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 第26页

调 第26页

  • 春季胃病多发 注意饮食调养

    春季胃病多发 注意饮食调养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享受融融春日的同时,也要谨防旧病复发,“老胃病”就是其中之一。不少人每到此时节,胃病就频繁发作,苦不堪言。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陆为民提醒,入春以来,到医院就诊的胃病患者明显增多,尤以消化性溃疡为主,春季正是该病高发季,大众要做好防治。 春季胃病高发 29岁的小陈近半月来,时常感到上腹部疼痛,尤其在空腹时症状明显,有时夜间也会痛醒。原本就有胃病的小陈也没在意,服用了几天胃药后,疼痛不见好转,近日他到医院就诊,胃镜检查显示其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幸在进行...

  • 肠胃调节 胃肠保健操

    肠胃调节 胃肠保健操

    胃肠保健操可以改善神经系统 对肠胃运动的调节,锻炼腹壁肌肉, 增加腹压,使下垂的胃肠回升,适于 治疗消化不良、胃下垂、习惯性便秘 等症,对于日常的胃肠保健也适用。 此保健操宜于空腹进行,可以在早 晨、午睡后或晚间睡前进行锻炼。 一、腹式呼吸 平卧床上,双手掌压在腹部,徐 徐下按,并向膈肌方向推动,同时伴 随用嘴呼气,呼气至尽,双手缓缓从 腹部上提,并伴随用鼻深吸气,复原 至初始姿势为1次,共做20次。此 法可改善膈肌的活动,增加腹压。练 习时要切记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 下陷);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隆 起)。...

  • 立行血调气治痢法

    立行血调气治痢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二·泻痢论》载芍药汤治湿热痢,症见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等。方由芍药、当归、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炙甘草、肉桂组成,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其配伍规律。 源于《伤寒论》 《伤寒论》葛根芩连汤原治太阳误下,里热挟表下利之证,方中葛根轻清以解肌,黄芩、黄连苦寒以清热燥湿,甘草甘平以和中,共奏清肠解肌之效,然方中葛根一味,具解肌与升阳之效,吴仪洛言其为治“清气下陷泄泻之圣药”,故葛根芩连汤既可用于表邪不解湿热下利证,...

  •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每年七月七日左右为小暑天,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意思是说虽然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一)气候特征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我国南方7月份进入汛期,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这就是说在这大小暑两节气里雨水多,汛、涝最多,而此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正是台风来临之际。同时,夏季又是消...

  • 肺炎(营卫失调,肺肾两虚)合参蛤散加减

    肺炎(营卫失调,肺肾两虚)合参蛤散加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袁检仔   患者熊某,男,59岁,于2016年12月6日就诊,诉半年来反复感冒,发热,日渐加重,近3月出现高热,咳喘,被诊为肺炎,住院治疗5次。为求根治此病,遂求治于吾师陈五一。   陈五一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开封市名老中医,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返聘专家,主任医师。   刻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沉,面色萎黄少华,手足冰凉,诉近半年天气稍变即鼻塞流涕,继而咳嗽不已;平日倦怠乏力,恶风自汗,动则气喘吁吁;食少,稍多食即胃脘饱满,...

  •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截至3月10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万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明确规定“出院后注意事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出院患者的管理,比如进行14天医学观察,同时在实施14天医学观察中加强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的康复调养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康复期机体状态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针对部分省市报告治愈出院患者,在复诊过程中发现有核酸检...

  • 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基于“肺-脾-肠”轴理论的小儿咳喘诊治思路 咳喘为常见的小儿肺系病证, 以咳嗽、咳痰、喘息见症居多, 每因外邪袭肺, 或脏腑虚弱, 或情志郁结等致使肺气壅滞不通, 逆而发生咳喘。因于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 史正刚教授提出了从“肺-脾-肠”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临证每获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病从滞患——气机郁滞是咳喘之源 肺为清肃之脏,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咳喘发于肺脏。史教授认为, 咳喘虽发于肺脏, 然不止肺也。小儿...

  • 肺心病日常应如何调理

    肺心病日常应如何调理

    Q:请问肺心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有哪些保健和食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张伟教授表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动脉血管病变、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的心脏病。患者除积极配合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运动,饮食上虽然要清淡低盐,但要保证充足的营养。 日常必做:戒烟、防感冒 肺心病在我国其实并不少见,据调查显示,每一百人中就有4~6人患有肺心病,患病率非常高。而追究其病因,可...

  •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令人欣慰。据临床观察,核酸检测已经转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刚治愈后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在愈后调养方面为患者解决了很大问题。与此同时,出院患者还需要做好个人调护。 心理调节须重视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忧郁,出院的患者也因长时间的隔离治疗和隔离康复而产生一定的烦躁、逆反情绪;又因新冠肺炎有聚集性发病的特点,有时往往一个...

  • 加强个人调护 减少哮喘发作

    加强个人调护 减少哮喘发作

    哮喘作为一种发病原因和机制比较复杂的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隋博文介绍,只要个人增强意识、科学防治,会对控制哮喘产生积极作用。 哮喘发作的六大诱因 隋博文介绍,哮喘发作有以下诱因:一是过敏源,如尘螨、猫狗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棉絮等。二是理化因子,在吸入烟、尘、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及冷空气时,易刺激支气管,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三是感染,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冬春季节或气温多变时更为明显。四是气候变化,...

  • 哮喘自我检测 起居调摄药膳方

    哮喘自我检测 起居调摄药膳方

    一、疾病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过敏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外在或内在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致使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疾病。 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半数在12岁以前发病,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大多数患者好发于秋冬季,春季次之,夏季最少。目前全球约有1亿6千万患者,各地患病率约1%~5%不等,我国患病率接近1%,约20%的患者有家族史。无论何种哮喘,轻症可以逐渐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 哮喘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喉痒、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向先兆期到哮...

  • 哺乳期的妈妈感冒 药粥调治

    哺乳期的妈妈感冒 药粥调治

      乍暖还寒的春季,不仅宝宝容易感冒,哺乳期的妈妈也容易“中招”。很多哺乳期的妈妈都会有一个疑惑:自己感冒了,还可以给宝宝喂母乳吗?其实如果不是会传染的流行性感冒,还是可以继续给宝宝喂奶的。因为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自身都会带有一定的免疫力,前6个月宝宝的免疫力还是很强,没那么容易被传染上感冒,不用过分担心而不敢喂奶。而且春季大部分妈妈都是因为保暖不到位诱发的风寒感冒,一般来说是不影响喂奶的。但是妈妈们喂奶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确实会受到影响!因为风寒感冒会让很多妈咪感觉怕冷、低烧、鼻塞、流涕清稀、...

  • 调脾养正是新冠肺炎预防的重要环节

    调脾养正是新冠肺炎预防的重要环节

    随着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工作的全面展开,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的优势和特色已经显现,特别是早期和轻型的疗效尤为突显。对治疗具有湿邪性质的新冠肺炎来说,用药应避免过用寒凉重剂,否则会使患者出现难以纳药的治疗瓶颈。故临床治疗变化多端的病情,既要遵循“祛邪为第一要义”治疫古训,还需建立顾护脾胃、以养正气的意识。 脾胃受累是新冠肺炎的重要病机 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持寒湿郁肺之见者,有持湿毒化热之见者,...

  • 流感伤寒采用解表清里之剂 内外并调

    流感伤寒采用解表清里之剂 内外并调

      流感、伤寒等时感高热疾患恒多卫气同病之候,若能打破先表后里之成规,及时采用解表清里之剂,内外并调,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治外感高热,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先发制病;攻病宜早,达邪为先,集中兵力,挫其锐势,阻断传变。这与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教授倡导之“截断、扭转”之说甚合。   在朱良春学术思想基础上,笔者应用其理论治疗包括传染病在内的感染性疾病的“脓毒症”,意在“早期截断,防治传变”;经临床证明,对&ld...

  • 热伤风的调理与预防

    热伤风的调理与预防

    进入夏季,气温骤然升高,人体机能和人体生存的外部环境产生诸多变化,各种细菌和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使得夏季成为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热伤风为夏季的一些常见疾病。在医学领域,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热伤风指的是夏季常见的普通感冒。与秋冬季的外感受寒邪感冒不同,夏季的热伤风则通常是体内存有内热,外感风邪所所致,夏季的感冒多有暑湿的情况。 热伤风的病因 热伤风的内因:包括由于天气太热身体消耗过大、睡眠质量差、活动太少等。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温度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与冬季和春季多发的风寒感冒和风...

  • 伤风感冒后调理饮食利康复

    伤风感冒后调理饮食利康复

    秋末冬初,气候多变,是感冒的高发时段。伤风感冒后,正确地调理饮食是一条很重要的康复原则。 感冒时多喝热粥汤,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同时,感冒后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可以促进吸收。下面是针对三种不同的感冒症状,妙用三种粥的煮食方法。 【风寒感冒】症状:发热、怕冷甚至打寒战,无汗、周身酸痛、鼻塞。 生姜苏叶葱白粥 操作:苏叶10克、葱白3根,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油盐调味就可食用了。 【风热感冒】症状:发热、咽部肿胀、鼻塞、口渴、大便干燥。 桑叶葛根...

  • 体虚反复感冒 调补元气之法

    体虚反复感冒 调补元气之法

      王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湖北省首批省级重点优势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内经)学科带头人。临证30载,擅长用调补元气法治疗慢性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其以调补元气法治疗体虚感冒的部分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王平认为体虚之人,反复感冒,即使添衣戴帽,亦难逃“贼风”之扰,其虚有气血阴阳亏虚之分,但究其根源,常与自身元气亏损或阻滞有关。元气亏损,不能化生元阴元阳,不能激发体内气血阴阳的生长,亦...

  • 发热辨治体会 调以桂枝汤

    发热辨治体会 调以桂枝汤

    阳气内郁 调以桂枝汤 刘金仙,女,65岁,2011年4月5日初诊。 患者近一年来,自觉双侧大腿外侧似有火烘热,休作有时,尤以夜间为甚,有时彻夜不眠,伴烦躁,诊见面色白少光泽而兼黯滞,体瘦,二便如常,无颧红升火及夜间盗汗等现象,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前医作阴虚内热治,非但无效,反增热重,在城市医院经多项检查,无异常,转诊中医。 辨为阳气内郁,营卫不和,以小剂桂枝汤消息之,果有效。 二诊:处以桂枝9克,白芍10克,黄芪9克,生姜5克,大枣5枚,白术9克,枳壳6克,柴胡6克,当归10克,...

  • 登革热预防详解 中医调理偏方

    登革热预防详解 中医调理偏方

      截至10月23日零时,广东登革热病例逼近4万例。10月1日至今,广东的登革热病例数曾经一度连续保持在日增1000例以上。从10月19日以来,广东省连续报告日新增病例均低于千例,显然,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专家研判认为,目前,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气温略有下降,雨水较少,有利于控制蚊媒;全省仍处于疫情高发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疫情变化,防止疫情反弹。   对于今年突发的登革热疫情,不少市民都有疑问:为何今年的疫情比往年严重许多?专家表示,其实登革热在广州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今年的登革...

  • 体虚感冒患者 中医调理

    体虚感冒患者 中医调理

    体虚感冒的患者,需要进行中医的调理,同时也要加强锻炼,增加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远离感冒。 体虚分两种,气虚和血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月经延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体虚感冒是中医的病证名称,是以反复发...

  • 2型糖尿病 调糖止渴清热养阴调糖饮

    2型糖尿病 调糖止渴清热养阴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生石膏30克,肥知母10克,干生地30克,麦门冬10克,川牛膝30克,太子参30克,粉葛根30克,天花粉30...

  • 代喜平调养老年性贫血方法

    代喜平调养老年性贫血方法

      随着现代人对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每天所摄取的营养也比以前多了,因此,很多人认为贫血这种“清贫病”在逐渐离我们远去。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贫血依然常见。据统计,老年性贫血患病率约为25%,并且这趋势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代喜平表示,老年性贫血的发生较为缓慢,且相当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对付老年性贫血,需要我们全面重视。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   代喜平   记 者 魏静红   通讯员 吴远团  ...

  • 治耳鸣要先探“虚实”气血失调皆可致耳鸣

    治耳鸣要先探“虚实”气血失调皆可致耳鸣

    耳朵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教授、主任中医师 刘蓬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朵素有大脑“开关”之称。如何保护这一重要“开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教授、主任中医师刘蓬有话说。据他介绍,在耳科疾病中,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出现,成了其他疾病的早期“警报”。而中医自古有“肾主耳”之说,使许多人认为耳鸣...

  • 糖尿病消渴日久阴损及阳 阴阳双补调糖饮

    糖尿病消渴日久阴损及阳 阴阳双补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淡附片10克(先煎60分钟),上肉桂6克(后下),川桂枝6克,熟地黄30克,山萸肉30克,枸杞子30...

  • 气阴两虚糖尿病 阴阳双补调糖饮

    气阴两虚糖尿病 阴阳双补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太子参30克,生黄芪30克,干生地30克,山萸肉30克,炒山药30克,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建泽...

  • 糖尿病 清热化湿调糖饮

    糖尿病 清热化湿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川黄连15克,川厚朴10克,炒栀子10克,芦根30克,姜半夏10克,淡豆豉10克,生薏仁50克,嫩黄...

  • 按摩调理治耳鸣

    按摩调理治耳鸣

    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 如闻蝉声,或如潮声,妨碍听 觉,耳鸣严重者可发展成耳 聋。作为一种常见症状,可由 单独耳疾病引起,如中耳炎, 鼓膜、听神经病变等;也可发 生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如高血 压、神经衰弱、药物中毒、颈椎 病等。 《景岳全书》指出:“凡暴 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 者多虚”。耳为足少阳经所辖, 实证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 结,痰瘀化火,蒙蔽清窍导致 耳鸣;虚证多因肾气耗伤、髓 海空虚,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经脉空虚不能上承于耳而致 耳鸣。 出现耳鸣,首先要进行 起居调护,如...

  • 2型糖尿病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调糖饮

    2型糖尿病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北柴胡10克,全当归10克,云茯苓30克,生白芍30克,炒苍白术各10克,粉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淡豆豉...

  • 咽喉炎预防与调护 火鍉针滑烙刺辨治

    咽喉炎预防与调护 火鍉针滑烙刺辨治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是一种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地区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高达78.65%[1]。慢性咽炎病因复杂,以多细菌感染为主[2],其次是非感染性因素,如职业暴露、生活习惯、咽喉反流和过敏性疾病等。多数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涩、发痒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口服抗生素、维生素治疗;中药辨证内调脏腑等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久、易反复;射频、激光等物理疗法效果较好[3,4],但对操作技...

  • 调脏运气汤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调脏运气汤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林平自拟“调脏运气汤”治疗顽固性胃脘疼痛临床效果显著,笔者作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跟师学习,并将经验运用到临床中,收效较佳。现分享验案一则。 夏某,男,56岁,2023年7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反复灼热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灼热疼痛不适,口苦反酸,大便难解。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曾服泮托拉唑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此后反复发作,1个月前加重,自...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