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第106页
-
中老年人微循环不通畅防治
进人中年以后,身体机能逐步退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在毛细血管中就容易发生淤滞,长此以往造成微循环不通畅。微循环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尤以50~60岁最为突出,这个年龄段还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的危险年龄段。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它包括:微动脉、微静脉、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主要功能是完成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人体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不可能有效地将循环系统内的血液输送到各种组织细胞。必须...
-
中老年人须警惕盐敏感性高血压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与一般高血压患者(非盐敏感者)相比有以下四大特点。一、食盐过多是其发病的环境因素;二、此类病人的血压在24小时之内很少有波动,昼夜之间几乎都维持在同样高的水平,而一般高血压病人午夜血压都比白天至少降低10%;三、由于血压持续处于高位,所以病人的心、脑、肾重要的靶器官会受到持续高血压的损害,更易引起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以及脑中风等严重后果;四、此类病人多有胰岛素抵抗,故常并发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最终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等。 防治盐敏感性高血压必须有的放矢,关键措施是要严...
-
玫瑰糠疹秋季高发 “偏爱”中青年
记者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近段时间温差大,患玫瑰糠疹的人非常多,其中以中青年人最常见。 当日,记者在皮肤科门诊就碰上了因患玫瑰糠疹前来就医的小南(化名)。小南告诉记者,两个多月来,他胸口和背部长了很多小红点,不痒。他曾经到桂林市某医院就医,医生诊断是湿疹,给他开了一些普通的药膏擦拭,但没有效果。一个星期前,红点长得更多了,且开始发痒,小南只好到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生肖汉文凭借多年的经验,再加上抽血化验,确诊小南患的是玫瑰糠疹而非湿疹。 小南并非个例,肖汉文称,当...
-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史研究: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可分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公元?~588年),指自原始社会至隋唐建国之前的漫长时期。形成阶段(公元589年~1367年),指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发展阶段(公元1368年~1949年),指明清至民国年间。繁荣阶段(公元1949年~现在):新中国老年医学研究肇端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医院是最早的研究单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是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 1978年3月,陈可冀院士整理出版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
-
年老腿脚灵便 腿部锻炼小招
我今年70多了.仍然腿脚灵便,靠的就是腿部锻炼的五个小招.中老年人不妨试试,简单实用,不限时间地点.每次几分钟即可,坚持下去定有良效。 按摩腿 双手抱紧一侧大腿,稍用力地从大腿根部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每腿I 按摩10~20遍,可使关节灵活、腿部肌肉增强,这样做可以预防下忮静咏曲张、肌肉萎缩等。 甩小腿 一手扶墙或扶树,先向前甩小彤2,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小腿,前岳各甩80次,可预防下肢软弱无力、麻木及小腿抽筋等。 揉双膝 两足平行并拢.屈膝...
-
老年病临床治疗的原则总结如下
老年病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仅发生在老年期,由老化而致,如老年疣、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痴呆等;二是多发生于老年期,与老化有关,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中风、脑萎缩症等;三是老年与青、中年皆易发生,但具有不同于青、中年期发病特点,如老年性肺炎、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等。 陈可冀院士认为,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包括脏腑痿瘁、精血虚损、神气衰减、阴阳俱衰4个方面,脏腑痿瘁,气血不充,肌肤失养,外表体窍即表现出衰老退化征象。他还将老年病的病理特点归纳为阴阳平衡易损、多脏同病、气机失和、病理产物壅滞4个方面。并将老年病临床治疗...
-
预防老年人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据卫生部公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23%的男性、 44%的女性因其跌倒造成颅脑损伤、骨折、脾破裂等,且跌倒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那么,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可以很好地预防老年人跌倒.避免发生意外。 晨练要站稳随着气温的升高.外出晨练的老年人增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晨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晨练时间不要过久.或者做一些难度大的动作.以免体力不支、站立不稳而跌倒。晨练的时候也尽量选择一些平坦、干燥的场地。不要在高台、青苔石板路等地方进行...
-
中年人谨防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一般在40岁以后逐渐发生,发病徐缓,进展很慢。 中年人的脑动脉硬化多处于早期阶段,诊断起来比较困难。 中年人的脑动脉硬化很像神经衰弱的症状,所以也称脑动脉硬化性神经衰弱,其主要征象是头晕、头昏,短暂的头痛,耳鸣,手或脚发麻,疲劳,想睡,进而有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有的中年人脑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是情感变化,除容易激动外,还缺乏自制力,表情抑郁,对周围的事情缺乏热情和兴趣,感到自己无能。另外,早期脑动脉硬化者常常失眠,睡眠很浅,时睡时醒,醒后长时间不能再入睡,并且多梦。少...
-
年末饭局多6招护健康
年底,各种饭局常会接连不断,最容易使胃负担过重而受到伤害。如何正确饮食,才能既饱口福,又不伤健康呢?快来学习一下赴宴时的六个饮食妙招,以保护您的健康吧。 招数1:赴宴之前饼干垫底 赴宴前最好先吃些苏打饼干、土司,甚至用水果来垫底。一来可以增加饱足感,二来可避免在筵席中摄取过多的肉类与油脂。此外,可在赴宴前夜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A、C和E,它们能减少酒精对肝脏的破坏。 招数2:合理控制荤素比 筵席中不妨多吃青菜或水果,以补充纤维与维生素的不足。蔬荤比掌握在3:1至4:1,这样即使脂肪吃多了,也能随蔬菜中的膳食纤维排出体...
-
老年高血压者防心衰做好五件事
老年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老年入患有高血压病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中青年高血压相比,老年高血压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超出2倍以上,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从发病一开始就应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需要做好以下五件事。 一、控制高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与其血压值呈正比关系。有效控制高血压便可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研究表明,收缩压下降19~ 44rrm~g,舒张压下降9~21mmHg,则心力衰竭即可减少45%。因此,我国...
-
一位老年“骨刺”患者的诊疗经历
陆大伯右足跟疼痛两周了。每天早晨起床,就感到右足跟疼痛。行走一会后,稍稍减轻一些,但很快又痛得更加厉害。晚上洗脚,脱了鞋袜看看,足跟皮肤不红又不肿,不知是什么原因。心想,看来得去医院透视拍照,看看里面是否长了东西。 医生听陆大伯说了情况,仔细地检查他的脚。在右足跟着地的部位,用手指按了按,陆大伯痛得钻心,脚直往回缩。医生又给他验血,报告没有异常。医生同意了陆大伯的要求,让他去照足跟X光照片。照片洗出来了,大大小小的足骨看得一清二楚。医生指点给大伯看,足跟跟骨下缘朝前方,有一个象鸟嘴样的突起,医生说这就是骨刺。 陆大...
-
老年人痛风四种类型
老年人痛风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痛风性关节炎 起病急剧,关节剧烈疼痛,且伴有局部红肿、全身发热、血沉加快等。开始时常侵犯单个末梢关节,最典型的部位是大拇趾关节,很少发生在躯干关节,偶呈游走性。此时极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发病可为外伤、高嘌呤饮食、疲劳、气候变化等诱因。 二、痛风结节肿 尿酸结晶若沉积在关节附近或皮下,就会引起结节肿。最常见于拇趾关节周围,也可发生于耳轮、足趾关节、手指及膝部等。结节溃破时内有豆渣样物质,在显微镜下能找到尿酸结晶,结节肿多见于尿酸浓度高及病程长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