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 第5页

教 第5页

  • 郑绍周教授治羊癫风方

    郑绍周教授治羊癫风方

      郑绍周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他从医近50载,在治疗中风、痴呆、头痛、眩晕等脑血管疾病及各类疑难杂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他的学生,长期跟师侍诊,现将其治疗癫痫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癫痫俗称为“羊癫风”或“羊羔风”,是一种阵发性神志失常的常见疾病。癫痫发病以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做猪马牛羊鸡犬等六畜叫声,发作后即苏醒如常人为其共同特征。...

  • 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

    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

      谨守病机、祛除病因、调畅气机是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的三个显著特点,他认为只有重建胃肠生理功能,患者方能诸症消失,且不易复发。   谨守病机   陈宝贵临床遣方用药,一直注重“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依病机不同采用“治胃八法”治疗胃脘痛。肝气郁结者重用疏肝和胃,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胃阴亏虚者用养阴益胃法,方以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脾阳虚弱者,用健脾温胃法,方选黄芪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食滞胃肠者用化滞开胃法,方选保和丸加减;郁热犯胃者,用泄热清胃法,方选化...

  • 胡大一教授燕麦降血脂

    胡大一教授燕麦降血脂

    “为了心脏健康,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少吃不健康食品。事实上,管住嘴并非很容易。相反,多吃健康食品更容易做到,大家更容易坚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呼吁道,例如燕麦,它不仅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且,燕麦带来的饱腹感,还能让我们少吃很多不健康的食物,对保护心脏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胡大一教授说,众所周知,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能将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的死亡率就会下降2%。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多吃全谷物食物,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

  • 数九谨防心脏病 洪昭光教授

    数九谨防心脏病 洪昭光教授

    访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 心脏病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而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病。为了延年益寿、健康快乐的生活,心脏病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记者采访了卫生部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请他讲讲数九及冬春季节防治心血管病的知识。 冬春是心脏病的高发期 洪教授指出,每年冬春季节,我们就会看到,在医院里因心脏病、脑血管病发作的就医者大幅度提高。那么,为什么冬春季节会成为心脏病高发期呢? 这当然与气候有关。人的生理、心理无不受到大自然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

  • 张介眉教授巧思治怪病的案例

    张介眉教授巧思治怪病的案例

      张介眉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巧思治疗心脑血管、脾胃等科疑难杂症。笔者在此整理1则他巧思治怪病的案例,以飨同道。   周某,女,46岁。   诉受风后突发脑鸣,声如蝉鸣,头晕头痛,胸闷呕恶,肩背僵硬,微恶风寒。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诊断:脑鸣之风痰阻络证。   治法:燥湿化痰,疏风通络。   处方:半夏10克,天麻15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陈皮10克,白芍4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生龙牡各30克,首乌20克...

  • 阮士怡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理论

    阮士怡教授治疗心血管病理论

      阮士怡教授1917年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叔祖父即为当地名中医,故幼年即得家庭熏陶。他1940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获研究生学位;且在西医内科临床一线工作近1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天津市中医医院建立后,他先后拜天津名中医赵寄凡、陆观虎两位老先生为师,继承了两位老师用药轻灵,遵守经方的临证用药特点,对经方治验心得良多。在中医药延缓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建树颇丰。笔者在此简要介绍其治疗心血管病理论如下。   中西结合创新心血管病治疗理论   阮士怡认为心主血脉,心受肾、脾两脏共同生化之血...

  • 沈舒文教授治眩晕综合征常从风痰论治

    沈舒文教授治眩晕综合征常从风痰论治

    眩晕综合征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者平衡感觉障碍的疾病,表现为感觉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同时出现视物眼花或眼前发黑等现象。眩晕综合征分为前庭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和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三类。眩晕综合征多发于青年人和老年人,临床多见,门诊占相当大的比例,占内科门诊人数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人数的15%,占老年科门诊人数的80%以上。 沈舒文教授治眩晕综合征常从风痰论治,认为本病多为脏腑失调,风痰内动所致,以标本辨虚实,脏腑失调为本,风痰内动为标。在本...

  • 陈宝贵教授对慢性胃炎治疗经验丰富

    陈宝贵教授对慢性胃炎治疗经验丰富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痛”、“胃痞”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失其和降,胃气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胃痛;或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生痞满。临证时我们发现肝气犯胃致胃部不适者多见。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

  • 郑启仲教授从肝论治百日咳

    郑启仲教授从肝论治百日咳

    郑启仲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小儿急、重及疑难杂症。坚持“读经典做临床,用经典促创新”,对不少疾病理论见解独到,临床疗效卓著,使后学耳目一新。现将其治疗百日咳经验介绍于下。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顿咳、顿呛、疫咳等。病程可达2~3个月以上。“最难速愈,必待百日后可痊”(明·沈时誉《治验·顿嗽》)。郑启仲运用《素问·咳...

  • 中医教授点评民间三偏方

    中医教授点评民间三偏方

    对于很多疾病,用民间验方治疗,往往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这些验方是否都有科学依据,且听专家怎么说: 鸡蛋皮治溃疡 鸡蛋皮90克(洗净,放锅内炒成酱色,研为细末),柴胡15克(研为细粉),二味混合均匀,每次饭前温开水送服6克,1个月为一疗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教授魏睦新点评:此方有一定科学道理。鸡蛋皮为孵出小鸡后蛋壳内的软膜,其本就是一味中药,名曰“凤凰衣”,洗净阴干即可保存使用,有保护溃疡面的作用。柴胡能疏肝理气,改善溃疡病引起的胃脘痛。 近代名医章次公先生,善于使用凤凰衣治疗胃...

  • 教你拥有健康的口腔

    教你拥有健康的口腔

      牙周炎的预防需要“内外兼修”,既要消除内因,又要做好外防,全面调理身体,才能拥有健康的口腔。   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最有效方法,好的牙刷与正确的刷牙方法能刷除菌斑、软垢、食物碎屑及部分色素,同时还能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   刷牙方法:应采取竖刷法,就是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刷上牙时向下刷,刷下牙时向上刷,牙的内外面都要刷到,牙齿咬合面前后移动平刷。在同一部位要反复刷数次,不要遗漏任何牙齿。这种刷牙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菌斑及软垢,并能刺激牙龈,...

  • 独门小诀窍 教你如何更健康

    独门小诀窍 教你如何更健康

      在每次讲座结束后,总有读者感慨地对医生或专家说:“您说的这些小诀窍,还真有不少用处,我回去马上就试试。”接着的几周,便有读者打来热线电话了:“这方法真不错,我觉得很有用。”当然,专家从事健康行业多年,没有点健康小诀窍,那还真不能让人信服了。   综合了数条读者反映较好的小诀窍,让更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   养生篇   蜂王浆怎么用更养生?   许久前我的一位朋友患了鼻炎,常常鼻塞,我便介绍朋友用棉签蘸上少许蜂胶,伸入鼻孔中,转几圈,这位朋友打了几个喷嚏,鼻子就通了...

  • 教你制中药枕降血压

    教你制中药枕降血压

    1.菊花枕芯:怀菊花 500克,去杂,晒干,装进纱布做成的枕芯中,再装入枕套即成,每天枕之睡觉。适宜长期高血压头痛患者。 2.桑叶双花枕芯:桑叶、金银花、白菊花、竹叶、竹茹各100克,灯芯草、薄荷各50克,装进纱布枕芯,再装入枕套即成,每天枕之睡觉。适宜于高血压、神经性头痛、头目眩晕、耳鸣耳聋患者。 3.蚕沙枕芯:晚蚕沙 500克(中药店有售),装进纱布枕芯,再装入枕套即成,每之枕之睡觉。适宜高血压和结膜炎患者。 4.明矾枕芯:明矾3— 3.5公斤,捣碎成花生米大小的块粒,装进纱布枕芯,外加枕套即...

  • 教你学做菖蒲茶治失眠多梦

    教你学做菖蒲茶治失眠多梦

    茉莉菖蒲茶 功效 用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 做法 茉莉花、菖蒲各60克,青茶100克,研成粗末。每用20-30克,放暖水杯中,冲入沸水,盖闷10分钟后,代茶随意饮用。 菖蒲猪肾粥 功效 滋阴补肾,用于肾虚腰痛等症。 做法 菖蒲9克,五味子12克,猪腰1付,葱白7根,大米100克。菖蒲、五味子先煎,去渣留汁,再将葱白、大米、猪腰同煮熟,加作料食之。 菖根百合饮 功效 清热和中。用于大便干结、小便赤短等。 做法 菖蒲根、鲜百合各30克。菖蒲根洗净,切成小段,鲜百合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700毫升,大火煮开5分钟,改...

  • 从张磊教授失眠胃脘痛病案说起:从五方面阐释过用致病

    从张磊教授失眠胃脘痛病案说起:从五方面阐释过用致病

    •“生病起于过用”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这种“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在《内经》的病因理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为中医病因学的基本观点和突出特点之一。 •文中两则病案记录的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辨证用药准确但疗效不显著。仔细分析得出,两个病人得病均有明显的病因,均为“生病起于过用&rd...

  • 王东岩教授详细讲解对失眠的看法

    王东岩教授详细讲解对失眠的看法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受过睡眠质量的困扰:有的人躺在床上,半个小时尚不能入睡;有的人半夜醒来,少至两三回,多达四五回;还有的人,天未亮即醒再难入睡;还有人多梦,醒后甚感疲惫。这些症状都称之为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失眠?哪些人群易得此病?该怎样预防和治疗?中医有什么好方法?近日,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病房主任、硕士生导师王东岩教授,请她详细讲解对失眠的看法。 哪些因素易导致失眠 王东岩指出,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情绪烦躁、低...

  •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对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发掘出诊治眩晕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随段富津教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门诊部共收集段富津教授诊治病例4236例,其中眩晕568例,除去只进行了1次诊治患者61例,实际整理507例。5...

  • 蓝青强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蓝青强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病因病机: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在中医学属于“胃脘痛”、“胃胀”、“嘈杂”、“吐酸”、“痞满”等病证范畴。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联,互为表里,中医论胃肠疾病,无不及于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病位在脾胃。本病当属中医“邪气”范畴。《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云:“邪...

  • 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 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

    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 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

    柴瑞霭,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孙某,女,42岁,2015年11月17日初诊。 主诉: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现病史:2010年12月行回肠癌手术,术后病灶切除,但出现腹泻,每日多达12次之多,泻出呈水样粪便,泻前10分钟开始腹部疼痛,泻后腹痛消失,但继而出现恶寒,全身疲倦,需约休息半小时后,恶寒消失,体力渐复,每日腹泻周而复始,迄已五年。期间,2011年经某医院服中药半年,腹泻稍有好转,2012年初...

  • 中西医法教你防感冒

    中西医法教你防感冒

    最近几天冷空气频繁转换,很多人容易感冒。这帅我们搜集了中西医法教你防治感冒。 防感冒:用鼻呼吸,按住两个穴 第一,不要张嘴,尽量用鼻子呼吸。 第二,讲话的时候手按着合谷、列缺两穴。一个指头点着合谷穴,一个指头点着列缺穴,一 边说话一边揉动合谷穴、列缺 穴,就能起到防范作用。因为合 谷穴治感冒、治咳嗽、治鼻腔不 透气;列缺穴治胸闷、治咳嗽、治感冒。 中医食疗加穴位:有效防感冒 随身带瓶漱口水用防风、板蓝根、连翘这三种药加上菊花、生甘草,可以煎成汤水,装在小瓶里随身带,有时间就含一口漱口,能起到预防作用。如果...

  • 一教师涉嫌强奸女学生被刑拘

    一教师涉嫌强奸女学生被刑拘

      7月1日记者获悉,某小学教师刘某因涉嫌两次强奸本班女学生,目前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据了解,刘某系该校四年级某班班主任。从去年开始,刘某就对本班女学生小红(化名)有不轨行为,并在小红年幼不懂事的情况下,两次将其强奸。今年6月,小红反复要求妈妈陪自己上学,其母觉得奇怪便进行询问,小红终于将实情和盘托出。警方接到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捉拿归案。经突审,刘某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 教师“职业病”治方

    教师“职业病”治方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然而,所谓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劳伤神。从事教师行业,久坐久站且工作时间较长,在忙碌中经常会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问题,很容易导致一些“职业病”的出现。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教师行业长时间用嗓,加之书写板书时粉笔的灰尘很容易随着口鼻进入呼吸道,导致咽干、咽痒,咽部有痰不易咳出、如物梗阻,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后,这些症状更加明显。预防慢性咽炎首先就要注意多...

  • 向红丁教授介绍了防治糖尿病

    向红丁教授介绍了防治糖尿病

    最近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向红丁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大力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群众,就可以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蔓延,把糖尿病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为此,向教授给中老年朋友介绍了一些防治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糖尿病的发展分几个阶段?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都不会一步到位就患糖尿病的,它有个发展过程:Ⅰ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往往很快,看起来好像是突然发病似的,实际上这类病情也有个潜伏期,先是胰岛受到病毒或者毒物的侵袭,而后因为...

  • 向红丁教授 糖尿病的症状与类型

    向红丁教授 糖尿病的症状与类型

    百科全说 向红丁教授 糖尿病的症状 1、三多一少。 三多是什么意思呢?叫做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体重和体力下降。体重和体力下降叫做一少。不见得是消瘦,多数糖尿病人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只要你发现你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你体重体力并不好。吃得多应该是身体好的,你的体力又不好,体重有点下降,容易累,查一查!很多人这时候实际血糖已经到糖尿病的标准了。 2、低血糖。 有的人餐前低血糖,他没有什么口渴多饮多尿。但他就是饭前觉得饿得不行。这顿饭管不到下顿...

  • 教你几招防治中暑

    教你几招防治中暑

    教你几招防治中暑 并不是天气热就会中暑,从临床上说,中暑有一套诊断标准,当中包括休克的改变、虚脱、血压低和超高热等等,它主要是因为环境高热多湿,体温不能正常的由排汗发散,因而急升,损害脑细胞引起。中暑其实并不可怕,只要防治得当是可以避免的。 四大中暑高危区 ●太阳底下曝晒的汽车; ●海滩; ●露天场地; ●闷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

  •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同时,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确可隶属“消渴”范畴,“消”如“旱田灌水,日下曝冰”,“消渴”乃热极内耗之意,治疗上提出应注重肝脾,倡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徐经世教授认为,在临证中重培土,常可峰回路转,对一些疑难杂病也可以取得显著疗效。盖脾胃位居中州,为生化之源,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五脏六腑之枢纽&rdq...

  • 防治糖尿病自我管理 向红丁教授

    防治糖尿病自我管理 向红丁教授

    ——访糖尿病防治专家向红丁教授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现在人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疾病,一旦患病很难根治,所以诊断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医生、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做好防治工作,特别是糖尿病人自己,要做好自我管理工作。在糖尿病曰到来之时,记者采访了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向红丁教授,请他讲一讲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自我管理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如何驾驭好 “五驾马车” 向教授指出,在糖尿病人患病过程中,医生不可能始终守在你身边,很多事需要患者自己来...

  • 老中医盛国荣教授治糖尿病验方

    老中医盛国荣教授治糖尿病验方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多由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色欲过度等引起。 以多饮、多食、善饥、多尿、形体消瘦 等为主要症状,因其尿中有甜味,故称 糖尿病。 我国著名老中医盛国荣教授,曾介 绍过治糖尿病二则验方,经笔者临床实践验证,功效较显著,现给患者介绍如 下。 一方:取猪胰7具,切碎,煮熟, 加入蜂蜜0.5公斤,熬成胶状,每日3 次,每次服用15克左右。 二方:取生地12克,黄芪24克, 山萸肉18克,猪胰1具,水煎,分3~4 次服用。每日1剂。 服药期间,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和 燥热性...

  • 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

    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

    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一直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通俗点说就是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使自身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这五项都达标。 其中饮食疗法是最基本的措施。因为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方法治疗糖尿病,都必须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糖尿病早期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即可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有的只需单纯采用饮食疗法。这当中,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正确的饮食调控,就是既要控制饮食又要合理饮食,注意饮食的&ldqu...

  • 中医教您如何预防听力减退

    中医教您如何预防听力减退

    听觉器官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化,听力慢慢减退。这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我们没有办法防止听力减退,但有些方法能有助延缓听力损失。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所以,中医往往采用补肾的方法来防治听力减退。下面介绍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 击高骨两手掌对搓至微热,掌心紧按两耳孔,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高骨f后脑部骨头最凸出的地方,即枕骨最高处160 下。每天下午5时~7时为肾气充盛之时,按摩效果最好。 提耳尖双手拇指、食指夹捏双耳尖f耳廓最高点1向上提起、放下,反复15~...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