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47页
-
三叉神经痛是我自创方
张老三,男,63岁,本来是一位性格开朗的人,整天乐呵呵的,近来却变得愁眉苦脸。原来是他一张口,面部就剧痛难忍,有时洗脸、漱口、刷牙、刮胡子,或者被冷风一吹,甚至走路震动了一下,面部就出现如电击、似刀割、像针刺一般的感觉,苦不堪言。此症发作时间没个定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痛几秒钟就过去了,有时却痛上几分钟、十几分钟不等,一侧面部也时常发生痉挛性抽搐,眼睛充血发红,流鼻涕流眼泪。张老三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他在面部剧痛的同时,也感到左侧上牙痛,所以他误以为是牙痛,三个月之内拔掉了3颗上牙。但&ldq...
-
主治胃呆 脾湿不思饮食 藿香三味饮
藿香三味饮的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8克。 加减:烧心,加黄连6克,吴茱萸3克;胃痞满,加代代花10克,厚朴花10克,莪术6克;口淡无味,加乌梅10克,生麦芽15克。 功效:芳香化湿,开胃进食。 主治:胃呆,脾湿不思饮食,口中粘腻,或口中有秽浊之气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每次煎15分钟,过煎则药性易挥发。以饭前服用为好,两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用。 方解: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原因有外因,有内因,更多的是饮食因素。饮食中的湿浊、油腻、甜腻等,均可伤及脾胃,使其脾...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朴20克,炒枳实12克,生大黄8克,火麻仁30克,甘草5克。1剂,水煎服。 上方服第一煎,当天夜晚则腹胀痛已,早起如厕泻出大量黑便,神清气爽。 按:对于腹部病变,笔者认为一定要腹诊,如按压腹部无明显不适,甚至按压觉舒,则为虚证;如果按压腹部则胀痛加重,此为阳明腑实证,当下之。笔者腹胀痛按压痛甚当为...
-
五更泻 以三味止泻散治之
1980年前后笔者回家探亲时,邻居一位30岁上下的男患者前来求治。他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形寒肢冷,浑身乏力,舌苔淡白,脉象沉细。1米70的个头儿,体重尚不足100斤,难以胜任农活之重,只能在家中坐吃山空。询之,则曰患五更泻已十多年,每天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已经四处投医,花了上万元,痼疾依然如故。 诊之为五更泻,处以三味止泻散治之。用石榴皮、茯苓、白术各50克,共研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服10克。患者连服10天,脐腹已不作痛,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0天,大便正常,饮食增加,体力渐...
-
胃寒冷痛三法可治
许多老年人本来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外受寒邪,易致胃寒冷痛、腹胀、呃逆等多种不适。中医治疗胃寒有多种方法,且疗效不错,现介绍如下。 一、热熨法生姜30克剁碎,莱菔子100克,同放人锅内炒热后用布包裹,熨胃脘部,每次20分钟。对胃部受寒引起的胃痛、腹胀有良效。 二、药饮法高良姜10克,陈皮9 克。上两味药水煎20分钟,取药汁200 毫升,温热饮服,一次喝完。能祛寒邪、暖脾胃、止疼痛。 三、点按法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为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降逆、止呕、止痛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心痛等。因受凉引起...
-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 取小茴香50克,在锅中小火翻炒至温热,取出装入布包中,外敷胃部。热敷时要注意掌握温度,既要防止烫伤皮肤,又要使胃部有温热感。一般,热敷10分钟即可缓解胃痛,可以一直热敷到不...
-
三方缓解风寒咳嗽症
天气乍暖还寒,容易受寒,引起咳嗽,下面三方可缓解风寒引起的咳嗽症。 红糖姜枣汤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水3碗一起煎至过半。趁热服用,服后出微汗即愈。功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等。 萝卜葱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水3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下。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萝卜蜂蜜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在碗里,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服...