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150页
-
芒硝外敷袋临床运用 缓解腹痛腹胀
芒硝外敷在医治重症胰腺炎中运用广泛,它能敏捷缓解患者腹痛、腹胀及腹肌严重,改进胰腺部分的血液循环 ¨,使其病程明显缩短,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而无毒副作用的辅佐医治方法。咱们制造了芒硝外敷袋,临床运用便利、有用。 1 制造与运用 1.1 制造取市售棉纱布和的确良布料,别离裁成40cm×30cm巨细,别离缝好,再把 2种布料其它三面缝好,留下30cm长的那一面不缝。这样就做成了如图的 1个长方形的袋子,正中可用缝线每隔10cm加以缝线分隔,最终在袋子的四角各缝制1条长 50cm的...
-
何首乌临床食疗药用
传说在唐朝时,顺州南河县有个名叫田儿的人,58岁尚未娶妻,随师在山中修道,后受人指点服了首乌,数月后身体变得强健起来,不仅过去的病一概痊愈,而且还结婚生了几个男孩,其中一个叫延秀。延秀也服食该药,而活到160岁。他的儿子继续服食首乌,活到130岁,头发犹黑。该传说的真实性权且不论,但从中可以看出,何首乌能治须发早白确是由来已久。 何首乌又名首乌,为蓼科多年缠绕萆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性微温、味甘,归心、肝、肾经,具补肝益肾,养血养精的功效,在中药里属养血类药物,传统上用于治疗血虚头晕、肝肾阴虚、须发早白、腰膝酸软...
-
王新昌运用益气养阴祛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 尤其以 唾液腺及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灶性淋 巴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主要症状表现为眼干、 口干, 还可累及其他多个器官, 如皮肤、 骨骼肌肉, 呼吸、 循 环、 消化等系统。干燥综合征在中老年女性中多见, 在 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0. 3% ~ 0. 7% [1 ] 。中医将干燥综 合征归结为 “痹证 ” “燥痹” 等范畴 [2 -4 ] 。王新昌教授, 中医学博士, 临床医学博士后, 国家医学重点专科后备 学科带头...
-
中药药酒 服用安全性
中药酒剂又称药酒,是用酒和药材通过浸渍、渗漉、回流等方法而制得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澄清液体制剂。现存最早的药酒处方收录在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包括用于治疗和滋补的药酒处方,到了唐朝,《新修本草》将药酒规定为法定制剂。当前,药酒的品种越来越多。据调查,正式生产的药酒品种达200多种,大部分品种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主要分为治疗性与滋补性两大类。中医认为酒性辛温,味甘苦,入心、肝、肺、肾经,有温经通脉、活血止痛、引药上行之效,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析出,因此药酒广泛用于风湿疾病的治疗。如今,中医养生盛行,药酒与...
-
中医清热药滥用七误区
清热药是为里热证而设。里热证有虚有实,病变部位各有不同,热势轻重不一,此外尚有是否挟湿之异,因此,使用清热药当据证立法,依法选药组方。然而,当今有少数医者在使用清热药方面,不讲辨证论冶,遂使清热药滥用不止。滥用清热药之表现甚多,归纳之,主要有以下数种。 一、凭西医诊断用清热药。 如西医诊断为胆囊炎,他们就用清胆热药;西医诊断为肺炎,他们就用清肺热药。他们把西医之炎症和中医之热证等同起来,不讲中医之特色,不讲辨证论治,因此,必然降低清热药之效果。 二、经常上火按实火论治。 医者不在经常二字上问个为什么,追溯一下原...
-
乌梅类中成药使用禁忌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该药材味酸,性温,归肝、脾、肺、大肠经,有敛肺止咳、生津、涩肠止泻、安蛔驱虫的功效。临床上以乌梅为主或含乌梅的中成药很多,如乌梅丸、冰霜梅苏丸、梅苏丸、金梅清暑颗粒、脾胃舒丸、乌梅冲剂、消食冲剂、胃炎宁颗粒等,使用中存在着共同的用药禁忌,应引起重视。 乌梅味酸,酸涩能敛肺、敛邪。故表邪未解,有恶寒、发热等症者不宜使用这类药物;乌梅性温,酸涩敛滞,易助热生火,导致实热、积滞。症见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眼干涩、口渴欲饮等实热证者,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这类...
-
夏季 清新爽口用酸味 开胃增食欲
炎热的夏季,适当地使用酸味,可开胃,增食欲,并可去腥解腻、清新爽口,对消暑也很有好处。有些可自制,有些不妨寻来一试。 酸奶 即鲜牛奶煮熟后,舀置容器中,晾至微温,下入酸奶酵(含乳酸菌)拌匀,保温置于恒温状态下,半日即成。酸奶洁白柔嫩,微酸的口味也很开胃。 酸菜 以鲜蔬菜为原料,经晾晒、烫熟、腌制,装缸发酵后制成。味酸咸、清利爽口。 酸豆乳 以豆乳经乳酸发酵制成的冷饮食品。形似酸奶,质地细嫩,具豆奶香味。因添加料不同,可制成奶味酸豆乳、杏仁酸豆乳、可可酸豆乳等。 酸梅汤 将乌梅10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
-
绿豆汤的三种作用
绿豆是一味药食两用的家庭常备之品,熬汤食用有以下三种药用功效。 解毒:绿豆性凉味甘,能解毒。可以解砒霜毒及一些药食中毒,并有降脂、护肝作用。倘若遇到食物中毒,身边又没有有效的治疗药品时,不要忘了绿豆汤的解毒功效。 防暑清热:夏季暑热当令,人们都知道喝点绿豆汤可以防暑降温。因为它能清热消暑、止渴利水,既是夏季的防暑饮品,也是治疗中暑的良药。具有治疗暑热烦渴、咽喉肿痛、痈肿等病症的功效。 利尿通淋:经常喝酒的人大都会遇到小便发黄的情况,那是因为长期酗酒,体内酿生湿热,湿热扰及下焦而致。绿豆具有利尿通淋的功能,可使体...
-
中医专家提醒泡腊八蒜 食用腊八粥
腊八节又到了,按老规矩,又该腌渍腊八蒜了。绿色的腊八蒜,寓意美好:象征着尽享环保的绿色生活和家人健康长乐。别看腊八蒜泡起来简单,可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要泡腊八蒜了。中医认为:普通大蒜性温,多食生热,且对局部有刺激,因此阴虚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但腊八蒜没有这些禁忌,腊八蒜的辣度比大蒜要降低许多,口感更宜于怕辣的人们接受,带有些许的酸味,更加开胃助消化,而杀菌的功能不减。 主料:香醋1瓶、大蒜十头。 做法:将密封玻璃盒洗净、沥干水分;将香醋倒入玻璃瓶内三分之二处后,倒...
-
解渴消暑 西瓜皮的食用方法
大地似火,西瓜是最解渴消暑的食物,只是可惜,瓜皮被人们随手丢掉了。 其实,西瓜皮的价值更高。西瓜皮又叫西瓜青,性凉,味甘,无毒,含瓜氨酸、甜菜碱、苹果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番茄红素、维生素C等,有清热解暑、润肺止咳、滋养胃阴、利尿止泻等功效,对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小便不利、大便溏薄、咽燥肿痛等症均有独特疗效,其清热解暑作用比西瓜瓤更好。比如心脏及肾脏性水肿患者,可用鲜西瓜皮100克煎汤服(干品用30-50克);风火牙痛患者,可取经日晒夜露之西瓜翠衣适量,研末后加少许冰片,涂搽痛处;高血压患者,用鲜西瓜汁或...
-
绿豆的几种简单食用方式
记得上大学那会儿,学校没有安装空调,一到夏天,无论在教室还是寝室都汗如雨下,热得心慌,烦躁不安,毫无食欲。不记得是谁家家长说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暑,于是,和室友们买来绿豆,加水用电饭煲慢煮,待绿豆完全煮烂后,加入白糖,将电饭煲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便一人一碗喝了起来,清爽可口,喝后也不觉那么渴了,心情也平静了许多。之后,我们几乎每天上午都会把绿豆汤熬好,中午喝上一碗。 其实绿豆的食疗方法还很多,除绿豆汤外,下面就介绍几种简单的食用方式。 绿豆粥 将绿豆洗净,加入少量水,水开后再煮5~10分钟,加入适量的水和米(...
-
小小地瓜 药用价值是巨大的
芋头,即红薯,亦称山薯、地瓜,饱含糖分、淀粉,所以,不管是切成片的地瓜干或者整块的地瓜,弄熟后,口感均感绵软香甜,备受乡人喜爱。 地瓜干稀饭,家乡人称为瓜干汤,上了年纪的人大都喝过,春夏之季,地瓜干早就在这之前晾晒好后收入家中,所以,地瓜干稀饭,是这两个季节的常见家常饭。把晒干的地瓜干清水洗净,水中泡软,等锅里的清水,被火灶里的玉米秸火,烧至大开时,倒入瓜干和绿豆,大火再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炖出香味,然后根据口味喜好,下入玉米面糊或荞麦面糊等,搅拌匀了,熬到饭香从锅盖缝隙里飘出为止。 地瓜干稀饭,多在春...
-
山药 现介绍几种既简便效果好的食用方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重视食粥养生,常在粥中会加入些补益药,其中山药就是常用的一味,在《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中他写道:“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这里的琼糜比喻精美的食品,睡前食山药煮制琼糜粥,无论是进食时间和品种,都有养生之功。 山药,又名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蓣的块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产于河南新乡地区者为佳。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补脾胃,益肺肾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纳差食少,腹胀便溏,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山药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