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152页
-
老人盗汗用药膳治
夜间睡眠时出汗,醒后汗止者,中医学称之为盗汗。不少老年人由于体质虚弱,易患盗汗症。据笔者临床验证,老年盗汗者服用药膳疗效甚佳。现将三款治盗汗药膳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供老年患者选用。 一、糯稻根泥鳅汤:糯稻根30克,活泥鳅鱼100克。先将泥鳅鱼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金黄色,再将糯稻根洗净后加清水2碗煮至1碗汤时,捞出糯稻根,然后放入泥鳅鱼共煮并调味,吃泥鳅鱼喝汤。此药膳具有滋补养阴、止汗之功效。主治老年人病后盗汗、肺结核盗汗。 二、核桃莲子糊:核桃仁、莲子肉各30克,黑豆、怀山药各 15克。将上述食材混匀,共研成细粉,...
-
介绍几款小儿夏季热药膳供选用
小儿夏季热是小儿夏季常见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炎夏暑气侵袭,故而发病。多在夏季温度高时发生,表现为上午热度高(38~39°),下午体温趋于正常。除了规律性发热,其他症状不明显,精神尚可,可能会有汗少,食欲稍差,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天气凉爽或将孩子转移到凉爽的环境中,症状就自然消失。所以入夏之后,应注意小儿饮食和营养,增强体质,保持住房空气流通与凉爽。孩子体温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并多喝点水。倘若平时能采用清热降火的食疗方调节,或适当选用一些中药足浴,则可有效地防治本病的发生。...
-
健脾补气 党参搭配黄芪日常调理饮用
人在上了年纪后,脾胃功能或多或少都会下降,不仅吃得少,消化吸收的营养也不足,容易出现身体乏力气虚,有时都懒得讲多几句话。乔志强表示,老人大多可以适当食用健脾补气的药材来食疗,其中党参搭配黄芪就非常适合老年人日常调理饮用。 搭配教一手 参芪瘦肉粥:党参10克,黄芪20克,瘦肉适量、小米适量。先将诸药用冷水泡透,然后加入放好水、瘦肉、小米的锅中,用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煨熬,至小米熟烂成粥即可,趁热空腹服,每日1次~2次。 党参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镇静的功效,适用干脾胃虚弱、气血两亏...
-
男性更年期的调理用食疗
对于男性更年期的调理不容忽视,要像给予女性更年期关怀一样关怀男性,在饮食生活和情绪上给予调理。男性更年期食疗调理可分以下三型。 一、肝肾阴虚型:症见头晕、耳鸣、心悸、潮热、心烦口干、多梦少寐、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 1.玄地乌鸡汤:玄参9克,生地15克,乌骨鸡一只(约1公斤)。将乌骨鸡去内脏、洗净、切块,与玄参、生地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炖熟,加盐调味后服食,吃鸡肉饮汤。 2.山药大枣煲瘦肉:山药30克,大枣20克 (去核),猪瘦肉O.1公斤,一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煲熟,加盐调味即可,吃山药、瘦...
-
诸葛亮巧用辣椒治风湿病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从荆州直取西川,夺取益州(今成都),刘璋被降。刘备之蜀兵大多来自中原地区和湖北荆襄人氏,但益州冬季霜雾迷漫,夏季雨水频繁,特殊的盆地气候,致使潮湿侵入人体关节,时间一久形成疾病。兵将反映关节酸痛、四肢无力、口淡舌腻、食欲不振。病号日益增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此时,随军大夫和社会医生诊治,药石用得不少,仍难除疾。益州城北防守大将张飞将病讯急报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四访百姓和当地名医,求得病因。此病乃是益州过于潮湿所引起的风湿病,三国时期,战争四起,医疗技术及手段限制,药物缺乏,好转缓慢。诸葛亮...
-
推荐几款夏季饮用的的解暑保健茶
炎炎夏日,小坐窗前,迎着习习的微风,喝一口清凉之茶,解去周身的暑热,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史小青主任医师就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夏季饮用的的解暑保健茶。 菊花荷叶茶:菊花10克、荷叶10克,开水冲泡,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用于血压偏高、低抗力低下、易出现头晕、胃口差的老人; 盐茶:食盐6克,茶叶适量,加开水500毫升,冲泡,凉后饮用,有祛热解暑,补液止渴作用; 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毫升开水冲泡,凉后饮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麦冬桔梗茶:麦冬、桔梗、沙参、天花粉、甘草适量,开水冲泡,对...
-
食物中毒用食物解毒
白萝卜解蘑菇中毒白萝卜其味甘辛,内含葡萄糖、氢化果酸、精氨酸、胆碱、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如与红糖适量一并煎取汁,分次饮用,可解蘑菇中毒,具有保肝排毒等功能。但要先洗胃,清除停留在胃内的有毒蘑菇后,及时采用本方法解毒排毒,才有治疗效果。 白菜解木薯中毒本品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少量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胃肠等功能。取白菜、白萝卜各1500克,用水洗净,捣取汁,加少量溶化了的红糖调味,当做饮料频频饮用,可解木薯中毒,减轻对肝脏功能的损害,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鸡蛋解汞中毒鸡蛋...
-
干燥综合征(SS)应用化气布津法治疗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除有明显的口干、眼干等干燥症状外,还可伴发其它脏器损害,如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萎缩性胃炎、肝脏损害等。目前本病病因不明,临床实践证明,笔者首次提出并应用化气布津法治疗SS可使患者病状有很大程度改善,疗效显著。 1.SS的根本病机 根据SS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学燥痹、燥证、消渴、燥毒、虚劳等范畴。历代中医学文献对以上病证的病因病机以燥邪致病和阴虚津亏论述为多。 如《灵枢&bu...
-
服用中成药巧选药引子
服用中药时,医生常常叮嘱病人放点药引为使,其实,服用中成药时用药引送服,其效更佳。中成药组方固定,不像汤药样能随症加减,所以加点药引送服,可引药归经,增强治疗效果。现将常用药引介绍如下,供选用。 米汤 能保护胃气,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故常用于补气健脾、利膈利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小米汤送服香连丸,大米汤送服八珍丸、人参养荣丸等。 藕汁 有清热止血作用,如用本品送服十灰丸、云南白药等,疗效甚佳。一般每次用半杯,约100毫升即可。 黄酒 黄酒可舒筋活络,散寒止痛,治疗腰腿痛、淤血疼痛、跌打损伤及血淤痛经、闭经等疾病的中...
-
中药服用时间与温度
很多中药对服用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而言,大多数中成药宜在饭前服用,但如果是含有一些对胃肠有刺激性或者带有消食作用的药剂,就应当调整到饭后服用了。此外,补益药、驱虫药宜在空腹时服用;镇静安神的药剂,在睡前半小时吃疗效最为明显;治疗慢性病的丸、散、膏、丹、酒剂应该每日定时送服;如果患的是急性疾病,服药就不要去拘泥于这些时间限制了。 中药汤剂通常将一剂分为二服或三服。病情紧急时可以选择一次服,有时根据需要,可隔四小时左右服用一次。如遇特殊情况,亦可一日连服两剂。另外,像治疗温病的退烧药可以选择一天数次;通便、清暑的药剂...
-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是我国的国宝,它有着许多奇妙而且特殊的作用,一味中药能治疗病理相反的疾病。如三七,有活血化瘀之功,然而其化中有止,并能止血;益母草能调经止血,然而其止中有化,又可活血通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药双相调节作用。 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揭开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奥秘,但人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索,部分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 药量不同,药物的效应不同。中药经常出现小剂量和大剂量药理作用相反的情况。川芎小剂量能使受孕子宫收缩加强,而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黄芪小剂量时能升血压,而大剂量时则降血压;大黄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释放影...
-
传统目诊理论及技术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 色、 形、 态变化来诊断 疾病的一种方法, 是中医望诊重要组成部分, 肇始于《黄帝内 经》 (以下简称《内经》 ) 。 两目通过众多经络的贯通, 与脏腑 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眼睛的生理病理特征是中医诊断疾病 的重要依据, 蕴含大量内在的疾病诊断信息, 且因其简单、 直 观、 易行而备受历代医家青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目诊理论 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中医目诊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1. 目诊的理论积累及临床基石的奠定 《阴阳脉死候》 《内经》首开目诊之先河。 《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