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 第25页

百 第25页

  • 以病机钤百病 则病无所遁形

    以病机钤百病 则病无所遁形

    中医仁术,上迄岐黄,下至百代于今,五千年誉满华夏,辉煌之历史,千古之悠悠。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整体思维、哲学思维、辨证思维、辨病思维、治未病为上,自然药物与人文文化之道,其技乃为上学。 医之始,当有两源之可溯:一也,本岐黄;二也,本民间之医学。本岐黄,代表有四部经典之论。本民间之医学,当有“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见出野老”之传说。药物不取贵,下咽即能治病。山林僻邑,仓促即得,其技简、便、廉、验,实乃底层民众之医学。学经典,...

  • 伤寒论被淡忘 温病学派贻误百年

    伤寒论被淡忘 温病学派贻误百年

    自古以来,关于神医的记载极多,都是说医生医术很高,药到病除,效如桴鼓。可见,中医在古代,不仅能治好病,而且见效非常快。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中医经典《伤寒论》,向来被历代医家推崇,原因就是按照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治病,只要辩证正确,用药正确,基本都可以做到“药到病除,效如桴鼓”的程度。在这一点上,似乎没有多少异议。 但是,眼下中国中医的现状远远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 原因当然很多。 第一, 伤寒论被淡忘。 伤寒论问世以来,一直被历代医家视为珍宝,唐...

  • 读《三阴三阳统百病:赵进喜精讲〈伤寒论〉》

    读《三阴三阳统百病:赵进喜精讲〈伤寒论〉》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教授的新著《三阴三阳统百病:赵进喜精讲〈伤寒论〉》面世。该书是赵教授多年研读伤寒、深耕临床、执教讲学的荟萃之作,全书以三阴三阳系统论、体质论、方证论为纲,以伤寒条文之新释、方药之运用、疾病之接轨为目,旁及伤寒治学的境界思考,全面而又清晰地展现了三阴三阳系统视角下的伤寒全貌。 基于“阴阳三分”创伤寒三论 该书为三阴三阳正名,质难传统的六经辨证。作者指出,关于三阴三阳的实质,不管是经络、脏腑,还是阶段、综合,都同《伤寒论》原文存在一定矛盾,...

  • 西芹炒百合

    西芹炒百合

    用料:西芹0.25公斤,鲜百合50 克,盐、白糖、水淀粉、色拉油各适量,鲜姜末少许。 做法:西芹去根,清水洗净,从中切成数根粗条,再切成寸段。放入加有少许盐和色拉油的沸水中灼烫一下,捞出冷水过凉,沥干水分备用;鲜百合去掉黑根,清水洗净,掰成小瓣,放入淡盐水中浸泡一会,再放入加有少许盐和色拉油的沸水中灼烫至熟透,捞出用冷水过凉,沥干水分备用;炒锅加适量色拉油大火烧至六成热,下入鲜姜末炒出香味,放入西芹段快辣翻炒片刻.再放人百合瓣用大火翻炒几下,使西芹百合拌均匀,加入适量盐、白糖,快速翻炒几下使其充分入味,用水淀粉勾...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百合
  • 秋天百家餐桌 如何吃得健康?

    秋天百家餐桌 如何吃得健康?

    秋天螃蟹、柿子等应季美食纷纷走上百家餐桌。如何吃得健康? 吃螃蟹蘸姜醋 螃蟹性寒,属大凉食物。吃的时候,一定要蘸着姜醋食用;姜醋性温,既可弱化蟹的“寒”,又起到暖胃、温补的效果。切莫在食蟹时饮冰镇啤酒等冰冷的饮品,以避免引发胃部不适及腹泻等症。 吃柿子在餐后 柿子性寒,并含有较多的鞣酸,切勿空腹食用或进食过多。也不要与蟹、鱼、虾以及红薯、菠菜同食,以避免引发腹泻与胃酸造成的柿结石等症。(左维军)...

  • 春笋“荤素百搭”挑选春笋时

    春笋“荤素百搭”挑选春笋时

    笋,是竹子生发出来的嫩芽,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罗月中教授介绍说,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笋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也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 春笋的吃法很多,素有“荤素百搭”之称,尤其与各种肉类一起煮,会格外鲜美。春笋炒、烧、煮、煨、炖都可以。根据春笋不同部位特点,可以有不同吃法。嫩头可直接用来炒食。中部可切成笋...

  • 手搓筷子“治百病”

    手搓筷子“治百病”

    人闲着时,不妨找点事做。专家介绍在手里搓根筷子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手部和脚部一样,有着大片的病理反射区,是神经的聚集点。比如,人的一只手正反面就有70多个病理反射区和治疗穴位,目前临床实践证明,双手这些穴区可治疗近百种疾病。只要准确地、不断地刺激按摩手部穴位相关的病理反射点,就能使内脏不断受到良性刺激,而逐渐强化其功能。这就是手搓筷子有保健功能的基本原理。 手部穴位按摩比脚部穴位按摩的突出优点是方便易行。由于双手终日裸露在外,行走坐卧,任何场合皆可随时按摩,且此方法使用工具简单,除了筷子,类似细长形状的笔等物品都可...

  • 年过半百拥有傲人“魔鬼身材”

    年过半百拥有傲人“魔鬼身材”

      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母亲、女儿访华期间,她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表现受到普遍赞誉。她年过半百依然拥有傲人的“魔鬼身材”,也让人钦佩羡慕不已。   米歇尔的健美身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坚持锻炼和注重合理饮食的结果。用她的话说:“我很幸运,我身高有1米8,所以即便长胖也不会马上看出来,但终归还是会显。如果我不锻炼,吃的也不合理,我就会长胖,之前我有过这样的经历。”   米歇尔有早起健身的习惯。白宫里有个小型健身房,设备齐全,米歇尔每...

  • 百年中医史研究成果即将面世

    百年中医史研究成果即将面世

    11月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百年中医药发展史报告会,国内外中医史专家与该院“百年中医史研究”项目组交流、分享百年(1912~2011)中医药发展史的研究成果。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担的“百年中医史研究”,于2012年6月被列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六批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重点项目。目前,项目组已完成核心成果《百年中医史》的编纂,进入书稿校订阶段。 《百年中医史》系统展示了百年间中医事业发展与学术进步,梳理了百年中医系所经历的&ldqu...

  • 中医移动医疗百花齐放

    中医移动医疗百花齐放

    移动互联时代,中医也走上了时代前沿,与互联网科技的深度结合让传统中医迸发出新的活力。近两年,中医移动医疗产品集中涌现,与中医有关的健康管理应用、互联网自诊问诊平台、健康数据采集设备等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冬日中医”“金华佗中医”“国医堂”“天人中医”等产品也受到手机用户的青睐。 纵观整体大环境,中医药振兴发展势头正猛,“互联网+”东风劲吹,中医移动医疗已经站在了政策与行业的风口上,小米创...

  • 葛洪医药学术思想 百名老中医为基层“带徒”

    葛洪医药学术思想 百名老中医为基层“带徒”

    12月17日,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拜师大会举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等单位,遴选出100位名老中医作为指导老师,将为基层医疗结构培养129名中医骨干。此次遴选的指导老师和继承人还包括民营医疗机构的优秀名老中医和中医师。 除了带徒授课,名老中医还将在社区医疗机构定期出诊,直接为基层患者服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一批北京师承“双百工程”自2011年启动,历时三年,已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87名“社区名...

  • 海纳百川方能长寿

    海纳百川方能长寿

    刘柏龄,1927年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现在,他已83岁高龄,依然精力旺盛地出诊、讲学、开会、出差。问其养生之道,他说:“事事如棋,让一步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能容人”。 一、虚怀若谷 心静如水。 中医讲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刘柏龄也将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放养生之首。 以诚待人,以和处人,以宽容人,构成刘柏龄的处世哲学和为人之...

  •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3月17日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提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及生育服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8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将“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单...

  • 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让老百姓享受中医

    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让老百姓享受中医

    医院良好的形象来自于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品牌,并以此塑造医院在公众和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创造患者就医时的完美体验。与患者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向患者证明医院服务文化的机会,正是无数次和无数个高品质的服务接触才能够最终实现医院服务品牌的构筑,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管理理念、优质服务和医务人员诊疗全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体现。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将服务变“服侍”,视患者如家人,一个个体贴入微的动作,一系列便民服务的举措,搭建起医患和谐沟通的桥梁。 由服务到服侍,细节背后的人文...

  • 百岁老人鲜花养生

    百岁老人鲜花养生

    1.菊花:清热解毒,泻火明目,利咽疏肝; 2.桂花:可治疗咳嗽、痰结、牙痛、口臭等; 3.茉莉:缓和胃痛,还可安定精神,舒缓紧张; 4.桃花:促进皮肤营养和氧的供给,滋润皮肤; 5.玫瑰:补血养气,缓解乳腺增生,月经不调; 6.月季: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名著、香烟和压水井,这三种在常人看来毫不搭边的东西,却是山东平阴县玫瑰镇丁口村103岁的老寿星田志英的“长寿三宝”。田志英的老伴、独子及儿媳皆已病逝,现跟着大孙子及孙媳妇一起生活。老人膝下有四个孙子,五世同堂,晚辈对她都非常孝顺。...

  • 陈法珍:“我一百岁之前没打过针”

    陈法珍:“我一百岁之前没打过针”

      ■人物档案   陈法珍   年龄:102岁   职业:务农   长寿秘诀:心平气和   5月17日,记者来到阳朔县白沙镇观桥村委岩塘村,拜访当地的百岁老人陈法珍。   一进村子,就看到一栋气派的四层新楼房,屋主是陈法珍的三儿子陈守亿,他是岩塘村的老村长,虽已62岁,但“人老心不老”,还在筹划着利用遇龙河风景区的优势,在自家庭院里开设家庭餐馆。陈家在陈法珍这一辈就已经就打下了良好的基业,再加上儿女们都很有经商头脑,是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只...

  • 周明达:百岁老教师 养生有一套

    周明达:百岁老教师 养生有一套

      周明达   1911年出生,现年101岁。13岁时因父母双亡成了孤儿,靠政府的资助读书,17岁开始在广西师范大学任化学老师,现已退休。现住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教工宿舍内,身体无大病,生活能自理。仍能读书看报,与人谈论天下事。   一件白T恤扎在高腰的灰色西裤里,翘着二郎腿,清爽随意地靠在沙发上,这就是退休老教师周明达的形象。   在人杰地灵的桂林王城内,周明达走到了101岁。在子女们看来,周明达能活到如此高寿,是因为他注重养生,且把生活过得十分规律,十分认真。      规律作息身体硬...

  • 百岁老太爱交友

    百岁老太爱交友

    ——访百岁老人汪锡惠 有儿有女的百岁老人汪锡惠居住在盐城市东台社会福利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们这里有子女的老人都习惯在家养老,到福利院养老的还比较稀罕。 我采访了汪锡惠老人,她居住在福利院二室一厅的套房很宽敞,空调、数字电视齐全。见面后的汪老太让我很是惊奇,白里透红的脸庞几乎看不出皱纹,说什么也不像是过了百岁的老人。 采访中我忍不住问汪老太为何选择来福利院养老,汪老笑着说,她生有二儿五女,大儿子在台湾,其余的都在国内,老家原在台城中巷,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后来旧城改造要拆迁,...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百岁
  • 百岁老人 两招延年

    百岁老人 两招延年

    在浙江省湖城市陌二社区,豁达开朗的詹德馨是远近闻名的老寿星。说起自己的“长寿经”,她认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坚持锻炼,缺一不可。 性格乐观、温和是詹老太长寿的原因之一。詹老太今年104岁,精神特别好,眉宇间流露着一种慈祥而淡定的神情。接触过她的人都知道詹奶奶是个豁达开朗的老人。“外婆长寿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她的性格,乐观不计较。”詹德馨的外孙说,外婆从来没有和别人起过争执,她自己也从不给别人添麻烦。 詹老喜欢运动,喜欢做家务。直到现在,她还保持着叠被、洗...

  • 百岁老人长寿有招

    百岁老人长寿有招

    周杏宝;家住上海栖山路,1.60米的个头,说起话来声音响,走路轻巧,根本看不出她已是一位百岁老人。谈到养生之道,周老说:我十分崇尚占代医学家的一句话:求小劳而避大疲。老人一点不动机体要衰老,动得太厉害,身体透支大,也要危害健康。最好的选择是求小劳,适当的运动。 根据这一原则,周老除下雨外,每天都要到周边地区走上一圈。在家里,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最大的爱好是搓麻将,有时一搓就是:四个小时,不觉得累。 老人在饮食上也很注意。每天平晨喝一杯用两调匙蜂蜜冲的温开水,午餐、晚餐均为一荤一素一汤。每逢冬天...

  • 百岁老人 “返老还童”

    百岁老人 “返老还童”

      每个百岁老人都是一本岁月的书,记载了百年历史。但是,在103岁的李肃正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脸的阳光,一身的单纯——爱美、爱吃肥肉、爱吃糖,她像一个“老顽童”一样,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   穿红白相间的花衣服,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笑起来像小孩一样灿烂……在桂林市热闹的正阳步行街上,103岁的老寿星李肃正,依然悠哉地过着自己恬静的日子。      “我叫李肃正”   李肃正,1909年阴历8月出生...

  • 百岁老太爱爬楼

    百岁老太爱爬楼

    薛宝珠老人家住江苏省东台市新桥小区44号楼603室,我们前往采访时曾怀疑是否地址有误,一个百岁老人怎么会住在没有电梯的6楼呢?为了慎重起见,我们特意询问了周围邻居,结果得知薛宝珠老人确实住在6楼顶层。 采访中,我们忍不住问薛宝珠的儿子为什么让老人家住6楼,这样上下楼多不方便啊!薛老的儿子说,他们本来是准备买1楼的,便于母亲户外活动。可母亲说什么也要他买顶层6楼,还说这样便于她多动腿脚,多活动筋骨,于是顺母亲的意思买了6楼。原以为母亲是为了儿子买房省钱找托辞,谁知搬过来后,已90出头的薛老真的每天爬一次楼,直到现在仍...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百岁
  • 健康百岁歌

    健康百岁歌

    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现已进入.百岁高龄,仍身体健康,思维严谨,还能写作。现总结自己健康百岁的养生经验,写一首“健康百岁歌”。献给所有渴望健康长寿的朋友!祝愿人人都健康长寿,向百岁迈进! 人活百岁,不足为奇;并非天命,全靠自己。 心胸开阔,心旷神怡;遇事忍让,控制情绪。 事事知足,切勿攀比;寡欲毋贪,淡泊名利。 急人所难,帮人所需;助人为乐,多行善事。 乡党邻里,讲究客气;言语闲谈,人非莫议。 家庭和睦,处好关系;天伦之乐,趣味无比; 广交益友,避...

  • 苦中求乐 百岁不老

    苦中求乐 百岁不老

    人们都希望快乐,避苦求乐、能苦会乐、化苦为乐则是人生从自然、坦然到超然的精神境界。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镇五里村的101岁老太赵旭英就是这样。“赵老太出身苦,出嫁随夫苦,带儿女苦,真是个苦中求乐的人。”村民赵长发如是说。 赵旭英1909年6月26日出生在该县下花桥镇五里村赵家组,19岁时与本村的钱金华结婚。其丈夫钱金华也出生贫苦,3岁失父,从小是傍着叔父的接济、母亲李氏的节俭长大。他和赵旭英婚后居住一间土砖房,常是穿着家织布衣服,而布料是用牛草灰染黑、自家纺织的土纱布;吃的则是稀饭、萝卜白菜、红...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百岁
  • 莫四妹:吃鱼吃出百岁长寿

    莫四妹:吃鱼吃出百岁长寿

      “山中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而在桂林,这句话恐怕就要改成,“世上常逢百岁人”。桂林永福县每10万人口中有13.3位百岁老人,远远超出联合国“每10万人中有7.5位以上百岁老人“的长寿之乡评定标准;阳朔县现有人口31万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43人,是联合国长寿之乡标准的近2倍……而仅据2008年的数据,桂林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有383人。   本报特开设《百岁老人》栏目,带领大家探访这些经历过世纪风雨的百...

  • 百岁老人霍礼明 生活仍自理

    百岁老人霍礼明 生活仍自理

    河北武安市有一位清末出生的114岁老人,牛活仍能自理。 百岁老人名叫霍礼明,老家在武安市伯延 镇罗义村,现在居住在城里儿子家。老人虽满头 银发,脸上布满皱纹,但皮肤却细腻光滑。与人 交谈,她口齿清楚、思维清晰,说话底气十足,声 音特别洪亮。 据老人的儿子介绍,母亲除耳朵有点背、眼 睛看不太清之外,其他一切正常。生活基本可以 自理,自己吃饭、洗漱,晚上自己一个人睡。夏天 时,还自己动手洗衣服。 霍礼明说,她生活很简单,不挑食、味偏轻, 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也还是吃家常便饭。最喜欢 吃的是粉条菜、稀饭、红薯、青菜。...

  • 百岁大师 修身有道

    百岁大师 修身有道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早离苦”这是前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长老的佛念。本焕老和尚的俗姓姓张,名志山。祖籍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西张湾村。是南禅临济宗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 本焕长老不但被尊为佛门泰斗,在百岁高龄仍可思维清晰地向信众连续讲话数小时,其体力与思维让信众十分惊叹。本焕长老起居饮食、参禅修行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吗? 据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透露,本焕老和尚属于国家一级保健对象,老人家的饮食有专人负责,但“食谱”简单到几乎算不上食谱:早餐是一个馒头、一碟...

  • 手舞足蹈 百岁不老

    手舞足蹈 百岁不老

      婴儿一出生就手舞足蹈,宣告自己作为一个小生命来到这大千世界。尽管至今普通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中绝大部分还没有设置舞蹈课,但是青少年们课余、节假日或是在兴高采烈之时总爱用欢快的舞蹈来抒发他们如火如荼的青春热情。人到中年,进入在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都相当大的“负重行军”期,可是即使如此,以舞蹈为乐事者仍大有人在。时间这样紧张,为何还来跳舞?他们都会说:正因为紧张,所以才来松弛松弛,求得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至于老年,过去由于受到种种制约,老年人一般是不跳舞的。可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 百岁延寿方养生秘诀

    百岁延寿方养生秘诀

    著名慈善家、华语影视界人瑞邵逸夫先生已104岁高龄。这位在2010年元旦才退休的香港富豪,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龄晚了40多年。有人问邵老先生的养生秘诀。邵老笑答:“我的养生秘诀是:会呼吸,养天年。”原来,邵老先生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然后分三式调理呼吸。 一、提式:双脚微微弯曲与肩同宽,提肛顶颚。双手如抱一花盆,放在丹田位置,然后用口吸气,吸气时舌顶上颚,双手亦随之升高到胸前,之后用鼻呼气,每次15分钟。 二、剑指桩:双脚站立与肩同宽,收紧肛门。双手握成剑指(空握拳,食指中指下指地面)放在腰间...

  • 自信人生两百年

    自信人生两百年

    在四川成都,住着一位96岁的老寿星,她就是我的外婆皮玉清。别看外婆已年近百岁,她依然行动自如、思路敏捷、语言丰富、身体健康,一年四季很少得病。周围邻居都很羡慕她,常常询问她长寿的秘诀,外婆总是开心地说:“我的秘诀就是多动脑,常锻炼,心直口快无烦恼!” 外婆1914年出生在重庆一个书香家庭。她在严格的私塾学校完成了早期学习。自幼受家庭文化的熏陶,加上天性聪颖、勤奋好学,外婆在少女时代就能写出好的诗文,并能写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外婆多才多艺,特别喜爱话剧演出和钢琴弹奏。她现在还能唱许多反映不同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