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引 第2页

导引 第2页

  • 练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练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学了易筋经,感觉全身的筋骨都舒展开了,很久没有这么舒服的感觉了!”7月28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承办的“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传习班暨2016年新闻媒体中医药素养培训班开班,全国各地的中医药爱好者以及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20余家媒体代表参加培训。 培训班为期2天,分为理论教学和传授实践教学,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主讲。...

  • 介绍几种中医导引养生功法

    介绍几种中医导引养生功法

    从古至今,气功的功法不计其数,按锻炼方法进行分类有吐纳类、静定类、存想类、内丹类、导引类等等,在此介绍几种中医导引养生功法。 放松功 放松功是原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于1957年建所后总结推广的主要静功功种。通过临床实践,收到满意效果。1958年,该所受到中央卫生部嘉奖。 放松功古代虽无其名,但有类此内容,如《太清调气经》中的委身法:“候四体清和,志无思念,或因坐或因卧,任气依门户,调息凝然,委身如委一衣,放在床上,无筋无骨,无神无识,纵心纵身,如此委衣,亦忽为主,寂沉寂沉,放形委体,澄神...

  • 冬至节气导引养生

    冬至节气导引养生

    冬至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之间。 2016年的冬至就是今天。从今天开始数九,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

  • 行住坐卧皆导引生活无处不养生

    行住坐卧皆导引生活无处不养生

    东晋医药学家葛洪说:“行走坐卧皆导引。”一语道破了养生的真谛。人的一生是在“行住坐卧”这四个基本姿势的转变中度过的。要想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养生这项“大工程”,不妨从每个姿势、每个小动作做起。 只要留心,就会发现。生活无处不养生。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比如,“五趾上昂”这个动作,我们随时都可以练习。所谓“五趾上昂”,就是脚掌不动,立五个脚趾,让它们都往上翘。我们在办公桌前、在看电脑时、看电视时...

  • 大雪节气导引养

    大雪节气导引养

    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了,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下雪喽!!! 大雪节气时, 每天夜间11点至凌晨3点, 起身而立, 抬一条腿使大腿与身体成90度, 同时两手臂向两侧伸开, 手掌与手臂垂直, 用抬起的一只脚用力向前方下蹬踏地面, 再换另一条腿抬起膝盖, 用力下踏, 左右各踏地35次, 然后安坐,行叩齿、吐纳、...

  • 陶弘景:道家养生重视服食导引

    陶弘景:道家养生重视服食导引

      陶弘景出生于公元456年,卒于公元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人。   陶弘景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17岁后,以才学闻名,做过诸王侍读等官职。他受葛洪影响颇深,10岁时看过葛洪的《神仙传》后,便对此书爱不释手,而且有了学道成仙的想法。于是36岁时,陶弘景辞去官职,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著述,炼丹。他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和养生等方面著作多种。其中,著有中药学著作《本草经集注》,养生学著作《养性延命录》、中医学著作《真诰》,《效验方》、《肘后百一方》。   存思服日月静...

  • 白露 是时候做这些导引术了

    白露 是时候做这些导引术了

    白露节气时, 每天凌晨1 点至5 点,正坐,上身保持中正,两手掌按在膝盖上,指尖方向相对, 两肘尖向外侧, 吸气同时向右侧转头, 至极致时,右手用力推右侧的膝盖, 左手也用力按住左侧的膝盖, 使整个上半身向右侧转动至极致, 稍停片刻, 放松呼气, 返还原坐姿。 此式左右各15 次, 然后行叩齿、吐纳、咽津液法。 此式以锻炼脊柱及腰背为主, 以调理胃经为主, 同时也有调理两侧肝经的作用。主要功效为祛除腰背部风寒邪气, 对因阳明经受风寒导致的打冷战, 胃气不舒导致的爱伸懒腰, 打哈欠,...

  • 导引法调理风气积滞所导致的疾病

    导引法调理风气积滞所导致的疾病

    立春节气时,适宜在每天的半夜11点到凌晨3点,双腿盘坐,交叠双手,左手按住左侧小腿近膝盖端,身体转向右侧,并略向右侧倾斜,吸气,扭头向右侧上方牵引身体,同时两臂用力伸直,按压小腿,右式同左,左右各15次。 结束后,正坐,做叩齿、吐纳、漱咽(即六字诀)保健后结束。 此式可调理风气积滞所导致的疾病,如肩颈部的疼痛,耳后及上肢外侧肌肉的疼痛等。 说明 此导引法锻炼要点是通过扭转的颈项向上牵拉导引,带动肩颈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扭转拉伸,从而促进相关部位的气血运行。 对感受风...

  • 肺脏导引祛病强身

    肺脏导引祛病强身

    秋风萧瑟,地气清肃,万物色变。秋天人们应早睡早起,以避免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要神气渐收,思绪宁静,不让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季寒凉之气候,这就是秋天调养道理之所在。如果有所违反,会损伤肺气。下述“肺脏导引法”,于农历七、八、九月行之可祛病强身。 方法:可正坐,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去肺家风邪积劳。又当反拳捶背上,左右各三度,去胸臆闭气风毒。为之良久,闭目叩齿而起。 译文 正坐,用两只手撑地,缩身、曲脊,身体向上三举,这样可以除去肺脏系统的风邪积劳。然后再反手以拳头轻捶背上,左右...

  • 春分导引 中医导引养生学权威解读

    春分导引 中医导引养生学权威解读

    春分 2017年3月20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就是秋分。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这一点无...

  • 惊蛰节气 惊蛰导引坐功

    惊蛰节气 惊蛰导引坐功

    惊蛰 古称“启蛰”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导引 惊蛰节气时,在每日凌晨1 点至5 点,用四指握紧拇指,转头向左后方至极致,双目后视,再拳心向下,抬起肘部向后上方快速上提,再换头向右后方,重复肘部快速上提动作,左右各30 次。 结束后,恢复正坐,叩齿36 次,吐纳六字诀各6 次,漱咽9 次。 此法可调理脊柱及脾胃蕴积的邪气所引起的病症,如眼睛发黄,时时口干,出鼻血,咽喉不利,面部浮肿,突然失声,头痛,牙齿...

  • 中医养生与气功导引行气

    中医养生与气功导引行气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新生疾病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 尽管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 但还是解 决不了人类自身的疾病与健康问题。 所以, 有学者开 始回头重新审视历史, 思考现代医疗思维与医学本 身是不是出了问题? 而这一思考在《黄帝内经》就已 有之, 并且给出了答案。 其文曰: “古之治病, 惟其移精变气, 可祝由而己⋯⋯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 治不 本四时, 不知日月, 不审逆从, 病形已成, 乃欲微针 治其外, 汤液治其内, 粗工凶凶, 以为可攻, 故病未 已, 新病复起&rd...

  • 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学科《中医导引学》

    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学科《中医导引学》

    《中医导引学》这门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学科,本月底将作为创新性课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正式开讲。中医治疗强调“以人为本”,中医导引学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中医在疾病康复中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内容,有助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动和落实。 《中医导引学》的学科开设和大专层次学历教育《中医导引按跷与健康管理》专业的火爆,标志着中医导引这门古老而又新兴的专业正式回归院校体系。 千百年来,导引法都是中医养生祛疾的重要手段,也...

  •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不同呼吸形式对中脘皮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不同呼吸形式对中脘皮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诸病源候论》 是中医史上现存的首部专门叙 述疾病分类、 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中医学典籍 [1 ] , 作 者巢元方为“太医博士” , 相当于现在的中医教授, 对汤药并非不精, 然而该书未载一药一方, 却直言 “其汤熨针石, 别有正方, 补养宣导, 今附于后” , 记 载导引术 280 余条, 可见其对导引情有独钟与自信。 导引即医学气功, 整理挖掘这些导引操作, 对于丰富 中医治疗方法、 完善中医气功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 价值。 气功是调身、 调息、 调心三调合一的身心...

  • 简易拍打导引功

    简易拍打导引功

    预备动作 松静站立,两脚尖向前与肩同宽,周身自然挺拔,肌肉放松,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气荡两手 两手臂随着身体的左右转动而自然摆动,一左一右为1 次,共做8次。 双龙盘柱 右手握拳稍用力捶左上胸部,左臂后伸,用左手背捶右侧腰眼同时身体下蹲,接着起立,然后右拳转向后捶命门穴,左臂转向前用左掌拍击腹部,做8次。然后,左手握拳稍用力捶右上胸部,右臂后伸,用右手背捶左侧腰眼,同时身体下蹲,接着起立,左拳转向后捶命门穴,右臂转向前用右掌拍击下腹部,同样做8次。 按膝拍腿 右脚向右侧迈开一步,右腿弯曲,左腿伸直成侧...

  • 一秤金导引法防病延寿

    一秤金导引法防病延寿

    一秤金疗法是一种以意念导引行气的自我静功导引法;主要是通过“以意领气”,使内气沿任、督脉循环运行,以调和阴阳,宣畅气血,防治疾病。 本功法原称“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后托名冷谦的《修龄要旨》改称“长生一十六字诀”。清代汪昂《勿药元诠》等书转录本法时,改称“一秤金诀”。所谓十六个字口诀即“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本功法具体操练方法如下:行、住、坐、卧随宜,不拘何处均可练...

  • 应季补肺导引发

    应季补肺导引发

    应季补肺导引法载于《灵剑子》一书。灵剑子导引法是一套按时令进行运功锻炼的保健方法,目的在于按时令导引脏腑经络之气,以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而健身治病。 秋季补肺导引法具体操练方法为:取坐式,闭气,两手握拳,交替用力捶打脚胫十余遍,然后叩齿(空口咬牙)36次。此法可开畅胸膈、去胁中邪气,治肺脏诸多疾病。...

  • 抱膝导引防下肢痛

    抱膝导引防下肢痛

    冬季温度很低,尤其是早晚天气异常寒冷,老人到室外活动极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因为他们身体免疫力下降,大多习惯静坐或静卧,但停止活动时下肢就会感到寒冷,还会出现麻木等情况。因此,冬季老年人预防疾病,应重点保护下肢。 老人做抱膝导引功可以缓解下肢疼痛、麻木。具体方法:坐在硬板床上,两腿八字式分开,两膝微外撇,两手放在两膝上,两眼轻闭,自然呼吸36次。之后左膝回收,两手抱住左膝盖,右腿伸直、右脚外展,右足外侧贴着床面,做深长匀细的吸气,吸到最大限度再慢慢吐出,共做7 次深呼吸。再用两手抱住右膝,左腿伸直、左脚外展、左足外...

  • 霜降导引术 霜降节气养生

    霜降导引术 霜降节气养生

    霜降,为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210度时即为霜降。霜降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10月22日前后开始,到11月7日前后结束。“霜降”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是秋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时期。 霜降节气之后5日,豺狼等大型食肉动物开始捕猎,并将多余的食物存储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再5日,大地上的植物开始枯黄与凋谢,天气变得寒冷;又5日,蛰虫都在洞中不动不食,安静地进入冬眠状态。 对于人体而言,在这一节气容易...

  • 伏天健脾导引法

    伏天健脾导引法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脾主水谷运化。在闷热的伏天,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更应该注重健脾利湿,促进运化。 脾脏导引法为道教养生功法,宜六月行之。《遵生八笺·脾脏导引法》:“可大坐,伸一脚,以两手向前反掣三五度。又跪坐,以两手据地回视,用力作虎视,各三五度,能去脾内积聚风邪毒气,又能消食。” 具体方法:取坐位,一脚前伸,一脚屈曲,同时两手向后拉伸,左右交替各15次;或跪坐,两手按地,头部向两侧交替,怒目后视各15次。此法能祛脾脏积聚,风毒邪气。...

  • 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导引”

    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导引”

    导引定义探析 导引,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已经明确提出,与针刺、灸焫、砭石、中药和按蹻同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该法与按蹻均源于中部,“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的“导引”也经常出现于道家典籍之中。道医同源,黄老并称。黄指的是医家鼻祖黄帝,有托名的《黄帝内经》传世;老则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撰写五千字《道德经》而不知所终。史上...

  • 《导引图》提供了有关导引疗法

    《导引图》提供了有关导引疗法

      从马王堆三号墓发掘到的《导引图》,真实地反映了二千二百年前我国人民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的生动情景,给人们提供了有关导引疗法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幅《导引图》画在一幅高约50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缯帛上,图中有44个各种人物的图像,分绘成上下4层,其中有男22人,有女22人,有老有少,个别人像还手持器物。图像均为工笔彩绘,以黑色线条勾画轮廓,填以朱红或青灰带蓝色彩。从《导引图》所绘的人像及所着服饰来看,多为庶民阶层。他们的头发整齐盘起或是戴着便帽,脚上穿着尖角形鞋履或赤足。其中多数人身着褶侉式的无絮短...

  • 收势导引法:运化精微
  • 朝鲜族饮食疗法 朝鲜族按摩导引法

    朝鲜族饮食疗法 朝鲜族按摩导引法

    饮食疗法 自古以来,每个少数民族在 适应自然、改造环境、不断创造 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生产生活实 践中,都发展了民族历史,同时 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 文化。朝鲜族在长期生活中积累 了尚自然、重食疗的习惯。有着 .丰富的采集经验,能够根据不同 时令食用各种具有营养价值的 山野菜。这些山野菜不仅风味独 特,还具有良好的防病治病功 效。 一、食药同源 1.桔梗:在春季桔梗开花时 期挖采,剥皮后再浸泡一夜,阴 干储存,吃时浸泡一夜,细撕后 凉拌或油炒。有润肺作用。 2.沙参:在春暖花开季节挖 采,剥皮,泡一夜,用...

  • 摘星换斗势导引法:养心凝神

    摘星换斗势导引法:养心凝神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 九鬼拔马刀势导引法:调摄脊柱
  • 提升元气的“导引功法”

    提升元气的“导引功法”

    寒冷的冬天早就到了。寒主收引,体寒、或者环境严寒又怕冷的人,难免会有些缩头缩脑,比如:怕冻脸会缩脖子,怕冻手会缩着爪子,全身冷会抖抖抖抖抖… 明显感觉这几天肩膀都缩着,像只虾米一样抱着暖气炉子,也不愿意出门,因为出门还要换衣服,简直就是场灾难! 宅着干嘛呢? 不如,我们来做导引术吧!!!无论你现在是在床上、榻上、睡着、坐着、趴着、卧着、都可以做补益元气的古老导引术哦!! 我带大家看看这一套清代民间流传很广的强身健体、提升元气的“导引功法”&...

  • 导引术是导引就是疏导气血 引申肢体

    导引术是导引就是疏导气血 引申肢体

    2016年10月,中国湖南长沙举办“万人演练马王堆导引术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这将是人类追求健康、追求长寿的活动。导引术正在开启中国人养生法,21世纪导引操正在拓展地球村的健康路。 源流 起源于原始社会,明清时期走向成熟 导引就是疏导气血、引申肢体。导引萌芽于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由于居住环境潮湿、生产力低下,人们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作,使得风湿性疾患普遍,古人发明了一种能运动四肢关节、通利筋骨的舞蹈,即为导引的原型。 春秋战国时期,导引术发展为强身健体...

  • 卧虎扑食势导引法:疏肝解郁
  • 掉尾势导引法:消化吸收(十三)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