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43页
-
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
河南中医药大学张磊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7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内科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选取张磊治疗乙肝的三则病案分享如下,供同行共研。 案一:邢某,女,52岁,于2016年8月8日初诊。26年前发现为乙肝大三阳,曾服中药调理三年,自感无不适后停药,后来曾断续服用过中药。今年出现纳少腹胀来诊,症见:纳呆,腹胀,乏力,右胁部疼痛。B超显示肝脏质地不均匀。入睡难,便溏,1天1次,小便正常,月经正常,舌质红,苔薄黄,...
-
中成药加三七粉 治愈慢性尿道炎
应用知柏地黄丸合三七粉治疗慢性尿道 炎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45例均为男性,年龄22~48岁,平均 36岁;病程6个月~5年;16例属前列腺炎引 起。 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程度的排尿时尿道内 不适、刺痛,有烧灼感或蚁行感,尿意不尽,不 耐劳倦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知柏地黄丸及三七粉治疗。 患者口服知柏地黄丸6克,三七粉3~5克,每 日2次,早晚空腹时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 个疗程。服用1个疗程未愈者可继续服药。经 3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观察期间不加用其...
-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治方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认为乙肝肝纤维化多因正气不足,湿浊邪毒或疫疠之毒乘虚而入,藏匿于肝;加之饮食失当,脾失健运,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内生湿热,酿生浊毒,熏蒸肝胆,肝病既久乘脾犯胃及肾,致肝、脾、肾俱损,在浊毒壅盛病理基础上,导致肝气郁滞、肝络瘀阻等证,从而形成本病。从微观辨证角度,依...
-
防尿路结石复发有三招
尿路结石是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老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尿路结石(尤其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如果结石直径超过1厘米,对老人健康影响很大.可引起肾积水、尿毒症等.有的还需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以往患有尿路结石的老人来说,预防结石复发是当务之急。您不妨试试以下三招。 第一招:饮食赶走结石 常喝浓茶、果汁以及喜欢食用番茄、菠菜的结石病患者要注意,这些饮食中含有较多草酸,若摄人过多.容易形成草酸盐结石。还有一些食物.如牛奶、奶制品、精白面粉、巧克力及动物蛋白等,若摄入过多,会增加尿...
-
三七具有毒性 不可逆的肝损伤
今年59岁的王大妈这几天突发腹痛、腹胀难忍来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她的肝肿大,大量腹水,肝密度不均匀,肝静脉显示不清,该院放射科朱主任高度怀疑是肝小静脉闭塞症,询问病史后得知王大妈一直都有腰腿痛的老毛病,最近半年听说用土方土三七泡制的药酒治疗效果不错,就一直坚持服用。临床医师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确诊为肝小静脉闭塞症,病情十分危重,经过多学科的联合治疗,病情最终得到了控制。 肝小静脉闭塞症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肝损伤,最终造成肝静脉阻塞,严重的导致肝衰竭。患者表现为肝脏肿大,右上腹痛、腹水、黄疸...
-
癃闭 病在三焦气化 隔药灸脐法
汪某,男,79岁,2013年2月9日初诊。不小心倒地趴卧3小时,家人发现后去医院检查无骨折,回家后当晚尿急尿痛,点滴而出,茎中如刀割,次晨滴沥不通,即刻住院,入院后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插导尿管3次均未成功,病人不同意做造瘘术,遂邀请中医会诊。刻下患者虽年逾古稀,但体健偏胖,小便难出,努挣滴沥,小腹鼓胀疼痛,口渴口苦而干,大便也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滑数。 中医诊断:癃闭。此乃膀胱湿热充斥,三焦闭塞,加之跌扑就卧之后,气滞血瘀,肺气闭阻失宣,则水道不通而成癃闭。此是癃闭实证,急当清热利湿通...
-
防治术后肠粘连、尿潴留三法
肠粘连、尿潴留等都是外科 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最常 见的并发症。手术后数小时,采 用如下几种简易方法,有助于预 防成减轻此类术后并发症. 1.吴茱萸生萎炒热敷术 后3~6小时,以吴茱萸90克, 用锅炒烫,将生姜30克捣烂取 汁,涂患者腹部,随后用纱布包 裹炒热的吴茱萸,从右下腹至 上腹,再至左下腹,反复热敷, 每次约10分钟。吴茱萸可多次 使用。此法具有防止肠粘连、促 进肛门排气,止腹痛之功效。 2.大蒜敷脐部术后6小 时,用去皮大蒜100克.捣成泥 状,敷于脐周,上敷热水袋30 分种,热水袋温度保持在50...
-
肾病从肝论治三法
肾脏疾病病因繁杂,病程迁延,治法上多从脾肾论治,贯以健脾肾、清湿热、化瘀毒立法,仍有部分患者临床疗效欠佳或难痊愈、频繁复发。笔者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肾脏病不仅责之肺、脾、肾,肝失疏泄亦为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肝脏在水肿病的发病和诊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强调从肺脾肾三脏论治的同时也应重视调肝,尤其对于难治性肾病,在采用常规的健脾利水、温阳补肾等治法乏效时,可从肝治。 《黄帝内经》率先指出从辛、酸、甘治肝三原则,即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为后世治肝诸法的基础。临证以调肝治肾立法,首辨标本缓急、兼...
-
下元不固尿失禁 昆仑三阴交建奇功
尿失禁在临床上以神志清醒时尿液不能自控而流出为特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虚、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膀胱约束无权,或脾肺气虚、脾失健运、上虚不能制下,或火热郁于下焦、湿热蕴结、脉络遇阻、膀胱气化失司、开合失职而致小便失禁。 辨证要点 肾气不足:畏寒肢冷,白天尿频,夜尿尤频并逐渐加重,下元不固,气化失司,开合失职,小便失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肺脾气虚:脾失健运,上虚不能制下,尿频以致失禁,每遇咳嗽、打喷嚏、惊吓,尿液不自主流出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
-
腰椎不适:手三里穴、肩井穴、后溪穴
颈肩/腰椎不适——手三里穴、肩井穴、后溪穴 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经常打电脑、驾车的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颈、肩、背以及肘、腕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症状。这主要是因为颈背部以及上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组织紧张,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不注意保暖,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从而使颈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按摩或敲击以下穴位,会有不错的疗效。 手三里 :位于肘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尽头两指宽处。敲击方法:左手握空心拳敲击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过大。每次敲击100下左右,敲击中可有意...
-
外治法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
中医外科外治法是运用药物和手术,直接施于患者机体外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赵尚华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周围血管病、乳腺病及部分肿瘤病的中医治疗。赵尚华认为外治法的运用同内治法一样,也要进行辨证论治。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过程、不同证候而选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在疮疡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初期、成脓期和破溃期,外治法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三大法。兹将临床常用而有实效的方法简述如下: 箍围消散法 箍围消散法:运用活血、行气、祛风、解毒、消...
-
风湿痹痛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 医治验方
活麻草又叫大蝎子草。风湿痹痛(又称着痹)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体现肢体痛苦酸困、把柄不移的一类痹证,此证类似于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下面介绍一个用鲜活麻草外扫医治着痹的验方。 办法:采摘一把活麻草叶子,用厚布包住茎杆,以叶片重复擦扫把柄,两天1次,连用6~14次,可治风湿痹痛。 活麻草为荨麻科蝎子草属的植物,又叫红藿毛草、火麻草,四川及云贵等地称之为“活麻”。在民间,活麻草可作蔬菜食用,鲜品或晒干能当药看病。中医认为活麻草味苦、辛、凉,小毒,主要有祛痰、利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