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 第47页

三 第47页

  • 三叉神经痛是我自创方

    三叉神经痛是我自创方

      张老三,男,63岁,本来是一位性格开朗的人,整天乐呵呵的,近来却变得愁眉苦脸。原来是他一张口,面部就剧痛难忍,有时洗脸、漱口、刷牙、刮胡子,或者被冷风一吹,甚至走路震动了一下,面部就出现如电击、似刀割、像针刺一般的感觉,苦不堪言。此症发作时间没个定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痛几秒钟就过去了,有时却痛上几分钟、十几分钟不等,一侧面部也时常发生痉挛性抽搐,眼睛充血发红,流鼻涕流眼泪。张老三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他在面部剧痛的同时,也感到左侧上牙痛,所以他误以为是牙痛,三个月之内拔掉了3颗上牙。但&ldq...

  • 刘茂林 主治胃脘痛方 三花四消饮

    刘茂林 主治胃脘痛方 三花四消饮

      刘茂林,男,1937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主编《金匮阐要》《高等中医应试指南(针灸学)》,参编中医论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临床近50年,以治疗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特长,创立新方近20首,治疗胃脘痛的“三花四消饮”便是其中之一。   组成:代代花8克,厚朴花8克,...

  • 萎缩性胃炎一般可分以下三种证型治疗

    萎缩性胃炎一般可分以下三种证型治疗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临床以胃阴不足证为多见,发病原因与饮食有关,平素饮酒,进食辛辣肥甘炙煿,暴饮暴食,或久服刺激性强的药物,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治宜酸甘化阴,养胃理气止痛。萎缩性胃炎一般可分以下三种证型治疗。   胃阴虚型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脘痛,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方药:乌梅10克,沙参15克,玉竹12克,石斛15克,麦冬12克,莲子12克,扁豆12克,竹叶10克,栀子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

  • 缓解胃痛三法

    缓解胃痛三法

    跪坐前倾 患者双膝跪在床上,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床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然后放松,再将上半身向前倾,双手撑住床面,保持30秒,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胃胀气、胃肠痉挛及腹泻等。 俯位仰身 趴在床上,全身放松,双腿伸直,手臂弯曲,双手掌心向下平放,与肩齐平,肘部夹紧,靠近身体。用双手支撑上身,抬起头、胸部,双腿保持伸直不动,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此法能消除胀气、解除因...

  • 三法治腹泻

    三法治腹泻

      2001年秋,有一中年妇女,患腹泻终年累月不愈,经余诊断,立法以消导、渗利、疏肝、健脾、暖肾,升提温补,均未见效,余茫然不知所措,求教于家父。父亲深思片刻云:患腹泻者,大多在初病之时,必有食物积滞于肠,久之致中焦脾胃渐亏,运化无权,以致所进食物难以消化,从而形成食积。故腹泻早期常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胃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积滞丛生。陈积未去,新积又生。积滞与肠胃不健互为影响,循环往复,由此而脾虚及肾,而成肠滑不禁,腹泻难愈。故可认为积滞乃起病之因。治疗应“必伏其所主,...

  • 中医夏秋泄泻常分为三种类型

    中医夏秋泄泻常分为三种类型

      夏季是泄泻的好发季节,中医认为夏秋泄泻常分为三种类型,是湿热型、寒湿型和脾虚型,要明辨证型,才能有目的地用药,效果也才会好。   湿热型   腹痛、泻下急迫,大便成黄褐色、味臭,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舌苔黄腻、舌质红,这种类型的腹泻应选服黄连素片和香连片,饮食上佐以薏苡仁粥。   寒湿困脾型   多因生冷饮食所致,泄泻清稀甚则水样便,可有腹痛肠鸣、脘闷少食等,舌苔白腻,脉濡缓。可选用白术丸和藿香正气丸治疗。另外,饮食上佐以山药、薏仁米粥,可健脾利湿止泻。   脾虚型   其大便时溏时泄...

  • 主治胃呆 脾湿不思饮食 藿香三味饮

    主治胃呆 脾湿不思饮食 藿香三味饮

    藿香三味饮的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8克。 加减:烧心,加黄连6克,吴茱萸3克;胃痞满,加代代花10克,厚朴花10克,莪术6克;口淡无味,加乌梅10克,生麦芽15克。 功效:芳香化湿,开胃进食。 主治:胃呆,脾湿不思饮食,口中粘腻,或口中有秽浊之气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每次煎15分钟,过煎则药性易挥发。以饭前服用为好,两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用。 方解: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原因有外因,有内因,更多的是饮食因素。饮食中的湿浊、油腻、甜腻等,均可伤及脾胃,使其脾...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朴20克,炒枳实12克,生大黄8克,火麻仁30克,甘草5克。1剂,水煎服。   上方服第一煎,当天夜晚则腹胀痛已,早起如厕泻出大量黑便,神清气爽。   按:对于腹部病变,笔者认为一定要腹诊,如按压腹部无明显不适,甚至按压觉舒,则为虚证;如果按压腹部则胀痛加重,此为阳明腑实证,当下之。笔者腹胀痛按压痛甚当为...

  • 胃病患者适宜的饮食原则 五宜三忌

    胃病患者适宜的饮食原则 五宜三忌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胃病患者在正确治疗的同时,还要遵守适宜的饮食原则,才能使胃病减少复发,尽快向愈。胃病患者适宜的饮食原则是:五宜三忌。   饮食宜清淡 淡味饮食最养胃,清淡的素食宜于消化吸收,不仅有利于病胃的恢复,也利于长寿。新鲜蔬菜、五谷都是素食健胃佳品。在饮食养生中,食粥为人们喜爱和重视。清·石成金说:“清晨食白粥,最能畅胃气,生津液,大补于人。”   饮食宜精少 精,是指胃病之人不宜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尤其消化不良的病人。消...

  • 经期大便泄泻 临床三型辨治

    经期大便泄泻 临床三型辨治

      妇人每值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亦称“经来泄泻”。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以下三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脾胃虚寒型症见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冷痛,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宜补脾温中,除湿止泻,方用理中丸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益母草等。   肝郁脾虚型症见经行之际腹痛即泻,泻后痛止,或胸胁胀痛,烦躁易...

  • 五更泻 以三味止泻散治之

    五更泻 以三味止泻散治之

      1980年前后笔者回家探亲时,邻居一位30岁上下的男患者前来求治。他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形寒肢冷,浑身乏力,舌苔淡白,脉象沉细。1米70的个头儿,体重尚不足100斤,难以胜任农活之重,只能在家中坐吃山空。询之,则曰患五更泻已十多年,每天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已经四处投医,花了上万元,痼疾依然如故。   诊之为五更泻,处以三味止泻散治之。用石榴皮、茯苓、白术各50克,共研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服10克。患者连服10天,脐腹已不作痛,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0天,大便正常,饮食增加,体力渐...

  • 胃病中医治法三步走

    胃病中医治法三步走

      天津中医药大学哈荔田教授不仅是妇科泰斗,对内科亦颇有研究。他特别重视脾胃的调养,治疗许多疑难病多有卓效。笔者兹就其治疗脾胃病经验做一简要介绍。   对脾胃病的认识   脾胃相辅治疗各异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与胃关系密切,但脾与胃生理特点不同,其治疗原则与用药亦不相同。   脾司中气,其性主升,又为阴土,易损阳气,治疗多健脾祛湿,用药多以温阳益气、升清化湿祛秽之药为主。温阳药如炮姜、艾叶等;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扁豆等;升清药如柴胡、葛根、升麻等;化湿...

  • 胃寒冷痛三法可治

    胃寒冷痛三法可治

    许多老年人本来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外受寒邪,易致胃寒冷痛、腹胀、呃逆等多种不适。中医治疗胃寒有多种方法,且疗效不错,现介绍如下。 一、热熨法生姜30克剁碎,莱菔子100克,同放人锅内炒热后用布包裹,熨胃脘部,每次20分钟。对胃部受寒引起的胃痛、腹胀有良效。 二、药饮法高良姜10克,陈皮9 克。上两味药水煎20分钟,取药汁200 毫升,温热饮服,一次喝完。能祛寒邪、暖脾胃、止疼痛。 三、点按法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为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降逆、止呕、止痛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心痛等。因受凉引起...

  • 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

    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

      《伤寒论》里有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分别是葛根黄芩黄连汤(简称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这三个方子在临床上使用的几率很高,这是因为大肠热比较多见的缘故。   大肠有热可致大便不调   大肠,中医称为“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指大肠是主管传导糟粕的。大肠将小肠吸收后的水谷糟粕中的水分再吸收,使之变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如大肠有热,就会出现大便的异常,表现为两类现象:一是热注大肠后,迅速地损伤大肠的阴津,而由热化燥,表现为大便秘结;一是热在大肠,由于热性急速,使大肠...

  • 预防大肠癌 每天吃三种高纤维果蔬

    预防大肠癌 每天吃三种高纤维果蔬

    大鱼大肉、精细饮食、缺乏运动…百姓不良生活方式让肠道交通“拥堵”的不堪重负。而肠道“拥堵”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大肠癌的发生。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顾晋提醒,三十岁后最好每年一次肠道体检、每天运动三十分钟,同时,还强调每天三种高纤维果蔬。 很多大肠癌患者的饮食结构都不合理,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吃的太细,容易产生便秘,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毒素就更容易被肠道吸收,从而引起病变。因此,预防大肠癌要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多吃粗纤维...

  • 治腹部痞满隐痛 方药三才汤加减

    治腹部痞满隐痛 方药三才汤加减

    张某,男,24岁。 主诉:脘痞、纳差5月。 现病史:患者于5月前进食火锅后出现上腹部痞满,隐痛,食欲减退。症状逐步加重,6月初在某医院行胃镜检查,报告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口服,效果不佳,就诊中医,现症见:精神萎靡,形体羸瘦,怠倦乏力,口唇干燥,腹平软,左上腹压痛,舌红少苔,脉弦细。 中医辨证:胃气阴两伤。 治法:补益气阴。 方药:三才汤加减 组成:人参10克,天冬6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天花粉10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

  • 三九白痰多饮干姜茶

    三九白痰多饮干姜茶

    三九天阴寒之气较重,加之老年人阳气不足,容易出现咳吐白痰的症状,可用干姜茶来治疗 取干姜、炙甘草(药店有售)各6克.以沸水 250毫升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剂。 中医学认为,于姜可以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甘草有健脾益肺、温中散寒之功.二者合用能够补益肺肾、化痰蠲饮、 (中医硕士 苏全新)...

  • 有氧疗法治肺结核疗效好(三)

    有氧疗法治肺结核疗效好(三)

    三、肺结核体疗操 患者经过初愈期疗法后,持续2-3个月综合观察,验证病情稳定,适合系列运动疗法负荷,且无生理反应,便可选练以下不同体位有氧体疗操。 疗操一:并腿站立,两手位于体侧,两眼平视。1.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下),左腿上摆,吸气。2.两手随即在左腿下击掌一次(呼出“嗨”音),呼气。并还原成站立。3—4同1—2,两腿各重复7—8次。 提要:击掌与“嗨”音同时配合完成,呼气与“嗨”音伴随而出,声、气宜连贯...

  •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 取小茴香50克,在锅中小火翻炒至温热,取出装入布包中,外敷胃部。热敷时要注意掌握温度,既要防止烫伤皮肤,又要使胃部有温热感。一般,热敷10分钟即可缓解胃痛,可以一直热敷到不...

  • 风热风燥犯肺型气管炎三偏方

    风热风燥犯肺型气管炎三偏方

      1.沙参20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川贝母10克,天花粉15克,苦杏仁10克,百合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肺阴亏虚型气管炎。   2.霜桑叶15克,菊花15克,连翘20克,薄荷6克(后下),芦根2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热犯肺型气管炎。   3.桑白皮12克,黄芩15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浙贝母10克,栀子9克,淡豆豉6克,麦冬、天冬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燥伤肺型气管炎。...

  • 夏治“老慢支”三法

    夏治“老慢支”三法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银发族常见病,夏季一般很少发作。但按照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以及“缓则治其本”的治则,夏季恰恰是治疗 “老慢支”的好时机。 在炎热的夏季,虽然大多数患者没有咳嗽、咯痰等气管炎症状,表面上与正常人无异,但实际上气道内的慢性炎症并没有控制,“病根”并没有清除,所以必须积极进行“治本”。中医认为,老慢支虽然病在肺系,但日久必然会导致肺、脾、肾三脏的虚衰,所以在缓解期需要按以下三法调治...

  • 收集民方三则:肠炎 慢支 尿结石

    收集民方三则:肠炎 慢支 尿结石

    治慢性肠炎:人参6克,当归、木香各9克,白术、肉豆蔻、诃子各12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白芍15克,罂粟壳20克,赤石脂30克,吴茱萸6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忌酒、生冷、鱼腥、油腻。 治慢支咳喘:辣椒(以味辣者为佳)50克,田基黄30克,大黄5克,连翘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治尿路结石:马蹄金60克,天胡荽30克。水煎服,每日2剂。...

  • 三方缓解风寒咳嗽症

    三方缓解风寒咳嗽症

    天气乍暖还寒,容易受寒,引起咳嗽,下面三方可缓解风寒引起的咳嗽症。 红糖姜枣汤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水3碗一起煎至过半。趁热服用,服后出微汗即愈。功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等。 萝卜葱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水3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下。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萝卜蜂蜜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在碗里,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服...

  • 肺病常用对药三款

    肺病常用对药三款

    旋覆花配代赭石 旋覆花配代赭石出自《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花入肺、肝、胃经,苦辛而咸,下气消痰,降气行水。代赭石重镇降逆,《长沙药解》谓之“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二者相伍,对肺气不降、痰浊、水饮蓄积、胸膈滞塞,气机不畅所致的咳嗽、痰多黏稠、气逆作喘之症常可以配伍桑白皮、杏仁、苏子等有效。祝谌予教授多用二者治疗肺胃气逆所致的哮喘、咯血、呃逆、呕吐等疾患。《方药妙用》记载用旋覆花、代赭石配伍人参、半夏、甘草...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制疾病负担、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   COPD属于中医“喘证”、“肺胀”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咳喘,迁延失治,以致肺、脾、肾三脏气虚。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故易为外邪所侵,气虚推动无力,津液输布失常则痰浊内生、行血无力,以致瘀血阻络,痰浊、瘀血蕴结...

  • “慢支”分三期食疗

    “慢支”分三期食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患。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它是由于病人抵抗力降低,支气管反复感染所致。在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最为多见,从病程可分三期。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痰,痰量骤增,伴有发热、血中白细胞增加,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显著加剧;慢性迁延期,指脓性痰已消除,但咳、痰、喘仍频多,1个月后仍未复原到发作前水平:临床缓解期.指经治疗后仅有轻微咳嗽和少量咯痰。食疗在慢性支气管炎三期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急性发作期,以药物治疗为主,食疗为辅;慢性迁延期,食疗与药疗并重;临床...

  • 润肺止咳治咳嗽有痰 三药粥

    润肺止咳治咳嗽有痰 三药粥

      参芪山药粥   材料党参、黄芪各15克,山药半斤,糯米50克。   做法把党参、黄芪洗净,加5碗水煮约一小时,捞去药渣,再放入切片山药与糯米,熬煮约30分钟。   功效有助于补肺、健脾、益气,改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便溏腹泻等症状。   杏仁川贝百合粥   材料杏仁、百合各30克,川贝15克,糯米50克。   做法把杏仁、川贝、百合洗净,加适量水煮约1小时,捞去药渣,再放入糯米,煮约30分钟。   功效可降气、润肺,止咳,改善咳嗽有痰、胸闷少气、口干舌燥等症状。   滋阴银耳...

  • 治风寒咳嗽三方

    治风寒咳嗽三方

      方一: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10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入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时,对入...

  • 治顽固性咳嗽“三子养亲汤”

    治顽固性咳嗽“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是用三种果实组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   具体方法是: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加水适量,水煎2次,合并2次所煎汁液,于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   方中白芥子能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能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可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均系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汪涵...

  • “三子养亲”妙治哮喘

    “三子养亲”妙治哮喘

    五年前,我因为花粉过敏一直咳嗽、喉咙痒,几个月后被诊断出哮喘,开始吃西药。不幸的是,我的老伴在那年秋末时患了重感冒,没及时治疗的她也发展成了支气管哮喘,这下好了,我们成了“哮喘之家”。 我们在朋友的推荐下,去了一位退休老中医家。他给我们开了方子,叫三子养亲汤,方子由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各9克组成,直接用水煎熬30分钟,每天喝2-3 次。另外,因为我是过敏体质,他就给我推荐了一个防过敏方,用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3次,红枣要掰开,不要加糖,每天再喝点蜂蜜。 按着这样的方法调理,3个月后,...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哮喘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