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 第43页

三 第43页

  • 脂肪肝三偏方

    脂肪肝三偏方

    脂肪肝偏方1   黄精15克,大米50克,陈皮2克(研末)。将黄精切细丝,冰糖适量同煮,用小火煮至米熟开花,粥稠见油,放入陈皮末,再煮片刻即可。每日1剂,早晚温服。1个月为1疗程。 脂肪肝偏方2   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山楂10克,当归6克,葛根12克,丹参15克,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周服5剂,连服4周。 脂肪肝偏方3   黄芩、柴胡、陈皮、法半夏、枳壳、枸杞子、白术、鸡内金、茯苓、泽泻、三棱、莪术、川断各10克,丹参、生山楂、决明子...

  • 肛周脓肿 三招消、托、补

    肛周脓肿 三招消、托、补

    肛周脓肿即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般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中医称之为肛痈。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老年、儿童时有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发病急,初期可以保守治疗,但也要做好手术的思想准备。 三招消、托、补 中医很早对肛周脓肿就有了认识,提出“醇酒厚味,勤劳辛苦,湿热瘀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致生肛痈”的发病机制,还提出以“消、托、补”三法指导肛周脓肿各个阶段的治疗。 早期多实...

  • 防治胆结 三款药膳

    防治胆结 三款药膳

      防治胆结石,除了接受治疗之外,以下三款药膳有助于改善症状。   热炒青萝卜   如果患者出现胁部痛或胁部胀、疼痛可牵引到肩背部、口苦、经常叹息、胃脘胀痛或胀满、舌红苔薄白等症状,这类型患者属肝胆气郁,适合食用热炒青萝卜。   做法:青萝卜250克、食用油适量,然后把萝卜洗干净、切成块状,放入锅子里加油炒熟后即可。   功效:萝卜性味辛甘、微寒,有理气降气、宽中利胆等益处。   黄酒炖猪肉   如果患者出现胁痛胁胀或胁肋灼热、心情烦躁、口苦口臭、容易发脾气、口渴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

  •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三甲散”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三甲散”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三甲散”一方在《温疫论》中原为温病后期而设,证见正气未复,余邪未尽,午后潮热,肌肤甲错,余邪胶固于血脉,治余邪清余热,通脉络和脏腑之用。根据这一用药机理,我想到今之肝硬化腹水乃是肝之失和、疏泄失常,致脉络瘀阻、水液代谢失...

  • 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

    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

    河南中医药大学张磊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7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内科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如下,供同行共研。 案一:邢某,女,52岁,于2016年8月8日初诊。26年前发现为乙肝大三阳,曾服中药调理三年,自感无不适后停药,后来曾断续服用过中药。今年出现纳少腹胀来诊,症见:纳呆,腹胀,乏力,右胁部疼痛。B超显示肝脏质地不均匀。入睡难,便溏,1天1次,小便正常,月经正常,舌质红,苔薄黄,...

  • 中成药加三七粉 治愈慢性尿道炎

    中成药加三七粉 治愈慢性尿道炎

    应用知柏地黄丸合三七粉治疗慢性尿道 炎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45例均为男性,年龄22~48岁,平均 36岁;病程6个月~5年;16例属前列腺炎引 起。 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程度的排尿时尿道内 不适、刺痛,有烧灼感或蚁行感,尿意不尽,不 耐劳倦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知柏地黄丸及三七粉治疗。 患者口服知柏地黄丸6克,三七粉3~5克,每 日2次,早晚空腹时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 个疗程。服用1个疗程未愈者可继续服药。经 3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观察期间不加用其...

  •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治方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治方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认为乙肝肝纤维化多因正气不足,湿浊邪毒或疫疠之毒乘虚而入,藏匿于肝;加之饮食失当,脾失健运,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内生湿热,酿生浊毒,熏蒸肝胆,肝病既久乘脾犯胃及肾,致肝、脾、肾俱损,在浊毒壅盛病理基础上,导致肝气郁滞、肝络瘀阻等证,从而形成本病。从微观辨证角度,依...

  • 防尿路结石复发有三招

    防尿路结石复发有三招

    尿路结石是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老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尿路结石(尤其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如果结石直径超过1厘米,对老人健康影响很大.可引起肾积水、尿毒症等.有的还需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以往患有尿路结石的老人来说,预防结石复发是当务之急。您不妨试试以下三招。 第一招:饮食赶走结石 常喝浓茶、果汁以及喜欢食用番茄、菠菜的结石病患者要注意,这些饮食中含有较多草酸,若摄人过多.容易形成草酸盐结石。还有一些食物.如牛奶、奶制品、精白面粉、巧克力及动物蛋白等,若摄入过多,会增加尿...

  • 李佃贵“三草”治肝病经验

    李佃贵“三草”治肝病经验

    李佃贵教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博士生导师。笔者有幸跟诊李佃贵教授学习数月,现介绍李佃贵教授治疗肝病所用一组角药,以供同道学习。“三草”即地耳草、垂盆草、龙胆草。李佃贵教授临床运用此角药治疗肝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地耳草 地耳草又称田基黄,为藤黄科植物的全草。味苦,性平,归肝、胆经。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治疗黄疸热淋,恶疮,肿毒,毒蛇咬伤。《中华药典》(2015版)载其煎服用量15~30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耳草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抗肝损...

  • 中药敷贴穴位妙治乙肝“大三阳"

    中药敷贴穴位妙治乙肝“大三阳"

    临床在常规药物治疗的 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穴位治 疗乙肝“大三阳”,取得较好疗 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0例均为乙肝大三阳患 者,肝功能化验全部正常, HBV—DNA阳性者49例;患者 年龄11岁~56岁;病程3个 月~10年;男36例,女24例。 二、治疗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药敷贴治疗。 敷贴方一:金银花、虎杖、苦参、田基 黄、丹参各50克,黄连、藿香各25克。 敷贴方二:何首乌50克,五味子、当 归、沙苑子、赤芍、党参各25克,肉桂10 克...

  • 三七具有毒性 不可逆的肝损伤

    三七具有毒性 不可逆的肝损伤

    今年59岁的王大妈这几天突发腹痛、腹胀难忍来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她的肝肿大,大量腹水,肝密度不均匀,肝静脉显示不清,该院放射科朱主任高度怀疑是肝小静脉闭塞症,询问病史后得知王大妈一直都有腰腿痛的老毛病,最近半年听说用土方土三七泡制的药酒治疗效果不错,就一直坚持服用。临床医师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确诊为肝小静脉闭塞症,病情十分危重,经过多学科的联合治疗,病情最终得到了控制。 肝小静脉闭塞症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肝损伤,最终造成肝静脉阻塞,严重的导致肝衰竭。患者表现为肝脏肿大,右上腹痛、腹水、黄疸...

  • 三七花茶清热护肝

    三七花茶清热护肝

    三七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称,清代 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 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三七根 茎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和活血的功效,用于 便血、外伤出血等,三七花也可以泡茶喝,有 镇静安神、抗炎镇痛、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 功效。三七花茶对高血压、偏头痛、失眠等病 症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还可以止血、止痛、 增强免疫力。 一般用法是取3~5朵直接用一杯(200 毫升左右)外水冲泡,放至适宜温度后喝。需 要注意的是...

  • 介绍治肝三十法

    介绍治肝三十法

      开栏的话:自20世纪80年代,陈可冀院士率领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们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整理研究了3万余件清宫原始医药档案,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后出版了系列著作。近年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可冀名医传承工作室”,又深入总结其证治规律及诊疗经验,突出实用性,出版了便于临证参考的《清宫医案精选》。这是对以往清宫医案研究的延伸和提炼。为便于学习名医经验,今开设“清宫医案精选”专栏,介绍医案中的有效方剂及遣方用药规律,为广大读者服务。...

  • 癃闭 病在三焦气化 隔药灸脐法

    癃闭 病在三焦气化 隔药灸脐法

    汪某,男,79岁,2013年2月9日初诊。不小心倒地趴卧3小时,家人发现后去医院检查无骨折,回家后当晚尿急尿痛,点滴而出,茎中如刀割,次晨滴沥不通,即刻住院,入院后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插导尿管3次均未成功,病人不同意做造瘘术,遂邀请中医会诊。刻下患者虽年逾古稀,但体健偏胖,小便难出,努挣滴沥,小腹鼓胀疼痛,口渴口苦而干,大便也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滑数。 中医诊断:癃闭。此乃膀胱湿热充斥,三焦闭塞,加之跌扑就卧之后,气滞血瘀,肺气闭阻失宣,则水道不通而成癃闭。此是癃闭实证,急当清热利湿通...

  • 防治术后肠粘连、尿潴留三法

    防治术后肠粘连、尿潴留三法

    肠粘连、尿潴留等都是外科 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最常 见的并发症。手术后数小时,采 用如下几种简易方法,有助于预 防成减轻此类术后并发症. 1.吴茱萸生萎炒热敷术 后3~6小时,以吴茱萸90克, 用锅炒烫,将生姜30克捣烂取 汁,涂患者腹部,随后用纱布包 裹炒热的吴茱萸,从右下腹至 上腹,再至左下腹,反复热敷, 每次约10分钟。吴茱萸可多次 使用。此法具有防止肠粘连、促 进肛门排气,止腹痛之功效。 2.大蒜敷脐部术后6小 时,用去皮大蒜100克.捣成泥 状,敷于脐周,上敷热水袋30 分种,热水袋温度保持在50...

  • 肺脾肾三脏同治 愈小便不禁

    肺脾肾三脏同治 愈小便不禁

    许某某,女,59岁,2017年4月18日初诊。诉小便不自觉遗出近6年。患者6年来小便失控,逐渐加重,竟至不自觉而遗出,因此隐疾,颇为自卑,不敢与人交往。屡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平时腰膝酸困,手足发热,而冬时手足发凉,神色惨淡,舌红少苔,脉沉细。 诊断 小便不禁。 辨证 肾虚不固,阴阳两虚。 治则 补肾固摄,滋阴益阳。 方药 熟地24克,山芋肉12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芡实15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15克,合欢皮15克,石菖蒲15克,益智仁...

  • 肾病从肝论治三法

    肾病从肝论治三法

    肾脏疾病病因繁杂,病程迁延,治法上多从脾肾论治,贯以健脾肾、清湿热、化瘀毒立法,仍有部分患者临床疗效欠佳或难痊愈、频繁复发。笔者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肾脏病不仅责之肺、脾、肾,肝失疏泄亦为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肝脏在水肿病的发病和诊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强调从肺脾肾三脏论治的同时也应重视调肝,尤其对于难治性肾病,在采用常规的健脾利水、温阳补肾等治法乏效时,可从肝治。 《黄帝内经》率先指出从辛、酸、甘治肝三原则,即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为后世治肝诸法的基础。临证以调肝治肾立法,首辨标本缓急、兼...

  • 下元不固尿失禁 昆仑三阴交建奇功

    下元不固尿失禁 昆仑三阴交建奇功

    尿失禁在临床上以神志清醒时尿液不能自控而流出为特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虚、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膀胱约束无权,或脾肺气虚、脾失健运、上虚不能制下,或火热郁于下焦、湿热蕴结、脉络遇阻、膀胱气化失司、开合失职而致小便失禁。 辨证要点 肾气不足:畏寒肢冷,白天尿频,夜尿尤频并逐渐加重,下元不固,气化失司,开合失职,小便失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肺脾气虚:脾失健运,上虚不能制下,尿频以致失禁,每遇咳嗽、打喷嚏、惊吓,尿液不自主流出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

  • 烫烧伤治疗三验方

    烫烧伤治疗三验方

    1.紫珠吒麒干,研末。用时取药末适量与麻油调敷患处,如创面已感染,先清创,撒上药末,纱布包扎。每日或隔日1换,一般2~7日可愈。 2.将罂粟壳30克浸入芝麻油中4小时,文火煎枯滤清,下蜂蜡9克,倒入碗中,待碗周边药汁将凝时,下轻粉细末5克,调匀。用时先将患处水泡挑破,敷药膏,纱布包扎,每日换药2次,一般2~5日可愈。 3.苍术适量烘干研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成稀糊状,取药糊涂敷在烫伤部位,每日3次,直至痊愈。...

  • 基于三焦理论探讨肾纤维化病机

    基于三焦理论探讨肾纤维化病机

    肾纤维化是多种病因诱导细胞因子过度表达而导致间质细胞增殖、代谢失调、过量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积聚、肾脏结构破坏及功能丧失的病理过程, 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改变和共同通路。中医学中未见“肾纤维化”之病名或病症, 但依其致病特点以及所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为“肾劳”“癃闭”“肾风”“关格”“溺毒”等范畴[1]。中医认为肾纤维化病位在肾, 核心病机在于肾络痹阻, 病理性...

  • 颈椎三步保健操

    颈椎三步保健操

    近日,颈椎三步保健操获得广东省优秀科普作品大赛三等奖,相关视频在腾讯网上热播,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本文对这一特色、简单、实用的保健操做一介绍。 《颈椎三步保健操》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梁德教授指导,江晓兵副教授创立,主要针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低头族”和高发的颈椎病现象。江晓兵副教授在颈椎专病门诊为大量颈椎病患者实施手法治疗,并总结出最有效的手法步骤。同时,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习惯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与大多数颈肩痛相关的主要不良姿势为“低头含胸&rdquo...

  • 中医颈椎病 三分治七分养

    中医颈椎病 三分治七分养

    31岁的张静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最近1个月因教学作业忙,电脑运用特别多,颈椎出了问题,颈部痛苦头晕,右臂膀还感到麻痹,让她很受折磨,心情十分抑郁,到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经查体并拍X线片检查,显现颈椎弧度反曲,颈椎不稳,椎间隙变小,确诊为颈椎病,主张采用中医疗法。 比较一般人群,“教师”这一集体颈椎病发病率高出约1倍,归于名副其实的职业病,病因首要有伏案作业时刻长、电脑运用多、健身运动缺乏、自我保健认识弱等。因为颈椎是由7节呈竹节样椎骨构成呈C形弧度的结构,上接头部,下连躯干,承担着头...

  • 日常保护膝关节三注意

    日常保护膝关节三注意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据统计,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其中1.9亿患骨关节炎,超过1650万人患类风湿关节炎。在亚洲,每6个人中就有1人患上关节炎这种头号致残疾病。有资料显示,关节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13%,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骨关节炎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膝关节是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之一,因此如何保护好膝关节的健康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 保护膝关节不等于多休息少活动 运动和久坐到底哪个更伤关节?最近,国外医学期...

  • 腰椎不适:手三里穴、肩井穴、后溪穴

    腰椎不适:手三里穴、肩井穴、后溪穴

    颈肩/腰椎不适——手三里穴、肩井穴、后溪穴 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经常打电脑、驾车的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颈、肩、背以及肘、腕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症状。这主要是因为颈背部以及上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组织紧张,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不注意保暖,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从而使颈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按摩或敲击以下穴位,会有不错的疗效。 手三里 :位于肘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尽头两指宽处。敲击方法:左手握空心拳敲击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过大。每次敲击100下左右,敲击中可有意...

  • 介绍毛德西治疗颈肩腰腿痛“三味方”20首

    介绍毛德西治疗颈肩腰腿痛“三味方”20首

    毛德西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60年,学验俱丰。临证推崇经方、善用经方,以经方简而效特点,经临床应用总结,制定“三味方”数十首,并善用“三味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师从毛德西教授,受益匪浅。今特介绍其治疗颈肩腰腿痛“三味方”20首,以飨读者。 三藤汤 (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 藤类药物可通经入络,有祛风湿、止痹痛、舒经...

  • 外治法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

    外治法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

    中医外科外治法是运用药物和手术,直接施于患者机体外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赵尚华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周围血管病、乳腺病及部分肿瘤病的中医治疗。赵尚华认为外治法的运用同内治法一样,也要进行辨证论治。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过程、不同证候而选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在疮疡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初期、成脓期和破溃期,外治法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兹将临床常用而有实效的方法简述如下: 箍围消散法 箍围消散法:运用活血、行气、祛风、解毒、消...

  • 苏氏骨科传承三百年

    苏氏骨科传承三百年

    “他人高袍长,干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他手下的大夫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分筋动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刻心明眼亮。忽然双手似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这是冯骥才所著《俗世奇人》中的一段话,文中的“他”名叫“苏七块”,原型就是民国时期天津市苏氏骨科的传人。近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氏...

  • 风湿痹痛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 医治验方

    风湿痹痛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 医治验方

    活麻草又叫大蝎子草。风湿痹痛(又称着痹)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体现肢体痛苦酸困、把柄不移的一类痹证,此证类似于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下面介绍一个用鲜活麻草外扫医治着痹的验方。 办法:采摘一把活麻草叶子,用厚布包住茎杆,以叶片重复擦扫把柄,两天1次,连用6~14次,可治风湿痹痛。 活麻草为荨麻科蝎子草属的植物,又叫红藿毛草、火麻草,四川及云贵等地称之为“活麻”。在民间,活麻草可作蔬菜食用,鲜品或晒干能当药看病。中医认为活麻草味苦、辛、凉,小毒,主要有祛痰、利湿、解...

  • 痿证三甲复脉汤

    痿证三甲复脉汤

    治疗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辨证精的,发药稳当,如目中的。守方看似简单,做到绝非易事。复诊之时,患者说药以中病,继续守方服用,自是轻而易举。倘若药后无效,或收效甚微,甚或加重,患者求效心切,守方不变就显得太困难了。尤其难以处理的是,药后不仅未效,反而出现某些“反应”,患者心存疑虑,医者心中无数,于是赶紧“更方”,有的甚至将正确的处方改错。因此,当病人反映药后效果不佳或有不良“反应”时,一定要心有定见,不能为药后有小“反...

  • 不宁腿“不安腿综合征”三步缓解

    不宁腿“不安腿综合征”三步缓解

    有些人一到晚上要睡觉了,就感觉小腿有怪怪的感觉,或酸、或胀、或烧灼感、或疼痛,说不上来的不舒服感令人难以忍受,甚至需要下床活动活动,或者用手按摩按摩,才会好一点儿。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患上了“不宁腿综合征”,又叫“不安腿综合征”,在中老年人群更多见。 症状特点 腿部不适:感觉自己的腿有酸胀,又痒又麻,无处安放的感觉或有紧绷、拉扯和跳动感。有时也会发生在手臂和头部。通常这种现象发生在双侧肢体,也有只表现在一侧的情况。 越休息越不舒服:所有的症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