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第4页
-
施杞教授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
施杞,男,汉族,1937年生于江苏东台市。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代表传承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施杞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学家,早年师从沪上骨伤科名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在近五十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致力于慢性筋骨病的诊疗以及基础研究,提倡“一体两翼”...
-
王立忠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的典型病案
河南省中医院王立忠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对于各种发热的治疗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从师,现将其治疗内伤发热的典型病案采撷一二,与同道分享。 痰火郁肺发热 患者桑某,女,49岁,2013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低热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行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开始出现低热伴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咽部不爽,每日于晚饭后发冷,体温升高约37.2℃,于某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半月余,行各项检查并排查结核...
-
教你如何远离便秘 中药方
便秘,就是大便3、 4天解一次,解时要费很大的力气,或者想解又解不出,甚至大便不通。由于引起大便秘结的原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一般可以分热秘、寒秘、气秘、血秘四种。 热秘 大便秘结不解, 口中干燥, 口唇枯焦, 口有臭气,或口苦,面色红,全身发热,肚子胀痛,小便黄少。舌苔黄或黄黑而干,脉滑实。治宜泄热通便。 处方 (1)黑芝麻60克 大黄60克 好茶叶15克 研成细末,每次用10克,开水冲服。 (2)大黄10克 芒硝10克 厚朴10克 水煎服。 (3)清宁丸(成药) 每次6克, 日服2&mdash...
-
医师教你预防腿抽筋
海南读者蒋先生:最近晚上睡觉时,我的腿很容易抽筋,痛得我无法入睡。运动时也常有这种情况发生。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林湘艳回复:腿抽筋,很有可能是由于身体脱水与钾流失听致。天气炎热时,身体由于出干而失去过多的.水、盐和矿物质,容易发生腿抽筋。多喝水,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可防上抽筋发生。运动时如果热身运 动不够,也容易发生抽 筋现象。如果你出现抽筋现象,下面的建议可以帮你缓解痛楚。补水补钾 每天要 补充充足的水分,从饮 食中吸取足量的钾,多 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 蕉、橙子和马铃薯等。...
-
颈椎病中医教你防治之道
在过去,颈椎病被视为中老年疾病,年轻人大多不会受到此病的困扰,但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变,目前不少年轻人也饱受颈椎病之苦。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的姿势要正确。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要不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部。 何谓颈椎病 新加坡中医师陈美娥说,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骨科矫形教授的一项调查显示,每5个新加坡人就有一个颈部僵硬不舒服,这说明颈部组织损伤在当地相当多见。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人经常长时间伏案工作,但又姿势不正确,造成颈椎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使得颈椎间软骨负荷增加。 所谓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生理...
-
孟广奇教授 痔疮外用方内服方
外用方 余年轻时阅读一本线装古医书,发现书中不知何人用毛笔在页额上工整地写下一首方剂。当时感觉这是一首绝妙的好方,顺手记录下来。几十年来用于临床,效若桴鼓之应。 洗痔神方:干石榴4个,青木香15克,槐米50克,乌药、地骨皮、五倍子、皮硝各30克,川连10克,冰片0.5克。 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一般熏洗3~5天,即可收到肿消痛止的效果。 吾师孟广奇教授言某年到农村参加巡回医疗,见一老妇治痔甚灵,求医者甚众,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询之,老妇将祖传秘方授出,其名曰田螺水。制...
-
秦皮,石榴皮是李佃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药物
国医大师李佃贵,首创浊毒理论,打破了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理论束缚,并擅长从浊毒论治肿瘤及多种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诊李佃贵教授学习数月,现介绍李佃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所用一组对药,撷其精华,以飨读者。 “双皮”即秦皮、石榴皮。李佃贵教授临床运用此组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显著疗效。秦皮,别名:秦白皮,蜡树皮等,为木樨科植物白蜡树、尖叶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出自《雷公炮灸论》,性味与归经:苦、涩,寒,入肝、胆、大肠经。功效应用:清热燥湿,止痢,止带, 用于湿热泻痢,带下阴痒,...
-
田玉美教授治肝硬化腹水
邓某,男,57岁。2011年6月16日初诊于笔者老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田玉美教授。腹水2年余。2年前下肢静脉曲张后,腹部出现腹水,检查为肝硬化腹水。现腹大如鼓、胀满,气喘不能平卧,周身皮肤黧黑,肌肤甲错,伴神疲乏力,小便不利,大便调。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水湿瘀热互结腹内,气机阻滞。治宜利水消肿,行气除湿;方用己椒苈黄丸合胃苓汤加减。处方:防己20g,椒目6g,葶苈子6g(另包),苍术10g,厚朴20g,青陈皮各10g,白术10g,泽泻30g,猪苓20g,草果仁10g,大腹皮15g,车前仁30g,白茅根3...
-
孙伟教授擅用泄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脏病
孙伟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学科带头人,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30多年,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慢性肾脏病(CKD)5期的患者因为体内毒素水平高,水液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见明显的标实之象,如面色晦暗,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肌肤甲错,脘腹胀满,口中黏腻,舌苔黄腻等。此时在益肾清利活血的基础上,如何泄浊解毒尤为关键。孙伟教授擅用泄浊解毒法以祛邪,介绍如下。 1 渗湿解毒 慢性肾脏病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而致水湿停聚,甚至湿瘀互结,久之易酿成浊毒。而&...
-
姜泉教授擅长从湿热瘀阻论治风湿性疾病
姜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姜泉教授从事风湿病临床多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疑难病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从湿热瘀阻论治风湿性疾病,特访谈如下。 成长与治学 问:在您从医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哪些? 答:《黄帝内经》...
-
李世杰教授治疗小便频数 运用桑螵蛸散经验
李世杰教授, 从事中医肿瘤临床、 教学研究 30 余 载。临床运用桑螵蛸散加减治疗小便频数, 取得满意 疗效。笔者有幸跟随临诊, 现将李世杰教授治疗小便 频数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小便频数是排尿次数增多, 时欲小便的症状。小 便的产生依赖于津液的正常生成、 输布和排泄, 而这 一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1] 。 《素问 ·经脉别 论》 对此有简要的概括: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 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 布, 五经并行&rdquo...
-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黄芪的中药学功效 黄芪,原名黄耆,又名膜荚黄芪,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功用为: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二经,炙则温中,生则泻火,为补气固表之圣药。祖国医学中记载,黄芪的功效主要包括:温肌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固表虚之盗汗;简言之,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活血、托脓生肌和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等。黄芪乃补气之司令,建脾之统帅,补血之精华,从古至今,在药...
-
李堪印教授治成人斯蒂尔病病案
谢某,男,61岁,农民,陕西咸阳人,扭伤致左膝部疼痛、肿胀4月余和间断性发热近1周。左股骨内髁、内侧胫骨平台及髁间嵴后部骨髓水肿,左膝内、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左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肿胀。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堪印教授辨为膝痹,湿热蕴结证,以四妙散加减清热祛湿,消肿止痛结合激素冲击疗法治愈。 初诊:患者于4月前因扭伤出现左膝部疼痛、肿胀,后症状间断发作。现症见:患者左膝部疼痛、肿胀,走路略受限,间断性发热,以下午温度较高为主,最高达39.6度,皮肤瘙痒,背部多处皮疹,食纳差。查体:患者左膝关节周围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