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 第86页

气 第86页

  • “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析义

    “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析义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对于此文之解释,历代注家多有不同,如王冰将“四维”注为“筋骨血肉”,张介宾则注为“四肢”等。 笔者认为,诸家皆不符合经文本义,而弄清“气”与“四维”二词,是正确理解此句经文的关键。 什么是“气”?高士宗说:“气犹风也。”(《黄帝素问...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阳气
  • 察面色与气血阴阳之虚

    察面色与气血阴阳之虚

      察色,又称“色诊”。是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颜色和光泽的变化,用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在中医四诊时往往起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人体的气血阴阳与反映于外的征象有密切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篇》曰:“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因此,临床不应忽视。以下从察面色与气血阴阳之虚谈谈个人体会。   气虚之色:以面色淡白为主。气虚面色泽度高,红光低而呈白色,黄光正常,故是白而有光泽,即白光白。气虚之色,它主要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不良状态,感到体力和精...

  • 坚持中医思维,做有底气中医人

    坚持中医思维,做有底气中医人

    近日有幸拜读了全国名老中医熊继柏的中医真谛访谈录,感受颇丰,书中熊老指出要当中医上工必须具备中医思维,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证经验和敏捷的思维反应。 中医要搞实实在在的东西,要坚持中医思维,一要勤读中医经典,二要勇于临床实践,我们读中医经典的目的,不在于去搞表面功夫,不在于去夸夸其谈,而在于指导临床、搞好临床。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是中医过去、现在以至将来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毋庸置疑,中医要想摆脱危机,实现复兴,必须坚守特色,自信自强,苦练内功。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告诫...

  • “天寒为溺与气”辨

    “天寒为溺与气”辨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马元台、张隐庵《合注<素问><灵枢>》注此条曰:“前尿与后气(屁)。”笔者认为,此注不确。 本节论述寒暑气温变化对人体水液代谢之影响。 体内水液代谢主要途径有二:一为化汗,从皮肤排泄;一为化尿,从前阴排出。次要渠道亦有二:一者随呼吸而蒸腾,是气中夹水;二者随大便以泻下,为粪中...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 少阳分布胸胁 太阴湿土主气 厥阴为三阴之尽

    少阳分布胸胁 太阴湿土主气 厥阴为三阴之尽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 源,而冲脉为血海,隶属 阳明,凡属脾胃虚弱.,气 血不足而致月经不调者, 每用调养脾胃,建其中气 而收功。又妇女经前呕 恶,头晕目眩,如坐船中, 多因水饮不化,停聚中 外浊气上逆而致,常用 温中化饮、降逆止呕之 法,如吴茱萸汤之类治 之。胃为燥土,以和降为 顺,如产后恶露不尽,,瘀 血内阻,以致胃失和降 而燥实发热,大便不通, 少腹硬痛者,亦可用桃 核承气汤泄热通便、活 血化瘀之法,从而收到 大便通、瘀血尽之效。总 之,“阳明居中,主土也, 万物所归”,不论阳明之 燥热或虚...

  • 情志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

    情志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

    《淮南子·原道》中说, “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意思是说,心平气静,无极忧也无极乐,是有德的最高境界;通晓世道人情,但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淳朴本性,是心静的最高表现:没有特别的嗜好和欲望.是虚无恬谈的至高境界:对事物没有特殊的爱好和憎恨。是心境平和的表现:心志不为外界事物所扰乱.是精神纯粹的最高表现。 《黄帝内经》中也说: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就是说一...

  • 张锡纯其调理冲气之论

    张锡纯其调理冲气之论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近代中医学家、教育家,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下简称《衷中录》)。他学术上不落前人窠臼,善治疑难危重病证,尤精于调理冲气。笔者兹就其调理冲气之论,略抒己见。   冲气上逆之说,出于仲景。张锡纯经多年临床体验,认为“冲气上逆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且谓即有识其病者,因未洞悉病因,其治亦不尽合辙。遂撰《冲气上逆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之文,为时医指点迷津。   冲脉属奇经八脉之一,乃气血汇聚之所。张氏据《临证指南医案·崩...

  • 人与自然五运六气三阴三阳相通

    人与自然五运六气三阴三阳相通

      仲景六元辨证所要辨明的,就是人与自然五运六气三阴三阳相通产生的六大系统疾病,预测其间甚时、欲解时等,然后借助自然之天功或者药、针等,干预疾病诊疗康复全过程。   三阴三阳病皆有间甚时、欲解时。如仲景明确指出了六病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通晓五运阴阳学说通晓人与自然的整体恒动规律。因为按五运阴阳学说,人与自然相应相参。而相应相参要靠...

  • 何时希:少年奇气称才华

    何时希:少年奇气称才华

    海上何时希(1915~1997),名维杰,号雪斋,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人,为自南宋以来嫡传八百四十多年的江南何氏世医第二十八代传人。其幼承家学,7岁即从祖父绅书学医,15岁考入私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岁时拜沪上名医程门雪为师,后又跟随名医秦伯未学习,并在程师的介绍下拜蔡香荪和沈芝九专攻女科,继之又拜师“宁波老宋家”之婿虞佐唐,使其能博采众方而不囿于一家。正如其诗云:“年当十七始临床,小印新镌署疗芳。转学多师专带下,程秦蔡沈与初唐。”40岁时接受中央...

  • 醋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醋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醋堪用药必须陈,家造何劳更乞邻。   柴少香清开郁气,食多肉胸揭朱唇。   昏迷急救喷宜早,肿毒全消傅欲频。   王戬一生能戒此,年逾八十可传神。   按:醋味酸温无毒,入肝经。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时珍曰:刘熙《释名》云: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古方多用酢字也。唐本注云:醋有数种,此言米醋。若蜜醋、麦醋、曲醋、桃醋、葡萄、大枣等诸杂果醋及糠糟等醋,亦极酸烈。只可啖之,不可入药。衍义曰:醋,酒糟为之,乞邻者是此物。然有米醋、麦醋、枣醋。米醋最酽,入药多用,谷气全也,...

  • 医疗气功治病规定

    医疗气功治病规定

      “气功大师”王林正在一步步走下神坛,7月30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举行的在线访谈中,该委综合监督局局长薛晓林回应了“气功大师”王林“气功治病”事件。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责成江西省进行调查王林是否涉及“气功治病”。针对使用医疗气功治疗疾病,原卫生部对此早有规定。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可开展医疗气功   自2000年7月10日起,卫生部正式实施《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指出,除...

  • 龚廷贤 调补脾胃气血方

    龚廷贤 调补脾胃气血方

      龚廷贤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精于医术,而且深得养生妙法。他曾任明太医院医官,有“医林状元”的美誉,著《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等著作,《寿世保元》是龚氏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龚廷贤还亲身实践其养生方法,并获益良多,最终活了97岁,足以印证他养生保健的理论。   养外不如养内   《寿世保元》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按照龚廷贤的养生观点,养外不如养内。养内指的是增强脏腑活力,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血旺盛,运行正常,这样就不会发生疾病。养外指的是放...

  • 陈直的养气七法

    陈直的养气七法

    “气”为人之本,流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祖先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 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治理能量,即所谓的“调气”。宋代养生大家陈直曾在《寿亲养老书》书中总结出一套与“气”相关的“养生七诀”值得老年人借鉴。 少语言,养气血 我国古代很早便有“寡言”养生的观点。孙思邈认为“多言则气乏...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春天“孕气”好不好?

    春天“孕气”好不好?

      春季是很多夫妻将“宝贝计划”提上日程的首选季节,不过专家提醒,春季也是各种病毒流行的季节,身体免疫力弱的人容易患上传染病。那么,春天到能不能“走好孕”呢?让我们来听听西医和中医专家的说法。   西医观点   春孕易染病秋季更适宜   “春天确实是各种病毒流行的季节,整体环境对早期怀孕的女性有很多潜在的致病因素,比如流感等传染病。”桂林市南溪山医院老年病科医生林涛介绍,如果春天怀孕,孩子正好在冬天出生,冬天也是一个病毒肆虐的季...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春天
  • 治胸痛 益气养阴热解痛除

    治胸痛 益气养阴热解痛除

      段某,女39岁,2011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五日前,因劳动时不慎,跌伤右胸,时日又感风寒,发热恶寒,体温达39℃,胸痛阵作,口干口苦,食纳不佳。今日胸痛时有加重,呼吸引痛,寒热互作,二便尚可,肢体不爽。刻诊:体温38.5℃,舌红苔白,脉弦数。   此乃外邪郁于少阳,瘀血阻滞脉络。治当和解枢机,散瘀通络止痛。处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丹参15克,桃仁9克,红花6克,乳香6克,没药6克,枳壳6克,桔梗6克,甘草5克,生姜6克,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

  • 补元气 吞唾液

    补元气 吞唾液

      所谓元气,就是人体一切气的根本,也是源自于父母的气,又被称为元阳。   当用舌尖顶住上颚时,舌头下面就会有很多唾液,这不是口水,是肾精元气的化身。慢慢地把它们吞下去,可以养元气。每天这样做可以补肾养元,建议大家经常练习。...

  • 谷雨节气养生宜吃“凉”

    谷雨节气养生宜吃“凉”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在这“雨水生百谷”的时节,哪些食物最适合吃呢?专家认为,椿菜、韭菜、谷雨茶是必不可少的。      谷雨吃“寒凉”祛燥除火   谷雨之后,温度开始升高,一些人有燥热感,可能会上火,南宁市原博大医院中医师、南宁市大沙田骨艾康按摩保健院院长雷仕君建议,此时可以开始食用一些滋阴的寒凉性食物,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苦瓜、厥菜、马齿苋、芹菜等,水果如西瓜、香蕉、甘蔗、桑椹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肠胃容易受凉,喝冷饮容易引起脾胃虚寒或肠胃...

  • 春季防止风湿气的侵入 养生健体

    春季防止风湿气的侵入 养生健体

    春季微风拂面,湿气渐增,要防止风、湿气的侵入,可选择做些简单的摇摆操来帮助人们舒经活血。 摇头摆臂呈立正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部从左到右来回摆动,由慢渐快,同时双臂前后左右自然摆动,一般以做30-40次为宜。 摇摆跨膝左右扭腰各30次,然后呈半蹲状,两手扶膝盖,左右扭膝各30次,然后轻轻握拳,由上至下拍打腋窝、腹部两侧、膝盖两侧、踝关节各30次左右。 手舞足蹈两手屈肘在胸前舞动,足部跟随轻快的音乐节奏自然舞动,全身自然摇摆,精神放松。 经常搓手、搓脸是最方便、最经济、随时随地都...

  • 气之功能有五自查自纠保健康

    气之功能有五自查自纠保健康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5种功能。从中医的角度看,气虚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消耗过多,二是生成过少。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中医在观察一个人的外在健康状况的时候,常会做出一种评断:这个人气色很好,或者是这个人气色不好。那么,气色又是什么呢?   在中医的医学理论中,广义上的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充斥机体表里上下。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气维持,说白了,人活着就是靠这口气。   气有5种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心在跳动、嘴在说...

  • 立夏节气 注意养生

    立夏节气 注意养生

      立夏已至,表明夏日开始。沈阳市中医院的辽宁省名中医魏棣主任提醒,立夏节气人们在养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养心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的生理活动,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的特别养护。   调护脾胃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

  • 谷雨节气养生 祛湿养肝

    谷雨节气养生 祛湿养肝

    今天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祛湿: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治未病中心中医硕士李海涛介绍,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   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多吃白扁豆、赤...

  • 郭林诞辰100周年 气功结下缘

    郭林诞辰100周年 气功结下缘

      2010年6月,在纪念郭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80多岁高龄的赵玲秀执意从上海赶到北京,在郭林墓前诉说着内心的感恩之情;为了纪念她,大家捐款20多万元,首次出版了《郭林日记选编》。她为何会受到众人如此爱戴?   幼时逢战乱,气功结下缘   郭林,原名林冠明,字妹殊。广东中山人,生于1909年6月8日(阴历4月21日),卒于1984年12月14日。   两岁时郭林的父亲在辛亥革命中牺牲。父亲牺牲后由于家庭生活很困难,她8岁开始随当道人的祖父学习道家气功,如童子功、华佗五禽戏等中国传统的修练方法。她...

  • 立春阳气升发 刷浴养生

    立春阳气升发 刷浴养生

    刷浴,是当今西方世界十分流行的一种经络健身法,其方法是用一把带有手柄的圆头鬃刷,顺着人体经络刷浴身体各部位,从而达到健身目的。 刷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刷法,就是每晚临睡前用鬃刷直接刷浴身体各部位,连续刷2遍。另一种是水刷法,就是在洗澡时用鬃刷反复刷浴身体各部,每日1次。 【具体方法和步骤】 上肢先从上肢肩前开始起刷,沿内侧向手掌方向刷3遍,再由手背沿上肢外侧至肩部后侧刷3遍。 背部和腰臀部先从肩部后侧向下刷至腰部,再由腰部刷至臀部,各部均要刷3遍。 下肢先从臀部沿下肢外侧、后侧刷至足部...

  • 温阳化气治口渴

    温阳化气治口渴

      口渴一症,临床多见。究其病因,可分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引起者,如风热感冒、阳明证及温病等。一般病程较短,总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症可寻。内伤引起者,一般病程较长,多由阴虚引起,然由阳虚引起者也不少见。   如治某患,男,60岁,主因口渴引饮3个月,于2010年11月10日初诊。半年前大热天吃凉香焦1只,当时即感腹部憋胀,继之脘腹痞满隐痛,胃纳减少,旬日不解。后用单方焙香蕉研面水冲服而瘥。3个月前觉口渴,渴而引饮,但喝而愈渴,尽管喝得腹胀仍觉口渴。仅晚饭后至就寝前即饮水约1200mL。小便自利。几...

  • 春季谷雨节气 冷饮伤胃

    春季谷雨节气 冷饮伤胃

    4月20日谷雨,是二十四节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期间,雨水较多,注意防治风湿性腰腿痛等疾病,还要注意防止脾胃病的发作,尤其是儿童。因为这一时期湿气较重,易伤脾胃,加上马上就要进入炎热的夏季,一派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食欲也会大增,天气变热,有些人更是吃东西无所顾忌,易过食冷饮寒凉之品,结果反倒在春夏温暖的季节伤了脾胃。所以,提醒大家,谷雨夏未到,冷饮莫先行。 过食冷饮致“肠痉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冷饮市场的繁荣,冷饮品种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孩...

  • 谷雨养生当益气助阳

    谷雨养生当益气助阳

      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也是为进入夏天做的最后准备。专家认为,谷雨时节的养生以益气助阳为主。      多梳头助阳气升发   谷雨后,阳气生发旺盛,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邓翠荣建议多梳头。中医认为,头为诸阳所汇,百脉相通,有百会等近50个穴位。梳头时按摩这些穴位,可加强人体经络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沟通,经常梳理头发具有升发阳气、通畅百脉、祛病强身的作用。坚持梳头对预防感冒、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中风、老年性痴呆等病也很有裨益。      按神门穴安神定志   邓...

  • 姚树锦:保肾气 通气脉

    姚树锦:保肾气 通气脉

      姚树锦,出身中医世家,为清太医、太和医室第4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姚树锦七十又六,思维敏锐,动作灵活,鹤发童颜,每周出诊五天。   姚树锦自言养生之术得益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者良多。尤其文中所言人能长寿的三大因素“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为真知灼见。他据此推演出其养生理论并实践多年而获益。今以此文阐释以飨同道。   饮食适宜 按时作息...

  • 壬辰年气候养生

    壬辰年气候养生

      根据《黄帝内经》推算,壬辰年的气运周期从2012年1月下旬至2013年1月下旬。上半年偏寒,下半年多雨,全年气候以寒湿为主,而且气运会先时而至,比正常的节气变化来得早些。了解这一年的气运变化,可帮助我们安排生活,养生保健。   大寒至春分前(1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为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少阳相火。人们易感疫病,要注意提早预防,清内热,防上火,多吃梨、藕、橙、萝卜、荸荠,也可以用冰糖、白茅根、芦根等煮水喝。   春分至小满前(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为二之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阳明燥金。气候反寒,易...

  • 调养肝脏 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

    调养肝脏 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眼睛等,调养肝脏不仅在饮食、生活上必须有所节制,最重要的是情绪要保持开朗。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让它逐渐充沛旺盛? 第1招少发脾气,多微笑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 第2招享受清爽的绿色春蔬春天肝气旺盛,相对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绿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

  • 气温回升 为啥手脚冰凉

    气温回升 为啥手脚冰凉

    如今气温渐渐回升,但是还是有许多人仍是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春季仍觉得怕冷,手脚冰凉,大部分是由于体寒症引起的,而这多发于女性。造成体寒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本身是寒性体质,这是先天因素;有些则和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工作压力大等后天因素有关,而女性较男性更加畏寒。女性与男性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女性月经会失血,怀孕会增加心肺负担等原因都会使女性阳气比男性虚弱。因此,女性平时应更注意养阳气。 体寒严重的人,可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比如羊肉;多喝些姜汤、银耳红枣茶一类;少吃寒性水果和食物。要注意运动,如...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