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179页
-
针药并用从气血论治皮下脂肪萎缩
贾某,男,4岁,2017年5月16日初诊。主诉:右侧面颊萎缩2个月。患儿家属在2个月前发现其右侧面颊部凹陷,无红肿、疼痛,经某三甲儿童医院诊断为皮下脂肪萎缩。西医告知无特效药物治疗,嘱密切观察,并建议中医治疗,遂来诊。现症见患儿精神可,发育正常,可见右面颊部凹陷,面积约6cm×3cm,萎缩处皮肤为暗褐色,扪之皮肤弹性可,皮下脂肪萎缩,舌红,苔白而干燥,脉细数,余无异常。 诊断:局部性皮下脂肪萎缩(血虚失荣)。 治则:滋阴养血。 处方:①针灸处方:阿是穴、合谷、足三里、脾俞。...
-
基于“标本根结”探析针灸临床应用远近配穴的理论依据
远近配穴是针灸临床应用中常见的腧穴配伍方法,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中广泛应用[1]。但由于教材及文献缺乏系统论述,远近的概念及指导理论模糊不清,临床工作者更多地从字面意思理解远近配穴,即从病变部位的相对关系而言,以病变部位为近,远端穴位为远。这种简单的解释局限了远近配穴的深层含义,阻碍了临床研究的发展。《针灸处方学》定义远近配穴,以病变部位的局部和远端穴位配合应用,局部穴位多位于头部、胸腹及背腰等躯干部,远部穴位多位于四肢肘膝以下部位[2]。本文将从“远”&ldq...
-
贾文魁用生脉散合方经验
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一书,《兰台轨范》引《医录》又名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能益气养阴、敛汗生脉。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及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古今医家多有以该方与他方合用或加味治疗多种病症者,如《医方考》载生脉散加香薷方,以之配伍香薷,主治人本阴虚,复遇暑途,饥困劳倦,暴仆昏绝者;《幼科发挥》载生脉散合甘桔汤,以之配伍桔梗、甘草、阿胶,主治久嗽肺虚者;《医方集解》载五味子汤,以生脉散加陈皮、甘草,...
-
益寿日光浴 管好月经不用调
许多医学专家警告称,做日光浴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不过,一项新研究则发现,与避免晒太阳者相比,如果女性做日光浴,似乎可以活久一点,即使这样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但对延年益寿也许很有帮助。 瑞典研究人员对2.9万多名瑞典女性的信息进行近20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有晒太阳习惯的女性,寿命期望值较高,较不易患心脏病,而且非癌症和非心脏病的死亡率较低,相对来说,较多人因癌症而死亡。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内科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研究还发现,常接触阳光的吸烟者,其风险与避免晒太阳、且没有吸烟者不相上下。这说明...
-
辨证方法择宜而用明辨病位取穴施术
针灸业内已高度关注应如何立足于针灸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特色,构建指导临床的针灸诊疗体系。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内、外、妇、儿、骨、五官等科的诸多疾病病情特点不同,所相关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不同,其辨治方法的理论依据理应不同;另外,随着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学科交叉逐渐增多,对某些疾病的诊疗思路,学科间就有了相互影响、相互佐证。因此,针灸临床的诊疗思维,总体上是以脏腑经络辨证方法为主,但其他辨证方法也有各自适合使用的病证。 诸多辨证法临床择宜而用 各种辨证方法均适于针灸临床,经络辨证辨病位兼辨病性;脏腑辨证确定...
-
屉布烧灰外用治紫外线过敏验案一则
张德俊云:顷年和倅余杭人将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开甑,面扑甑上,为热气所熏,面即浮肿,口眼皆为之闭,更数医不能治,最后一医云:古无此证,请以意疗之。于是取僧寺久用炊布烧灰存性,随敷随消,不半日而愈。盖以炊布受汤上气多,反用以出汤毒,亦犹以盐水取咸味耳,医者之智亦可喜。(王璆《是斋百一选方》) 炊布,我们通常叫屉布,日受热气熏蒸,而有耐受之能,故不畏热气来伤,即可消化热气也。以此来治疗热气烫伤,可谓颇具巧思。不知道这“最后一医”姓甚名谁,但他一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医者。当我在《〈奇症...
-
灸药并用治愈陈年胸痹
近日,一位女性患者来河南省中医院求诊。患者44岁,自诉胸闷气短12年,数年前暑月晨未食,过午尤饥,归家后空腹饮冰啤后出现胸闷短气、口干、咳嗽、颈痛、恶热、汗出、善太息、血压高、右身胀痛、腰腿冷、纳差、睡中易醒等症状。大夫嘱其用藿香正气水治之,症状缓解,故数年来每疾作时,她便用此药。后来用该药渐渐效果不佳,患者病渐重,且心率达200次/分。后来,在其他医生的建议下,治以射频消融,心动过速缓解,但是胸闷气短未解,反有加重之势。观患者舌象可见舌质淡红,舌苔白;中取右寸脉滑,沉取双关脉滑,尺泽穴压痛甚,故诊为胸痹心痛心阳不...
-
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验一则
国医大师伍炳彩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其治学严谨,勤求古训,临证善用经方。下文为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头两侧紧束样疼痛验案一则。 方证解析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其中发热恶寒、肢体疼痛为太阳表证未解、风寒束表之象,呕吐、心下支结为邪气内传、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之证,太阳表邪未解而又并入少阳,形成太阳少阳并病,而微字说明病症俱轻,柴胡桂枝汤主之,以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取半量合而为...
-
中风,面肌抽动,不寐 空位疗法刺手法用补法
程莘农是闻名中外的针灸学专家,善治各类疑难重症,园机活法,屡起沉病。笔者有幸拜承为师,深受教益。兹摘录国医大师程莘农验案3则,介绍如下。 中风 马某某,男,72岁,1992年6月26日初诊。患者右侧半身不遂9年,病初曾于北京某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脑血栓,虽多方医治无效。现患肢屈伸不利,指趾麻木,手握力差,步履艰难,沉重如坠,面赤眩晕,两目昏花,少寐,恶心纳减,舌质红,少苔,中有裂纹,脉象沉细弦尺弱。 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治拟滋补肝肾,平肝息风。处方:百会、风池、太阳、四白、肩髃、曲...
-
大暑节气食丝瓜 丝瓜络药用价值
“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这是宋代赵梅隐的《咏丝瓜》诗。 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节气。我抽空去了一趟老家,屋前的自留地上开满了黄花,一看便知道是丝瓜。家里人用纤细的竹竿搭成简单的架子,让丝瓜藤沿着竹竿往上攀援,便于它能结出更多的丝瓜,并且丝瓜悬挂在空中可以避免因着地而腐烂。 2016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了《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第二组,由中央美院教授刘金贵和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设计。邮票画面将以物候、民俗、农事等为表现对象,反映了各个...
-
危重症方用开胃进食汤加减
谭某,男,89岁,农民,2023年7月12日初诊。主诉:右股骨颈骨折10天,不能进食4天。10天前,患者不慎跌倒导致右下肢活动受限,紧急送往某院,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因患者基础疾病多,体质差,家属经商议后未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而选择保守治疗。4天前患者因卧床等因素,出现无食欲,并迅速出现恶病质状态,患者家属拒绝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于昨日办理出院,出院诊断:右股骨颈骨折,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重症肺炎,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状态。出院至今患者仍毫无进食,遂来诊。刻下:患者精神状态差,不能平卧,不能坐起,...
-
以下4种食物宝宝要少食用
婴幼儿消化能力差,消化器官娇弱,很多食物如果食用不当,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以下4种食物宝宝要少食用。 鸡蛋婴幼儿消化能力差,大量吃鸡蛋,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半岁前的婴幼儿不宜食用鸡蛋清。鸡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较小,有时可通过肠壁而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使婴儿机体对导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现象,发生湿疹、荨麻疹等疾病。再者,婴幼儿不宜吃未煮熟的鸡蛋,发热时也不宜吃鸡蛋。 桔子桔子含有叶红素,宝宝吃得过多,容易腹痛腹泻,甚至引起骨病。另外,宝宝吃桔子前后的1小时不宜喝牛奶,不然的话,桔子中的果酸...
-
食用荠菜选择合适的食疗方 荠菜豆腐羹 荠菜春笋炒年糕
提起荠菜,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棵小小的野菜早已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佳肴,蒜蓉荠菜、荠菜饺子、荠菜鸡蛋汤……味道鲜美,清香扑鼻。而荠菜也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传统佳蔬。 作为野菜,荠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程清介绍,荠菜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烟酸、钾等多种成分,所含钙、铁、维生素A的含量尤其多,钙含量接近牛奶的3倍,铁含量是青菜的6倍,维生素A的含量是青菜的1.2倍,因较高的营养价...
-
护目镜的使用经验总结
关炜,副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山西省首批赴湖北医疗队队员。朱丽萍,主管护师,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科护士长,山西省首批赴湖北医疗队队员。笔者作为医护人员,第一批支援赴鄂抗疫义不容辞,在近1个月内每天进行隔离衣的穿脱与护目镜的佩戴防护过程中,对护目镜的使用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帮助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暴露的风险。 护目镜的设计是在特殊操作环境下避免外界因素对眼部的伤害,其镜片与面部有一定的距离,可佩戴近视眼镜等其他防护眼镜,也可以单独使用护目镜,以下是笔者使用防护镜的经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