓜黑鱼汤健脾又利尿
冬瓜黑鱼汤健脾又利尿 冬瓜黑鱼汤清淡可口,汤汁纯香,营养 丰富,有利尿化痰、清热解暑、开胃健脾的 功效,适用于’肾炎、头面浮肿、糖尿病及肝 硬化水肿的病人。 具体方法:黑鱼0.5公斤,冬瓜0.25公 斤,黄酒、葱花、姜片各适量。将黑鱼去鳞与 肠杂,切块后在爆香姜片的温油中略煎,淋 上黄酒,加少许水焖煮20~30分钟后,加 入冬瓜片,再煮5分钟,撒上葱花即可。 邓彦兵 男性肾阳虚饮仙茅虾汤 仙茅虾汤能温肾壮阳,尤其适用于男 性肾阳虚导致的阳痿、精神不振、腰膝酸软 等症。 具体方法:仙茅12克,鲜虾0.25公 斤,生姜...
-
冬令阿胶滋补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冬令进补的观念也在民间流行。阿胶作为一种功效独特、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自然而然地被人们选为冬令进补的佳品之一。阿胶性味甘、平,归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等功效,非常适宜体质虚弱的老人冬季进补。可是阿胶也非人人适宜,一些有实证、火热证的人就不适宜食用阿胶;脾胃虚寒者、溏泻呕吐者、患消化道肿瘤者也应慎用。下面介绍几款以阿胶为主,加入其他一些滋补食材制成的滋补方,供参考。 阿胶冻:阿胶200克,砸碎,加黄酒500毫升,浸泡2~3天后,略加水炖化,加入黑芝麻(碾碎)、核桃仁(砸碎...
-
冬季补冬抓“食”机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立冬以后的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鸡、甲鱼、龟、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
-
阴虚 用石斛生地黄麦冬 枸杞桑葚龙眼肉
阴虚在男女老少中十分常见,口干嗜饮、口苦口臭、手足发热、烧心、盗汗等是其典型症状。除了天生体质原因,大多与身心压力大、饮食油腻、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何滋阴,日常用好三组“金三角”能起到不错的保健效果,不妨一试。 第一组:石斛、生地黄、麦冬 中医认为,石斛微寒清凉,入胃经,能养胃阴、生津液;入肾经,能滋肾阴、清虚热,为治胃阴不足之要药。生地黄苦寒清泄,味甘质润,入心、肝、肾经,既善滋阴清热而生津,还能润燥滑肠。麦冬甘补质润,苦微寒而清泄,入肺、心、胃经,既养阴生津而润肺益胃,又...
-
立冬后常喝“暖身汤”增强身免疫力
立冬后,父亲感觉手脚冰冷。一位老中医告诉父亲,在冬天常喝“暖身汤”,对身体保暖特别有帮助。比如:胡萝卜牛肉红枣汤可暖身滋补,保障血液的通畅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暖身汤”做法简单,选取新鲜胡萝卜250克,牛肉250克,红枣6颗;准备好姜片、葱段、盐、植物油各适量。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段;红枣洗净去核;牛肉洗净,切块。炒锅中放入少量植物油烧八成热后,下姜片、葱段爆香,然后加入牛肉、胡萝卜、盐、翻炒两分钟,最后倒入600毫升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煲45分钟即可。 牛肉是冬季最好的滋补食材...
-
秋冬干燥嗓子不舒服咳嗽 止咳的食物
秋冬交替之时,天气干燥让许多人嗓子不舒服,咳嗽随之而至,有的人甚至出现了发炎症状。中医将这种咳嗽称为燥咳。燥咳,也有温、寒燥之分。怎样区分这两类咳嗽呢?其方法主要是观察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就说明身体内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物。如果舌苔发黄,舌质红,说明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食物。 寒燥引起的咳嗽,可用蒸大蒜水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取大蒜7-10瓣(小儿用3-5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在碗...
-
“秋冬养阴”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
“秋冬养阴”是秋季养生的原则,在秋冬应养收气、养藏气,不应耗精而伤阴气,从而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为来年阳气生发打下基础。 中医认为秋季对应人体的肺,养生的原则是秋要“养肺”,防外感“六淫”中的“燥和火”。《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就是说秋天,由于阳光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秋季的三个月中,人体肺气当令。阳光和煦,硕果累累,气温渐降,气侯干燥,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秋冬养阴”是秋季养生的原则,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不应耗精而伤阴气,从而适应自...
-
秋冬养阴 阴虚之人需滋阴养液
秋冬养阴是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是说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凡有损失阴精的情况皆应避免。“秋冬养阴”出自《黄帝内经》“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种养生理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养生之本。 阴虚之人需滋阴养液,四季均可补,为何以秋冬最佳?这好比一株干渴的禾苗,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灌,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好比傍晚浇灌,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所...
-
冬季按摩强肾百合南瓜
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冬季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激活炎症介质而影响肾脏功能。此外.冬季气温较低.机体汗腺分泌减少.使得体内的水分及其他代谢产物都经肾脏排出.加重肾脏负担.从而使得冬季成为肾病的高发期。据统计,慢性肾炎患者感冒当天或次日,会使肾病复发加重:急性肾炎则一般在感冒后10~14天出现,老人应积极防护。 百合南瓜 老人可常吃百合南瓜来减轻肾脏负担。南瓜含有甘露醇成分.可有效调节体内水盐代谢.促进水分排出,减轻肾脏负担,消除浮肿。南瓜还含有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