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148页
-
刘完素巧用六一散
六一散,是夏令清暑利湿的良方,相传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所创。 金皇统元年(公元1147 年)仲夏,一日,刘完素进京买药,见城门旁张贴着求医的榜文。原来,尚书右丞相韩企先被金熙宗晋升为濮王,赐宴三日。谁知宴后卧床不起,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不畅、大便泻痢,家人四处求医,熙宗也派太医前来诊治。然而,百方用尽,病势却有增无减。于是,悬榜求天下名医。 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刘完素看了榜文后,已胸有成竹,自认治此病是小菜一碟,,再者他早闻韩企先搏通经文典章,能仿宋律制定皇统新律,很想见见这位贤相。因此,他便上前揭榜,人王...
-
常用自我推拿手法(一)
推拿是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手法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起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推拿手法多种多样,比如有以按捏为主的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有以摩擦为主的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按揉法等;有以震动肢体为主的拍法、抖法等;有以活动肢体关节为主的摇法、扳法、牵伸法等,共有 100余种。我们在家自我推拿时,只要学一些常用的、简单的手法,就可以自我保健了。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自我推拿手法。 擦法 将手掌或小鱼际贴附于按摩部位,腕关节放平,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运动,带动手掌或小鱼际做快速直线往返运动,使之...
-
用花草的偏性防病
人的体质有阴阳偏性的不同,花草也具有偏性;利用花草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就可以调整身体阴阳平衡,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热性体质 热性体质的人喜欢吃冰凉的食物,喝冷饮,虽喜爱喝水但仍觉口干舌燥;面色通红,面红耳赤,脾气差且容易心烦气躁,全身经常发热又怕热,经常便秘或粪便干燥,夜尿较少且偏黄。热性体质的人适宜养性寒的花草,如金银花、菊花、金莲花。 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者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较差,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表现为冬天手脚常冰凉,睡觉时很长时间身体也不会发热。寒性体质者适宜养花形夸张、花色热...
-
畲族治病善用药引子
三明畲族人们在应用青草药外治疾病时,常常加入一些药引子来增强疗效,减低青草药的毒副作用。作为一种民间疗法,药引子治疗疾病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其方法丰富而实用。 常用的药引子有:蜂蜜、白糖、红糖、冰糖、糯米、浓米汤、米泔水、面粉、白酒、黄酒、米酒、酒糟、红曲、白曲、食盐、醋、茶油、桐油、清凉油、茶叶水、蛋清、生石灰粉等。药引子一般多单味使用,也有两味合用的。比如:白曲和红糖、白酒和红糖、白酒和面粉、茶油和蛋清、酒糟和醋、酒糟和食盐配合使用。将药引子与青草药共捣烂外敷患处。例如:鲜醉鱼草叶烘软.与食盐共同搓烂后...
-
乌鸡白凤丸应辨证使用
乌鸡白凤丸由乌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胶、鹿角霜、银柴胡、牡蛎、鳖甲、桑螵蛸、芡实、山药、天冬等20味中药制成。其中,黄芪、人参补气;鹿角胶、鹿角霜补肝肾;桑螵蛸收补肾阳;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俗称四物汤,用于养血;丹参、牡蛎、鳖甲滋阴安神;银柴胡、鳖甲有清虚热之用;天冬是滋阴的;山药、芡实具有补脾、去湿、固肾及止带作用;制香附则是理气药。 正因为乌鸡白风丸是补气、养血、调经、止带、阴阳双补的成药,所以在治疗疾病方面针对性并不强,也就是说,它并非妇科特效药。 月经不调...
-
寒冬常把太阳晒补钙不用枉花钱
寒冷冬天里,天越冷太阳越珍贵,一定要在中午最温暖的时候晒晒太阳,以强筋健骨。尤其是气温骤然下降时,很多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就会旧病复发,关节疼痛明显加重。 中医认为,此类疾病多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单独或联合侵犯人体,闭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此时,病人多表现为关节、骨膜、肌肉等部位红肿疼痛,难以忍受;严重时可导致关节肿大变形,弯腰驼背,渐渐的足不能行、手不能抬、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这类病人大多阳气虚弱,要尽可能地保暖,注意增加衣服。在饮食上,...
-
采用自然疗法冬季养生
冬季天气寒冷,正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易发时节。北京朝阳医院中医专家梁安荣教授提示,在寒冷季节,中老年人可采用一些民间自然疗法,来养生及防治疾病,如头面部自我按摩疗法,其方法简单易行,只要经常运用,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正所谓“手当干遍,功力乃行”。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梳头疗法 梳头疗法,是用木梳(或角梳、金属梳、以手代梳)梳篦头部,既展示仪表风貌,又防治头部、身体疾患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通过梳篦头部,既能醒脑提神,解除疲劳,又能舒筋活络、明目益智、益寿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
-
不宜与西药台用的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 临床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肠炎。据研究证明,藿香正气水能显著抑制平滑肌的活动。而吗丁啉可促进食道和胃蠕动,增加贲门括约肌的张力,松弛幽门,加速胃内容物排空,改善胃功能。藿香正气水可降低吗丁啉的作用,故两药不能合用。 牛黄解毒丸 如果您患了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好不要同时应用头孢菌素类药(如先锋四号、先锋六号等)与牛黄解毒丸。前者分子中含有酰胺基,能与牛黄解毒丸中石膏、牛黄中含的金属离子形成溶解度小的络合物,不宜同服。若确需合用。可将两药间隔2—3小时分服,以减少络合物的形成。 牛黄解毒片...
-
用四物汤保健 不可盲目加药
四物汤是一味补血的基本方,对于血虚的女人来说,保健效果是很不错的。这一基本方还衍生出很多补血方来,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而进行加减。不过,有时为了追求速效或强效,在没有咨询医生的基础上,自行加药,可能会出现反效果。 她的遭遇 加了益母草经乱又头晕 开春后的忙碌工作,让南宁市民小黎有些吃不消,例假也变得不正常了。于是,她到药店想抓一副四物汤来补补身体,药店的店员推荐说加一些益母草,效果会更好,小黎抱着试试的心态,买回家煮了。 结果,她喝了之后连续几天都头晕,月经过了快半个月都没停。到医...
-
参进补养生 注意区别选用
三参,即人参、党参、太子参,三者均为冬季进补常用的补 益中药。在功用上,三者虽均有 补气之功,但作用不尽相同,各 有侧重点,冬季进补应注意区别选用。 人参大补元气,有复脉固 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回阳救 逆之功;党参偏重补中益气、健 脾益肺;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 润肺。因此,若用于补气补血、扶 正祛邪,三者均可。但小儿、青少 年,以选用太子参为宜,因其无 促进性早熟之弊;中年人及青壮 年则选用党参为好;而老年患者 以人参为宜,因人参有防老、抗 衰、抗癌之效。 从病种上来说,治疗消渴病以人参为好,因其可减少尿糖...
-
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
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
-
藿香正气液服用有禁忌
藿香正气液是家庭常用的药物,在使用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藿香正气液不宜与一些药物同服:主要是头孢类药物,还有甲硝唑、磺酰脲类的降糖药和磺胺类药物等。如果同时服用或间隔时间较短,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血压降低、心跳加快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心动过速、休克。一般来说,间隔时间最好在3—5天,如果是输液类用药剂量较大,或年老体弱、过敏性体质等方面的情况,最好等到10天以上。 另外,服用藿香正气液的过程中,别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别同时吃滋补性的中药。有些老年人有长期服用人参等滋补性中药的习惯,但喝藿香正气液时就该...
-
祛火慎用牛黄解毒片
病案举例:黄阿姨觉得自己体质燥热,老爱“上火”,咽喉肿痛、便秘时常发生。听朋友介绍说,上火只要吃点牛黄解毒片就行了。于是,黄阿姨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吃几片,果然便秘的情况有所好转。不过奇怪的是,开始半年吃4片就能通便,可是现在要吃8片才会有效。昨天早上起床方便时,黄阿姨突然发现尿中带血,她吓坏了,急忙到医院做检查。 药师点评:黄阿姨的症状是长期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所致。牛黄解毒片是传统中成药,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有些人认为便秘是由于&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