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 第22页

百 第22页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谓之有胃气也。临床常以胃气之有无而断预后之吉凶,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临证处方用药应切记“勿伤胃气”,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胃病者,多为外感寒邪、饮食停滞、情志不遂及脾胃平素虚弱等致胃气壅塞,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而发。初期多为实证,久则虚实寒热错...

  • 读《百年中医史》

    读《百年中医史》

    对中医药来说,从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以后的百年,是从困厄走上璀璨恢宏的百年,是学术转型的百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荣誉冠名为“中医药”的百年。近日出版的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朱建平研究员主编的《百年中医史》是作为重点项目“百年中医史研究”课题告竣的核心成果。 科学史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对过去事物认知的书写,还是和当代社会环境与公众诸因素关系的展现。有人说“现代史难于宇宙史”,是考虑难以展放...

  • 本源上识中医之始末;百年之中医史

    本源上识中医之始末;百年之中医史

    考镜源流,回顾历史,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正如唐高祖《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所云:“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研究历史的方法论,且行且远者有之,用广角镜觅远古而见轮廓;且行且近者有之,用聚焦镜看近前而辨细微。五千年之中医史,可谓远矣,考之察之,能从本源上识中医之始末;百年之中医史,可谓近矣,思之忆之,从链接处知中医之变迁。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为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朱建平为主编的《百年中医史》(上海科...

  • 鲜百合西芹虾仁椒

    鲜百合西芹虾仁椒

    材料:西芹、鲜百合、红彩椒、虾仁各适量,鸡蛋清1/2 枚。调味:姜片、盐、鸡精、水淀粉、白糖各适量。 做法: 1.西芹洗净去掉根部、斜刀切段;百合切除根部、掰成小瓣洗净;红彩椒洗净切片。 2.鲜虾去壳、虾线洗净,放人少许盐、生粉、1/2鸡蛋清抓匀腌制15分钟; 3.锅置火上油烧热,爆香姜片,倒入西芹翻炒。 4.再将红彩椒、虾仁下人锅中同炒。 5.将新百合放人锅中,调入适量盐、鸡精、少许白糖翻炒人味。 6.淋入少许水淀粉勾芡即可。 吴 昊...

  • 《中医百家药论荟萃》联想录

    《中医百家药论荟萃》联想录

    由全国著名中医专家、重庆市名老中医王辉武教授主编的《中医百家药论荟萃》一书,在鸡年开端修订出版。对于这样一部以中国历代中医药临床专著、本草专著、经史百家、文学札记等600余种文献为依据编写成的工具书,集的是先贤哲言,传的是道上文章,我不敢说三道四,只能谈谈读后的一些联想。 文化的趋向性 中医药文化的复兴,带火了中医绝版书 2015年11月10日,《重庆晚报》上出现一条醒目的标题:《青蒿素带火中医绝版书,50元定价炒到3000元》。报道中称:“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一时成为...

  • 百姓身边的中医药博物馆

    百姓身边的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博物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方面功不可没。今年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独具特色的博物馆,领略一下它们的风采。   上海 现代科技演绎传统文化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近80年的历史,馆藏文物1万多件,是我国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药史专业博物馆。馆外有1万平方米的“百草园”,种有600多种药用植物。 镇馆之宝御制针灸铜人   一踏...

  • 中医近现代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百年中医史》述评

    中医近现代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百年中医史》述评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 《百年中医史》项目组编 写,张伯礼任总主编,朱建平任主编的 《百年中 医史》近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250 万字,390 余幅图,以近现代中医发展历史进 程为序,以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为主题,以重大事 件、中医政策、学术成果、医史人物为节点,反映 了从 1912 年到 2015 年百余年来中医跌宕起伏、由 衰落抗争到兴盛繁荣的历史变化。读后深有感触, 试评如下。 1 史诗性巨著,标志性成果 近代百年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科 技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中医学的发展史,迂回曲 折,...

  • 百年中医史 养生文化节 医疗卫生体系

    百年中医史 养生文化节 医疗卫生体系

    日前,江苏省张家港市编制了《张家港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4—2020)》,该规划将构建诊疗和预防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规划将立足本市实际,构建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协调发展,诊疗和预防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医疗卫生现代化发展和改革趋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分析预测,区别对待治疗床位和老年康复护理床位,制订适度超前的医疗卫生发展目标和指标。实现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医疗机构均衡布局,紧密衔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

  • 百年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百年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在广西容县松山镇沙田村石塘一组,有一位104岁的老婆婆叫彭瑞球,至今仍然耳聪目明,肤色红润,精神矍铄。如今,彭婆婆不但能生活自理,而且还能帮照看小孩及喂鸡、煮饭和洗衣服等,令人们羡慕不已。 1906年9月1日,她出生在十里乡甘旺村黄泥塘自然村,由于家里很穷,她从来没有读过书,稍稍懂事就帮助家里看牛和打柴,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她已是什么农活都会干了。大约18岁左右,经媒人介绍,她嫁到了松山镇沙田村的一户陈姓人家。当她的大女儿和大儿子相继出生后的婚后第四年,丈夫与村中的其他人一起去了南洋,家中所有工作便由她与家公家婆3...

  • 湖南百岁寿星1518人

    湖南百岁寿星1518人

    截至今年6月底,湖南省已有1518位百岁老人,其中最年长者高寿117岁,她是来自湘西凤凰县的田龙玉。 田龙玉1893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凤凰县官庄乡新民村,与毛泽东同年出生。两年前,她就被评为中国十大寿星之一。据老人的外孙女说,她从不挑食,每天太阳一下山就睡觉,太阳出来就起床,平时总是乐呵呵的。 湖南省老龄委相关负责人说,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百岁老人健在;主要原因是现实生活中有利于延长寿命的因素确实在不断增加,比如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医疗条件的优化等。据悉,在湖南,洞口县的百岁老人最多,共有38位。...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百岁
  • 百岁老寿星中 何故女性要比男性多

    百岁老寿星中 何故女性要比男性多

    许多统计数字都显示,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10岁左右。百岁老寿星中,女性要比男性多,这是何故? 上海王伟 王伟读者: 科学研究证明,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女性的修补基因比男性多一倍。美国一病理学教授发现了一种参与修补脱氧核糖核酸的基因。报道说,女子经遗传获得两个x染色体,而男子只有一个x染色体。多一个x染色体,可能意味着能够更好地修补被损的细胞构成的重要零件——脱氧核糖核酸。该教授认为,这种修补基因在脱氧核糖酸的修补和复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脱氧核糖核酸的修补看来与...

  • 百分百果汁是纯天然的吗

    百分百果汁是纯天然的吗

    很多喜欢在家自己压榨果汁的朋友都会发现,自制果汁与市场销售的百分百果汁有些不同,主要区别为:自制果汁风味更淡,口感更清爽,喝上去没有市场纯果汁浓郁,液体也没有那么黏稠。因此很多人疑惑,市售纯果汁是不是添加了香精和增稠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是不是没有自制的健康? 其实市售的纯果汁(主要品种有苹果汁、橙汁、桃汁等)是采用浓缩汁加水兑换成的,加水量是根据浓缩汁制备时的浓缩比例添加的,也就是说原来浓缩去除了多少水,制备纯果汁时就加入多少水,这么做是因为果汁在果实原产地压榨后经过浓缩可以更好地运输和保存。市售纯果汁口感浓郁和黏...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果汁
  • 拍手并非能治百病

    拍手并非能治百病

    无论是晨练还是晚上散步,众多的锻炼者都热衷于一种简单的锻炼方法,那就是——拍手。据说拍手能治关节炎,控制糖尿病,还能降血压甚至能治癌症。拍手真的那么神奇吗? 专家提醒,拍手其实就是一种普通的健身方法,没有那么神奇。长期坚持拍手,可促进气血通畅,增加机体热度,预防多种慢性病。但是通过拍手就能治病的说法并不科学。 一般来说,健康人每次拍5分钟即可,早晚各1次,要循序渐进。可将两手隆起,呈拱形,用空心掌拍。老人体弱,拍手时,最好一边走路一边拍,否则,气血会过多地灌注于两手,双脚就会感到无力。另...

  • 伤筋动骨真要休养一百天吗

    伤筋动骨真要休养一百天吗

    临床上像你这样的骨伤患者不在少数,由于过长时间休养而导致身体肥胖,甚至出现关节僵硬、功能障碍等问题。问其原因,他们均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要好好静养。这一说法不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即便从现代病理生理学上看,一般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的确需要两三个月左右。但这种说法不能一概而论,尤其要结合年龄、身体情况、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治疗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 从生理角度看,血液循环丰富的部位骨折愈合快,血液循环供应差的部位愈合慢。如股骨骨折的小儿,一个月左右就可基本愈合,成年人则需要3个月以上才能愈合。有些...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 名人濮存昕每天爬百步

    名人濮存昕每天爬百步

    濮存昕年过五旬,但相貌和身材都保持着非常年轻的状态。谈到自己的保养秘笈,濮存听说:“就是多运动!” 由于常年外出拍戏和演出,爱好游泳的他更多的时候只能待在房间里。不过,濮存昕在房间里也能找到锻炼的方法,那就是每天在地上爬,“像狗一样爬,膝盖不能着地,靠双手双脚爬行。上下午各爬100 步,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濮存听表示,这项锻炼他已经坚持一年多了,这个运动对颈椎很好,以前他经常偏头痛,现在头也不痛了。同时还帮助消化和睡眠,如果睡不着,就起来爬一圈再上床。 吕 微...

  • 胎盘真的能“包治百病”?

    胎盘真的能“包治百病”?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离开了母体的胎盘是一种既神奇又难得的物品。近年来,国内不少省市流行起了“胎盘热”,在一些人眼中,胎盘简直成了神奇的“大补丸”、“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美容大王”之称的台湾艺人大S(徐熙媛),曾在一档娱乐节目中大力推荐吃胎盘美容。还有早前,有一些餐厅推出“胎盘宴”,据说生意火爆,出现了 “胆大的吃清炖,胆小的吃饺子”的场面。胎盘的功能被人们传得是越来越神...

  • 饭食七分饱 百岁不老

    饭食七分饱 百岁不老

    今年清明节,笔者返乡下拜山。乘此机会,在胞兄和战友的引领下,专程驱车前往“世界客都”广东梅州拜访唯一的男性“百岁老人特殊津贴”获得者——现年108岁的余耀兴老人。 余老全家在山清水秀的白叶村里盛情接待了我们。余老曾经在笔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读的母校——南口中学任校医,他的满崽(最小的儿子)与我还是同学,所以采访沟通起来十分亲切。 据余老家人介绍,耀伯的养生之道主要是三点: 一是吃饭七分饱。无论是物资紧张、生活拮据的过去,...

  • 百变走姿 巧治病

    百变走姿 巧治病

    很多中老年朋友很喜欢散步,把走路当做最主要的锻炼方式。研究也表明,走路确实具有提高机体代谢率、缓和神经紧张、防治神经官能症、缓解情绪抑郁等作用。而如果能适当变换走路姿势,则既可防病又能健身,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扭着走治便秘 这是在行走、慢跑、爬楼的过程中,加大腰部和胯部动作幅度的一种锻炼方法,让身体在行走中有节奏地扭动起来,如模特走“猫步”。腰部的扭动,相当于“按摩”心、肝、胃、肠等内脏器官,可加强内脏特别是肠胃的蠕动,促进营养吸收和废弃物排出,可有效地预防很...

  • 百岁学人侯仁之养生之道

    百岁学人侯仁之养生之道

      说起百岁学人侯仁之,在北大和地学界,几乎无人不晓。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大资深教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曾经评价侯仁之“是中国学术成果最丰厚、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之一,是当代地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   侯仁之在理论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和“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系统揭示了几个类型的城市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地理条件,为有关城市规划做出了贡献,最重要的成果反映在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

  • 百家养生各有所长

    百家养生各有所长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产生的学派众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百家养生各有所长。儒家的养生之道,在“仁者寿”;释家的养生之道,在“平常心”;道家的养生之道,在“道法自然”。   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   养生之“生”,是性命;养生之“养&rdqu...

  • 袁方 反射疗法 28日百科全说单桂敏袁方视频

    袁方 反射疗法 28日百科全说单桂敏袁方视频

    百科全说 袁方老师介绍通过反射区治疗女性乳腺增生 女性有乳腺增生,她会在好的胸,腋窝这一块有筋索的问题,经常把他抓一抓揉一揉呢,乳腺增生就不会发生了。如果手背有颗粒,慢慢的揉开它。 手掌的根部属于女性的子宫发射区,因为妇性容易得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这主要是气血瘀滞,气血瘀滞在初期呢。在我们手的这个中心呢会发现有的像气泡一样如果长期不注意不推开它的话,它会形成一个白团这个白团就形成了子宫肌瘤。 人体有很多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对健康、身体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本期就请到拥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单桂敏教您通过艾...

  • 风为百病长 入春要防风

    风为百病长 入春要防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如果太过或不及则成了一种致病因素,会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易感的人发生疾病。这时,则称之为风邪,居中医理论中“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首。   《素问·风论》中提到“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风邪有内风和外风的区别,外风的症状主要有出汗、怕风、头晕、头痛、皮疹等,最常见的就是伤风感冒。   在《素问·...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防风
  • 气血畅通 百病不生

    气血畅通 百病不生

      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起着营养脏腑的重要作用。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   我今年90岁,仍奋战在生命科学的第一线,体力充沛,从无倦容——   生命在于流动:   气血畅通百病不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与自然界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各种因素均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流通受阻,脏腑得不到濡养,必会导致脏腑功能衰退,机体衰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认为平时应注意调情志、常运动、勤动脑、节饮食。   调情志中医常说:“怒伤肝...

  • 百病皆由痰作祟

    百病皆由痰作祟

    在中医学中,“痰”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痰,一般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是贮于肺,咳之能出,有形有物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广义的痰则是指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而形成的一种黏稠的、有害的液体。这种液体留伏在人体内,会使人体产生多种病变,如高血压、中风、肿瘤等。无论是狭义的痰还是广义的痰,都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因此中医便有了“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痰的产生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 孩子睡不好揉捏小天心和百会穴

    孩子睡不好揉捏小天心和百会穴

      近来不少小孩子睡眠不好,甚至每隔一个小时就要醒过来一次,搞得家长也跟着筋疲力尽。不过,孩子睡不好,家长可为孩子揉捏小天心和百会穴调理,效果还不错。   小天心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百会穴位于头部两耳尖连线中点处,这两个穴位都有安神的作用。每次100~200次,手法宜轻,每天一次,最好在睡前操作。   因为缺钙引起的睡眠不好,除了揉捏穴位之外,还需要适当补钙,另外,还要让孩子多到户外运动,多晒晒太阳,多活动才能促进脾胃消化,促进钙的吸收,进而改善睡眠。(姚岚)...

  • 百科全说单桂敏艾灸治病

    百科全说单桂敏艾灸治病

    2010.10.27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 节目 单桂敏、袁方两位老师教你如何通过艾灸、反射区治疗疾病。 单桂敏治疗颈椎“秘密武器”艾灸罐 单桂敏老师18岁开始行医,至今已40年,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用艾灸、针刺、导药、放血等中医疗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补肾调纯阳——小儿遗尿的治疗   针对疾病:小儿遗尿   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悬灸、温和灸或艾灸盒艾灸的方法,取关元、肾俞、外关、三阴交穴。每穴视孩子腹部的大小一般灸10~20分钟,百会、大椎、三阴交灸...

  • 日撮谷道一百遍 治病疗疾好方法

    日撮谷道一百遍 治病疗疾好方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成能 周宸羽   “撮谷道”是一种独到的养生之术。唐代长寿高人、药王孙思邈极为推崇此法,他曾在《枕中方》一书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另据清代皇室医籍披露,乾隆皇帝能活到89岁高龄,成为历代皇帝中的最高寿者,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撮谷道”不无关系。   何谓“谷道”?“谷道”即肛门,古人将肛门称之为“五谷残渣之泄道”,而&l...

  • 梨“百果之宗”食疗佳品

    梨“百果之宗”食疗佳品

    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寒, 具有润肺凉心、消炎降火、解疮疡毒 的作用。生用可清五脏六腑之热,熟用滋五脏六腑之阴。梨还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梨大有益处。梨不仅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还有利尿通便和解热的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煮熟的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可以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秋冬季节皮肤干燥、口鼻干燥、干咳少痰者,每天吃一两个梨就可以缓解干燥症状,有益健康。梨性寒凉,所以一次不要吃得太多。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应少吃或不吃。 治干咳:每天早晨煮一小...

  • “米”寿八十八 “茶” 寿一百零八之雅称

    “米”寿八十八 “茶” 寿一百零八之雅称

    中国用特定汉字表示高寿的说法,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最典型的当属“米”“ 茶”二字。“米”字上下皆“八”,中间为十,连起来就是八十八; “ 茶”字上可看成二“十”相连,下能拆作八十有八,相加正好一百零八。于是,便有了“米”寿八十八 、“茶” 寿一百零八之雅称。 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经济学创始人陈...

  • 百年酒中仙“药酒”天天来一杯

    百年酒中仙“药酒”天天来一杯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寒冷气候考验着人体的耐受能力。2017年最后一个月,全国各地纷纷降温,零度以下的气温对于北方来说已是常态。古籍早有记载,古人善于在这寒冷时节对身体进行养生防护,不仅能舒适的安度寒冬,同时也为来年创造健康的身心条件。 冬季养生,重点在于“藏”。亚健康盛行的现在,“治未病”的理念开始盛行,简单易操作的各色养生方式重新再人们生活中掀起了未病先治的风潮。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药酒了,冬日围炉小酌,三五好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