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古称“启蛰”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导引
惊蛰节气时,在每日凌晨1 点至5 点,用四指握紧拇指,转头向左后方至极致,双目后视,再拳心向下,抬起肘部向后上方快速上提,再换头向右后方,重复肘部快速上提动作,左右各30 次。
结束后,恢复正坐,叩齿36 次,吐纳六字诀各6 次,漱咽9 次。
此法可调理脊柱及脾胃蕴积的邪气所引起的病症,如眼睛发黄,时时口干,出鼻血,咽喉不利,面部浮肿,突然失声,头痛,牙齿出血,视力模糊、怕见光,嗅觉不灵敏,牙龈红肿疼痛,皮肤上各种小的疮疖等。
说明:
练习时,肘部要快速向上顿提,同时握紧双手,挺胸,配合吸气,然后放下放松。从调理症状来看,该法主要疏泄脾胃火毒等,但对颈椎、肩周及背部不适也有一定调理效果。今人用于保健可不拘于练习时间。
原文
坐功
每日丑寅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日五六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
治病
腰膂脾胃、蕴积邪毒,目黄、口干、鼽衄、喉痹、面肿、暴哑、头风、牙宣、目暗羞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瘩。
对于感冒这种“小病”,很多人都习惯于自己用药治疗。像是天气寒冷,受了风寒,头痛发热、咳嗽咽干、全身酸痛、鼻流清涕时,不少人就会选择冲一袋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喝。特别是如果服用及时,风寒感冒还在初起阶段,那么可能只喝了一两袋,效果就出来了,感冒症状很快会得到缓解。
流
感
春季容易气候骤变的时期也是流感高发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指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医认为,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从而引起流感。此病隶属“时行病”范畴,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所以春季大家预防感冒的要求也更高。
感冒清热颗粒方中,荆芥穗长于发表散风,防风、苏叶可疏风散寒,薄荷、柴胡又疏风散热,葛根解肌退热,桔梗、苦杏仁化痰止咳,白芷通窍止痛,地丁清热解毒,芦根生津止渴。
诸药合用,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其中,葛根、苦地丁具有抗病毒、解热等作用,所以也可用来预防病毒性感冒。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